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走勢 » a股中國飛鶴股票
擴展閱讀
中國寶安股票圖片 2025-07-05 00:00:33
人大金倉股票代碼 2025-07-04 23:00:22

a股中國飛鶴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5-21 12:21:09

❶ 聖元股票為何停牌

聖元准備啟動私有化,私有化必須進行停牌。
跟大多數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一樣,如奇虎360,飛鶴,如家等公司都紛紛從美國退市,因為融資不到,確付出高額費用,不如回國轉A股或者港股。

❷ 中國概念股回歸a股都要發改委批准嗎

在A股大牛市誘惑之下,中國概念股的海外退市步伐越來越快。據不完全統計,從4月至現在的短短兩個月內,已經有10家中概股收到私有化邀約,其它還有一些公司簽署了最終私有化協議,即將退市。
雖然中國概念股通過私有化的方式從海外市場回歸A股,或轉向H股,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像飛鶴奶粉等企業早就通過私有化實現了轉移。但是,像現在這樣如此集中地進行私有化、向A股回歸的現象,倒也不多見。一方面,說明A股市場的持續上漲,已經大大增強了投資者信心,讓更多投資者湧向A股市場,從而帶動整個市場的繁榮,帶動中國概念股回歸的熱情;另一方面,A股市場的快速升溫,特別是成交量的不斷創新高,也讓在海外上市的公司回歸A股的熱情提升,對A股市場的信任度提高。要知道,這些准備回歸的公司,絕大多數都是在前些年A股市場持續低迷、上市前景很暗淡的情況下,尋求海外上市的。
不過,對中國概念股紛紛准備回歸A股,也不要太過高興,太過當一回事。因為,這些准備回歸A股的中國概念股,並不都是優質公司。他們之所以選擇回歸,除了中國概念股時常遭受外國機構和投資者聯手打壓、聯手排擠,並以此打擊中國企業、遏制中國企業進軍國際市場之外,更多的還是企業自身不適應海外市場的嚴厲監管,以及投資者理性投資的習慣。也正是因為如此,凡是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除阿里等極少數公司之外,絕大多數在市場上的表現都差強人意,與在國內上市的公司在估值上無法相比。如博納影業在美國的市值約8.16億美元,不到50億元人民幣,而與其業務相近的華誼兄弟、光線傳媒,在A股的市值則分別達到790億元和730億元,相差15倍。自然,也就竭力想通過回歸迅速提升估值。
更重要的,暴風科技回歸遭爆炒的案例,也一定程度上激活了中國概念股回歸A股的熱情。只是,中概股大量回歸,到底能給A股帶來什麼,除了爆炒、除了市值在短期內出現快速上升的現象之外,還有什麼更多的價值和意義,值得觀察。如果這些在海外市場「混」不下去的公司,一到A股就立刻成為「香餑餑」,成為炒作對象,那就更應當對A股市場的投資現狀進行客觀的分析和評價了。
我們並不否認,中國概念股在海外、特別是美國市場,確實經常遭排擠、遭打壓,在待遇上不公平。但是,透過這些年中國概念股遭打壓的實際情況來看,似乎也不完全是國外監管機構、投資者對中國概念股有什麼特別的不滿意、不公平,有嚴重的排他思想,更多情況下,是中國概念股自身存在的問題被發現,自身缺陷被抓住,才導致中國概念股被國外監管機構做文章。如財務造假引發的中國概念股被集體調查,就是自身不過硬的表現。
相反,此類問題如果發生在A股,卻常常能夠僥幸過關或被輕輕發落,甚至市值不僅不會大減,反而會大漲。兩者相比,孰優孰劣,應當不難分清。如果中國概念股是因為這方面的原因要回歸A股,不妨在審批方面慎重些、嚴格些。目前,A股市場也在規范,也在確立價值投資理念,也在對企業的成長性予以更多關注。特別是對提供虛假信息等違法違規行為,也在加大打擊力度,規范企業行為。為什麼就不能讓更多的中國企業進入海外市場,接受更多更好的規范監管,養成良好的習慣。即便回歸,還可以帶動A股市場向著更加健康、規范、有序的方向發展。為什麼要讓不適應海外市場的中國概念股回歸,難道這么多等待上市的公司還不如這些在海外市場「混」不下去的公司嗎?
雖然說中國概念股回歸A股不是什麼不可接受的事,也不存在什麼政策障礙,但是,以這樣的方式回歸,總不是一件能夠讓人高興的事。如果A股是一個真正開放的市場,就不應該只是中國企業的避風塘、圈錢場,而應當吸引國外優秀的公司來A股上市,同時,把我們的優秀企業推薦到海外市場上市。只有這樣,中國經濟與國際經濟的交集才會越來越多,中國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才會越來越強。否則,只會閉門造車

❸ 秀強股份轉型失敗的原因

,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最傑出的教育家,培育出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這位先賢,每每收徒時,都要象徵性的收取幾條肉乾作學費,以此體現教育的價值回報。

三千年後的今天,這樣的回報同樣適用。只是如今的學費不再是象徵性,商品屬性越加濃烈。孩子越小、利潤越高,資本加持下的學前教育更是化身高端商品,玲琅滿目的放置貨架上售賣。由此產生的「入園貴」、「虐童」等諸多行業亂象,攪動著家長的錢包、更攪動著焦慮不安。

學前教育新政的發布,打亂了資本的狂歡之宴。變局之下,威創股份、秀強股份等上市教育公司又將何去何從,如何應對呢?

作者:木易天大地大、孩子的事最大。在我們這個重視血緣、親情,看重傳承的國度,孩子是許多父母一生的牽掛。而除了吃穿,中國家長操心的事兒,恐非教育莫屬了。

無論是三字經里的子不教,父之過。還是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從古代到現代,從國民到政府,都把孩子的學前教育,放在了家本、國本的重要位置。

於是,越來越多的父母希望孩子贏在教育的起跑線上。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讓學前教育行業空前旺盛,也吸引了資本的大舉湧入。

11月13日,《2018年教育行業藍皮書》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42557億元,同比增長9.43%,其中,增速最快的是學前教育。

不可否認,資本的力量緩解了孩子「入園難」的問題,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前教育的發展,但資本的逐利性和時間成本效應,也給行業帶來諸多問題。

從屢屢出現的「虐童案」,再到日益高昂的學費,學前教育機構野蠻生長的背後,除了行業標準的缺失,資本的逐利性與教育公共屬性間的失衡也是重要原因。在此背景下,國務院公布的《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出台了相關政策,希望從根源上遏制學前教育行業的亂象。

這直接影響了一些入局學前教育的上市公司。威創股份、秀強股份等龍頭企業股價深度調整,此前雄心勃勃的布局計劃也卡了殼。震驚、慌亂、迷茫之中,後面的路該怎樣走,成了這些公司領導者深度思考的問題。

行業一哥的苦惱

11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出台,其中明確規定:社會資本不得通過兼並收購、受託經營、加盟連鎖、利用可變利益實體、協議控制等方式控制國有資產或集體資產舉辦的幼兒園、非營利性幼兒園;民辦園一律不準單獨或作為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營利性幼兒園,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營利性幼兒園資產。

消息一出,A股和港股的教育板塊即遭重創。

截至11月16日收盤,和晶科技下跌2.2%,秀強股份下跌2.66%,昂立教育下跌2.28%,持有紅纓教育、金色搖籃、可兒教育、鼎奇教育等幼教品牌的威創股份更是開盤即跌停。

在諸多A股同屬教育板塊的上市公司中,只有威創股份慘遭跌停。歸其原因,行業老大威創股份是教育血液最濃的一家。

根據威創股份財報顯示,2018年1-9月,公司幼教業務共實現營業收入4.21億元,占公司營業總收入51%。其中,幼兒園服務性收入佔比為44%,幼兒園商品銷售收入佔比為42%

具體到子公司,紅纓教育是威創旗下主要受影響的企業。半年報數據顯示,紅纓教育旗下共有連鎖幼兒園6所,品牌加盟園1338所,紅纓悠久聯盟園3162所,紅纓悠久品牌代理商182家;旗下另一家企業金色搖籃託管加盟幼兒園24所,加盟幼兒園598所,託管加盟早教中心1所,加盟早教中心173所;可兒教育則有託管加盟幼兒園19所;鼎奇教育共服務幼兒園所19所。

從行業地位來看,威創股份旗下管理的幼兒園接近5200家,其總數更是排在業內首位。

業務高佔比、旗下品牌多、行業總數大,是資本市場認為威創股份受到《意見》影響最大的原因嗎?

通常來看,頭部企業由於在行業中積淀更深,抗風險能力更強,在市場及政策變化時往往能穩重求勝。例如此前《電商法》的出台並未過多影響阿里巴巴和京東、《配方奶粉注冊制》也沒有干擾伊利、蒙牛、飛鶴。為何此次《意見》的出台,對威創股份影響如此之大呢?

叫停急速擴張模式

嗅覺敏銳的資本市場,看到的絕不止是「規模大則受影響深」,這一簡單表象。

業內人士表示,電商業、乳業經營模式相對穩定,《電商法》與《配方奶粉注冊制》並未影響行業根基。但學前教育《意見》的出台,直接叫停了威創股份等教育資本的急速擴張模式,更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其盈利變現的發展邏輯。

圖片來自網路

不可否認,威創股份近年來在學前教育行業的擴張實在太快。

公開資料顯示,受到行業格局變動和競爭加劇的影響,主營電子視像業務的威創股份盈利在2014年開始減弱。為尋求盈利突破口,威創股份開始切入學前教育領域。從那時起,形成了威創股份發展幼教業務的主要手段,並一直沿用至今。

也就是說,威創股份入局學前教育的理由就是奔著快速盈利去的。但教育行業是一項公認的長期投資,短期內的投資回報率本應不高。威創股份的做法,顯然沒有遵循行業規律。其在2015年年報中甚至提出,要在2016年底爭取將紅纓教育和金色搖籃的加盟園所達到6000家,初步形成「千園連鎖、萬園聯盟」的戰略局面。

事實也是如此,以威創旗下金色搖籃為例。數據顯示,在被威創股份收購後,金色搖籃加盟幼兒園幾乎以每年超百所的速度擴張,並購後的一年加盟店的數量已激增至500家,較並購前翻了近十倍。

據威創股份2018年中報顯示,金色搖籃共有加盟幼兒園近600所。同時,其業績也呈現爆發態勢,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98億元,實現凈利潤1.07億元,增幅達76.78

❹ 中國飛鶴股票可以在大陸買嗎

不可以的。。。
沒在國內上市。

❺ 在美股成功上市的中國企業有哪些

中芯國際、新東方、中國鋁業、中海油、玉柴國際、廣深鐵路、中移動、中國人壽、中國電信、中石化、上石化、東方航空、華能電力、南方航空、正保教育、永新視博、英利、中國聯通、日月光半、中華電信、搜房網、諾亞財富、易車網、、晶科能源、大全新能、JF中國基、中國臍帶、中國綠色、博潤、人人公司、網秦、鳳凰新媒、唯品會、西斯班、金馬國際、58同城、汽車之家、AMC院線、樂居、獵豹移動、聚美優品、阿里巴巴、一嗨租車、鉅派、宜人貸、無憂英語、中通、信而富、百世、紅黃藍、搜狗、拍拍貸、趣店、簡普科技、網路、華米 等等....

阿里巴巴集團

阿里巴巴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阿里巴巴集團)是以曾擔任英語教師的馬雲為首的18人於1999年在浙江杭州創立。

阿里巴巴集團經營多項業務,另外也從關聯公司的業務和服務中取得經營商業生態系統上的支援。業務和關聯公司的業務包括:淘寶網、天貓、聚劃算、全球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阿里媽媽、阿里雲、螞蟻金服、菜鳥網路等。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BABA」,創始人和董事局主席為馬雲。

2018年7月19日,全球同步《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阿里巴巴集團排名300位。

網路

網路(納斯達克:BIDU),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網站。1999年底,身在美國矽谷的李彥宏看到了中國互聯網及中文搜索引擎服務的巨大發展潛力,抱著技術改變世界的夢想,他毅然辭掉矽谷的高薪工作,攜搜索引擎專利技術,於 2000年1月1日在中關村創建了網路公司。

「網路」二字,來自於八百年前南宋詞人辛棄疾的一句詞:眾里尋他千網路。這句話描述了詞人對理 想的執著追求。

網路擁有數萬名研發工程師,這是中國乃至全球最為優秀的技術團隊。這支隊伍掌握著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搜索引擎技術,使網路成為中國掌握世界尖端科學核心技術的中國高科技企業,也使中國成為美國、俄羅斯、和韓國之外,全球僅有的4個擁有搜索引擎核心技術的國家之一。

人人公司

人人公司向美國證交會遞交的F-1上市申請文件顯示,該公司股票代碼為RENN,計劃在紐交所出售5300萬份ADS(美股存托憑證),預計發行價區間為9到11美元,按此發行價區間中間價計算,此次IPO募集資金約5億美元。

招股書顯示,在IPO完成後,千橡集團創始人陳一舟將持有約2.7億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22.8%,成為第一大個人股東,陳一舟還持有約55.9%的投票權,擁有絕對控制權。此外,SB PanPacificCorporation將持有4.05億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34.2%,成為第一大機構股東。根據投行的消息,人人公司已正式啟動上市流程。據推算,人人公司將於5月中旬左右掛牌交易,將有包括摩根士丹利等7家投行擔任此次IPO的承銷商。

由於在上市緘默期內,人人公司未對上市內容做任何回應。

2012年6月人人網邀請比亞迪王傳福接替黎瑞剛出任獨立董事。

(5)a股中國飛鶴股票擴展閱讀

美股,即美國股市。開盤時間:美國從每年4月到11月初採用夏令時,這段時間其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21:30-次日凌晨4:00。而在11月初到4月初,採用冬令時,則交易時間為北京時間晚22:30-次日凌晨5:00。

❻ 出現中國概念股私有化浪潮的原因有哪些

中國目前掀起概念股私有化浪潮的原因有:
1、公司戰略、架構的調整與重構。簡單理解就是解除了業績壓力。另一個考慮是:退市之後不必再向外公布自己的戰略意圖及財務數據。
2、在美國市場估值不高。上市公司估值和股價大幅縮水,一些公司開始考慮私有化。
3、回歸A股。
4、高昂的上市運營費用。在美國的上市公司的主體為滿足證監會及納斯達克市場的要
求,需要定期或不定期披露公司的經營及財務業績,需要與投資者保持良好的關系,需要定期要財務報告審計及內部控制審計。每年付給律師、審計師、投資者關系顧問及其他顧問費用不下百萬美元,這令一些市值較小的上市公司不堪重負。
5、在美中國概念股受到越來越大的外部壓力,比如證監會、交易所愈加嚴格的監管及要求、做空力量帶來的包括集體訴訟在內的負面影響等等。

❼ 中國乳業實力榜中21家乳企總營收超3500億了

中國乳業實力榜中21家乳企總營收超3500億了。

2019年,中國國內乳製品行業的銷售收入、產量等方面逐漸回暖,業績成良性表現,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1-12月全國乳製品產量為2537.7萬噸,同比增長5.8%。A股及港股的21家上市乳製品企業全年合計總營收為3,535.12億元人民幣。

其中,年營收排名前5的頭部乳企均入圍「百億陣營」,全年營收排名分別為伊利股份(600887,SH)902.23億元,蒙牛乳業(02319,HK)790.3億元,光明乳業(600597,SH)225.63億元,中國飛鶴(06186,HK)137.22億元,健合乳業(01112,HK)109.25億元。

(7)a股中國飛鶴股票擴展閱讀

2020年一季度伊利營收超越光明2019年全年水平:

2020年一季度,伊利營收已超越光明去年的全年水平,其增速達17%,而光明增速僅為5%。與此同時,中國飛鶴以相差不到百億的營收位居排行榜第四。

從企業3年內凈利潤復合增長率方面來看入圍「百億陣營」的企業,其中,蒙牛和飛鶴的復合增長率分別為93.86%和113.18%,而伊利與光明的復合增長率僅為7.03%和0.35%,健合乳業的復合增速則為-1.51%。由此可見,光明雖長年穩居第三,但其市佔率增長上卻有些不盡人意。

❽ 在美國上市的中國聯通和A股的中國聯通是同一家公司嗎

一、中國聯通的A股、港股、美股三股關系
第一:A股公司注冊地址:上海市長寧區長寧路1033號聯通大廈29樓。
H股公司注冊地址:香港中環皇後大道中99號中環中心75樓。

美股公司:紐約銀行。由此可以看出,實際產生效益的運營公司是由香港上市的紅籌聯通全面管理。美國上市的並非實體公司,而是香港公司的美國預托證券(ADRs),由紐約銀行託管,在美國的交易單位為1:10普通港股。注: 相對普通股股價 = 美國預托證券近價 x 美國預托證券兌換普通股的比率 x 貨幣兌換率。因此,港股和美股交易的價格基本一致,假設港股18元,美股大概23美元左右。而600050和0762為兩個完全不同的公司,因此計算不能採用工行、中石油等的股價直接對比,簡單介紹一下平安:總股本為7,345,053,334股,其中H股為2,558,643,698股,佔比34.83%,內資股/A股為4,786,409,636股,佔比65.17%。平安的股票在兩地是同股同權,因此,有人說平安被匯豐控股並不真實。但是也相差不多。
第二:A、H股價計算:由於所有的經營利潤的創造都來源於香港上市聯通的下面,因此,計算的基礎是港股價格。港股0762共發行:1347072萬,總市值:18×1347072=24247296萬港幣。人民幣:0.91253元×24247296=22126385元人民幣。屬於聯通bvi的有72.31%,22126385元×72.31%=15999589元。聯通bvi屬於上市公司(600050)的權益為82.1%:15999589元×82.1%=13135662元。聯通A股發行2119659萬,每股對價:13135662/2119659=6.197元。截至2008年3月12日,港股和A股溢價:6.197/9.02=0.687暫時排列在ah溢價低的前10名。考慮到通信股的稀缺性,比較合理。
第三:對比A、H股價,可以直接用:A股(人民幣)=0.3443港股(人民幣)=0.3773港股(港幣)簡單的說,就是如果港股收盤10塊港幣,A股不溢價的價格應該為3.443人民幣,或者3.773港幣。換個角度,一個港股大概等於三個A股。

二、聯通A股和美股區別
第一. 交易時間和時限
1.A股 就是在中國大陸上市的股票,所以交易時間就是大陸的白天(午休的時間還閉市)周一到周五。A股用的是「T+1」的交易方式,所謂「T+1」說白了,就是今天買的股票,只有明天才可以賣。
2.美股就是在美國上市的股票,所以如果在中國交易的話,就需要在中國的晚上才能看盤。每天開盤的時間是美東的9:30-下午4點(正好和北京時間差12小時),每天共6.5小時交易時間(中午不閉市)周一到周五。美股採用的是T+0的交易方式,即這一秒買,下一秒就可以賣,不必等到第二天。正因為有這種方式,也催生了日內交易員(超短線交易,把風險控制在最小,不留頭寸過夜)這一行業。
第二. 盈利模式
1.A股 股票其實就和商品一樣,你用3塊錢買了能賣到5塊,你就賺了2塊。A股也就是這樣賺錢的。
2.美股 和A股比,美股多了一個做空的方法(低買高賣叫做漲,高賣低買叫做空),所以美股和A股相比有很大優勢,只要市場在動-無論漲還是降,美股都有機會賺錢。
3. 一些細節問題
A股有漲跌停限制(即無論漲跌超過10%股票就沒有辦法交易了),美股沒有此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