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走勢 » 獵戶星空科技有限公司股票
擴展閱讀
金世旗國際控股股票代碼 2025-07-10 03:16:51
派生科技的股票成交量 2025-07-10 02:43:34
五糧YGC1的股票代碼 2025-07-10 02:39:57

獵戶星空科技有限公司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6-19 15:29:58

A. 智能音響什麼品牌好

現在智能音響出了很多品牌,質量也是良莠不齊。首先你要明確你想要的是什麼,你的心裡價位是多少?音響這個東西主觀性很強,不要人雲亦雲。

理論上越貴的當然是越好嘍,但是如果你不是土豪,建議還是先清楚一下自己的需求。有的人是木耳,聽幾千塊的音響跟幾百塊塊的沒差別。

幾百塊的小音箱聽聽就夠了,比如華美,如果你對音質很挑剔,而預算又不是很多,那建議你選Domigo,音質真的還可以,千元級別能聽到這樣的音質。

還是性價比蠻高的,如果你預算OK,那就Bose、B&O,都是非常不錯的體驗,價格在8K以上。

B. 迅速攻佔兩座AI高地,這家公司詮釋了什麼是體驗為王

業內皆知,作為人工智慧領域發展最成熟,歷史最悠遠的分支之一,人臉識別有包括LFW和MegaFace在內的諸多國際級別賽事,而微軟在去年提出的MS-Celeb-1M基準測試則被譽為人臉識別年度「世界盃」。就在最近,最新一屆「世界盃」落下帷幕,更像是對「中美兩國AI發展並駕齊驅」的某種印證,一家名為獵戶星空的中國人工智慧公司,在其中一個重要競賽項目中奪得頭魁。

考慮到賽事的權威性,在不少行外人眼中——在人工智慧疾風驟雨般滲透進大眾生活之前,上述結果委實有些意外。值得一提的是,藉助計算機視覺領域頂級會議ICCV 2017的平台,本屆競賽既包括大規模人臉識別競賽(Hard Set及Random Set),還頗具新意地推出了更具挑戰的小樣本學習(Low-Shot Learning)競賽,可謂近年來業內公認的含金量最高的同類賽事,這也自然招致全球各地人臉識別團隊超強的「奪金」慾望,好在結果令人欣喜,至今不滿一歲的獵戶星空,獲得了這項賽事識別子命題有限制類(只使用競賽提供數據)第一名。

事實上,最近一周,這家初創企業出了不止一次風頭。7月26日,傳聞已久的小米AI音箱正式發布,後者採用360度遠場語音控制,在提供在線內容的表層應用背後,這款音箱無疑承擔了小米「智能家庭中樞」角色,是小米試圖將整個生態鏈產品「連起來」的關鍵布局。而作為獵豹移動旗下人工智慧子公司,獵戶星空是小米AI音箱重要合作夥伴,為其提供了一套可以用「這個星球最溫柔聲音」回復用戶的語音交互系統。

將時間軸撥回一個月前,作為獵戶星空AI生態鏈上的第一款產品,他們聯合喜馬拉雅同樣發布了AI音箱「小雅」,其背後技術核心,同樣是獵戶星空全鏈路自研的遠場語音交互系統——盡管踏上AI音箱「風口」的企業有先後之分,但當他們在尋覓語音交互這塊最重要的長板時,獵戶星空都是他們最值得仰仗的嫁接對象。

而倘若將人臉識別「世界盃」的奪魁與語音系統放在一起考量,不難發現這家創業公司的迅猛之勢。要知道,至少在現階段,人工智慧大概可分為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語言理解和機器人等應用技術,其中語音識別和圖像識別是目前相對成熟的領域,普遍准確率都超過90%——這也意味著再想要持續精進的難度,獵戶星空能在短時間內一舉拿下了人工智慧兩座已經很高的高地,在創業公司中確實比較罕見。

不久前,《紐約時報》在采訪大量美國政府官員和矽谷精英後就得出結論:中國的人工智慧將與美國齊頭並進,中國已經誕生孕育人工智慧溫潤的社會土壤。如果將這家中國初創企業的「世界盃」奪魁,擱置在中美AI競賽的宏大背景,仔細分析這家公司,就顯得意義非凡。

技術過硬

先從微軟的這次比賽談起。

如前所述,獵戶星空獲得了這項賽事識別子命題有限制類(只使用競賽提供數據)第一名。顧名思義,與更偏向於比拼數據的無限制類(無限制使用外部數據,數據越多訓練模型當然越好)相比,有限制類別只能在限定的數據集內調用,是比較純粹的演算法比拼,因為在限定數據情況下想達到最高精度非常困難,難度也更大——當然,正是由於這種限制性,有限制類的演算法比拼也相對公平。

公平也意味著高門檻。競賽數據雜訊大,無法直接拿來訓練,而整個訓練數據集也很大,適合人臉模型大規模訓練的模型對資源的要求又高,很難做到又快又好。於是經過探討,獵戶星空團隊設計了一種魯棒的去噪演算法,可針對各類不同程度的雜訊數據進行有效去噪,同時選擇採用適合大規模訓練的triplet模型,通過一種頗為巧妙的設計在有限資源下加速了triplet網路的訓練,大大提升了性能,最終獲得0.75/0.606(random set/hard set)的高分——這一成績遠超以往記錄,幾乎達到了不使用外部數據的極限。

事實上,盡管成立時間不長,但團隊成員過往的技術積淀(官方介紹:獵戶星空初創團隊擁有來自矽谷,日本,中國台灣地區,北京和深圳等全球一流科技公司的技術精英,博士佔比近5成),讓他們創立初就開始投身人臉識別的探索。參賽「世界盃」前,他們就在另一項人臉識別國際賽事LFW上取得了前三名。值得一提的是,與在「世界盃」的獲勝邏輯相近,LFW上,與只追求精度的團隊不同,獵戶星空嘗試用盡量小的網路,去追求盡量高的精度,令不少其他團隊側目。

而與不少初創團隊醉心於「秀技術」不同,依託於獵豹移動強大的產品思維底座,獵戶星空深知一點:將技術蛻變為產品,從來都是檢驗技術成熟的唯一標准。於是,獵戶星空上述所有比賽技術,都不會被擱淺在學術報告或者比賽賽場上,而會被運用到在門禁,機器人和移動APP等具體產品。舉個例子,目前人臉識別技術就被用於獵豹旗下的直播產品Live.me中,後者每天產生超過20萬小時的直播內容,運用圖像識別技術可以進行24小時的實時監控,極大提高違規內容的審核效率。

讓人溫柔以待的音箱

談及技術落地,獵戶星空讓人工智慧音箱做到「像人類一樣溝通」,或許是更好的例子。

事實上,關於語音交互,獵戶星空現已掌握麥克風陣列,語音喚醒,語音識別,語義理解和語音合成等全套遠場語音技術,且各環節相互補充配合,大幅提升了交互體驗。譬如以最關鍵的語音喚醒舉例,基於獵戶星空漢字整體建模的CNN喚醒技術,其語音交互系統可以實現高精度喚醒,達到了行業領先的誤報水平,且解決了人聲回應對識別的干擾——據悉,目前獵戶星空的喚醒率達到了95%以上。

再比如,上個月問世的小雅是業內第一個真正做到人聲回應的音箱。獵戶星空採用大數據情感語音合成技術與漢語語音合成引入重音技術,提升了漢語語音合成自然度,重音層次分明,這讓小雅音箱的聲音,真的很像一位叫小雅的鄰家女孩——這種在聲音上的技術精進,即是一種典型的用戶思維(而非工程師思維),也因如此,小雅音箱一經推出就獲得了市場的回報,預售5萬告罄。

一個月之後,獵戶星空又將這種用戶思維輸送到了小米AI音箱——「小愛同學」身上。與小雅相似,由獵戶星空提供的人聲回應技術,可以讓「小愛同學」被喚醒時,回答一聲「誒」「我在」等回應;而獵戶星空提供的另一個關鍵技術,語音合成,則讓小米AI音箱被賦予「這個星球最溫柔」的女聲,這項技術可以使得任何一款AI音箱,用親和平滑的聲音曲線回復用戶的任何需求。

可以想像,這些技術會讓用戶由衷地對機器溫柔以待(盲測顯示,相比同類產品,70%的用戶很喜歡運用獵戶星空技術產生的語音),並在「機器人成為家庭一份子」的必然之路上起到助推的作用。

體驗為王

說到音箱,當前中國智能音箱市場雜亂到近乎失序。

據說前段時間,喜馬拉雅副總裁李海波在深圳南山區轉了一圈,發現1公里內盤踞著112家做語音智能產品的公司,他走訪了其中4家,發現他們無比痛苦:他們無一不在拼模組和方案,卻幾乎沒什麼用戶;他們知道風口離自己很近,卻總是困在原地。

事實上,新技術的來臨總讓人歡喜,但卻有一樣東西決定了新技術是夭折還是迅速普及——用戶體驗。

如上所述,與單純秀肌肉的人工智慧公司不同,獵戶星空的最大優勢源於它是一家擁有互聯網思維的AI公司。它由一群重視產品體驗的工程師和尊重技術的產品經理共同組成,這足以造就與大多數語音和人臉識別公司的雲泥之別。

舉個例子,傅盛曾提到過一個細節:獵戶星空把喜馬拉雅的內容和音樂曲庫,以及各個合作夥伴的音樂曲庫,不僅集成在了一起,還做了服務端細節上的優化,譬如標題,音頻,歌詞和節目的優化,都列印上了喜馬拉雅獨特的標簽,讓這些內容更加口語化,最大程度完善用戶體驗。

嗯,相較於散落在不同技術精英頭腦中的需求構想,將AI以最快速度變成體驗良好的產品,無疑更為關鍵,而獵戶星空無疑深諳此道。

其實人工智慧與當年的電力革命有諸多相似之處:譬如,它們本身都不是一個「行業」,AI的機會在於和應用結合,而不是單純的技術輸出;其次,就像普通人不會關心愛迪生與特斯拉的直流交流電之爭,他們只想要更好的「結果」,人工智慧亦如此,最後拼的其實是產品,就像傅盛所言:「深度學習的核心是數據驅動,雖然有模型調參,有自己的優勢,但別人有更多的數據調參很快拉平優勢,很難真的想像一家公司通過提供技術輸出就能成功。我甚至認為未來深度學習是基礎的技術運用,很多公司都具備深度學習的研發能力。」

所以,無論是技術本身,還是讓技術落地的用戶體驗,今天的獵戶星空都已展示出了「與年齡不符的成熟」,而這二者的結合,無疑讓他們的未來值得期待。

李北辰/文(知名科技自媒體,致力於用文字優雅的文章,為您提供談資與見識)

C. 關於最新科學技術

騰訊科技訊 據太空新聞網最新消息,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日前稱,他們在土星的旋轉磁場中發現了奇特的電子流,這些電子不是朝著土星的方向運動,而是在反方向運動。
這一研究小組的負責人,來自德國科隆大學的科學有喬吉姆•薩烏爾(音)稱,我們把新發現的這種電子稱為「反行星電子」,我們是通過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卡西尼」號探測器自帶的低能量球狀測量系統發現這些電子的。
「卡西尼」號探測器的旋轉探測能夠幫助科學家們判定這些電子的運動方向、數量以及電子流的強度。科學家們把這些數據與土星的旋轉磁場數據以及在土星兩極發生的極光數據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電子流出現的時間是土星兩極的極光最弱的時候,也是土星的磁場能量最弱的時候。
在地球上,兩極的極光出現時,大氣層上空的電子流將會加速向極點方向運動。我們用肉眼就可以看到,極光在進入大氣層時的顏色較暗,有紅色、藍色、綠色或者黃色。
幾年前,科學家們曾經發現過在地球的兩極曾經有電子逸逃現象,而這種現象並沒有造成天空變得更亮,這種現象也曾一度使科學家們感到迷惑。
直到最近一段時間,這個問題也一直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而且科學家們在太陽系內的其它星球上也發現了這種情況。此前,科學家們曾在木星磁場中發現過反行星電子流,此次又在土星上發現了它的存在。
土星旋轉磁場中的反行星電子流在運動中聚集程度很高,但它們運動的速度並不是很快,所以科學家們可以確定它們的源頭所在地,是在土星極地上空某處,距離地面的距離約為土星直徑的五分之一。
由於這種反行星電子流在地球、木星和土星上都曾經出現過,而且它們的情況也非常類似,科學家們推斷這可能是由於某種基本的引力作用而產生的,但具體的情形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分析研究。

探測器發現太陽系邊界出現不規則凸起
當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宇宙探測器接近星際邊界時,科學家們發現太陽球體結構出現了不對稱現象。這種受太陽影響產生的凸起,事實上隱沒於北半球,而在南半球向太陽系內部產生內曲。
旅行者1號在太陽球體赤道北部34度的位置移動,穿過了一個被稱作「末端沖擊」的區域,進入太陽球體的外層,距離太陽約150億千米。末端沖擊區是太陽風和星際氣體及塵埃開始混合的一個區域。同時,旅行者1號位於南赤道約26度的位置,在這個更接近太陽的位置(約10億千米)對這個區域進行探測。
科學家們認為觀測到的不規則現象應該是星際磁場造成的,磁場向太陽的南半球內部施加了壓力。
旅行者2號還觀測到南部末端沖擊區的離子源比旅行者1號在北部發現的離子源更弱。但是和之前預測的相反,不論是旅行者1號還是旅行者2號都沒有發現宇宙不規則能源輻射不斷增加的根源。
哈勃望遠鏡拍攝到星球的「末端沖擊」區

當我們提到宇宙空間時,我們往往會想到那裡是一無所有的、黑暗寂靜的真空。其實,這不完全對。恆星之間廣闊無垠的空間也許是寂靜的,但遠不是真正的「真空」,而是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物質。這些物質包括星際氣體、塵埃和粒子流等,人們把它們叫做「星際物質」。
星際物質與天體的演化有著密切的聯系。觀測證實,星際氣體主要由氫和氦兩種元素構成,這跟恆星的成分是一樣的。人們甚至猜想,恆星是由星際氣體「凝結」而成的。星際塵埃是一些很小的固態物質,成分包括碳合物、氧化物等。

宇宙深處的秘密——星雲一
星際物質在宇宙空間的分布並不均勻。在引力作用下,某些地方的氣體和塵埃可能相互吸引而密集起來,形成雲霧狀。人們形象地把它們叫做「星雲」。按照形態,銀河系中的星雲可以分為彌漫星雲、行星狀星雲等幾種。
彌漫星雲正如它的名稱一樣,沒有明顯的邊界,常常呈不規則形狀。它們的直徑在幾十光年左右,密度平均為每立方厘米10-100個原子(事實上這比實驗室里得到的真空要低得多)。它們主要分布在銀道面(HOTKEY)附近。比較著名的彌漫星雲有獵戶座大星雲、馬頭星雲等。
行星狀星雲的樣子有點像吐的煙圈,中心是空的,而且往往有一顆很亮的恆星。恆星不斷向外拋射物質,形成星雲。可見,行星狀星雲是恆星晚年演化的結果。比較著名的有寶瓶座耳輪狀星雲和天琴座環狀星雲。

宇宙深處的秘密——星雲 二
星際物質在宇宙空間的分布並不均勻。在引力作用下,某些地方的氣體和塵埃可能相互吸引而密集起來,形成雲霧狀。人們形象地把它們叫做「星雲」。按照形態,銀河系中的星雲可以分為彌漫星雲、行星狀星雲等幾種。
彌漫星雲正如它的名稱一樣,沒有明顯的邊界,常常呈不規則形狀。它們的直徑在幾十光年左右,密度平均為每立方厘米10-100個原子(事實上這比實驗室里得到的真空要低得多)。它們主要分布在銀道面(HOTKEY)附近。比較著名的彌漫星雲有獵戶座大星雲、馬頭星雲等。
行星狀星雲的樣子有點像吐的煙圈,中心是空的,而且往往有一顆很亮的恆星。恆星不斷向外拋射物質,形成星雲。可見,行星狀星雲是恆星晚年演化的結果。比較著名的有寶瓶座耳輪狀星雲和天琴座環狀星雲。

宇宙深處的秘密——星雲三

CG4球狀彗星
藉助天文望遠鏡,我們能夠看到一個巨大的怪獸似乎正在將一個星系完全吞沒。而事實上,這是一個球狀體的彗星,被稱作CG4,距離地球1200光年,位於船尾星座。
球狀體的彗星獨立存在於銀河內部,擁有氣體和塵埃。CG4的頭部直徑約為1.5光年,它的尾部延長至8光年。它的塵埃雲擁有足夠的物質能夠製造和太陽一樣大小的星體。
星雲的頭部雖然模糊不清,但卻閃閃發光。這是鄰近熱星的光芒照耀的結果。這個球狀體發出微弱的紅光,看上去似乎正在吞沒左上方的螺旋星系ESO257-19。但事實上,這個星系位於1億光年的地方,距離CG4十分遙遠。

英國軍方日前在索爾茲伯里平原上進行了軍事演習,首次在實戰演習中展示了一批高科技「奇跡武器」。
此次軍演亮相的「奇跡武器」中,包括一個「神奇眼球」,這是一個具有高解析度的攝像機,它裝在一個厚厚的橡膠球和聚亞安酯殼裡面,和板球大小相當。只要將它扔到敵人中間,「眼球」就可以不斷彈跳,將敵方的情況現場拍攝下來,送到最遠可達200米外的己方手控監視器上,這樣一來,敵人在營地中的任何動靜都在己方視線之內。這種「眼球」一顆造價約3000英鎊,相當堅固,即使從兩層樓高的地方掉下也不會摔壞。
機器戰士」是帶有履帶的小型機器車裝備,其中一個型號名為「鷹爪」,是一個毛毛蟲形狀的機器人,其上有爪鉤,可以附著在垂直的牆面上,前端有一攝像頭,將畫面傳回士兵手中遙控組件上的四色屏幕。士兵可通過遙控讓它沖入敵方陣地,然後引爆「鷹爪」身上附帶的炸葯,從而炸開障礙物,為進攻清路。「鷹爪」重約45公斤,最高行進速度為每小時4米,使用者可通過遙控,讓它穿過房門或繞過牆壁,在城市地區,最長遙控距離為半英里;而在曠野地區,遙控距離可達1英里。
另一種型號的機器戰士名叫「劍客」,是在「鷹爪」破門機器人的底盤上安裝一台武器改裝而來。「鷹爪」的底盤上可根據實際需要安裝不同武器,比如機關槍、榴彈炮發射台或者反坦克火箭等。在敵人炮火兇猛,部隊難以接近時,士兵可派出「劍客」到達射程范圍之內,並遙控它對敵人開火。

據俄羅斯媒體3月11日報道,美國軍方近日在阿拉巴馬州對一種裝備有射擊武器的無人直升機進行了成功測試。
這種被稱為「自動直升機」(AutoCopter)的無人駕駛飛行器由Neural Robotics公司研製,是迄今為止最為完善的微型無人直升機之一。據悉,這款「自動直升機」裝備有一挺由「憲兵系統」公司製造的AA-12型自動機槍。每架「自動直升機」的售價預計將不超過10萬美元。

為了保持穩定,「自動直升機」上裝備了完善的基於神經網路技術的計算裝置。該機共具有半自動和全自動兩種飛行模式。在第一種模式下,直升機上的計算機可通過分析控制人員發出的指令調整飛行狀態;而在全自動模式下,直升機可藉助GPS導航系統實現自主飛行。有關的飛行計劃可由操作人員通過電腦輸入直升機的記憶系統。之後,直升機上的飛行控制系統將會自動完成起飛、巡航和著陸等動作。不過,控制人員可在飛行的任何階段重新恢復對直升機的控制,將其轉入半自動飛行模式。此外,如果「自動直升機」飛出了手動控制區,它還可以自動地返回行動區域。
在此之前,無人駕駛直升機還只能在軍事行動中執行偵察任務,但現在這種情況將發生變化。據悉,「自動直升機」上還可安裝夜視系統。
首架「自動直升機」的原型機最大前飛速度可達100公里/小時,側飛速度為56公里/小時。該機可搭載9.07公斤的有效載荷,除了一挺重量為5.9公斤的AA-12機槍外,還可額外攜帶3公斤多的設備。
目前,Neural Robotics公司還在考慮研製一架體積更大的驗證機,使其能夠攜帶更重要的裝備或是兩挺機槍。(黃齡)

山東發現鸚鵡嘴恐龍化石
山東省諸城市恐龍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最近發現並發掘出土了一具較為罕見的鸚鵡嘴恐龍化石,化石附在一方泥質岩石上,長109厘米。新華社發

黑色花崗岩雕刻,考古專家本月內在盧克索附近古神廟第2次發現類似石像
新華社電 埃及文化部長法魯克•胡斯尼12日發表聲明說,一個由埃及和德國專家組成的考古隊在南部盧克索市附近一座古神廟進行修復工程時,再次發掘出17尊古埃及法老時期戰爭女神賽赫米特的石像。這是考古專家本月內在這一地區第2次發現類似石像。
胡斯尼說,這些石像由黑色花崗岩雕刻而成,大小與真人相似,高約1.7米到1.8米。與上次發現的6尊石像一樣,賽赫米特女神坐在座位上,左手拿著「生命鑰匙」。石像上還有用古埃及象形文字刻寫的阿蒙霍特普三世法老的不同名字。胡斯尼沒有說明石像的損毀程度,只是表示工作人員目前仍在對石像進行發掘,此後工作人員還將對石像進行修復。
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本月6日宣布,考古隊在阿蒙霍特普三世法老(古埃及第18王朝的一位法老,約公元前1417年-公元前1379年在位)的神廟發現6尊賽赫米特女神石像。
據古埃及神話傳說,賽赫米特是一個擁有獅子頭部和女人軀體的女神,其名字的意思是「強大、非凡和暴烈」。這位女神是與戰爭和懲罰聯系在一起的,同時還與疾病和瘟疫有關。她代表了太陽的破壞力,但也被認為可以治癒疾病。
考古專家已先後在阿蒙霍特普三世神廟附近的不同地點發現了近50尊賽赫米特女神的石像。有一種傳說稱,阿蒙霍特普三世法老生前患有牙病和其他疾病,他希望賽赫米特女神可以幫助他治癒這些疾病。

日前,一個考古小組在埃及紅海岸邊發掘出距今約有4000年歷史的一些古埃及船遺物。據認為,迄今為止,這是考古學家發現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航海船遺物。除船板外,這些遺物中還有古代船隻用來運送貨物的箱子、錨、成卷的繩索以及其他航海用具。考古學家們猜測,此處很可能是一處古老的軍事管理區。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網站3月6日報道,類似獨木舟等有些年頭的船隻在世界各地都曾找到過,但這些是年代最久的海船。更重要的是,世界上第二古老的船隻也是在埃及發現的,但其年代卻比這些船隻晚了700年。(程瑤)

星際物質在宇宙空間的分布並不均勻。在引力作用下,某些地方的氣體和塵埃可能相互吸引而密集起來,形成雲霧狀。人們形象地把它們叫做「星雲」。按照形態,銀河系中的星雲可以分為彌漫星雲、行星狀星雲等幾種。
彌漫星雲正如它的名稱一樣,沒有明顯的邊界,常常呈不規則形狀。它們的直徑在幾十光年左右,密度平均為每立方厘米10-100個原子(事實上這比實驗室里得到的真空要低得多)。它們主要分布在銀道面(HOTKEY)附近。比較著名的彌漫星雲有獵戶座大星雲、馬頭星雲等。
行星狀星雲的樣子有點像吐的煙圈,中心是空的,而且往往有一顆很亮的恆星。恆星不斷向外拋射物質,形成星雲。可見,行星狀星雲是恆星晚年演化的結果。比較著名的有寶瓶座耳輪狀星雲和天琴座環狀星雲。

美國科學家利用桔子皮、檸檬皮造燃料
由於汽油價格一再上漲,人們都在尋求更為經濟的方法來填滿自己的汽車油箱。美國科學家就在這個問題上開創了一片新的領域——桔子皮、檸檬皮可以派上大用場。
據美國《生活科學》4月13日報道,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利用廢棄的乾燥柑桔類果實表皮製造酒精燃料的方法目前已取得了新進展。
柑桔類植物的果實表皮中富含膠質、纖維素和多聚糖,這些成分能夠被轉化為糖,經發酵後再變成酒精。
其實,農業研究所的科學家們早在1992年時就開始了這項工作,但當時花費高昂且效率低下,只能生產出大約幾加侖的酒精燃料。2004年,該研究所的化學家比爾•威德默對生產技術進行了改良,生產量達到了1000加侖的水平。現在,這一技術顯示出了良好的經濟前景,一個可生產1萬加侖的設備目前正在修建當中。
報道說,單單美國佛羅里達州每年就有總共120萬噸的廢棄乾燥果皮,而目前它們的作用是充當牲畜飼料。隨著更加深入的研究,威德默說,佛羅里達州的桔皮類廢棄物每年能夠生產出多達8000萬加侖的酒精燃料。

D. 獵戶星空獲人臉識別「世界盃」冠軍我國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勢頭很不錯嗎

獵戶星空獲人臉識別「世界盃」冠軍。被業界譽為人臉識別年度「世界盃」的微軟百萬名人識別競賽結果日前出爐,我國多家科研機構和企業獲得佳績。

作為人工智慧領域短期內最具商業前景的技術,人臉識別正成為IT產業下一輪技術浪潮,在安防、教育、支付、國防、金融等領域潛力巨大。數據顯示,未來十年,我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