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走勢 » 萬昌科技北大之路股票對換
擴展閱讀
富迪科技股票查詢 2025-07-05 13:12:27
大智慧如何搜股票代碼 2025-07-05 12:47:30
哪些屬於科技類股票 2025-07-05 12:08:17

萬昌科技北大之路股票對換

發布時間: 2021-06-22 03:46:49

A. 北大未名的北大未名集團

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大未名)是北京大學的四大產業集團之一,主要從事生物工程和制葯兩大領域,具體包括基因工程制葯、天然葯物、化學葯物、生化葯物、疫苗、診斷試劑、農業生物工程和第三態保健品等八個方向的技術研究、開發、產業化與商業化,是極具國際競爭潛力的中國最大的生物工程企業集團。
北大未名自1992年10月19日由陳章良博士和潘愛華博士創立以來,歷經十年的創業,已由一個僅有40萬元流動資金的小企業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生物工程集團公司。目前,北大未名已參股、控股山東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深圳科興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北大之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北大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碼為000004)等10家企業,擁有20多個生物葯物品種,其中國家一類新葯3個。北大未名擁有世界最暢銷的排名在前五位的基因工程葯物重組人紅細胞生成素(依普定®,Eposino®)、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白特喜®,White-C®)、重組人胰島素注射液(蘇泌啉®,Sumelin®)、重組人生長激素(賽高路®,Sigrow®)、重組人α干擾素(賽若金®,SINOGEN®);另外還擁有具自主知識產權的甲肝滅活疫苗(孩爾來福®,Healive®)和世界上第一個上市的神經生長因子葯物(恩經復®,Nobex®)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北大未名擁有11條達到國際GMP標準的生產線。經過幾年的發展,北大未名現已在北京、深圳、廈門三大基地內建成了總面積近3萬平米,條件優良、環境優美的研究開發中心,藉助於自身的研發力量,開發出了神經生長因子、甲肝滅活疫苗、基因工程胰島素等世界一流水平的產品,並還有十餘個具有獨立知識產權及良好市場前景的項目正在研發之中。在生物制葯尤其是基因工程葯物的研發和生產能力上,北大未名具有獨特的資源優勢。自1999年開始啟動的北京北大生物城、深圳北大生物谷、廈門北大生物園三大生物工程產業化基地的初步建成更為北大未名繼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B. 大股東減持目的是什麼後期股價會漲或者下跌

大股東減持有目的有以下兩種說法:
一、避稅說:「少股東」半價接棒
海特高新今日公告稱,9 月10日接到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再春通知,其與子李飈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將其持有的部分公司股5594.5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6.6016%)轉讓給李飈,每股轉讓價格為10.05 元,為公司最新股價的49%。
股權轉讓完成後,李飈將持有公司18.99%股權,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李再春為第二大股東。公司表示,本次股權轉讓有利於公司確立長期的戰略發展規劃,穩定公司股權結構。
就在前一日,仁和葯業公告,其控股股東仁和集團於9月9日與境內關聯自然人楊瀟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以協議方式轉讓持有的1.5億股公司股票。轉讓價款為每股2.86元,為公司最新收盤價的50%。
楊瀟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仁和集團董事長楊文龍之子。本次權益變動前,楊文龍持有仁和集團73.11%股權,仁和集團持有公司44.54%股權,楊瀟未直接或間接持有仁和葯業股權。本次權益變動後,仁和集團持有公司29.40%股權,仍為公司控股股東,楊瀟持有公司15.14%股權。就此次轉讓原因,公司同樣簡單表示,系基於自身業務發展的需要。
幾乎如出一轍的是,之前潛能恆信「少東家」亦是半價受讓股權成為公司二股東。潛能恆信控股股東周錦明將其所持的32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0%)股份轉讓給其子周子龍,轉讓每股轉讓價格僅為11.93元,為最新收盤價的49%。
集中在9月份,多家民企的「少東家」紛紛出場,子承父業,均是半價受讓,且口徑又是驚人的一致,其背後出於什麼目的?
有不少市場人士認為,「半價」轉讓股權或存在為避稅考慮的因素。而為了堵上這種避稅的漏洞,國稅總局不久前頒布了《關於加強股權轉讓企業所得稅征管工作的通知》,提出要構建股權轉讓所得稅管理的長效機制。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份文件如落到實處,將增大股權轉讓避稅的難度。」

二、套現說:利好之前蹊蹺轉讓
與上述較「單一」的轉股動機相比,萬昌科技家族內部的股權轉讓或能看清另一番端倪。
8月21日,萬昌科技披露重組預案,公司擬以29億元的交易總價買入北大之路100%股份。本次交易後,萬昌科技將轉型生物醫葯,控股股東將變更為未名集團,實際控制人也易主他人。方案一出,公司股價連續8個漲停,最新收盤價達到40.92元。
然而,就在預案公布前一天,萬昌科技控股股東高寶林與其母親王素英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王素英將其持有的公司2142.60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15.22%)全部轉讓給高寶林,價格為每股8.33元,理由是家族內部持股調整。
復牌前蹊蹺的股權交易不得不令人生疑。據悉,股權轉讓前第一大股東高寶林可流通股825.94萬股,限售股2477.82萬股;第二大股東王素英所持2142.60萬股為流通股。轉讓後,高寶林所持流通股為2968.5萬股。
「今年萬昌科技業績遞增背後是,公司大股東解禁即將期滿,控股股東『易主』更方便套現,又可以享受股價上漲機會。」某投資管理公司人士表示。
與此同時,除萬昌科技外,報喜鳥的股權轉讓則頗顯幾分資本運作的味道。公司控股股東報喜鳥集團以協議方式轉讓其所持有的公司股票879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5%,轉讓價為4.48元每股。受讓方吳婷婷、吳真生、陳一帆均為報喜鳥集團的關聯人,其中吳婷婷系公司董事長、報喜鳥集團董事長吳志澤之女,吳真生系報喜鳥集團監事、上市公司原董事,陳一帆系報喜鳥集團總經理、上市公司原董事陳章銀之子。
有投行人士認為,就此次協議轉讓,從報喜鳥集團的股東層面來說,存在著明顯的不公平,需要後續用其他的交易來對部分股東進行補償;另外,目前整個服裝行業普遍不景氣,在轉型的同時完成交班也是慣常操作。原標題:民企家族內部低價轉股 或為避稅或為套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