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中國外匯儲備不投資國內
這個可能跟國家的外交手段掛鉤的,況且,這些外匯,在哪個國家都算是一筆財富,就像你借別人錢一樣,國內的話,也不需要的,有些地方不是說想建設都能發展起來的。綜合因素很多的。還有外匯,是外匯儲備,國內是不行的,如果把資金回調,影響了人民幣的價值,
同時 如樓下說的,體系有法則的,要遵守等價交換的,也就是同等價值的東西要有同等價值的金錢,,外匯投到國內的話,銀行要印錢,咱們的錢多了,東西就漲價了,人民幣就貶值了。
Ⅱ 為什麼中國的外匯儲備那麼多,卻不能用於國內呢
藏匯於民?實際上現在外匯使用很大程度上已經放開了。國內現在用匯的很多啊。除了個人購匯還有一些限制之外,現在已經不強制要求企業結匯了。資本全面開放還需要時間和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中國外匯儲備量過大是因為長期的貿易不平衡導致的,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不在於用不用於國內,而是早期中國的外貿型經濟發展定位。隨著國人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費能力增強,貿易不平衡的狀況慢慢會得到改善,外匯過多的問題也會逐步化解。
Ⅲ 中國的外匯儲備會拿去投資股票、現貨、期貨嗎。
這個很少,期貨市場很長少的,股票倒是有。是由中投管理的。
Ⅳ 懂經濟的解釋一下,中國外匯儲備是怎麼來的……
來源:
第一種是:貿易順差。改革開放以來,由於國際貿易出口劇增,每年國際貿易順差巨大,每年賺錢了大量外匯。
第二種是:外資投資。如各國外商對的中國投資,或者熱錢的湧入,經過多年累積,形成了巨大外匯儲備。
第三種是:資本升值。通過專業的投資機構,用外匯進行投資,購買外國債券、股票、基金等等賺取的收入。
(4)中國外匯儲備為什麼不買股票擴展閱讀:
在我國,外匯是央行負責統一管理。比如:外資企業來中國投資,10萬美元需要兌換成人民幣,用人民幣投資,央行得到美元。企業對外貿易賺取了10萬美元,需要到央行兌換人民幣,央行得到了外匯,企業得到了人民幣。央行獲得兌換來的20萬美元,由專門機構進行投資、保值、升值,央行錢又生了錢。
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內外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因此,外匯儲備是實現經濟均衡穩定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一國經濟更易於受到其他國家經濟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一般說來,外匯儲備的增加不僅可以增強宏觀調控的能力,而且有利於維護國家和企業在國際上的信譽,有助於拓展國際貿易、吸引外國投資、降低國內企業融資成本、防範和化解國際金融風險。適度外匯儲備水平取決於多種因素,如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等。應根據持有外匯儲備的收益、成本比較和這些方面的狀況把外匯儲備保持在適度的水平上。
Ⅳ 中國外匯儲備下降對股票有沒有影響
有很大的影響,下降說明資產外流,減少國內資產流動性,使得企業融資減少,公司財務惡化,經濟有下滑勢頭,股市當然也缺少資金和人氣和大拋壓壓力
Ⅵ 中國外匯儲備下降對股票有沒有影響
有很大的影響,下降說明資產外流,減少國內資產流動性,使得企業融資減少,公司財務惡化,經濟有下滑勢頭,股市當然也缺少資金和人氣和大拋壓壓力。
Ⅶ 中國有大量的外匯儲備,但是為什麼不能用這些錢在國內投資呢,反而去招商引資
外匯儲備實際已經由國家金融機構兌換為人民幣在國內使用了的,因為國內只允許人民幣流通,所以外貿的收入都由銀行換為人民幣給做出口商了,外資進來也要兌換為人民幣才可以正常經營。這樣政府手中就形成了外匯儲備,是不能再用在國內投資的。你出口了產品收入了100美元,銀行安匯率換成人民幣給你了。這100美元就成了外匯儲備,當需要進口時,就用這個儲備去支付,如果用不了,或買不著,就只能以美元或其他貨幣放在手裡,不能在國內用的,因為已經多換為人民幣給了國內了,再進來就要再兌換一次人民幣,等於100美元換了兩次人民幣,這樣人民幣就會貶值一半。
Ⅷ 長期以來中國的外匯儲備為什麼買美國國債,而不買黃金呢
中國之所以要購買美國國債,原因是因為巨大的貿易順差。作為儲備的美元可以存到美國銀行裡面,但還不如買美國國債,因為國外的銀行也不保險,而且利息很低,於是就買美國國債。
而黃金屬於商品,商品的漲跌幅度太大,有可能被投資家們做空,價格下跌,讓高位買入損失巨大。黃金的運輸、存儲成本高,而且要保障安全;同時存儲的地方,建築成本高,或者存儲在其他國家,需要繳大量的費用,另外還有交易、運輸、存儲的損耗。還有日常維護成本、保安成本等等;黃金沒有利息收益,黃金只能保值,不能增值,不像銀行存錢、買國債那樣每年有利息收益。而國債只需要一個賬戶,通過電腦隨時交易,並且價格起伏不大,每天又有利息收益,所以,現階段主要的外匯儲備買了債券。
Ⅸ 中國有那麼多的外匯儲備為什麼不收購美國大公司的股份!
樓主的材料信息掌握的不多吧,中國的外儲哪有那麼多,外匯不僅僅只有美元還有歐元英鎊等,美元只佔百分七十左右,加上外儲不是只是現金,也包括美國的國債(很大一部份)和投資等等,近幾年來美元不斷貶值而人民幣不短升值,是有一種說法是使外儲蒸發了三分一,真正能拿出來用的貌似三千億吧,不過相對其他金融危機影響比較大的國家來說確實是一比不小的數目,至於你的提議是挺不錯的,大舉收購,但是是不是有趁人之危之嫌,是否影響國際形象呢?這點比較重要,而且收購一般不是國家出面的,一般是由大企業根據經濟發展需要來制定計劃實行,另外一點就是如樓上所說的,若想收購美國的高科技公司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即便公司允許,會有人出面阻止的,舉個例子我國有一次想去收購美國一家實力不是很靠前的石油公司,但最終因為國會的出面而受阻,可見收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反過來說而且咱們也不會輕易把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轉讓給外國
Ⅹ 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為什麼不能抵禦國際金融家的炒作
我來淺顯的解釋下,國際金融家他想要通過特定的投資行為來讓你經濟不穩定,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和手段就是對一國貨幣下手,當匯率是怎麼形成的呢?匯率是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格,比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是6.5,那麼就是說1元美元換6.5元人民幣(也就是1人民幣=0.1538美元)。
舉個例子:一個美國土豪說俺要到中國去買很多很多房子來投資,好,這時候美國土豪就需要人民幣了,因為中國房主大媽只收人民幣,這時候美國土豪找到銀行去拿自己賬戶里的美元換人民幣用,銀行按換給了他人民幣,銀行自己手頭的美元就多了,而銀行手裡的人民幣就少了,少了怎麼辦,銀行於是就到市場上(實際上還分在岸和離岸市場,這個我不細細解釋了,我只說原理)去拿美元去買人民幣,這就跟股票一樣的,如果一隻股票一下子好多人買,股價就上去了,人民幣也是一樣的,如果很多人都像這家銀行一樣拿美元去買人民幣,那麼人民幣就會值更多的美元,這時人民幣匯率就漲到1元美元換6個人民幣(也就是1人民幣=0.1667美元),這就是人民幣升值,相應的,美元就貶值了。
那麼這個美國土豪買了中國房子以後他發現,房價不漲還降了,他覺得虧了,於是他果斷把中國房子賣了,這時候就反過來了,他要把賣房子所得的人民幣跟銀行換成美元,然後銀行發現自己手裡美元少了,如果美元不夠了那麼其他客戶來找銀行換匯銀行沒有這可怎麼辦?有辦法了,銀行開始找中國央行買美元(央行手裡的美元來源就是外匯儲備,當然外匯儲備里多是美債,央行也是賣了美債換來美元的,這里不細說了),如果央行賣給銀行,那麼對匯率沒有影響。如果央行今天覺得手裡外匯不多了不想賣給銀行了,銀行就會從市場上以人民幣來買美元,這時候如果有大量的人買美元,美元就升值了,相應的人民幣就貶值了。
我舉的例子是美國土豪買賣房子,現實中,可能是買賣股票,買賣人民幣計價的債券,買賣人民幣計價的大宗商品(大豆,標准鋼,原油,金,銀 等等)。或者人家什麼都不買賣,人家土豪就是任性,就是讓自己手裡多一點或者少一點以人民幣計價的應收賬款或者應付賬款。
剛才那麼大篇幅解釋了匯價的形成,那是開胃菜,現在步入正文:
我前面說這么多,就是為了解釋一句話「人民幣的價格是人民幣和其他貨幣交換的比率決定的,買人民幣的人多,人民幣就升值,否則就貶值」,如果這句話懂了,前面的可以完全不看
然後我們來做一道數學題:
假設今天人民幣匯率是6,美國人小明花10億美元買了60億人民幣,然後用這筆錢在北京買了100套房子做投資,均價是20萬一平米,明年北京房價漲到了50萬一平米,小明可歡快了,決定出手賣房
問題1:小明賣了多少錢?
答:150億人民幣
繼續上一題,小明是美國人,人民幣對他沒用,這時候他要把人民幣換成美元,這時候時過境遷,人民幣匯率是18
問題2:小明換了多少美元?
答:8.3億美元
問題3:美國人小明賺了還是虧了?
答:小明驚呆了,盡管他投資的房子翻了一倍還多,小明還是虧了1.7億美元。
問題4:你從這個故事裡看到了什麼?
答:只有人民幣幣值的穩定,全世界才能接受人民幣作為交易貨幣,人家外國人才願意來中國投資,同樣道理,中國人到海外投資,也需要人民幣的穩定,否則就算海外的資產賺了,換成人民幣也可能是虧了。
如果人民幣大漲大跌,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都沒有辦法來規避匯率風險,那麼中國人就沒法科學得海外投資,外國人也沒辦法到中國來投資。
下面是高潮,大灰狼出場了:
大灰狼:人民幣幣值這么穩定,小夥伴們都用人民幣交易結算,我手裡持有的這么多美元和美元計價的資產豈不是沒人要了,我c a,這樣不行,我要來攪局。
大灰狼想,匯率是外匯市場貨幣交換的比率,要讓你匯率不穩定,要大幅波動,那還不簡單,要麼做多人民幣,要麼做空人民幣
做好的辦法是組合拳——先做多再做空(前幾年人民幣兌美元從8到5.8,再從5.8到現在的6.5,人民幣先升再貶,就是這個路子):
通過做多來打掉你中國海外擴張戰略(前幾年人民幣一升值,我們沿海很多傳統出口企業都面臨倒閉)
然後通過做空打掉外國人投資中國的熱情(隨著這些日子人民幣的貶值,15年7、8月來A股抄底的外資都哭得稀里嘩啦的,本來就當了接盤俠沒處吐苦水,換成美元又被剝一層皮,二次傷害啊)
接下來央行攜外匯儲備出場了!
你大灰狼不是先讓人民幣升值嘛,好,央行放大招——買外匯買美元資產來充實外匯儲備,拿什麼買,拿人民幣買,於是國際市場流入了大量的人民幣,形成了促使美元升人民幣貶的力量,雖然仍然沒完全阻止人民幣升值的方向(當時國際上都認為人民幣升值是大勢所趨,所以很多國外投資者站在了大灰狼一邊),但是央行成功減緩了人民幣升值的步伐,為少數有實力的出口企業贏得了搶救的時間。結果是中國出口企業因為人民幣升值倒閉了一大半,但沒全死,留下了一部分精華轉型升級。其實這就是太極,借國外惡意做多的力量來倒逼了國內低端出口產業轉型。當然,代價也是極大的,有不少企業批量倒逼很多工人都失業了,政府稅收增速也在下降,這就是市場競爭的殘酷性。。。所以基本算平手
接下來,第二」戰「,現在正在進行,大灰狼要讓人民幣貶值,不得不說,大灰狼很聰明,選的時機很好,現在正好是中國出清過剩產能的時候,新業態還沒成型,青黃不接,這時候下手很讓中國人措手不及。央行又開始放大招——開始把外匯儲備里的美元資產賣掉,買人民幣,相當於是拿美元資產從國際市場回收人民幣的過程,這時候美元多了,人民幣少了,製造了一股讓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的力量。
當然外匯市場一天交易量就要幾萬億,在灰太狼一兩撥千斤已經用蝴蝶翅膀造成大風暴的背景下,中國那一點的外匯儲備這時候就真心顯得特別少特別少,央行不會去螳臂當車,那樣只會自取滅亡,只能憑借一些時點的買賣技巧和各種或明或暗的手段來減緩人民幣貶值的過程,這些日子,如果關注外匯市場的話,可以發現央行和境外力量的鬥法是很好玩很驚險的,央行玩兩幾招明的再夾雜一兩招陰的,明的就是剛才說的開始賣出儲備的美元,反正子彈多(外匯儲備多,當然是相對於其他一些國家,對於日交易量的話實在不算得多)嘛,暗的就是聯合中資銀行操控市場,看誰坐莊的本事硬(這就是共/產/黨的優勢,銀行想在中國混就必須聽老大的話,要是在美國的話,沒有哪家銀行會鳥奧巴馬,更不用說和奧巴馬同進退了)。
當然,暗的手段固然需要,明的是基礎,如果這時候沒有大量的外匯儲備去拋售的話,就算坐莊的技巧再牛都是沒用的。98年的時候金融危機,香港外匯局為了和大灰狼鬥法,香港外匯局操控水平很高,手法很流氓,結果沒有阮用,因為博弈中外匯儲備幾乎用光,差點就舉白旗了,關鍵時候中國發了篇聲明,原話忘了,大意是說中國的外匯儲備隨便香港用,一下子就把境外的大灰狼嚇傻了,人家立馬收手。
說了這么多,意思就是外匯儲備要有,不能少,該買的時候買,當然養兵千日用在一時——該賣的時候也要捨得。
不過,滄海桑田,時過境遷,如果將來某一天(估計我不一定看得到那一天了),人民幣像現在的美元一樣牛,成為了獨一無二的世界第一貨幣,那中國政府就可以憑借貨幣發行來全球剪羊毛,中國沒事就加息或者減息玩玩就能把對手弄半死,那時候外匯儲備就沒那麼重要了。在人民幣沒有成為力蓋四大高手的中神通之前,外匯儲備和黃金儲備都不能忽視,一方面外匯儲備可以用來在關鍵時候穩定幣值,一方面可以為我們國家搞」一帶一路「湊足資本(這個暫且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