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好 我想問下 你是在那查詢到的日本股票代碼的 可以告訴我嗎
我是在日本的證券交易所的網址上查日本股票代碼的,我也不是很懂日文,只是猜網頁上的大約意思,日文有些漢字與中國的漢字是通用的,只不過用的是繁體字為主,通過一些簡體與繁體轉換後可以直接模糊查詢某些股票名稱,網站會彈出相關的股票列表,又或者通過行業查詢某些類別的股票。
我是在日本的證券交易所的網址上查日本股票代碼的,我也不是很懂日文,只是猜網頁上的大約意思,日文有些漢字與中國的漢字是通用的,只不過用的是繁體字為主,通過一些簡體與繁體轉換後可以直接模糊查詢某些股票名稱,網站會彈出相關的股票列表,又或者通過行業查詢某些類別的股票。
Ⅱ 股票代碼000、002、300、600開頭的分別代表的數字是什麼
滬市A股票買賣的代碼是以600、601、603開頭。
深市A股票買賣的代碼是以000開頭,中小板股票代碼以002開頭,創業板股票代碼以300開頭。
股票代碼用數字表示股票的不同含義。股票代碼除了區分各種股票,也有其潛在的意義,比如6006**是最早上市的股票,一個公司的股票代碼跟車牌號差不多,能夠顯示出這個公司的實力以及知名度,比如000088鹽田港,000888峨眉山。
(2)中國博奇日本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股票名稱中的英文含義:
分紅類:
XR,表示該股已除權,購買這樣的股票後將不再享有分紅的權利;
DR,表示除權除息,購買這樣的股票不再享有送股派息的權利;
XD,表示股票除息,購買這樣的股票後將不再享有派息的權利。
其他類:
ST,這是對連續兩個會計年度都出現虧損的公司施行的特別處理。ST即為虧損股。
*ST,是連續三年虧損,有退市風險的意思,購買這樣的股票要有比較好的基本面分析能力。
N,新股上市首日的名稱前都會加一個字母N,即英文NEW的意思。
S*ST,指公司經營連續三年虧損,進行退市預警和還沒有完成股改。
SST,指公司經營連續二年虧損進行的特別處理和還沒有完成股改。
S,還沒有進行或完成股改的股票。
NST,經過重組或股改重新恢復上市的ST股。
PT,退市的股票。
參考資料:網路-股票代碼
Ⅲ 股票代碼000、002、300、600開頭的分別代表什麼
你好,滬市A股票買賣的代碼是以600、601、603開頭。
深市A股票買賣的代碼是以000開頭,中小板股票代碼以002開頭,創業板股票代碼以300開頭。
Ⅳ 博奇CEO白雲峰是哪裡人
中國博奇環保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兼CEO-白雲峰 2007年8月8日,這個30出頭的年輕人――被東京證交所稱為「歷史上最年輕的上市公司CEO」
白雲峰 北京人
Ⅳ 中國在日本的個交易所上市公司的名單(急)
上市條件
在日本,公司上市的條件由各證券交易所確定,各證券交易所中不同市場的上市條件又各有不同。
1、東京證券交易所
第一部的上市條件:
(1)上市股票數在上市時超過10萬單位(從創業板或第二部轉到第一部上市時超過20萬單位);
(2)特定股東不持有多數的股票;
(3)已在其他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其股東在日本國內超過800人,在世界范圍內超過2200人;單獨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其股東人數在世界范圍內超過2200人;
(4)公司成立後連續營業超過3年;
(5)申請上市時公司最近1年期末的資本額超過1千萬美元;
(6)上市時公司的市價總額超過5億美元(從創業板或第二部轉到第一部上市時為超過4千萬美元);
(7)在最近2年中,第1年的利潤額超過1百萬美元,第2年超過4百萬美元;或者在最近3年中,第1年的利潤額超過1百萬美元,第3年超過4百萬美元;或者公司的市價總額超過10億美元,且最近1年的銷售額超過1億美元;
(8)在最近2年中,經審計後的財務報告無保留意見且無虛假記載。
第二部的上市條件與第一部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在於:上市股票數在上市時只要求達到4千單位;單獨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其股東人數為800人;上市時公司的市價總額超過2千萬美元。
創業板的上市條件:
(1)上市時公開募集或出售超過1000交易單位的股票數;
(2)國內新股東300人;
(3)公司市價總額1千萬美元;
(4)預期增長的業務將帶來銷售額;
(5)經審計的最近2年的財務報告無保留意見且無虛假記載。
2、大阪證券交易所
大阪證券交易所的上市條件分為代表日本優良企業的標准條件和代表正在發展的新興企業的成長條件兩種。
(1)標准條件
標准條件包括:公司凈資產額為6億日元以上,稅前利潤額1億日元以上(公司凈資產額為18億日元以上的,無稅前利潤額的要求,但需公司成立2年以上;公司市價總額在75億日元以上的,只要公司不負債,就無稅前利潤額和成立年限的要求);流動股票數在1100單位以上;上市股票數在500單位以上;股東人數在400人以上;兩個營業年度內財務文件無虛假記載等。
(2)成長條件
成長條件包括:公司凈資產額在4億日元以上,或者市價總額在50億日元以上,或者稅前利潤額在7500萬日元以上;公司成立1年以上(市價總額50億日元以上的無此要求);流動股票數在1000單位以上;上市股票數在500單位以上;流動股票市價總額在5億日元以上,股東人數在300人以上;兩個營業年度內財務文件無虛假記載等。
3、JASDAQ證券交易所
(1)在有利潤的情況下,上市日的時價總額為10億日元以上;在沒有利潤的情況下,上市日的時價總額為50億日元以上;
(2)凈資產額為2億日元以上;
(3)公司上市時的股票數為1萬單位時,股東在300人以上;公司上市時的股票數為1萬至2萬單位時,股東在400人以上;公司上市時的股票數為2萬單位以上時,股東在500人以上;
(4)有500單位以上的股票為新股發行並且上市交易;
(5)在最近兩個營業年度中財務報告等無虛假記載。
目前中國在日本上市的企業情況
東京證交所主板:中國博奇環保科技(控股)公司,最新市值894億日元。
東京證交所創業板:亞洲傳媒公司,最新市值601億日元。
Ⅵ 112家央企名單 股票代碼
打不贏。 就算劉備不歸附曹操,作壁上觀,僅憑東吳一隅之力也根本無法與百萬之師(演義)抗衡,第一,北方多戰騎,而且士卒眾多,作戰勇猛,而東吳聽到曹操來襲,早已經人心大亂。 第二,曹操有北方大部領土作後援,而東吳只有江東一地,後勤補給和長期消耗戰是問題。 第三:當時東吳已經有很多大臣准備收拾包袱另尋新主。
Ⅶ 中國有公司在日本上市嗎
有。
如在日本上市最著名的中國企業中國博奇。
2007年8月8日,中國博奇環保科技(控股)有限公司(China Boqi Environmental Solutions Technology (Holding) Co., Ltd.,下稱中國博奇,東京交易所代碼:1412)在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下稱東交所)主板市場第一部正式掛牌交易。
這是世界范圍內第一家被東京證券交易所批准,首次公開發行即直接登陸東證主板的非日本公司。
作為全球首家IPO登陸東交所主板的非日本公司,中國博奇發行價為16萬日元/股,掛牌當天備受追捧,股價最高達28萬日元,最終收於25.8萬日元,首日漲幅61%,實際凈融資額約120億日元(約合8億元人民幣)。
中國博奇全稱「中國博奇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hina Boqi Environmental Solutions Technology)」於2003年12月12日在英屬開曼群島設立。
其核心實體企業北京博奇電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北京博奇)於2002年6月在北京成立,是國內從事煙氣脫硫、污水處理等環保業務的大型環保解決方案公司,業務領域涉及中國16個省市和各大發電集團、能源公司。
(7)中國博奇日本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中國在日本上市有阻礙的原因:
第一、財務制度方面有障礙
中國的企業去海外上市,那就要對目標市場的財務制度很熟悉,包括著手申請、未來財務信息的披露等,財務報表必須要符合上市地的要求。
第二、人才的障礙
這一項非常重要,目前中國的企業嚴重缺乏有經驗的專業人才。上市這一項工作需要非常高的技術含量,選擇上市的時機、引入戰略投資者、保薦機構的推薦、企業改制等,這些都需要一個重要人才,要懂得日本資本市場。
但是在中國的上市企業中,這類的日語人才很缺乏,日語的學習者還不到英語學習者的5%,很多學習者都是關於動漫方面的,很少有金融方面的語言學習者。
第三、成本的限制
在日本上市是需要費用的,包括四部分,第一個是證券公司的費用,第二個是注冊會計師的費用,第三個是律師的費用,第四個是證券交易所的費用。這四項費用綜合的成本是2000萬元左右,成本高出其他的海外資本市場太多。
在日本上市有太多困難,在日本的證券交易所只看到少數中國企業的身影。2007年4月,亞洲互動傳媒前往東京證交所面向的新興企業的Mothers市場上市。
在創業板上市,亞洲互動傳媒的總部在北京,是中國內地企業中第一家在日本上市的, 不過因為創始人私吞上市公司資產被退市, 並給中國公司在日本上市造成很壞影響。
Ⅷ 小蟻科技有限公司股票名
朋友,小蟻科技有限公司股票,目前沒有在中國上市,只在日本上市的。簡稱「博奇環保」,東交所代碼為1412,第一家在東京主板上市的公司,作為全球首家IPO登陸東交所主板的非日本公司,博奇科技發行價為16萬日元/股,首日漲幅61%,實際凈融資額約120億日元(約合8億元人民幣),開盤時市盈率(P/E)接近40倍,估值水平高於川崎重工、千代田化工建設和荏原製作所等同類日本企業。
博奇環保依據開曼法2003年12月設立,其核心實體企業北京博奇電力科技有限公司於2002年6月在北京成立,是國內從事煙氣脫硫、污水處理、垃圾焚燒發電、污泥處理等業務的公司,業務領域涉及16個省市和各大發電集團、能源公司。
Ⅸ 請問中國大陸有多少家公司企業 在日本上市的 都是叫什麼名字
我知道的只有兩家,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最早的是亞洲傳媒 亞洲傳媒是張帆與沈南鵬成立紅杉資本中國基金之後主導投資的第一個項目。2007年4月,亞洲傳媒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給張帆帶來了近7倍的投資回報。 到上市前,紅杉占亞洲互動傳媒總股本的11.56%,張帆亦任亞洲互動傳媒的董事。2008年5月紅杉套現1.34%股份,目前仍持有亞洲傳媒9.19%的股份,為其第二大股東。第一大股東是創辦人崔建平,持有36.65%的股份。 上市之後,亞洲互動傳媒的股價由發行價640日元迅速上漲,在最初6個交易日就實現股價翻番。5月8日,亞洲傳媒收盤價達1238日元,7月中旬甚至一度摸高至2055日元。 2008年8月19日,東交所結束交易後對外宣布,首家在東交所上市的中國本土企業——亞洲互動傳媒股票從2008年8月20日起作為處理品種,並於9月20日被摘牌。而被摘牌的原因,據東交所中國首席代表山本秀樹說:「是亞洲互動傳媒的會計師事務所拒絕為其2007年年報出具審計意見」。 事實上,這個審計意見無法出具的背後原因是:亞洲互動傳媒的創始人、CEO崔建平擅自將其全資子公司北京寬視網路技術有限公司在中國銀行的1.069億人民幣定期存款,為第三方企業北京海豚科技發展公司的債務做擔保。 「這屬於嚴重的法律違規行為。」業內人在驚嘆之餘,稱對崔建平的做法無法理解。而東京交易所亦表示將追究相關人士的法律責任。 中國博奇環保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於2007年8月份在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主板成功上市,這是中國第一家,也是世界范圍內第一家受東京證券交易所批准,首次公開發行直接登陸東證主板的非日本公司。 「起初我們從來沒想過能上主板,是大和證券負責IPO的部長主動推薦我們放棄創業板,改去主板上市」,9月中旬,上市剛滿月的博奇環保總裁兼CEO白雲峰告訴記者。像很多「身在此山中」的企業高層一樣,對企業自身資本價值的判斷,往往未必直接來源於企業的管理者。 2007年8月8日,博奇環保(設立於開曼的China Boqi Environmental Solutions Technology,以下簡稱:「China Boqi」)在東京證交所一部上市,成為日本東證第一個首次公開發行就直接在一部上市的非日本公司,一個月後China Boqi股價觸摸到29萬日元的高點,比16萬日元每股的發行價上漲了81%,而China Boqi市值也因此突破千億日元。
Ⅹ 中國博奇的東京上市歷程
【上市前的准備】
北京博奇曾為國華電力下屬企業,後分離成為民營企業,並引進了千代田化工、川崎重工兩家公司的脫硫技術。由於電廠煙氣脫硫業務需要大量現金流支持,公司便考慮上市籌資。
2005年10月,中國博奇與日本大和證券正式簽署協議,開始進行登陸東交所的上市輔導,這包括由大和證券對中國博奇的公司管理提供咨詢,改善內部治理架構,對相關預算的編制和執行提出建議。
起初,中國博奇方面考慮在東交所創業板上市。2006年,公司的市場佔有率已達到18%,稅後利潤達到1.32億人民幣。大和證券就此提出,公司可以登陸東交所主板。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對於申請主板上市的企業,東交所在規模、股東人數、上市發行單位、利潤、市值總額等方面均有限制,而在東交所一部上市,公司市值必須達到500億日元(約合34億元人民幣)。
【為什麼選擇東京證交所上市?】
東京證交所擁有很長的歷史,是一個成熟的股票市場,也是很規范的股票市場。這與本公司穩定發展的需求相吻合。第二個理由是上市審查的標准高。辦理上市手續時審查很嚴格,這也使我們的自身水平得以提高。可以說,通過挑戰東證上市,證明了公司的實力。
【上市過程】
2007年1月,中國博奇向東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之前,大和證券對其進行了九個月的審查,主要集中在公司的業務、財務、資本和法律四個方面。大和證券審查部要求非常嚴格,其盡職調查的工作量數倍於其他公司,其後,東交所又對公司做了全面審查。
7月,東交所批准了中國博奇的上市申請,公司獲准在東交所主板上市新發行8萬股,出售舊股4萬股,超額配售1.8萬股。一級市場配售價格為每股16萬日元。公司發行的8萬股新股共籌集資金128億日元,扣除承銷商的手續費後,實際凈籌資額約120億日元。
按照上市當天開盤價27.6萬日元計算,中國博奇在上市當天的市值達983億日元。開盤時市盈率(PE)超過40倍,估值水平高於川崎重工、千代田建設和荏原製作所等同類日本企業。
中國博奇在東交所上市共發行8萬新股,上市前已發行27.6148萬股,該公司發行的股票總數達到35.6148萬股。上市前持有公司股份的股東在本次上市發行中共出售4萬股舊股,超額配股權為1.8萬股, 共有13.8萬股在二級市場流通。主承銷商為大和證券,新光證券、三菱UFJ證券等九家券商為副承銷商。
新博奇,新境界。在日本上市,對博奇來說是一個新的起點,對每一位博奇人來說也是事業新的起點,博奇的全體員工將在這個新的起點上,向著更高的目標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