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昆明的什麼大學好一點
雲南大學 創建於1922年12月,1923年4月20日開始招生。八十多年來六易校名,從創建之初的私立東陸大學發展成為雲南省唯一的國家重點綜合大學,已為國家培養各類專門人才七萬多人。目前,雲南大學是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61所「211工程」大學之一,已經被列入國家「西部大開發」重點建設高校的行列,是一所歷史悠久,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大學。也是一所發展勢頭強勁的邊疆大學。 雲南大學有著輝煌的歷史。1937年到1947年,著名數學家熊慶來教授受聘擔任雲南大學校長,按照「清華模式」建設雲大,費孝通、楚圖南、陳省身、華羅庚、嚴濟慈、馮友蘭、呂叔湘等大批著名學者應邀來校執教,使學校逐步發展成為國內外較有影響的綜合性大學。1946年,世界著名的《簡明大不列顛網路全書》把雲南大學列為中國十五所世界著名大學之一。 雲南大學具有八十餘年的歷史,是中國西部建立最早的綜合性大學之一。其前身私立東陸大學為當時的雲南省都督唐繼堯所創辦,始建於1922年12月。1923年4月開始招生,1930年學校改組為省立東陸大學,1934年又改為省立雲南大學。1937年著名數學家熊慶來教授出任校長,雲南大學迎來了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期。1938年,雲南大學由省立改為國立。熊慶來在任期間,費孝通、楚圖南等大批著名學者應邀到校執教,使學校逐步發展成為國內外影響甚大的綜合性大學。1946年,英國《簡明大不列顛網路全書》把雲南大學列為中國十五所世界著名大學之一。到建國前,雲南大學已發展成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農、醫等學科在內、規模較大、面 向全國招生的高等學府。1952年開始的高校院系調整,把我校法律、政治等學科,分別並入四川大學、西南政法學院等高校,農、醫、工等學院先後分離獨立建校,我校由此成為一所以基礎學科為主、較為單純的文理科綜合大學。1958年,我校由教育部下放雲南省管理。 改革開放後,特別是進入90年代以來,雲南大學加快了發展。1996年,雲南大學成為「九五」期間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之一。以此為契機,學校提出「立足邊疆、服務雲南、辦出特色」的辦學思路,以「211工 程」建設為龍頭,以改革為動力,以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為保障,把學校工作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使雲南大學進入了建國後發展最好最快的時期。2001年6月,我校「211工程」、「九五」建設順利通過驗收,獲得了專家組的高度評價,受到教育部領導的表揚。 雲南大學位於昆明市區內,踞商山余脈的貢院坡上,前臨翠湖,左依圓通山,校園內茂林修竹,綠草如茵,一幢幢教學大樓、圖書館、實驗樓掩映在花圖錦簇中。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是讀書、研究學問的好地方。 學校現佔地面積2111畝,其中校本部568畝,洋浦校區1543畝;公用校舍建築面積86萬平方米;固定資產145069萬元;圖書館藏書257多萬冊;學校設有出版社,並主辦《思想戰線》、《雲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社會科學版和法學版)等十餘種學術刊物。學校現與美國、加拿大、歐洲、澳洲、日本、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近百所大學和科研機構保持著長期的交流與合作關系。 雲南大學現已成為文、法、理、技、經、管學科齊全、人才密集的全國重點大學。 雲南大學現有在校本科學生16700多人,研究生4493人(博士555人,碩士3938人),各類成人教育學生14000多人。全校有專職教科人員1214人,其中教授297人,副教授480人;國家級、省級有突出貢獻專家25人,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8人;雲南省高校特聘教授(研究員)4人;14人入選 「百千萬人才工程」、「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獎」、「教育部骨幹教師培養資助對象」等國家人才選拔培養計劃, 43人入選雲南省中青年學術和科技帶頭人等選拔培養計劃。 學校現狀 [編輯本段] 學校設有24個學院、3個公共教學部、2個研究院;72個本科專業;擁有4個國家級重點學科(民族學、生態學、微生物學和專門史)和27個省級重點學科;151個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MBA、MPA、法律、工程碩士(含:軟體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高等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0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1個博士後企業工作站;3個國家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歷史學、生物學、數理學科)、1個教育部生命科學與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職教師資培養基地、2個省級高新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開放實驗室、1個國家級新產品開發研究中心、1個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雲南大學圖書館設備先進、功能齊全,已建成為現代化、多功能、開放型的信息資源庫、圖書的采訪、編目、流通、公共檢索已實現了計算機網路管理,現有藏書251多萬冊,收藏有一批全國善本和珍貴文獻。是西南地區重要的文獻信息資源庫。學校設有出版社;學術期刊《思想戰線》在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學報評比中名列第10位,榮獲「雙十佳學報」稱號,並獲第二屆國家期刊獎,進入「百種重點期刊」行列;《雲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被美國權威的《數學評論》收錄摘評;2002年創刊的《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在國內社科界已產生良好聲譽。 1998年8月27日, 「雲大科技」股票上市後,雲南大學成為全國1千多所高校中第八家擁有高科技上市公司的高校。「雲大科技」的主產品雲大—120在全國推廣應用近1億畝,並形成了推廣、銷售、服務網路。短短幾年時間,「雲大科技」從一個幾萬元起家的課題組,發展成為總資產超過10億元的上市公司。「雲大生物」是國內首家在單克隆抗體領域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所研製生產的「避孕試紙」、「優生試紙」和「不孕檢測試紙」被定為國家標准。填補了我國單克隆抗體研究技術空白。已具有年產20克以上單抗體的能力。 雲南大學設有出版社,已出版各類學術著作200餘種共200多萬冊。學術期刊《思想戰線》(社會科學版)進入了全國核心期刊行列、《雲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被評為全國優秀重點大學學報,此外還有《雲南大學》校報。學校還附設有雲大附中、雲大外語學校和雲大幼兒園。雲大附中連續十多年在昆明市中考、高考中名列前茅,社會上聲譽較好。 七十餘年來,雲南大學共培養了各類專門人才7萬餘人,其中解放後培養了本專科生5萬餘人,研究生1300餘人,留學生1600餘人、成人夜函大學生萬餘人。以基礎扎實、學風嚴謹、知識廣博、務實進取而享譽省內外的雲大畢業生受到社會各界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近幾年來,根據雲大「立足邊疆、服務雲南、辦出特色」的辦學指導思想,結合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形勢,提出並實踐著適應與創新相統一的全面發展的教育觀,確立了「教為不教、學為創造」的教學理念,構建以教育觀念、目標規格、課程體系及運作機制等為主要內容的人才培養模式。倡導「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學識、成一等事業」的校訓,造就博專高精兼備、德智體美同優、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社會主義「四有」人才。 雲南大學素有重視科學研究、追求科學前沿、活躍學術氣氛的傳統。在幾代人的探索和努力下,學校的基礎學科和優勢領域的研究得到加強,新型領域和應用領域的研究得到拓展,重大攻關項目得到集成,同時又積極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大力促進科研成果的孵化、推廣和應用。近五年來雲大共完成各類科研項目700餘項,榮獲各類科研獎勵170餘項,出版專著250餘部,發表論文3100多篇,國際學術榜(《SCI》)上的排名居全國高校第六十位左右。在應用研究領域涌現出一批高新技術成果,雲大BR—120被列為國家「九五」期間重點推廣項目。 雲南大學基金會是全國大學基金常務理事單位。雲南大學基金會已發展到有近七十位海內外董事,他們為雲大捐款捐物,獻計獻策,牽線搭橋,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的改革、建設和發展。近五年來,雲南大學先後與美、英、俄、日、澳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多所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建立了不同層次的交流關系,派出了200餘人赴國(境)外進行學術交流、合作研究,成功舉辦了十餘次大型國際學術會議。雲大正在成為亞太地區國際學術交流比較活躍的大學之一。 學校實力 [編輯本段] 雲南大學辦學指導思想:立足邊疆 服務雲南 辦出特色 雲南大學精神: 會澤百家 至公天下 雲南大學校風: 高遠 務實 勤勉 卓越 雲南大學校訓:自尊 致知 正義 力行 該校在《2007中國大學評價》編制的2007中國大學社會科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六十五,2007中國大學自然科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九十三,2007中國大學理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三十六。 進入21世紀,雲南大學作為雲南唯一一所實施國家「211工程」的地方綜合性大學、國家西部重點支持高校和省部共建高校,肩負著光榮的歷史使命和時代重任,全體雲大人將秉承「會澤百家、至公天下」的雲大精神,繼續遵循「立足邊疆,服務雲南,辦出特色」的辦學思路,抓住機遇,團結一致,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為雲南省經濟建設的發展和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作出更大貢獻。
❷ 雲南這邊大學中有沒好的新聞類專業
雲南大學創建於1922年12月,1923年4月20日開始招生。八十多年來六易校名,從創建之初的私立東陸大學發展成為雲南省唯一的國家重點綜合大學,已為國家培養各類專門人才七萬多人。目前,雲南大學是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61所「211工程」大學之一,已經被列入國家「西部大開發」重點建設高校的行列,是一所歷史悠久,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大學。也是一所發展勢頭強勁的邊疆大學。
雲南大學有著輝煌的歷史。1937年到1947年,著名數學家熊慶來教授受聘擔任雲南大學校長,按照「清華模式」建設雲大,費孝通、楚圖南、陳省身、華羅庚、嚴濟慈、馮友蘭、呂叔湘等大批著名學者應邀來校執教,使學校逐步發展成為國內外較有影響的綜合性大學。1946年,世界著名的《簡明大不列顛網路全書》把雲南大學列為中國十五所世界著名大學之一。
雲南大學位於昆明市區內,踞商山余脈的貢院坡上,前臨翠湖,左依圓通山,佔地面積640畝,校舍面積35萬平方米。校園內茂林修竹,綠草如茵,一幢幢教學大樓、圖書館、實驗樓掩映在花圖錦簇中。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是讀書、研究學問的好地方。
雲南大學現已成為文、法、理、技、經、管學科齊全、人才密集的全國重點大學。在校學生達19872人,其中全日制學生9919人,研究生2853人(博士生94人;碩士生684人;碩究生進修班1842人;授專業法學學位170人;學位教師進修班63人),夜函大生7100人。
雲南大學現有在校本科學生16700多人、研究生2000多人,各類成人教育學生14000多人。全校有專職教科人員1214人,其中教授261人,副教授382人;國家級、省級有突出貢獻專家25人,享受國務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8人;雲南省高校特聘教授(研究員)4人;14人入選 「百千萬人才工程」、「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獎」、「教育部骨幹教師培養資助對象」等國家人才選拔培養計劃, 43人入選雲南省中青年學術和科技帶頭人等選拔培養計劃。
學校設有24個學院、3個公共教學部、2個研究院;72個本科專業;擁有4個國家級重點學科(民族學、生態學、微生物學和專門史)和15個省級重點學科;10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MBA、MPA、法律、工程碩士(含:軟體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高等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1個博士後企業工作站;3個國家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歷史學、生物學、數理學科)、1個教育部生命科學與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職教師資培養基地、2個省級高新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開放實驗室、1個國家級新產品開發研究中心、1個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雲南大學圖書館設備先進、功能齊全,已建成為現代化、多功能、開放型的信息資源庫、圖書的采訪、編目、流通、公共檢索已實現了計算機網路管理,現有藏書140多萬冊,收藏有一批全國善本和珍貴文獻。是西南地區重要的文獻信息資源庫。學校設有出版社;學術期刊《思想戰線》在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學報評比中名列第10位,榮獲「雙十佳學報」稱號,並獲第二屆國家期刊獎,進入「百種重點期刊」行列;《雲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被美國權威的《數學評論》收錄摘評;2002年創刊的《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在國內社科界已產生良好聲譽。
1998年8月27日, 「雲大科技」股票上市後,雲南大學成為全國1千多所高校中第八家擁有高科技上市公司的高校。「雲大科技」的主產品雲大—120在全國推廣應用近1億畝,並形成了推廣、銷售、服務網路。短短幾年時間,「雲大科技」從一個幾萬元起家的課題組,發展成為總資產超過10億元的上市公司。「雲大生物」是國內首家在單克隆抗體領域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所研製生產的「避孕試紙」、「優生試紙」和「不孕檢測試紙」被定為國家標准。填補了我國單克隆抗體研究技術空白。已具有年產20克以上單抗體的能力。
雲南大學設有出版社,已出版各類學術著作200餘種共200多萬冊。學術期刊《思想戰線》(社會科學版)進入了全國核心期刊行列、《雲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被評為全國優秀重點大學學報,此外還有《雲南大學》校報。學校還附設有雲大附中、雲大外語學校和雲大幼兒園。雲大附中連續十多年在昆明市中考、高考中名列前茅,社會上聲譽較好。
七十餘年來,雲南大學共培養了各類專門人才7萬餘人,其中解放後培養了本專科生5萬餘人,研究生1300餘人,留學生1600餘人、成人夜函大學生萬餘人。以基礎扎實、學風嚴謹、知識廣博、務實進取而享譽省內外的雲大畢業生受到社會各界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近幾年來,根據雲大「立足邊疆、服務雲南、辦出特色」的辦學指導思想,結合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形勢,提出並實踐著適應與創新相統一的全面發展的教育觀,確立了「教為不教、學為創造」的教學理念,構建以教育觀念、目標規格、課程體系及運作機制等為主要內容的人才培養模式。倡導「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學識、成一等事業」的校訓,造就博專高精兼備、德智體美同優、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社會主義「四有」人才。
雲南大學素有重視科學研究、追求科學前沿、活躍學術氣氛的傳統。在幾代人的探索和努力下,學校的基礎學科和優勢領域的研究得到加強,新型領域和應用領域的研究得到拓展,重大攻關項目得到集成,同時又積極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大力促進科研成果的孵化、推廣和應用。近五年來雲大共完成各類科研項目700餘項,榮獲各類科研獎勵170餘項,出版專著250餘部,發表論文3100多篇,國際學術榜(《SCI》)上的排名居全國高校第六十位左右。在應用研究領域涌現出一批高新技術成果,雲大BR—120被列為國家「九五」期間重點推廣項目。
雲南大學基金會是全國大學基金常務理事單位。雲南大學基金會已發展到有近七十位海內外董事,他們為雲大捐款捐物,獻計獻策,牽線搭橋,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的改革、建設和發展。近五年來,雲南大學先後與美、英、俄、日、澳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多所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建立了不同層次的交流關系,派出了200餘人赴國(境)外進行學術交流、合作研究,成功舉辦了十餘次大型國際學術會議。雲大正在成為亞太地區國際學術交流比較活躍的大學之一。
❸ ST雲大科技這只股票怎麼沒了
可能是連續多年虧損被摘牌,去三板找找吧!
❹ 雲南大學文科較好的是什麼科系
樓掩映在花圖錦簇中。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是讀書、研究學問的好地方。
雲南大學現已成為文、法、理、技、經、管學科齊全、人才密集的全國重點大學。在校學生達19872人,其中全日制學生9919人,研究生2853人(博士 生94人;碩士生684人;碩究生進修班1842人;授專業法學學位170人;學位教師進修班63人),夜函大生7100人。
雲南大學現有在職教職工2372人,專業技術人員1981人,其中教授222 人,副教授409人,專任教師980人,全校在職人員平均年齡40歲,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683人。
雲南大學現有經濟學院、成人教育學院、人文學院、生命科學與化學學院、信息學院、理學院、發展研究院、職業技術學院、法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工商管理與旅 游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國際現代設計藝術學院、葯學院、國際文化學院等15個學院共30餘個教學系(部)65個本專科專業,還有16個開發研究中心、 25個研究所、10個研究室;4個教學服務中心;其中歷史學、生物學、數理科學是國家級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基地(此外,新設立的國家級文科綜合素質培養實驗 基地班現已報國家教育部審批),還建設有1個國家級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基地、2個在建的國家級重點學科群;16個省級重點學科;4個博士學科授權點、1個博 士後工作流動站、4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專業學位[法學、職業教育、MBA(工商管理專業碩士)、MPA(公共管理碩士)]授權點;1個國家級新產品 研究開發中心、1個國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雲南大學圖書館設備先進、功能齊全,已建成為現代化、多功能、開放型的信息資源庫、圖書的采訪、編目、流通、公共檢索已實現了計算機網路管理,現有藏書120多萬冊,收藏有一批全國善本和珍貴文獻。
1998年8月27日, 「雲大科技」股票上市後,雲南大學成為全國1千多所高校中第八家擁有高科技上市公司的高校。「雲大科技」的主產品雲大—120在全國推廣應用近1億畝,並 形成了推廣、銷售、服務網路。短短幾年時間,「雲大科技」從一個幾萬元起家的課題組,發展成為總資產超過10億元的上市公司。「雲大生物」是國內首家在單 克隆抗體領域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所研製生產的「避孕試紙」、「優生試紙」和「不孕檢測試紙」被定為國家標准。填補了我國單克隆抗體研究技術空白。 已具有年產20克以上單抗體的能力。
雲南大學設有出版社,已出版各類學術著作200餘種共200多萬冊。學術期刊《思想戰線》(社會科學版)進入了全國核心期刊行列、《雲南大學學報》(自然 科學版)被評為全國優秀重點大學學報,此外還有《雲南大學》校報。學校還附設有雲大附中、雲大外語學校和雲大幼兒園。雲大附中連續十多年在昆明市中考、高 考中名列前茅,社會上聲譽較好。
七十餘年來,雲南大學共培養了各類專門人才7萬餘人,其中解放後培養了本專科生5萬餘人,研究生1300餘人,留學生1600餘人、成人夜函大學生萬余 人。以基礎扎實、學風嚴謹、知識廣博、務實進取而享譽省內外的雲大畢業生受到社會各界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近幾年來,根據雲大「立足邊疆、服務雲南、辦出 特色」的辦學指導思想,結合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形勢,提出並實踐著適應與創新相統一的全面發展的教育觀,確立了「教為不教、學為創造」的教學理念,構 建以教育觀念、目標規格、課程體系及運作機制等為主要內容的人才培養模式。倡導「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學識、成一等事業」的校訓,造就博專高精兼備、德智體 美同優、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社會主義「四有」人才。
雲南大學素有重視科學研究、追求科學前沿、活躍學術氣氛的傳統。在幾代人的探索和努力下,學校的基礎學科和優勢領域的研究得到加強,新型領域和應用領域的 研究得到拓展,重大攻關項目得到集成,同時又積極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大力促進科研成果的孵化、推廣和應用。近五年來雲大共完成各類科研項目700餘項, 榮獲各類科研獎勵170餘項,出版專著250餘部,發表論文3100多篇,國際學術榜(《SCI》)上的排名居全國高校第六十位左右。在應用研究領域涌現 出一批高新技術成果,雲大BR—120被列為國家「九五」期間重點推廣項目。
雲南大學基金會是全國大學基金常務理事單位。雲南大學基金會已發展到有近七十位海內外董事,他們為雲大捐款捐物,獻計獻策,牽線搭橋,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的 改革、建設和發展。近五年來,雲南大學先後與美、英、俄、日、澳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多所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建立了不同層次的交流關系,派出了 200餘人赴國(境)外進行學術交流、合作研究,成功舉辦了十餘次大型國際學術會議。雲大正在成為亞太地區國際學術交流比較活躍的大學之一。
--------------------------------------------------------------------------------
• 1922年12月8日,宣布成立
• 1923年4月20日,正式開學 私立東陸大學
(1923年—1930年) • 預科
• 本科
• 附中
• (1927)附中
• 1930 年,改為省立東陸大學
• 1932 年,雲南省立師范學院並入 省立東陸大學
(1930 年—1934年) • 文學院(政治經濟、法律系)
• 工學院(土木、礦冶系)
• 教育學院
• 1934年9月,改稱省立雲南大學
• 1937年,熊慶來受聘出任雲南大學校長 省立雲南大學
(1934年—1938年) • 文理學院(文學院 + 教育學院)
• 理工學院(工學院 + 理科學系)
• 醫學專修科
• 1938年,改為國立雲南大學
• 1946年,被英國《簡明不列顛網路全書》列為中國15所著名大學之一 國立東陸大學
(1938年—1949年) • 5 個學院
• 18 個系
• 3 個專修科
• 3 個研究室
• 1951—1958年,全國院系調整
• 1954年8月理工學院獨立為昆明工學院
• 1956年8月醫學院獨立為昆明醫學院
• 1958年8月農學院獨立為昆明農林學院(今雲南農業大學和西南林學院前身) 雲南大學
(隸屬中央高等教育部)
(1950年—1958年) • 航空:並入四川大學、北京航空學院
• 法律、政治:並入西南政法學院
• 土木建築:並入中南土木工程建築學院、重慶土木工程建築學院
• 鐵道管理:並入北京鐵道學院、長沙鐵道學院
• 1958年8月劃歸雲南省政府管轄
• 1978年,被教育部列為全國88所重點大學之一
• 1997年11月,正式成為國家「 211 」 工程首批建設的 61 所大學之一
• 2004年成為省部共建高校 雲南大學
(隸屬雲南省政府)
(1958年—至今) • 1958年院系調整後,僅設文理兩科,共6個系至2005年12月
• 17個學院
• 7個研究院
• 3個公共教學部
• 1個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
• 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 4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
• 1個國家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❺ 雲大科技為什麼退市
2007年,雲大科技公布股改方案:流通股股東每4股換1股太平洋證券股票,非流通股股東每8股換1股太平洋證券股票,不願意換的可以每股賣2元,股改投反對票的還可選擇繼續持有。
提供太平洋證券股票的幾家股東分別是:北京冠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深圳市天翼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利聯太陽百貨有限公司、湛江涌銀置業有限公司。
有人推測,如果未來雲大科技能夠通過重組重新盈利,並達到上市標准,未來恢復上市也絕非不可能。如果這樣,以上4家公司將是最大的受益者。
❻ 我現在持有ST雲大科技股票,已退市,應如何處理,請圈內朋友告知,謝謝!
周1、3、5在三板市場交易,跟股票買賣一樣。
就是價格低多了。
❼ 上海雲大科技股現在叫什麼名字
現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有關規定公告如下:
(一)本公司A股股票(簡稱:S*ST雲大,股票代碼:600181)於2007年6月1日起終止上市。
(二)股票終止上市決定的主要內容:
鑒於本公司連續四年虧損,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14.3.1條、14.3.6條和第14.3.12條的規定,上海證券交易所決定自2007年6月1日起終止本公司股票上市。
❽ 誰知道雲南大學的資料
到雲南大學主頁去查啊。http://www.ynu.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