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情解析 » 股票分析師朱力
擴展閱讀
上證信息指數股票代碼 2025-07-04 10:51:36
matlab股票交易軟體 2025-07-04 10:44:04
重慶烏江電力股票代碼 2025-07-04 10:37:17

股票分析師朱力

發布時間: 2021-08-17 08:11:13

Ⅰ 員工偷看客戶持倉獲利308萬,是利用誰的賬戶

員工偷看客戶持倉獲利308萬,是利用親屬賬戶。

證監會公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該證券從業人員名為黃建雄,2009年6月到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金證券)成都營銷總部工作,與國金證券簽訂了勞動合同,2009年至2012年,在國金證券成都營銷總部任客戶經理,2012年至2019年3月先後在國金證券成都雙元街營業部、成都東城根街營業部工作,擔任投資顧問一職。

2015年12月28日,黃建雄利用國金證券恆生集中交易系統176操作員賬號和密碼設置簡單的漏洞,通過私下測試獲取了176操作員賬號和密碼。

據悉,黃建雄使用的恆生集中交易系統176操作員賬號,具有較大范圍查詢許可權,可通過篩選交易時間、交易證券品種等條件實時查詢國金證券全部客戶賬戶的基本信息、任意時段的證券委託明細、成交明細、股票持倉、結賬單等數據。

獲取該賬號和密碼後,黃建雄便頻繁登錄176操作員賬號來獲取特定客戶交易信息。2017年春節(2017年1月28日)後,黃建雄利用176操作員賬號許可權查詢國金證券客戶的證券賬戶,經多次統計驗證歷史盈利的概率,篩選出「李某軍」「陸某均」「謝某」「梁某軒」「彭某」「朱某」等6個賬戶(以下稱標的賬戶組)後,長期跟蹤標的賬戶組買賣股票信息。

黃建雄通過其妻子控制使用其父親、妻子、妻弟、妻弟媳名下的證券賬戶交易相關股票。經查,其妻子賬戶組的交易和黃建雄跟蹤的標的賬戶組的交易長期具有趨同性,且部分趨同買入與跟蹤賬戶買入交易的時間間隔極短,有的僅間隔幾分鍾。

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其妻子賬戶組稍晚於標的賬戶組1至2個交易日趨同交易股票46隻,趨同交易成交金額約2.29億元,趨同買入股票金額約1.20億元,賣出股票金額約1.10億元,趨同交易獲利約308萬元。

處罰力度加強,黃建雄被處900萬罰款:

證監會表示,黃建雄作為證券從業人員,在獲取任職單位特定客戶證券賬戶交易信息後,通過妻子李某1使用其四名親屬黃某權、李某1、李某2、唐某名下證券賬戶與客戶趨同交易股票,其行為違反了2005年《證券法》第四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構成第一百九十九條所述違法行為。

對於黃建雄及其代理人提出的申辯意見,經復核,證監會不予採納,認為本案李某1賬戶組與標的賬戶組趨同交易部分為黃建雄進行交易決策的證據,黃建雄登陸176操作員賬號的時間和趨同交易時間高度吻合、李某1賬戶組與標的賬戶組在交易上的客觀趨同、李某1賬戶組交易習慣的變化、李某1賬戶組資金來源為黃建雄夫妻共同財產等是客觀證據。

同時,黃建雄、李某1調查筆錄承認的黃建雄將標的賬戶組信息告知李某1等是言詞證據。在案主客觀證據能夠相互印證,已形成完整證據鏈,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符合法律要求。

此外,證監會還表示,根據黃建雄聽證階段提供的證據,「盤後票」信息發布時點均在股市收盤之後,此時李某1賬戶組已經買入相應股票,因此黃建雄對於交易趨同的解釋不能成立。

證監會表示,根據當事人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依據2005年《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九條的規定,決定責令黃建雄依法處理非法持有的股票,沒收黃建雄違法所得3081387.26元,並處以900萬元罰款。同時,證監會對黃建雄採取3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以上內容參考 東方財富網-頭一份?券商員工偷窺客戶持倉「照抄」炒股賺逾300萬元遭罰沒超1200萬元並被採取「3年市場禁入」

Ⅱ 有部關於股票的電視劇,男主角的父親炒股失敗被人打死了,後來他改當主持人,那個女主角是個私生女,新加

男主角的父親炒股失敗被人打死了????????

Ⅲ 中國最具聲望的100名證券分析師。。

有聲望 不一定會給你帶來賺錢的機會 找個有能力的就OK了

Ⅳ 朱一旦的視頻是不是在諷刺如今的資本家

當人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滿足,就會想辦法尋求精神上的滿足,也許他只是真的枯燥,只是想找點有意思的事情做做。你也可以,比如和陌生人一起等電梯到時喊出芝麻開門,然後在他們一臉差異中享受他們的不解

Ⅳ 朱劍的特邀講師

Ø 復旦大學HR論壇特邀講師
Ø 華東師范大學就業指導特邀講師
Ø 前程無憂特邀講師
Ø 留英校友職業發展研討會特邀講師
Ø 中國人力資源專業服務網特邀講師
Ø 國家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特邀講師

Ⅵ 朱倚帆是金融分析師嗎

是的,很厲害的美女分析師

Ⅶ 男子偷挪公款七千萬,虧千萬後認清自己不是「炒股行家」,如何被發現的

4月19日,浙江台州每日新聞報道了一則數額驚人的公款私用案件。當地的一家電子科技公司在對賬的時候發現取了巨大的財務漏洞,財務缺口高達近7,000萬元,公司高層立馬向警方報了警。警方經過詳細走訪調查後,將嫌疑人鎖定為該公司的財務人員小李,迅速將他抓捕歸案。小李對自己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他花了近三年時間,螞蟻搬家般的將公司公款源源不斷地挪作個人使用。可見該公司平時的財務監管有多麼鬆弛,居然被他挪用了三年,還沒有被發現,看來這個公司真是不差錢。

小李還投資持有了蘇州一家科技創新公司的股權,他還花了15萬元購買了中國科創的基金。小李的這些投資除了房地產讓其增值50%以外,股票、期貨、基金都讓他虧了1000多萬。小李把挪用來的錢還用在了自己生活的揮霍上,他為了把自己打扮成成功人士,專門給自己購置了一輛金額高達90多萬的土豪金寶馬轎車。警方告知這家公司,可以幫其追回總價值大約6000萬的損失。這起案件也給廣大中小企業提了個醒,財務監管要時時抓,因為人的貪念是永無止境的。

Ⅷ 大咖知識學堂是教育傳銷嗎拉人頭給回扣,不斷往裡投錢

網路傳銷犯罪方式有哪些?

一、傳統型網路傳銷

該類網路傳銷是指以互聯網為平台,藉助網路來推銷道具商品或拉人頭發展下線營利。如長期盤踞在京津冀遼四省(市)交界區域「中國商會商務」、「中國夢」、「中綠」等傳銷組織,一般通過在「Boss直聘」「58同城」等網站發布招聘信息,或在QQ、微信群中以交友、介紹工作等為名誘騙參與人來到我省參加傳銷。

二、純網路化運作的網路傳銷

該類網路傳銷從入會、發展下線、信息傳遞、消費返利等均通過互聯網來實現,多以「虛擬貨幣」 「互聯網金融」等虛擬商品或純概念運作為幌子,會員上下線之間往往互不相識。

三、線上線下同時運作的網路傳銷

該類網路傳銷通常都有實物商品,組織者通過線上捆綁線下的方式,將線上網路平台或電子商務網站與線下實體店銜接,既利用新型網路擴散,又採取傳統的方式落地推廣宣傳,線上、線下雙管齊下。

傳銷犯罪的特徵:傳銷名目合法化。為了達到誘騙新人、混淆視聽、逃避打擊的目的,傳銷組織者往往編織「中國夢」「扶貧攻堅工程」「創業、創新」等合法外衣;傳銷組織專業化。傳銷組織歷經多年發展,其組織形式日趨完善,組織嚴密、分工明確、管理嚴格。網路傳銷的組織領導者形成職業犯罪群體;傳銷方式信息化。除傳銷人員利用在原籍的親友、同學、同事、戰友等關系通過介紹、口口相傳的拉人頭「殺熟」式發展下線模式外,傳銷人員利用互聯網平台進行拉人頭的方式日趨普遍,依託互聯網以及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以就業、談戀愛、旅遊等名義誘騙不知情人員深陷其中。

警方提示:如何避免陷入「傳銷」

一是警惕傳銷組織藉助虛擬網路,以「網賺」「網頁游戲」「金錢游戲」「上市融資」「購買原始股」「理財投資」「互聯網購物和電子商務」「免費獲利」「免費購買商品」「消費多少返利多少」「互助投資」「慈善」等為幌子,通過網銀繳納入門費、網上注冊會員或代理商,發展下線,從事傳銷。

二是警惕傳銷組織以政府支持、項目投資為名,打著「光伏發電工程」「資本運作」「33500工程」「西部大開發」「防洪蓄水工程」「市政建設」「國家暗中支持的秘密工程」等旗號,以高額回報為誘餌,要求申購份額取得資格,發展下線牟利的「拉人頭」式傳銷。

三是警惕復工復產、畢業季來臨之際,傳銷組織以高額報酬為誘餌,打著企業招聘、介紹好工作、合夥做生意等各種幌子,通過親人、朋友、同學、戰友等社會關系引誘到異地。

Ⅸ 同花順手機財富先鋒是騙人的,買後一點用都沒有,大家不要再上當

  1. 股票投資都有風險,財富先鋒也只是建議買那隻股票,不能保證推薦股票一定會漲。

Ⅹ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投研團隊

內需動力基金基金經理:孫延群
投資總監、阿爾法基金、內需動力基金基金經理:孫延群
復旦大學MBA 、CPA、助理工程師。2005年加入上投摩根並隨後擔任阿爾法股票基金經理,憑借出色投資管理能力,為投資者帶來了穩健卓越的回報,獲上海證券報評選的2006年最佳股票型基金經理獎。2007年4月,兼任上投摩根內需動力基金經理。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前曾任職於中興信託投資公司上海證券管理總部、平安證券公司證券研究所、景順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4年6月起,擔任景順內需增長基金經理。
中國優勢基金基金經理:楊安樂
上海交通大學工學博士,八年證券、基金行業從業經歷。2004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先後擔任行業專家、研究部總監助理、上投摩根中國優勢基金經理助理、上投摩根成長先鋒基金經理助理,在投資、研究領域均做出了突出業績,獲得廣泛認可。2007年8月起擔任中國優勢基金經理。曾擔任興業證券研究發展中心研究員、大成基金公司高級研究員。在石化及化工行業研究方面表現卓越,獲得2003年度明星研究員稱號。
中國優勢基金基金經理:王振州
中原大學電子電機學士,企業管理碩士;6年以上證券從業經歷,曾任寶來證券國際金融集團高級研究員;日盛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擔任日盛美亞高科技基金及日盛小而美基金的基金經理;元大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元大雙盈基金的基金經理。2007年9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7年11月起任上投摩根成長先鋒基金的基金經理。
上投摩根貨幣市場基金基金經理: 王亞南
碩士研究生,5年證券、基金從業經歷。2003 年至2007年,就職於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任固定收益研究員。2007年4月加入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國泰金鹿保本基金的基金經理助理。2008年6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阿爾法股票基金基金經理:周曉文
同濟大學碩士,普渡大學德國分校MBA,八年證券、基金行業從業經歷。2004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先後擔任行業專家、阿爾法股票基金經理助理,在投資、研究領域均做出了突出業績,獲得廣泛認可。2007年8月起與孫延群先生共同擔任阿爾法股票基金經理。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前曾擔任安達信咨詢公司行業分析員、上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部副經理。
雙息平衡、雙核平衡基金基金經理:芮昆
CPA,八年證券、基金從業經歷。2004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擔任上投摩根中國優勢基金經理助理,同時負責能源、電力、家電、農業等行業研究,在投資、研究方面均做出了突出業績,得到業內廣泛認可。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之前曾任東北證券金融與產業研究所電力、能源行業高級研究員,湘財證券研發中心總經理助理、首席分析師。2004年入選《新財富》「電力、水、煤氣行業」最佳分析師前五名。 2006年4月起擔任上投摩根雙息平衡基金經理。雙息平衡成立以來,到點分紅,依照基金合同,有紀律性的操作,創造出穩健的業績;2008年5月起擔任上投摩根雙核平衡基金經理。
成長先鋒基金基金經理:趙梓峰
工學學士,CPA,十五年證券研究經驗。2005年加入上投摩根擔任研究總監,2007年3月起擔任成長先鋒基金經理。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前曾任元富證券中國研究部主管、凱基證券中國研究部主管,曾管理一支14人的研究團隊,並負責策略研究。擔任成長先鋒基金經理以來,憑借出眾的研究功底,創造了良好的基金業績,獲得廣泛認可。 研究副總監、行業專家、成長先鋒基金經理:許運凱
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8年證券基金從業經歷。2006年3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目前擔任研究副總監和行業專家,負責機械、汽車行業研究。2001年到2006年初,擔任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的機械行業高級研究員一職,2004、2005年連續兩年被評為《新財富》機械行業最佳分析師的第一名。
內需動力基金基金經理:王孝德
10年金融證券領域相關工作經驗。2008年5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隨後與孫延群共同擔任內需動力基金經理。加入上投摩根之前任職於華寶興業基金公司,於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擔任寶康消費品基金經理。曾擔任德邦證券,證券投資部副總經理。 上海交通大學企業管理博士,九年證券、基金行業從業經歷。2007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2007年8月起與楊安樂共同擔任中國優勢基金經理,2008年5月起與芮昆共同擔任雙核平衡基金經理。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前曾就職於湘財證券研發中心投資策略部、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中心、泰達荷銀基金公司。2004年起先後擔任泰達荷銀風險預算基金、泰達荷銀貨幣基金的基金經理以及固定收益部總經理,負責公司旗下所有基金的債券和可轉債投資。
投資副總監、亞太優勢基金經理:楊逸楓
14年亞太區域型基金投資運作經驗,對亞太金融市場的投資環境十分熟悉。
在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之前,楊逸楓女士曾在台灣摩根富林明證券投資信託公司任職,先後擔任JF亞洲基金、JF台灣增長基金的基金經理,投資業績出眾,曾獲台灣地區基金業的最高獎項——台灣傑出基金經理人「金鑽獎」、台灣傑出投信投顧人才「金彝獎」。據Morningstar的統計,1996至2003年,楊逸楓女士管理的JF亞洲基金,歷經多頭與空頭市場洗禮,為投資者帶來了穩健卓越的業績回報,贏得廣泛認可。 8年證券基金從業經歷。2007年9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目前任職投資經理,負責QDII海外新興市場研究及固定收益投資。曾任職於香港永豐金證券(亞洲)及香港永豐金資產(亞洲)有限公司,熟悉海外股票及債券市場的投資運作,曾受《中國證券報》之邀撰寫海外投資專欄,內容覆蓋20多個新興市場。具有香港證券交易及香港資產管理負責人員(Responsible Officer)資格。
研究部總監助理、行業專家:朱立斌
經濟學碩士,8年證券基金從業經歷。2007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目前任職行業專家,負責鋼鐵、綜合行業研究。曾任職於天同證券研究所行業公司部副經理、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鋼鐵行業高級分析師,2005、2006年入選《新財富》「鋼鐵行業」最佳分析師。
研究部總監助理、行業專家:劉軍
理學碩士,11年證券基金從業經歷。2007年5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目前任職行業專家,負責食品飲料、建材業研究。曾任職於武漢橋建集團公司,海通證券研究所行業公司部經理、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股票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