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股票價值和投資必要報酬率成反比
這是你發現這個股票的時間比較晚才有這個情況。如果你發現的早,那麼價值與報酬肯定成正比。
⑵ 股本投資回報率(rate of return on equity investment)與股票溢價(equity premium)之間有什麼聯系嗎
1、這里存在一個外向性和內生性的問題。股本投資回報率是公司內生性的問題,公司經營業績越好,股本投資回報率就越高,反之則越低,是由公司的經營業績決定的。而市場的股票溢價是市場的行為,而不是公司行為。
2、它們之間是有一定的關聯性的。當公司業績很好,那麼市場溢價的程度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3、當然,市場有時候也會「很瘋狂」,將優秀公司的股價壓得很低,而將垃圾公司的股價抬得很高。這種錯誤一般只會短期出現,長期來說,優秀公司的投資回報率肯定遠遠強於垃圾公司。
⑶ 資本成本率和投資報酬率一樣么
資本成本率和投資報酬率不一樣。
資本成本率是指公司用資費用與有效籌資額之間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在公司籌資實務中,通常運用資本成本的相對數,即資本成本率。籌資費用中的用資費用指因使用資金而付出的代價,比如向股東支付的股利或向債權人支付的利息等。在編制融資租賃的租金計劃時若採用等額年金法,通常以資本成本率作為折現率。
投資報酬率(ROI)是指通過投資而應返回的價值,企業從一項投資性商業活動的投資中得到的經濟回報。它涵蓋了企業的獲利目標。利潤和投入的經營所必備的財產相關,因為管理人員必須通過投資和現有財產獲得利潤。投資報酬率亦稱「投資的獲利能力」。它是全面評價投資中心各項經營活動、考評投資中心業績的綜合性質量指標。它既能揭示投資中心的銷售利潤水平,又能反映資產的使用效果。
(3)資本報酬率和股票理論價格擴展閱讀
投資者買股票,即為股東,做這種投資,必然要求一定的報酬率。這種報酬率通常和承擔的風險相關,舉例來說,股票的風險大於余額寶,如果其收益低於余額寶,那麼不如去買余額寶了。所以買股票的投資者通常要求有一定的報酬率才會買(比如12%)。
而公司要用錢,需要考慮用錢的成本,比如股東要求的報酬率是 12%,這個成本公司是否承擔的起,是否應該去進行發債(如利息率6%)或去銀行借款更劃算。
總體來看,這是個博弈的過程。如果股東要求的報酬率太高,公司資本成本就會高,那就不如去借款,而不增發股票等,股東就只能降低要求。
如果公司為了降低資本成本,而給股東較低的回報,則股東不如去投資別的東西,這又迫使公司多給股東分紅等利益,提高股東的報酬率,進而公司的資本成本會升高。
⑷ 請問投資基金和股票的投資收益率是怎麼計算的(按長期持有10年來計算)
除非銀行存款或者指定利率的信貸產品有固定收益率,基金股票的收益率是不固定的,只能自己計算。計算方法就是:(10年後資金現額-10年內投入資金總數)÷10年內投入資金總數×100%
如果是盈利,收益率是正的,如果是虧損,那麼就是負的。
⑸ 如何理解投資者要求的報酬率與公司資本成本的關系
您好,
投資者買股票,即為股東,做這種投資,必然要求一定的報酬率。這種報酬率通常和承擔的風險相關,舉例來說,股票的風險大於余額寶,如果其收益低於余額寶,那麼不如去買余額寶了。所以買股票的投資者通常要求有一定的報酬率才會買(比如12%)。
而公司要用錢,需要考慮用錢的成本,比如股東要求的報酬率是 12%,這個成本公司是否承擔的起,是否應該去進行發債(如利息率6%)或去銀行借款更劃算。
總體來看,這是個博弈的過程。如果股東要求的報酬率太高,公司資本成本就會高,那就不如去借款,而不增發股票等,股東就只能降低要求。
如果公司為了降低資本成本,而給股東較低的回報,則股東不如去投資別的東西,這又迫使公司多給股東分紅等利益,提高股東的報酬率,進而公司的資本成本會升高。
祝愉快!
⑹ 市場資本報酬率與內含報酬率有什麼區別嗎
IRR是資產回報率,cost of capital是資產成本,前者算的是每年投資者的收益,後者計算的是每年資本的成本。
內部報酬率
內部報酬率又稱內含報酬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RR )、內部收益率,是使投資項目的凈現值等於零的貼現率。 它實際上反映了投資項目的真實報酬,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使用該項指標對投資項目進行評價。
資本成本
資本成本是指企業取得和使用資本時所付出的代價。取得資本所付出的代價,主要指發行債券、股票的費用,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借款的手續費用等;使用資本所付出的代價,如股利、利息等。資本成本是指企業為籌集和使用資金而付出的代價,廣義講,企業籌集和使用任何資金,不論短期的還是長期的,都要付出代價。狹義的資本成本僅指籌集和使用長期資金(包括自有資本和借入長期資金)的成本。由於長期資金也被稱為資本,所以長期資金的成本也稱為資本成本。
⑺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到底對股票投資有多少幫助
股票價格受很多影響,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只能從理論上分析風險與報酬率的關系。所謂風險也就是股價偏離期望值的大小和程度。也就是說這種模型從計算系統風險開始即採用概率論觀點計算方差,進而求出股票的投資者要求的必要報酬率,這種模型根據的是股票市價的期望值和偏離期望值的程度,而並非一個確定的價格。
此外,根據公式求解出的投資者要求必要報酬率在實際中也不一定準確,因為資本市場並非完全有效,必要報酬率和風險並非完全匹配。
就算上述因素都排除,根據股權現金流和必要報酬率折現的股票價值也存在很大誤差,這是因為股票的未來現金流量估計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其次,資本市場並非完全有效導致股票市價並不能反映其價值。
所以,財務管理研究的資本市場定價模型、股利增長模型等都只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應股票價值的變動,而且是並不十分准確的假設作出的,只具有有限的參考價值。
⑻ 資本報酬率與資本成本率
必要報酬率:是指准確反映期望未來現金流量風險的報酬。我們也可以將其稱為人們願意進行投資(購買資產)所必須賺得的最低報酬率。估計這一報酬率和一個重要方法是建立在機會成本的概念上:必要報酬率是同等風險的其他備選方案的報酬率,如同等風險的金融證券。
資本成本率是指公司用資費用與有效籌資額之間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來表示。在公司籌資實務中,通常運用資本成本的相對數,即資本成本率。
⑼ 實際價值和股價有什麼關系怎麼換算實際價格怎麼算
你所講到的實際價值應該叫股票的理論價格,股票(理論)價格:又叫股票行市,是指股票在證券市場上買賣的價格。它的理論價格是根據現值理論而來的,即它的價格取決於未來收益大小,將股票未來收益按必要收益率和有效期限折算成今天的價值,即是股票的現值,即股票未來收益的當前價值,也就是人們為了得到股票的未來收益願意付出的代價,即股票的理論價格,其波動性相對較小。股票的理論價格=預期股息/必要收益率 股票的市場價格:一般指股票在二級市場上交易的價格。股票的市場價格由股票的理論價格和股票價值決定,理論價格越高的股票,其市場價格通常也較高。但股票的市場價格還受其他許多因素的影響,如市場供求關系、政治、軍事、社會因素等,通常股票的市場價格波動性較大。舉個例子:某種股票預計前三年的股利高速增長, 年增長率10%, 第四年至第六年轉入正常增長, 股利年增長率為5%, 第七年及以後各年均保持第六年的股利水平, 今年剛分配的股利為5元, 無風險收益率為8%, 市場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為12%, 該股票的β系數為1.5. 計算該股票的內在價值;【答案】
(1)預計第一年的股利=5×(1+10%)=5.5(元)
第二年的股利=5.5×(1+10%)=6.05(元)
第三年的股利=6.05×(1+10%)=6.655(元)
第四年的股利=6.655×(1+5%)=6.9878(元)
第五年的股利=6.9878×(1+5%)=7.3372(元)
第六年及以後各年每年的股利=7.3372×(1+5%)=7.7041(元)
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可知:
該股票的必要報酬率=8%+1.5×(12%-8%)=14%
該股票的內在價值=5.5×(P/F, 14%, 1)+6.05×(P/F, 14%, 2)+6.655×(P/F, 14%, 3)+6.9878×(P/F, 14%, 4)+7.3372×(P/F, 14%, 5)+7.7041/14%×(P/F, 14%, 5)
=5.5×0.8772+6.05×0.7695+6.655×0.6750+6.9878×0.5921+7.3372×0.5194+7.7041/14%×0.5194
=50.50(元/股) 這個演算法跟公司的收益率和股利派發情況相關,股票的實際價格和它沒有太大的聯系,因為現在的股票市場價格基本是有題材炒作,資金推動決定的,跟市盈率有一定關系,現在的內在價格演算法已經沒有人用了,離實際較遠。如果有題材炒作,市盈率可以炒到1000倍,所以不要太書面化,多關注實際的價格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