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當日可以買進又賣出同一隻股票嗎
不能。只有權證可以。股票實行「T+1」交易,即今天買的股票,在下一個交易日,才能賣。
權證實行「T+0」交易,可以即買即賣。
除了當天買的股票不能賣以外,你對該股票買多少次都可以;如果你以前手中有這種股票,可以在同一天分多次賣出(這樣成本高!)。
沒有「權證股」這個名稱。權證對應的「正股」,一般稱為權證的「標的」股。
賺160元,應該是凈賺。
凈賺=賣出發生金額-買入發生金額
1)賣出發生金額=成交金額(成交價×股數)*(1-0.3%-0.1%)-過戶費
2)買入發生金額=成交金額*(1+0.3%)+過戶費
3)上海有過戶費,每1000股,交1元,不足1元收1元。(深圳不收)
註:0.3%---手續費(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
0.1%---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賣交,買不交)
② 為什麼同一天股票機構要同時買入賣出同一隻股票
因為一個是證券公司是代理客戶買賣股票,有的客戶想買,有的客戶想賣,證券公司要做的事就是把客戶的買賣做成;一個是所有的交易必須通過交易所進行,證券公司自己不能對沖客戶的買賣需求,這個在國外是可以的,也叫黑箱,國內禁止。
③ 上午賣出了一隻股票又在當天下午買入了同一隻股票買入的價格為35.00帳戶的成本價卻是30.56請問為什麼
這是因為軟體的問題~因為你沒有發覺嗎?你的贏利不會因為你賣出後~清零嗎?顯示的還是你原來贏利的金額數~所以這個金額是不變的~但是成本價卻設置為可變的~所以才會有這個變化~別去硬記軟體上的數字~你應該自己記錄哪個價位買了幾手股票~至少自己對自己負責~
④ 同一隻股票在當天賣出了,,然後又買進了,,算是持續持有嗎
首先要理解持有的意思,持有某隻股票那就是你持倉股里有這只票,目前當然算持有了。
而你當天的買賣,可能是做了個高拋低吸T+0降低成本。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⑤ 同一隻股票在同一天賣出了!然後又買進了!!也算是連續持有嗎
已經不能算是連續持有的。這主要是關於送紅利負稅的一個問題。股票當天賣出後又買入,不算是連續持股。在新的紅利稅規則裡面有詳盡的說明。持股期限是指個人從公開發行和轉讓市場取得上市公司股票之日至轉讓交割該股票之日前一日的持續時間。個人轉讓股票時,按照先進先出法計算持股期限,即證券賬戶中先取得的股票視為先轉讓。持股期限按自然年(月)計算,持股一年是指從上一年某月某日至本年同月同日的前一日連續持股;持股一個月是指從上月某日至本月同日的前一日連續持股。持有股份數量以每日日終結算後個人投資者證券賬戶的持有記錄為准。
例3:小張於2012年5月15日買入某上市公司股票8000股,2013年4月3日又買入2000股,2013年6月6日又買入5000股,共持有該公司股票15000股,2013年6月11日賣出其中的13000股。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視為依次賣出2012年5月15日買入的8000股、2013年4月3日買入的2000股和2013年6月6日買入的3000股,其中8000股的持股期限超過1年,2000股的持股期限超過1個月不足1年,3000股的持股期限不足1個月。
⑥ 公募當天買入股票同時又把昨天買入的同一隻股票賣出嗎
一般公募基金盤子很大 不可能這樣短線操作 不過個人賬戶可以哦 即便一隻股票開盤價和收盤價一樣 也會有收益哦 可以選擇一隻股價相對穩定 又具有一定波動股票嘗試哦
⑦ 買入一隻股票,再以比原先更高的價格買進同一隻股票是不是把成本價拉高了
劃算不劃算那要看你買了後是否升只要升那就劃算,要是跌還話算什麼呢
⑧ 當日兩次購買同一隻股票進如何計算成本與費用
計算成本其實很簡單,(第一次買入價*數量-手續費+第二次買入價*數量-手續費)/兩次的數量,這個可以得出成本價;
關於費用,這個要看你的傭金是多少了,一般是萬分之三。這個可以兩次一起計算得出結果。股票的交易費用如下:
印花稅:成交金額的1‰ 。2008年9月19日至今由向雙邊徵收改為向出讓方單邊徵收。受讓者不再繳納印花稅。
證管費:約為成交金額的0.002%收取
證券交易經手費:A股,按成交金額的0.00696%收取;
過戶費(僅上海股票收取):這是指股票成交後,更換戶名所需支付的費用。由於我國兩家交易所不同的運作方式,上海股票採取的是」中央登記、統一託管「,所以此費用只在投資者進行上海股票、基金交易中才支付此費用,深股交易時無此費用。此費用按成交金額的0.002%收取
券商交易傭金:最高不超過成交金額的3‰,最低5元起,單筆交易傭金不滿5元按5元收取。
⑨ 同一個機構為什麼在同一天買進和賣出同一支股票
有買入就有賣出,主力建倉是個很長期的過程,不是像我們自己手上的帳戶那樣,純粹的買入和賣出。因為主力的資金非常的大,並且主力建倉也是個非常隱蔽的過程,不希望讓別人看出他是在建倉。
像你說的這中情況一般都是主力在對倒,一般莊家要操作一隻股票起碼要准備好幾百個自然人的帳戶,因為自然人帳戶的同一股票不能買的太多,超過了流通股的0.5%就要舉牌,被證監會監管。
對倒的意思就是用一個帳戶大量的跑股票,把股票的價格打壓下來,用另外一個帳戶撿到更加便宜的籌碼。達到減低建倉成本的目的。
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用這樣的表面現象來迷糊大眾投資者,有的股票軟體上的數據並非都是全面的,正確的,有很多都是作假的,莊家也不是傻子,有這樣的軟體他們也知道,他們肯定也會想辦法對付這些軟體的功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