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今日新高」的股票是適合買進還是適合賣出
突破前期高點是不是要漲須看兩點:首先看籌碼是不是比較集中(莊家是否已經達到控盤程度),其次看股價是否處於市場盈虧點附近。如果滿足這兩點一定會漲,否則應該逢高出局。當然,這兩點不是所有股友都清楚或能夠看出,這就決定了面對新高有人在追,也有人在逃。
B. 怎樣才能買到當日上市的新股呢
根據打新股規則,現在打新股是根據自己賬戶里的股票市值來配號打新股的。如果上市 自己要買到新股,自己以價格優先和時間優先的原則來購買新股。
用資金參與新股申購,如果中簽的話,就買到了即將上市的股票,這叫打新股。 網下的只有機構能申購,網上的申購你本人就可以申購。
申購程序如下
1、申購
XX股票將於6月1日在上證所發行,發行價為5元/股。張三可在6月1日(T日)上午9 :30~11:30或下午1時~3時,通過委託系統用這50萬元最多申購10萬股XX股票。參與 申購的資金將被凍結。
2、配號
申購日後的第二天(T+1日),上證所將根據有效申購總量,配售新股: (1)如有效申購量小於或等於本次上網發行量,不需進行搖號抽簽,所有配號都 是中簽號碼,投資者按有效申購量認購股票;
(2)如申購數量大於本次上網發行量,則通過搖號抽簽,確定有效申購中簽號碼 ,每一中簽號碼認購一個申購單位新股。申購數量往往都會超過發行量。
3、中簽
申購日後的第三天(T+2日),將公布中簽率,並根據總配號,由主承銷商主持搖 號抽簽,確認搖號中簽結果,並於搖號抽簽後的第一個交易日(T+3日)在指定媒體上 公布中簽結果。每一個中簽號可以認購1000股新股。
4、資金解凍
申購日後的第四天(T+3日),對未中簽部分的申購款進行解凍。張三如果中了 1000股,那麼,將有49.5萬元的資金回到賬戶中,若未能中簽,則50萬元資金將全部回籠。投資者還應注意到,發行人可以根據申購情況進行網上發行數量與網下發行數量的回撥,最終確定對機構投資者和對公眾投資者的股票分配量。
C. 當股票出現新高之後,該如何操作呢
無限風光在「新高」,我們在股市經常會聽到創新高,比如最近的茅台,隔三差五就會聽到茅台創新高,但是很多新手股民還不知道創新高到底是什麼意思,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吧。
有時候,個股突破歷史高點後會出現回調。如果股價有效突破前期高點,則這個點位就會由阻力位變成支撐位,股價就不應該跌破此點位了。只要股價在突破後不跌回前期高點之下,投資者仍然可以持股。
D. 股票新高買入和縮量回調時,那個買入更加實際
追高買入風險比較大,股票就是這樣,高有新高,永遠不要說頂;但稍有不慎的話你可能要在高頂上高高掛起。縮量回調就有股票的不想賣,沒股票的不想買,或者主力在慢慢吸籌;一到交易量加大,就會一飛沖天。我個人認為是後者安全一點。
E. 為什麼要買創新高的股票
因為大部分買股票的股民會在股票獲利時把股票拋出,股票創新高了,證明一段時間內買這只股票沒有賣掉的股東都賺錢了。也就是之前很多股東都會把股票賣掉。
但是在之前的很多股東賣掉了,但是股票還會創新高,那麼一般就是新購買進來的股東看好市,可能這只股票有行情,有利好,有概念等。
F. 剛創歷史新高的股票能買嗎
最好不要買,原因如下:
近幾年市場總體低迷,A股已經持續了多年的熊市狀態。很多人問我:秋實的天空,怎麼在熊市裡面選對股了能賺錢?我的回答是選那些朝陽行業中前景光明、業績逐年增長的成長性企業,可是很多人仍然不會分辨。那麼我只能再縮小范圍說比如醫葯白馬類股,甚至點名指出了是哪些股。可是得到的回復總是:那些股股價高了,不敢買了。很久之後,那些股翻倍了,同樣的人又會來問同樣的問題。那麼今天,我換個思路來回答大家:在熊市買入近期首創歷史新高的股票,你就會賺錢。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這個法則不是100%的准確。之所以加了個熊市兩個字,因為這可以保證你的准確率在90%。大牛市裡面的股票創新高了,那多半都是在創造泡沫,所以類似2007年的那種牛市的情況下不適用於本文探討的范圍。而熊市裡面能創新高的股票,絕大多數都是由於基本面發生了改變,正在往好的方面加速發展,比如經營拐點、業績改善或者凈利潤大幅提升,當然也有極少數概念炒作或重組炒作的情況。如果你能通過結合基本面來按此操作,並嚴格執行基本面萬一變壞之後的8-15%以內止損操作,你的准確率就會在90%的基礎上再提升,達到95-100%。試問,這樣賺錢還難嗎?你再也不用管什麼行業什麼股票了,僅僅就需要判斷當前是熊市嗎?當前你關注的個股創新高沒有。
空說無憑,我們得來看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事實。
巴菲特在2012年股東會上說,高盛和通用電氣這樣的交易不是伯克希爾的立足之本(即尋找便宜貨),伯克希爾的成功是建立在像購買可口可樂和IBM這樣的公司之上的(即尋找估值合理的偉大公司)。我們可以分析一下巴菲特買入這兩家公司的時點和價位。可口可樂1962年到1987年股價盤整了25年,巴菲特1988年買入可口可樂,正好在其股價三年翻倍創歷史新高的時候;IBM在1999年到2010年股價盤整了11年。而巴菲特2011年3月買入IBM,正好也是其股價兩年多翻倍創歷史新高的時候。換句話說,伯克希爾的立足之本是購買估值合理、股價正在創歷史新高的偉大公司。
傑克.德瑞福斯則是點陣圖表專家,他買股票完全基於該股票的市場表現,只在該股票突破阻力位,創下新高的時候買入。瑞福斯基金(Dreyfus Fund)在1957年-1959年表現卓越。當時,德瑞福斯基金是一個相當小型的基金,其所管理的資金大約只有1500萬美元,然而在傑克·德瑞福斯的經營下,該基金的投資報酬率卻是其他競爭對手的兩倍。於是有人根據該基金的季報,研究其投資方法。仔細分析了幾年來德瑞福斯基金新買的100多個股票,驚奇地發現每個新增股票的買入價是上年該股票的最高賣出價。而且該股票在創下新高之前,形態比較好。
歐奈爾也有一項重大理論,即是要購買上漲潛力雄厚的股票,盡量不要選擇價格已經跌到接近谷底的股票。更多的時候,創新高價的股票前景可能更是海闊天空。歐奈爾認為,在新一輪牛市開始之前的熊市裡,成長性好的公司往往最早發動,並成為大盤的領漲股,在此期間,這些股票通常屢創新高。一旦大盤結束調整,最先向上反彈回升創出新高的股票,幾乎可以肯定就是領先股。後來無數事實也證明了這個理論的正確性。
可是,無論在70年代,還是80年代,或者90年代,歐奈爾問過許多個人投資者,98%的人認為他們不會買入創下新高的股票,他們認為價格太高了。在A股市場,我們今天面對的是同樣的所謂的「理性」「不追高」的投資者。這也就決定了大多數人虧錢的必然結局。
舉國外市場的例子你會說這不具備代表性,不能說明什麼。可是實際上,A股市場完全一樣,除去掉2007年的大牛市和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在3000點以上時候的階段性牛市創新高的個股不談。在大市不好的2008、2010年下半年之後到今天的時間里。如果你買入首次創歷史新高的個股,秋實初略統計了一下,後來繼續新高漲30%以上的概率大於90%,那些牛股後來翻倍的概率都在60%以上。即使有些股票由於基本面走壞後來跌下去了,你在首次新高時買入仍有大賺甚至翻倍的機會(比如些酒類股)。秋實記憶最深刻的是雙鷺葯業曾經在2008年底的大熊市裡在大盤下跌4000多點後逆市創了歷史新高,成為了當年最大的明星抗跌股,而如今雙鷺葯業又漲了多少大家可以自己欣賞。
遠的不說,筆者剛好找到了一張去年8月10日當時統計8月上旬創歷史新高股票的一個匯總圖片如下。我們驚奇的發現,如果你在當天「追高」買入這些股,24支股票一支買4%的倉位,9個月後的今天,你的收益達到了70%多。你會發現,像大華股份、歌爾聲學、上海家化、樂視網,藍色游標,康得新、天士力這些大牛股不僅是新高不斷,而且再次翻倍有餘或接近翻倍了。
熊市經典選股法:買入創歷史新高的股票
再者,我們回到本博一年前推出的股池《秋實50ETF成分股》來看,同樣可以看出,如果買入那些首次創新高的股票,也是相當可觀的收益,且有不少股票實現了翻倍。而少數沒創新高的股票,反而長期比較低迷。
實際上,秋實的天空認為,好的價格就是正在創階段新高或者歷史新高的價格。不斷創新低的價格,哪裡都不是好價格。不斷創新高的價格,哪裡都是好價格。我們要多做基本面研究,少做技術分析,但是當一隻股票正在創階段新高或歷史新高的時候,應該格外引起我們的注意。因為任何一隻大牛股都是在股價不斷創新高的過程中誕生的,無一例外。在熊市裡,某家公司的股價創新高總是有足夠的理由的,買入就一般不會錯。而要是能在本身大概率的前提下加上基本面的輔助分析和必要情況下的止損操作,你出錯的概率就是極低極低了。
從投資戰略戰術思路上來看,買入不斷創新高的股票與買入超跌反彈股甚至創新低個股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思路。搶反彈買新低股是一種消極思路,把自己的僥幸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自以為很聰明。買創新高的股票則是對未來的一種積極預期下的主動進取思路。也許在偶爾的較短時期內,買創新高的股票收益不如超跌反彈股或創新低個股收益高,但是由於其視野開闊目標明確,加上持股心態好,反而會取得更好的投資效果。新高後買入,等待你的,還會是無數個新高再新高。
G. 股價每天都突破新高,可以繼續持股嗎
1、是否用強有力的操盤手法,脫離成本區。因為新高新高,往往意味著壓力位,力度很強,拉升意願明顯,新高突破有效;
2、是否放量,這個很重要,新高的量要突破前高的量,至少要持平,如果沒放量,你就再等幾天,記住,沒有買不進去的股票,不要著急
3、如果在新高突破後,力度不夠,就要看有沒有回踩收陽,最好是回踩收陽並放量,這樣的新高才會突破上去
4、有沒有用一字板突破,一字板是主力操盤經常用的手法,就是集中資金在關鍵壓力位置博弈套牢籌碼,一字板之後如果放量滯漲,說明沒有突破的意思,一字板之後盤整一段時間新高,往往可以進場。
明顯脫離壓力位置,走主升浪創新高的股票,輕易不要下車,想做t或者低吸,用均線戰法、背離、黃金分割什麼的都行。
H. 創新高的股票可以買進嗎
創新高的股票可以買進,股票創出新高後,上面已經沒有阻力,漲升起來拋壓較輕.另外創新高意味著解放全人類,一般都有它的理由的.
I. 為什麼要敢於買入創歷史新高的股票
經常聽老股民說,要敢於買創歷史新高的股票。為何如此多人鍾情於創歷史新高的股票?這背後有什麼玄機呢?
我們都知道,技術分析的三大前提假設:一是價格包含一切信息,二是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三是歷史會重演。這三大假設很簡單、易記,但是實踐中有很多投資者卻拋諸腦後,追求各種花樣技巧,把技術分析復雜化,殊不知技術分析的精華就是這三大假設。
價格包含一切信息
市場每天都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消息,利好利空都有,信息多了反而容易干擾投資者的決策,這是「因」。而實際走出來的價格是「果」,這個「因」會因人而異,但這個「果」絕對不會錯,因為它是市場所有信息的綜合反映。所以,在運用到實戰上,創歷史新高的股票說明是由市場選擇的結果,而決定這個結果的核心因素是公司的價值,既然股價敢於創歷史新高,那麼一定是存在某種因素使得公司的價值得到重估,公司在往好的方向去走。
價格以趨勢方式演變
偉人孫中山曾說,「天下大勢,浩浩盪盪,順之則昌,逆之則亡」,你也無法對抗歷史的潮流,這就是趨勢的力量。股價也一樣,趨勢一旦形成,不會輕易改變。創出歷史新高的股票說明該股的長期趨勢是向上,原則上我們應該順勢而為,在上升趨勢中任何時候買進去都是對的,只有一次是錯的,那就是趨勢逆轉的那一刻,從概率的角度去看,順勢而是「九生一死」。
創歷史新高是長線牛股的必經之路
每一個長線牛股都是這樣走出來的,從歷史觀察,長趨勢並且創歷史新高的股票,往往都有新一輪行情,波谷不斷抬高,波峰也不斷抬高,這跟歷史的車輪是一致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籌碼沒有歷史負擔
作為主力,在拉抬股價的時候,會考慮兩個問題:上方套牢盤和下方獲利盤。在拉升的過程中,任何一方都對股價形成潛在性的壓力,如果一隻股票既有套牢盤又有獲利盤,則對股價形成雙重壓力。而股票一旦創出歷史新高,則就沒有歷史套牢盤的壓力,這樣在拉抬股價的時候輕松很多,加上創新高也是公司基本面的質的飛躍,就會吸引很多買盤,股價很容易就給推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