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票價格幾分鍾變動一次價格是怎麼出來的
是成交一次,就變化一次。
1、但是,我國證交所的電腦系統的精度是千分之二。
所以,每一筆成交時,如果對股價的變動小於千分之二,股價就不變化。
2、我國股價的顯示,是按照一分錢為最小單位,所以對於具體個股,如果股價變化小於一分錢,股價也不變化;
3、我國權證顯示的價格,最小單位是一厘錢。當權證成交一筆,使價格變化小於1厘錢時,價格也不變化。
4、股價是否變化,還看成交量大小。(每隻股票在成交量達到多少時候變化,是不一定的)
以流通市值最小的002091 滄州明珠為例,成交大約3萬元,可以使股價變化一分錢;
而流通市值最大的600036 招行銀行為例,成交到81萬元,股價才會變化一分錢。
B. 有些股票漲到很高後第二天怎麼就變為一半的價格是為什麼呀
1、股票投資主要有兩種分紅方式:一種是現金分紅、一種是股票分紅。
2、現金分紅需要除息,也就是除掉這部分利息的意思。例如某股票每10股派現金1元,當除息之前的股權登記日的收盤價是10元時,那麼每股就有0.10元的現金紅利,次日一般為除息日,則股價開盤時需要除掉這 0.10元(即除息),即開盤價為9.90元。
3、股票分紅在中國股市包括兩種:送股和轉增股。送轉股票之後需要除權,你所說的情況就是除權造成的現象。例如某股票每10股送轉10股,而送轉股之前一日股價收盤價為50元的話,那麼,每10股送轉10股的股權登記日的次日,就要除權。除權之後股價就變成了25元(即你所說的一半)。
C. 股票賣了一半之後為什麼成本價變高了呢
是這樣的!
你7.32賣出的2100股虧損(0.66*2100=1386元),系統把這個虧損的數字加到了你的成本中去。
是的,你賣掉的這部分產生的「虧損」計入到了剩餘的3000股中了!
顯示虧損3000多(原來也是3000多)--這個才是正確的。不能說,你虧本賣掉了2100股,虧損就自動消失了吧。呵呵
你看市值就知道了!
既然是虧損著賣的,你的"賣"這個動作,不會改變你的虧損金額!
如果能改變那好了,乾脆5100股賣的只剩5009股好了,反正賣了,就不虧本了。可能嗎?不可能!
如果你在7.32時,再買入3000股,這個時候你的綜合成本是7.88左右!
演算過程:
你沒賣掉2100股之前,你原先的虧損是=0.66*5100=3366!
你賣掉2100股之後,成本升高到8.46,虧損是仍舊是=(8.46-7.32)*3000=3420。
你再7.32買入3000股後,成本是7.88! 虧損仍舊是=(8.46-7.88)*6000=3480!
基本都是虧訊3400左右! 誤差是手續費和小數點誤差!
還不明白?問我!一步一步算給你!
呵呵
D. 股票賣了一半之後為什麼成本價變高了呢
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例如你買了1000股股票,每股10元,也就是說你的資產為:10000元;
如果股票下跌10%,每股股價變成9元,你的資產就變為9000元,虧損1000元;
在這時你賣了500股,換回資金是4500元(總資產現在是9000元),剩餘500股;
你剩餘的股票價值是4500元,你想解套就得賺1000元,平均一下此時你的股票每股成本價就是5500/500=11元,也就是等股價漲到11原始你才會解套,讓你的資產重新變為10000元。
E. 為什麼股票賣一半後成本價降低
股票賣出一半成本降低是因為出售的利潤降低了股票持有成本,降低持有成本並不會減少可用資金的減少。下面是關於股票賣出的相關分析:
1. 其實賣出一半的股票後成本價變低了是因為投資者如果在高位賣出一部分股票,所獲得的收益將會平攤到剩下持有股票的成本上,從而降低其成本價。股票賣出計算方式是:成本=(11_x)*500=1000,x=9元,與之前的十元相比較,成本就下降了。
2. 賣出盈利減少您持倉成本,同時您可用資金增加,這里我不用解釋了,你也可以直接查看賣出後的股票,看是哪只股票成為你可用資金了。如果你的持倉成本是正數,那麼你的成本是正的,反過來,你的成本是負數時,你的成本是零,就是賣出後盈利的股票成本減小,盈利的股票成為你可用資金,是資金增加。
3. 在實際操作中,股票價格的上漲,有時是由於股票價格與其持倉成本成正比例變動時,有時甚至也同樣由於投資者在股票價格不斷上漲或下跌時,持有的資金在不斷減少或增加。這就使得持倉成本和投資者可用資金的減少和持倉成本之間存在正比例關系。也正是在這里,如果您持有股票的可用資金越多,您持倉成本越低,那麼股票價格的漲幅就越大,因為,這里的可用資金可能是負數。
4. 賣出盈利減少您持倉成本,同時可用資金增加,可以直接查看賣出後的股票,看是哪只股票成為你可用資金了。如果你的持倉成本是正數,那麼你的成本是正的,反過來,你的成本是負數時,你的成本是零,就是賣出後盈利的股票成本減小,盈利的股票成為你可用資金,是資金增加。
拓展資料
1. 如果某隻股票獲利高位賣出去一半,那麼獲利的部分金額會平攤到剩下股票的持股成本上,就顯示出該股票的每股成本降低。
2. 如果該股票已虧損在低位補倉買入,那麼該股票的買入成本也會平攤到該股總股數上,顯示每股成本價降低。
3. 當這只股票全部賣掉以後,獲利或虧損資金是顯示在你的總資金上,不會對其它股票的價格產生影響。
F. 為什麼持倉成本價會變
在一個時期內連續分批(買入、賣出)交易某金融產品或衍生品(例如股票或期貨)後的交易總成本減去浮動盈虧的數額除以現持有數量得到的數值,即(單位)持倉成本。
在交易中券商使用的委託系統中股票持倉成本價均使用以下兩種方法計算:
1、成本價只計算買入的成本
即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成本價為買入股票的買入金額加上交易費用(傭金和手續費)除以持股股數的數值,持股期間不考慮賣出股票有盈利。
計算公式:成本價=買入金額/持股股數
舉例:
用戶某日以10元買入某股票1000股,交易費用50元,則成本價為(1000*10 50)/1000=10.05
如用戶第二日賣出此股票的一部分,剩餘部分股票的成本價不變,賣出部分股票直接計算盈利,不攤薄到剩餘股票的成本價。
舉例:
用戶第二日以11元賣出此股票500股,交易費用25元,兌現金額為500*11-25=5475,此時盈利部分直接計入資產總額,持有股票的成本價不變仍為10.05元。
如用戶第二日繼續買入此股票,則持有股票的成本價會根據其買入的成本情況,進行攤薄。
計算公式:成本價=(第一次買入金額 第二買入金額)/持股股數
2、成本價計算持股期間賣出股票盈虧
即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成本價為買入股票的買入金額加上交易費用(傭金和手續費)除以持股股數的數值,如持股期間賣出股票有盈利,則買入金額需要扣除這些金額。
計算公式:成本價=(買入金額-盈虧金額)/持股股數
說明:
1、公式中的盈虧金額包括賣出股票的盈利或虧損金額。
2、如盈虧金額為負值,即為虧損,公式中減負值則為加正值,因此公式中的分子比買入金額大,成本價增加;反之當賣出股票盈虧,盈虧金額為正值,則公式中的分子比買入金額小,成本價減小。
3、如買入金額小於盈虧金額,則成本價為負值,此種情況需要T 0操作,進行高拋低吸。
G. 股票買了一半怎麼成交價漲了
因為賣出的股票,不足你給出的價格,所以只能成交一部分。如果價格下來,還能繼續成交,如果價格下不來,你就買不到了。如果還想買可以撤單,重新加價買入。
H. 買入股票有時候為什麼價格變成原來一半數量卻增加一倍
1、因為股票分紅了,例如10股送10股。股數增多一倍,同時要除權,股票價格相應降低一半。送股僅僅是稀釋股本,降低股價,可以看作是單純降低股價便於買賣,沒有其他實質意義。這是上市公司每10股送10股,只是一個數字游戲而已,對股東本身沒有任何影響,但往往會有資金以此為炒作題材,增股後可能有很好的表現。
2、這種股票估計是價格高或是別的什麼原因,交易萎縮。為了刺激交易將股東的股票股價降低,同時為了彌補股票單價的降低,送一定量的股份以彌補損失。如 送股前 股價P,數量Q,總價值R P*Q=R,送股後 股價P/2 數量2Q P/2*2P=R。從本質上是沒有什麼影響的,一隻股票的價格主要看其內在價值及其盈利能力。
3、送股實質上是留存利潤的凝固化和資本化,表面上看,送股後,股東持有的股份數量因此而增長,其實股東在公司里佔有的權益份額和價值均無變化。
I. 當天全倉買賣同一隻股票成本為什麼不變
這是因為:第一,你不懂交易規則,買和賣都是需要繳納傭金費用的,高出三分錢賣出,再低於三分錢買進,等於交了傭金,賺了「白忙活」;第二,見過不會操作股票的,沒見過如此不會操作股票的;第三,如此操作不賠錢才怪,這一次操作是上漲了3分錢,假如下跌了三分錢或者更多,你不就虧大了嗎?!建議趕緊退出股市吧,你根本不適合炒股!你就是「有莊子陪不了地」的哪一種股民!
J. 為什麼賣出一半的股票後成本價還變低了怎麼算的
出售的利潤降低了您的持有成本,同時,在您取出後,這些資金將成為您可以使用的可用資金。 持有成本用於計算您持有的股份的綜合計算成本。 如果您是為了持續盈利而出售,您的最終持有成本可能為負。 因此,降低持有成本並不會減少可用資金的減少。 這是兩個概念。 交易系統中的參考成本是根據可變盈虧和股數浮動盈虧=(市價-成本價)*股數如果賣出部分股份,則浮動盈虧有沒有改變,股數減少了(市場價格-成本價格) 如果增加,那麼成本應該減少。
如果外賣的盈利降低了您持倉成本,而且您已經盈利,那麼可以繼續持倉。不同交易所對此有所不同,在您交易時如果您的持倉成本降低了,可以在買入後馬上賣出,這樣對持倉成本降低有直接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