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知識 » 巴菲特說買股票是買未來現金流
擴展閱讀
廣州股票交易所在那 2025-08-30 02:27:30
廣東恆興股票代碼 2025-08-30 02:24:31

巴菲特說買股票是買未來現金流

發布時間: 2021-10-29 10:15:55

1. 巴菲特所說的貼現現金流公式是什麼計算的

就是考慮通脹因素,就是要計算未來的現金額今天的兌現價值.
貼現現金流公式=未來的現金額*貼現率.
至於貼現率怎麼算就很復雜了,就連巴菲特自己都會感覺固難.
我表達的不一定對,但大概意思就是這樣.

2. 初學者關於巴菲特自由現金流貼現估值模型的問題

是企業就要核算利潤,而折舊在核算利潤時要在凈收入中要扣除的,折舊就是要補償企業固定資產的損耗的,只有計提折舊,讓長期損耗的資源得到補償企業才能長遠發展下去,這個道理不難明白吧?折舊提了,但折舊的費用並沒有從企業中支付出去,不像工資,等其他費用是要從企業中流出的。自由現金流也叫凈現金流量,現金是企業流動性最強的資產,它的有無多少直接關系著企業的存亡,所以自由現金流其就是衡量企業支付,周轉能力的一個量。接你問題,折舊雖然折了,但還在企業裡面,還能用於支付啊,投資啊。
裡面的道理牽扯尤其他的一些知識,就是現值,終值,年金現值,年金終值,永續年金,說起來有點繁,你學一學財務管理就懂了

3. 巴菲特買股票會擇時嗎

當前諸多公司選擇拆股,巴菲特卻認為拆股促進短線交易,而非讓股東長期持有。巴菲特建議個人投資者買入並持有,更具體講是對股指買入並持有。事實上,巴菲特很懂得擇時投資,他會買入後賣出,比如前些天伯克希爾年報顯示,當前其持現金比例為公司成立以來最高。那麼巴菲特是如何把握買賣時點的呢?
1992年,巴菲特在致股東的信中稱:
人們應該投資貼現現金流(Discounted Cash Flow)最大的資產。盡管多數時候估值模型顯示,股票比債券便宜,但並不總是如此。若經過計算後債券比股票便宜,那麼應買入債券。
道理很簡單,債券VS股票,誰便宜買誰。然而問題是,巴菲特是如何計算「價值」的呢?他提到的貼現現金流基於多種假定(未來年度的現金流收入、貼現利率等),參數不同結果大不相同。
JESSE FELDER在其博客中寫道,有一種便捷的方法來近似「貼現現金流」。巴菲特曾表示,美股整體市值與GDP比率(Market Cap / GDP),是判斷估值處於什麼位置的最好指標。有人對巴菲特最愛的指標進行研究,發現它能很好地預測股市。FELDER用1950~2013年數據進行測試,發現若該比率低,那麼未來10年收益率就高,反之亦然,這在80%的時間里是成立的。數據來自FRED和Roert Shiller教授網站。
1999年,巴菲特稱很難認為未來17年股市會如過去17年那樣出色。巴菲特認為1982年時股市非常誘人(美股整體市值與GDP之比為0.333),而1999年時他認為美股不太具吸引力了(比率為1.536)。
下圖為1950年以來,美股整體市值與GDP比率VS10年期美債收益率。如果每年年底做一次美債與美股的調倉,那麼會是:1950~1980年持美股,1981年持美債,1982~1995年持美股,1996~2002年持美債,2003~2004年持美股,2005~2008年持美債,2009~2012年持美股,2013年起持美債。

4. 為什麼巴菲特推薦未來買股票

巴菲特也是個人,而且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人
聖人都會有判斷錯誤的時候,何況他就是一個普通的熱門
中國和美國的社會制度以及經濟模式都不一樣
巴菲特的成功只能說明是美國經濟發展的成功,
而他的那一套放在中國,我不能說行不通,但是我只能說不太適合大部分人,
他交易你一個股票最少拿5年或者30年,我想我們大部分股民入市並沒有這么長遠的打算,即使能成功,但是也不適合眼前決策!

5. 巴菲特用何種方法進行股票估值的

他的演算法和國內的演算法不同~!國內是以股息為前提計算~!
巴菲特是按照股東權益貼算未來現金流計算~!具體操作是這樣的:
股東權益=凈利潤+折舊攤銷-資本性支出+營運成本增加
PS:巴菲特之路裡面寫的公式不含有營運成本增加,是 凈利潤+折舊攤銷-資本性支出 不過凈現金按照也就是股東權益按照上面一種演算法更合理

然後貼算無風險利率(也就是國債)中國五年無風險國債是3.61%
股東權益 除以 無風險利率 就可以得出公司的內在價值 不過這不是股票的單股價格

然後 內在價值*市場單股價格/市場總價格 就可以得出每股內在價值(市場總價格要按流通股計算)

記住要在低於每股內在價值25%的時候在購買 就是這樣了。。。

這是《巴菲特之路》裡面寫的 還有要看趨勢投資 也就是計算權益資本收益 和 未來每年現金流增長 看是否高於市場收益水平,假如高就應該投資 等等

當然最主要的一個前提,也是忠告吧。不管是巴菲特還是索羅斯,都一直在說的。你起碼要了解這個行業,你起碼要知道這個行業是怎麼盈利的。如果不了解...抱歉你的投資並不是一次好的投資。
市場是個投票機,更是一個稱量器,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心裡素質,堅信自己的估價是正確的。換個角度想假如股票跌了一半,你還可以以更低的價格,去購買公司的股票。當然了你要了解,就像我前面說的。

6. 巴菲特要買一隻中國股票,是什麼股

謠傳是中信銀行,不過,該公司已經辟謠,巴非特沒和他們接觸過.請不要輕易相信謠言去投資會有很大風險,一般機構出貨前會有很多謠言.
那天大漲170多點源於主力在市場上放出了多個版本「利好」傳言基本如下:
1、證監會「二次發售」解決大小非 (證監會相關人士已經表態,二次發售只是打散大小非使解禁的集中度降低,不限制大小非解禁,同時表示,限制大小非是違背股改精神和市場的行為國家不會限制的,該消息屬於重大利空,如果有投資者能夠看懂?)
2、融資融券的可能在奧運後出台(沒得到證實)
3、摩根大通龔方雄放言政府將出台千億級的經濟刺激方案(周二該黑嘴表態所謂的千億級經濟刺激方案只是自己認為國家應該出的,不是國家有出的計劃和想法,該傳言也遭到了李嘉誠的否認,勸投資者理智點面對現在的行情,他認為到09年為止股市不會太理想,投資者要謹慎介入)
4、據非常接近證監會高層人士可靠消息,將於8/2*宣布印花稅即日起調整為雙向徵收0.05% (沒得到證實)
5、暫停三個月的新股上市審批 (沒得到證實)
6、國家平準基金將入市救市(相關發言人表示,平準基金現在還沒組建,而且組建的資金來源暫時無法確定,所以較長時間內不可能入市,中等利空)

而傳言始終是傳言,利好謠言並沒有出現,大盤出現了意料中的回落,把那天大漲跌掉了一大半,而新的資金統計大漲當天靠謠言的掩護基金、保險和QF2凈減倉40.8億,而這幾個交易日累積估算凈減倉在150億左右,注意風險了,如果基金真的這么看好後市行情不該現在減倉。機構出貨的意志和之前一樣堅決,出謠言就是機構出貨的時候。在紅七月行情進行過程中有過無數的眾多利好傳言帶來了游資推動的那波行情,但是結果呢?都要到8月底了傳言的利好都沒出來.所以穩健的投資者建議等待官方公布利好後才介入穩健獲利,而不要被游資和減倉的機構忽悠了,每次真正有利好政策出來的時候,政府都是悄悄的進村,而沒有出現過提前一個多月干叫喚的情況,是機構製造謠言方便出貨還是真的有利好,多思考下吧,再考慮自己是不是要介入。大盤出現了連續5個交易日的均線壓制震盪走低行情,就算又傳出什麼利好謠言再沖一波,沒兌現的情況下,還是會去2000點的.請參考前幾次運行情況,防止連續多個交易日出現均線壓制震盪走低行情後破位大跌。控制倉位控制風險,大盤短線又要選擇方向了。
之前我一直談到的要防止出現的奧運見光死行情,還真的在8月8日出現了,非常的遺憾,雖然在心理上很不能夠接受,本人也曾經對8號當天有過期待,期望這一天真的能夠如大多數股友的願望出現紅盤,這樣股友們的損失又可以減少一些了,雖然技術面已經很難看了,讓人不相信8號會有行情,最終行情的發展情況是我最不願意看到的最遭的情況_大盤破位,股市的運行規律戰勝了謠言帶來的游資推動的反彈,這也是這次反彈我一直在反復提醒朋友們風險的地方,也是我一直被人質疑的地方,說我為什麼每次反彈只看空不看多,我只能夠說大級別反彈的條件不充足,所以我不看好,如果只根據書上寫的,現在跌了這么多了該有如書上說的大級別的反彈了,那這種判斷大盤的依據我不認同.股市隨時在變,人要隨時去適應,如果股市真的如書上寫的在運行和發展,那應該不會有這么多人虧錢.只有支持反彈的條件出現了我才會修正觀點.(越是散戶期待的的東西,可能就越有可能被機構利用來出貨,奧運題材就是這么個東西,沒實質的利好作用,只是題材,掩護機構出貨而已,而在奧運後由於沒有什麼大的題材來掩護出貨,所以,這個題材對於畏忌大小非的眾多機構來說是最後的一個大規模減倉的機會了,在平時機構出貨可能會遇到散戶同時拋售的壓力,而奧運期間由於散戶對未來行情有所期盼不會輕易和機構比起出貨,會給機構提供一個少有的較為輕松的出貨環境,所以,謹慎相信股評的抄底評論,股評喊抄底的時候往往是機構要出貨的時候,謹慎樂觀奧運行情). 而基本面投資者現在也將面臨一個壞消息878家公司半年報:雖然每股收益小幅度增長1分錢,但是增速已經大幅度減緩,凈利潤增長現金流下降,降幅高達64.47%,但總體現金流下降並不意味著所有的行業現金流都出現下降,如採掘業上半年現金流同比就有較大增長。這也是美國次貸危機和中國宏觀調空的的雙重作用,隨著宏觀調空的繼續深入,業績面支撐股市上行的壓力更大,在遇到大小非解禁的高峰期將近,大盤長期趨勢不樂觀.
大盤靠謠言帶來的大漲,又於預料中的沒有兌現,短線資金再次出局,奪回來的10日線輕松失守,如果短線繼續維持弱勢運行,那大盤又要選擇方向了,如果傳說中的利好繼續是傳說,那到2000點就不是傳說了.由於市場面臨的資金面壓力仍然巨大,隨著大小非的解禁高峰期即將到來,如果市場仍然是靠游資放出的謠言或這些假利好來做行情,那我還是不改對大盤後市的看法,一沒資金,二沒信心,三沒實質性的政策,股市靠什麼去完成書上說的中級大反彈.政府如果繼續維持新華社的觀點不出實質性利好,短線看低2000點,中線看低1500.大盤短線已經到了破位後的轉折點了只有在量能快速放大的配合下並突破站穩10日線才有希望看高2500,突破不了站不穩,短線可能再次破位看低2000.順勢而為吧.沒人喜歡熊市,但是,不得不面對現實.
因為資金面緊張導致的現在下降趨勢已經形成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樂觀,股市很復雜也很簡單,復雜的是什麼因素都可能導致股市變化,但是簡單的是資金面的長期多空趨勢就決定了,大盤的長期漲跌趨勢,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肯定會在下跌途中出現反彈,但是反彈的規模應該視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來判斷,如果還是這些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來託大盤,那每次反彈都是減倉的機會,只有針對大小非實質性的限制措施出來後,大盤才有可能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帶來一波中級反彈甚至反轉,只要這個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就要以反彈看待,逢高減倉,而連續超跌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但是已經讓市場中的主力資金吃不消了(在主力開始出貨前市場中的主力資金一共只有3萬億,但是大小非足夠消滅它們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就算在奧運前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奧運期間採用橫盤運行或者小幅度反彈的走勢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該謹慎對待,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當然如果有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帶來抄底資金抄底,帶來的反彈相對規模較大當然最好,對散戶來說機會難得。嚴格控制倉位是我現在唯一要說的,逢反彈減倉是嚴謹的。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

現在要順勢而為了,不做死多頭,也不做死空頭,做個滑頭就行了在大盤沒有選擇方向前,嚴格控制倉位會讓你風險降到最低的。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朋友

7. 巴菲特買股票原則

1、巴菲特說投資的原則其實很簡單,第一條,不許失敗;第二條,永遠記住第一條。因為如果投資一美元,賠了50美分,手上只剩一半的錢,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收益,否則很難回到起點。點評:很多新股民不了解這輪牛市背後上漲的邏輯,那麼在下輪熊市來臨時,很可能會賠得一干二凈,如何在牛市中盈利,熊市中不虧損是一個嚴肅的命題。

2、找出傑出的公司,即一個經營有方,管理者可以信賴的公司,它的內在價值有業績支撐的個股。巴菲特總是青睞那些經營穩健、講究誠信、分紅回報高的企業,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股價波動,確保投資的保值和增值。而對於總想利用配股、增發等途徑榨取投資者血汗的企業一概拒之門外。點評:牛市來了,有多少上市公司玩10送10類似的游戲,就連中國不少價值投資者追捧的中國平安的都不能倖免。選一個好公司,踏實的睡覺。

8. 如何理解巴菲特重倉購買蘋果股票的原因為「主要是看重現金流好的消費品」

這個只有巴菲特本人知道,多看看巴菲特致股東的信,可能會提到。不過巴菲特投資風格肯定也在改變,因為他的能力圈不斷變大。其實找到一家低估值,高成長的上市公司,分批建倉,長線持有,幾年時間總有賺幾倍的機會。

9. 求:巴菲特 自由現金流的當期貼現

巴菲特所說的貼現現金流公式是自由現金流=凈收入+折舊-資本支出.
折舊是現金的來源,作為初學者可能的確不太反應的過來,舉個例子:假設你開了個小工廠花10萬買了個機器,這個機器以10年攤銷,這樣每年可攤10000
由於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成本-各種費用-稅,這里的各種費用就包含了折舊,這時你就會發現,在以後10年中,每一年你的利潤表上都會多這 10000的費用,而這10000卻不用你支付,這樣每年你都能「節約」10000,在會計上這樣做的意義就是每年「節約」而積累的折舊可以將來用來進行機器更新,這不就是每年都有10000現金進帳嗎,至於將來是不是真的用於機器更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巴菲特全部理念--鐵東方筆記>。{每股將來內在價值的計算公式:(每股未來現金流的貼現值)*(安全市盈率)。}心態簡單--目標明確、堅持不懈。成功者必須孤獨。不能理解不要做。正確方法重復使用,不學新的。品牌初選--時間是品牌公司的朋友,卻是平庸公司的敵人。 10年以上你不看股市,卻能放心持有的股票打折,可能是好公司。價格低不如公司好,別理爛公司。有經濟特許權公司的產品服務,是指人們所需、無可替代、不怕競爭。有10年以上的持續競爭優勢的公司是好公司。不需要怎麼管理就能規模擴張、掙很多錢的行業是好行業。成長性一分為二看,有時公司大量投資卻沒有價值回報就是爛公司。價值回報--估值越保守越可靠,一鳥在手勝過二鳥在林,對未來不加樂觀預測。內在價值的實質:優秀公司保守估計以後可能產生的現金流量的貼現值。每股將來內在價值的計算公式:(每股未來現金流的貼現值)*(安全市盈率)。{註:看不懂什麼叫貼現值和貼現率,建議你粗粗用(1+利率)的N次方除作為貼現率。每股未來現金流的貼現值的簡化公式=(每股未來現金流)/(1+利率)的N次方. 真實的貼現值的復雜公式,請翻高等數學的教科書,我這里不想多說。安全市盈率:考慮到貼現率至少要大於長期國債利率,安全市盈率一般為10-15。利率:你國家的長期國債利率,平均長期國債年利率。 N:就是未來若干年,你自己看呢,你拿來用的未來現金流是幾年後的現金流,那麼N就是多少了。例如 600351亞寶,你估計它在3年後即09年,它每股現金流為0.6元,N年=3,我國平均長期國債年利率為4.2%,每股3年後現金流的貼現值=每股未來現金流/(1+利率)的N次方=(0.6元)/(1+4.2%)的3次方=0.531元。 600351的三年後的內在價值=(每股未來現金流的貼現值)*(安全市盈率)=0.531*(10-15,取12)=6.37元。 600351亞寶現價才4.41元,比它三年後的內在價值6.37元低44%,說明它三年內至少有44%上漲空間,現在可以買入,嘻嘻。}市價反應--這句很重要:世界200年股市證明:通貨膨脹末期公司盈利多而股市投資看壞,通貨緊縮末期公司盈利少而股市投資看好,等於說在通縮末期的高市盈率進場、而在通脹末期的低市盈率出局是最好的投資方法。中國股市13年也證明了這條鐵律。等於說,在預計是最後一次減利率之後和第一次加利率之前的時間段,炒家入場;在預計是最後一次加利率之後和第一次減利率之前的時間段,炒家退場。股市極端非理性行為是等周期爆發的,貪婪和恐懼在其中害了一些股民。市場經常合理卻有時錯得很厲害,耐心等待偶爾利用一下吧,那就發財了。市場現價對將來的內在價值,有2種反應,有過度反應(透支)和反應不足(廉價)。千萬記住:未來價值上低吸高拋,不要預測價值之外的市場走向。跟羊行為與狼性發揮:跟隨價值趨勢的羊群,做一隻披著羊皮的狼,到了過度反應,你應該就准時地變成一隻狼,這樣你就對了。市場先生是你的僕人,不是你的向導。世界上最可笑的買入動機是:它的股價過去一直在上升。世界上最聰明的買入動機是:它的股價剛剛在重大錯誤中轉折過來。耐心買入--壞股票,是好公司的股價過高;好股票,是好公司的股價打折。爛公司不要理它。風險越低,報酬就會越高。極其耐心等待安全邊際出現。 (例子:巴菲特在投資迪斯尼股票之前跟蹤關注了20多年,在投資可口可樂股票之前跟蹤關注了40多年。) 應用安全邊際原則,一般機會只有二種:1.是在優秀公司被暫時的巨大問題所困;2是市場過度下跌錯殺了優秀公司股價。這句很重要:人越少,釣大魚的可能性越大;當優秀公司他們要手術治療時,我們不能永遠抱有成見,要及時關注治療進展,不然會錯過大好投資機會。 (例子:巴菲特在投資美國運通信用卡公司時,這家高品質的公司正被致命損失的被騙丑聞籠罩;巴菲特在投資富國銀行公司時,這家銀行的房地產借貸業務幾乎到拖跨整個銀行的地步。) 集中投資--為什麼要全部買下包含不會下蛋的母雞呢,只要那幾只最會下蛋的母雞,就夠了。長期持有--不到過度反應的上漲,屁股安穩地坐下來吧。復利讓投資者用屁股比用腦袋掙得錢多啊。關健在於公司經營有沒有持續穩定的項目回報,讓股民放心。最喜歡持有一隻股的時間期限是永遠,可是全世界不多見,最多20家公司,美國10家。(在美國巴哥眼裡,中國有一家,貴州茅台?)

10. 巴菲特怎樣計算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

他的演算法和國內的演算法不同~!國內是以股息為前提計算~!
巴菲特是按照股東權益貼算未來現金流計算~!具體操作是這樣的:
股東權益=凈利潤+折舊攤銷-資本性支出+營運成本增加
PS:巴菲特之路裡面寫的公式不含有營運成本增加,是 凈利潤+折舊攤銷-資本性支出 不過凈現金按照也就是股東權益按照上面一種演算法更合理

然後貼算無風險利率(也就是國債)中國五年無風險國債是3.61%
股東權益 除以 無風險利率 就可以得出公司的內在價值 不過這不是股票的單股價格

然後 內在價值*市場單股價格/市場總價格 就可以得出每股內在價值(市場總價格要按流通股計算)

記住要在低於每股內在價值25%的時候在購買 就是這樣了。。。

這是《巴菲特之路》裡面寫的 還有要看趨勢投資 也就是計算權益資本收益 和 未來每年現金流增長 看是否高於市場收益水平,假如高就應該投資 等等

當然最主要的一個前提,也是忠告吧。不管是巴菲特還是索羅斯,都一直在說的。你起碼要了解這個行業,你起碼要知道這個行業是怎麼盈利的。如果不了解...抱歉你的投資並不是一次好的投資。
市場是個投票機,更是一個稱量器,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心裡素質,堅信自己的估價是正確的。換個角度想假如股票跌了一半,你還可以以更低的價格,去購買公司的股票。當然了你要了解,就像我前面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