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怎麼找審計報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advancedsearch/search_active_main_c.asp
輸入代碼或名稱、期限范圍等即可,審計報告應該在財務報告中。
2. 為什麼大型企業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後還要到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據我所知,中國有好多大型企業在香港注冊,這和香港的金融政策息息相關,也和香港的國際港口位置有關,這就註定了某些企業先在港交所上市,然而為了企業更好的發展,進一步打開市場,到上交所上市不可避免。比如中國移動,在美國和香港都上市了,等到國際板推出,中移動必將登陸A股市場。此外,這也說明了中國股市的大力發展,不論市值還是成交額都在世界佔有相當分量。
3. 為什麼證券交易所自己不能上市 為什麼一個國家不能上市
公司上市一定要符合《公司法》、《證券法》等規定的上市條件。
交易所符合條件也可以上市的,香港交易所(HKEx: 0388)於2000年6月27日以介紹形式在聯交所上市。
國家不是企業,不可能上市的,換句話說,誰願意將自己國家變成股份公司叫別人管呢!
4. 曾上市失敗「揭不開鍋」,許家印是如何東山再起的
地產大佬許家印也曾上市失敗揭不開鍋。看大佬如何東山再起?企業在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選擇上市。上市是一個證券市場的術語,就是指首次公開募股。是企業通過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向投資者增發股票,希望能夠募集用於企業發展資金的過程。在中國的市場環境下,上市有三種,分別是中國公司在中國境內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中國公司直接到非中國大陸的證券交易所上市,比如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還有中國公司間接通過在海外設立離岸公司,並已在離岸公司的名義在境外證券交易所上市。這次上市就是想要融資來解決資金鏈緊張的問題。但是沒想到市場需求卻並不能滿足他們。那麼,遇到此次危機的許家印是如何東山再起的呢?原來他去了香港,聯繫到了鄭裕彤和劉鑾雄。這是兩個大富豪,他們一起和其他幾家公司給許家印投資了10億美元。有了這10億美元的幫助,許家印度過了危機。
5. 如何尋找在香港上市的IPO公司數據 求助大牛~~!
你去香港聯合交易所網站, hong kong exchange, 可以查到上市公司年報資料, 也可以直接上市公司網站
不能在, 寫上香港url
6. 某公司要股票上市,在哪查詢他是否提交上市審批與審批進度!
投資者可透過以下途徑取得上市公司資訊: 香港交易所網站內的「最新上市公司公告」及創業板網站內的「最新公司公告」欄,他們亦可在香港交易所網站的「上市公司公告搜尋」一欄內找尋他們需要的公告或上市公司文件。
港交所網址:http://sc.hkex.com.hk/TuniS/www.hkex.com.hk/chi/index_c.htm
給分吧!
7. 京東香港二次上市,為何說是第二次,第一次失敗了
第一次沒有失敗,二次上市是指已在本國上市的公司將其部分發行在外的流通股股票在非注冊過的另一家證券交易所上市。二次上市一般多採用存托憑證的形式,目的是開放更多的股權購買,收集更多的資金,應對未來局勢。
根據港交所的命名規則,二次上市的公司需添加第二上市代表符號「S」,同股不同權企業需添加不同投票權架構的公司代表符號「W」。
(7)香港股票交易所IPO失敗信息擴展閱讀
京東是繼阿里、網易之後,第三個在香港掛牌的中概股企業。據港交所於2018年修改二次上市規則,以大中華為業務重心的公司在港實現第二上市,可保留現行VIE(協議控制)結構及不同投票權架構,但必須在紐交所或倫交所等英、美市場上市並至少兩年保持良好合規記錄。
中國一線互聯網公司的回國,一方面可以規避在美上市的不確定性因素,另一方面也可以藉助港股通的存在,讓國內投資者更容易參與交易,吸收國內資本市場的紅利。
8. 請問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年報去哪裡找,找好久都沒找到,謝謝各位了。
上, { 香 港 交 易 所}, 按, 站地圖,就會出現有 {披 露 易},,你按,這個, 就能查 找各, 上 市 公司的公 告,年 報,明白請.....
9. 想凍結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的股份,請問向誰申請由誰凍結
需要向香港法院起訴,同時提供相應的財產做擔保。
10. 什麼樣的股票才能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
申請在主板上市和在創業板上市需要滿足不同的條件。
下列為股本證券在主板上市所必須具備的先決條件:
上市公司及其業務必須被交易所認為適宜上市。全部或大部分資產為現金或短期證券的公司 (投資公司除外) 一般不會被視為適宜上市,除非該公司只從事或主要從事證券經紀業務。
申請上市的公司(新申請人)必須符合以下三項中其中一項測試。
盈利測試
新申請人必須具備不少於三個財政年度的營業紀錄,其間管理層需大致相同,最近一個經審計的財政年度內擁有權和控制權維持不變。在該段期間,最近一年的股東應占盈利不得少於2,000萬港元;再之前兩年累計的股東應占盈利不得低於3,000萬港元;或
市值/收益/現金流量測試
新申請人必須具備不少於三個財政年度的營業紀錄,其間管理層需大致相同,最近一個經審計的財政年度內擁有權和控制權維持不變。其上市市值至少為20億港元,經審核的最近一個財政年度的收益最少為5億港元,及在過去三個財政年度從其擬申請上市之營業活動所產生的凈現金流入合計最少為1億港元;或
市值/收益測試
新申請人必須具備不少於三個財政年度的營業紀錄,其間管理層需大致相同,最近一個經審計的財政年度內擁有權和控制權維持不變 (獲交易所依據有關規定豁免除外*)。其上市市值至少為40億港元,經審核的最近一個財政年度的收益最少為5億港元,及上市時至少有1,000名股東。
*註:新申請人必須證明其董事及管理層在新申請人所屬業務和行業中擁有至少三年及令人滿意的經驗,及經審核的最近一個財政年度的管理層維持不變。
新申請人上市時的預計市值不得少於2億港元,其中由公眾人士持有的證券的預計市值不得低於5,000萬港元。
為確保上市證券有一公開市場:
任何時候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均須有至少25%為公眾人士所持有。若新申請人上市時的預計市值超逾100億港元,交易所可酌情接納介乎15%至25%中一個較低的百分比,條件是公司須於其首次上市文件中適當披露其獲准遵守的較低公眾持股量百分比,並於上市後的每份年報中確認其公眾持股量符合規定。
初次申請上市的證券於上市時最少有股東300名。另根據上述第(2)(iii)項要求上市的公司,上市時須有至少1,000名股東。
上市時由公眾人士持有的證券中,由持股量最高的三名公眾股東擁有的百分比,不得超過50%。
新申請人必須有足夠的營運資金應付現時 (即上市文件日期起計至少12個月) 所需。
申請人必須作出一切所需安排,使其證券符合香港結算訂下的資格,在中央結算系統寄存、交收及結算。
以上只概述交易所對上市申請人的一些基本要求。對於基建工程公司、礦務公司、海外公司及在內地注冊成立的公司申請上市,交易所另有特別或附加的上市要求,詳情請參閱香港交易所網站「監管架構與規則」欄目下「上市規則與指引 」內的《上市規則 - 主板 》。
創業板基本上市要求概述如下:
新申請人在刊發上市文件前兩個財政年度的經調整後的來自經營活動的凈現金流入(但未調整營運資金變動及已付稅項) 合計須達2,000 萬港元。
市值至少達1 億港元。
公眾持股量至少達3,000 萬港元及25% (如發行人的市值超過100 億港元,則為15%至25%,即與主板一致)。
最少100 名公眾股東,持股量最高的三名公眾股東持有比率不得超過50%。
最近兩個財政年度的管理層成員大致維持不變。
最近一個財政年度的擁有權和控制權維持不變。
新申請人必須清楚列明涵蓋其上市時該財政年度的餘下時間及其後兩個財政年度的整體業務目標,並解釋擬達致該等目標的方法。
《上市規則》的要求或會不時修訂;詳細的創業板上市要求載於香港交易所網站「監管架構與規則」欄目下「上市規則與指引」內的《上市規則 -創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