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票的起源第一支股票是怎麼上市的
股票制度,起源於160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當時,它是經營航海事業,每次出海前,向人集資,航次終了,即將各人的出資以及該航次的利潤交還給出資者。1613年起,該公司改為四航次,才派一次利潤,這就是「股東」和「派息」的前身。
中國股票證券市場
春秋戰國時期,國家的舉貸和王侯的放債,形成了中國最早的債券。明後清前,在一些收益高的高風險行業,採用了「招商集資、合股經營」的經營方式,參與者之間簽訂的契約,成為中國最早的股票雛形。19世紀40年代外國在華企業發行外資證券。1872年,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企業和中國人自己發行的第一張股票誕生。證券的出現促進了證券交易的發展。最早的證券交易也只是外商之間進行,後來才出現華商證券交易。1869年中國第一家從事股票買賣的證券公司成立。1882年9月上海平準股票公司成立,制定了相關章程,使證券交易無序發展變得更加規范。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這兩所交易所的成立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市場的形成。1992年中國開始向境外發行股票,2月,第一支B股(上海真空電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B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1996年12月,股票交易實行漲跌停製度(即指漲跌幅一旦超過前日收市價的10%,該股票將於當天停止交易)。
從2005年夏天開始,中國股市開始進行股權分置改革,其目標是消除各類股權分置的結構,從而解決中國股市的頑疾。
然而,相當數量的經濟學家認為,中國股市的弊病並不在於股權分置的問題,而在於中國股市缺乏誠信,以及監管不得力造成上市公司質地過差且投資人無法獲得合理的賠償。同時,由於此次股權分置改革以「速度」為目標,忽略了改革方案的合理性,從而引發了巨大的爭論。
B. 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第一隻股票各是
滬深兩市最早發行的股票:滬市老八股、深市老五股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誕生之日,上市的僅有8支股票,即上海本地的延中實業(600601)、真空電子(600602),飛樂音響(小飛樂600651)、愛使電子(600652)、申華電工(600653)、飛樂股份(大飛樂600654)、豫園商城(600655),以及浙江的鳳凰化工(600656),其中豫園商城初上市時名豫園商場(人稱小豫園),到1992年改制擴大後才變為豫園商城。與此同時,深市則有深發展、深萬科、深寶安、深安達、深原野等五支股票組成。
C. 中國最早的股票交易所是在上海嗎
是的,在上海
上海證券交易所
1990年12月19日正式開業
D. 世界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成立的時間
1602年,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
簡介
創立於荷蘭帝國時代的1602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證券交易所,位於阿姆斯特丹市的內達姆廣場附近。阿姆斯特丹證交所是一個以金融股票為主的證券市場,而且外國股票佔有相當高的比例,不過這些年來該證交所比較注意培養和發掘高技術的企業股票上市。
該證交所於1980年9月開始採用美國股票阿姆斯特丹系統交易,只要登帳即可成交,以方便投資者在荷蘭買賣美國股票。1985年,又和東京證券交易所簽訂協議,同樣實行股票買賣轉帳清算。1984年,阿姆斯特丹證交所還開設了歐洲債券交易市場,以進行10萬美元以下的歐洲債券交易。
2000年9月22日,阿姆斯特丹交易所與巴黎證券交易所以及布魯塞爾證券交易所正式宣布合並,形成全球第一個跨國境、單一貨幣的股票和衍生泛歐交易所。
建立概況
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Amsterdam Stock Exchange,AEX) 於1609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誕生,成為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阿姆斯特丹銀行也是在這一年誕生,大約比英國銀行早一百年。
第一隻可上市交易的股份公司是荷蘭的東印度聯合公司。1602年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立,這是世界上第一個聯合股份公司。通過向全社會融資的方式,東印度公司成功地將社會分散的財富,變成了自己對外擴張的資本。建立東印度公司的目的是為了派遣商船前往南洋,通過買賣交易換回當時歐洲沒有的貨物,如瓷器、香料、紡織品等等,這些物品在當時的歐洲可以賣到很高的價錢,但是沒有人能單獨提供大筆巨資為船隊准備航海和貿易,所以人們通過發行股票來籌集所需的資金,對於買了東印度公司股票的人來說,所獲得的利潤既可以以黃金、貨幣或者貨款的形式支付,也可以直接用香料支付,由於船隊販運回來的貨物有可能一年比一年值錢,有可觀的利潤可圖,因此人們踴躍地大量購買東印度公司的股票。世界上第一個證券交易所和第一隻股票就這樣開始了其歷史使命。
E. 中國第一支股票是哪年發行的
中國第一支股票是1984年11月18日發行的。
上海飛樂音響公司位於武夷路的上海飛樂音響公司由上海電聲總廠發起成立,經營成套設備並承包賓館、影劇院、體育館等音響設施的設計、安裝工程,是一家接受個人和集體自願認購股票並以此籌集資金的新型公司,於1984年11月18日正式開業。
公司委託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證券部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一萬股,每股50元。這是「文革」結束以來中國金融機構第一次發行的股票。
(5)上證交易所第一支股票擴展閱讀:
1986年11月14日,當鄧小平將「飛樂音響」股票贈予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約翰·凡爾霖後,俗稱「小飛樂」的「中國第一股」讓世界為之轟動。上海飛樂音響公司1984年發行的股票(通稱「小飛樂」),是改革開放後我國公開發行的第一支股票。這「中國第一股」究竟是怎樣勇敢地橫空出世?
改革浪潮初涌,有志勇士敢設想
20世紀80年代初,在黨和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推動下,城市改革的浪潮已經開始涌動,各單位開始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要求培養幹部。
1940年出生的秦其斌,於1958年順利考入復旦大學電子專業。畢業後,被分派在上海無線電九廠技術科。年輕好學、思想活躍的秦其斌被抽調到上海儀表電訊工業局下面的元件工業公司擔任辦公室副主任,當時吳邦國委員長是元件公司的副經理。
1983年初,秦其斌被任命為上海飛樂電聲總廠第一副廠長,1984年接任退休的老廠長成了電聲總廠廠長。這時的秦其斌43歲,年富力強,雄心勃勃,有知識懂技術又有管理經驗。他不甘於僅僅為儀表系統的產品做配套,開始帶領電聲總廠開拓經營。
當時,「音樂茶座」十分紅火,他就大膽設想,提出本廠生產的揚聲器除了給電視機做配套,還可以做成音響。於是,就有了電聲總廠下設上海飛樂音響公司(即「小飛樂」)的創新,有了以後「小飛樂」發行股票的故事。
F. 中國歷史上第一支發行、第一支上市、第一支被帶ST帽子的股票分別是誰
1986年11月14日,「飛樂音響」股票贈予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約翰•凡爾霖後中國第一股讓世界為之轟動。
上海飛樂音響公司1984年發行的股票(通稱「小飛樂」),是改革開放後我國公開發行的第一支股票。
000718-蘇寧環球 貌似是第一支ST
G. 上海證券交易所第一家上市交易的股票是哪一隻
上海證券交易所第一家上市交易的股票是飛樂音響 第一家退市的是PT水仙
H. 中國的最早股票交易所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深交所,成立於1990年12月1日,是為證券集中交易提供場所和設施,組織和監督證券交易,實行自律管理的法人,由中國證監會直接監督管理。深交所致力於多層次證券市場的建設,努力創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本所業務規則;接受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和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中國證監會許可的其他職能。
作為中國大陸兩大證券交易所之一,深交所與中國證券市場共同成長。16年來,深交所藉助現代技術條件,成功地在一個新興城市建成了輻射全國的證券市場。15年間,深交所累計為國民經濟籌資4000多億元,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優化資源配置、傳播市場經濟知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經國務院同意,中國證監會批准,2004年5月起深交所在主板市場內設立中小企業板塊。設立中小企業板塊,是分步推進創業板市場建設邁出的一個重要步驟,是黨中央、國務院從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大局出發做出的重要決策,也是貫徹落實十六屆三中全會以及《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精神的一項具體部署。深交所將在中國證監會的領導下,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牢牢把握「監管、創新、培育、服務」八字方針,開拓努力拚搏,銳意創新,把中小企業板塊建設好,為開辟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譜寫新篇章!
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於1990年11月26日,同年12月19日開業,為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歸屬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秉承「法制、監管、自律、規范」的八字方針,上海證券交易所致力於創造透明、開放、安全、高效的市場環境,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其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證券交易所的業務規則;接受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
上證所下設辦公室、人事(組織)部、黨辦紀檢辦、交易管理部、上市公司部、會員部、債券基金部、國際發展部、產品開發部、市場監察部、法律部、投資者教育部、技術中心、信息中心、研究中心、財務部、稽核部、行政服務中心等十八個部門,以及兩個子公司上海證券通信有限責任公司、上證所信息網路有限公司,通過它們的合理分工和協調運作,有效地擔當起證券市場組織者的角色。
上證所市場交易採用電子競價交易方式,所有上市交易證券的買賣均須通過電腦主機進行公開申報競價,由主機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自動撮合成交。目前交易主機日處理能力為委託2900萬筆,成交6000萬筆,每秒可完成16000筆交易。
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展,上海證券市場已成為中國內地首屈一指的市場,上市公司數、上市股票數、市價總值、流通市值、證券成交總額、股票成交金額和國債成交金額等各項指標均居首位。至2007年12月底,上證所擁有860家上市公司,上市證券數1125個,股票市價總值269839億元。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通過上市,既籌集了發展資金,又轉換了經營機制。
邁入新世紀後,上證所肩負著規范發展市場的艱巨任務,也面臨著進一步推進市場各項建設的良好機遇。憑借一流的硬體設施和浦東優越的區位優勢與強大輻射力,憑借上海經濟良好發展勢頭和特有的龍頭效應,憑借國企改革和金融中心建設對上海資本市場的積極推動,上證所將按照堅定信心、加強監管、保持穩定、規范發展的思路,在技術、監管、人才、服務等方面多管齊下,為建設一個規范透明、高效開放、充滿生機活力的世界一流交易所開啟新的篇章。
I. 世界上最早的股票交易所。
最早的股票交易所是1613年成立的荷蘭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中國最早的證券交易所是1905年設立的「上海眾業公所」。建國後,一度取消證券交易。1990年至1991年,上海和深圳相繼設立證券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