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融資賬戶,股票賣出多日,轉賬為什麼顯示金額為0,尚有部分資金未還
融資融券交易細則內容太多,可以自行查看開戶時券商給的融資融券手冊。 融資買入股票後,賣出時可以選擇擔保物賣出,這時賣出所得資金優先償還該股票的融資負債,償還負債後的剩餘資金,可以自行安排用途 也可以選擇色賣券還款,這時賣出所得資金優先償還該股票的融資負債,償還負債後的剩餘資金,再由系統自己安排償還其他股票的融資負債,償還整個賬戶全部負債後的剩餘,可以自行安排用途。 如果沒什麼特別要求,個人選擇賣出股票時,一般都會選擇「擔保物賣出」,賣出後再詳細計劃資金使用。資金可以選擇手動償還其他負債,也可以暫時不用閑置,也可以把資金轉出信用賬戶。
2. 股票賬戶的資金少莫名少了
還要加上印花稅和券商的傭金,此外還有過戶費,如果你的總資產在100萬左右的話,這次買入共產生的手續費就應該在5000左右(不含賣出),那就是正常的,如果你的總資產遠遠低於100萬,或者說具體點這次買入的股票的時候當時的市值遠遠小於100萬,像你所說的那樣情況就有問題了,在收盤之後你查看一下交割單,如果買賣沒有問題的話就打電話問問券商,或者直接去證券公司問,必須得弄清楚了!
3. 已開通融資融券,是不是資產低於50萬就不能再操作了
不是的,已開通的只要有擔保品就可以操作的。
已開通融資融券,資產低於50萬還能再操作。只要滿足開戶的條件50萬資產,開通了融資融券賬戶後,就對資金沒有做要求了,信用賬戶里保證金沒有50萬,那麼可以融到的資金也會相應的縮減,但不影響融資融券的操作許可權。
(3)股票融資賬戶資金變少擴展閱讀:
融資交易中,投資者向證券公司交納一定的保證金,融入一定數量的資金買入股票的交易行為。投資者向證券公司提交的保證金可以是現金或者可充抵保證金的證券。
而後證券公司向投資者進行授信後,投資者可以在授信額度內買入由證券交易所和證券公司公布的融資標的名單內的證券。
如果證券價格上漲,則以較高價格賣出證券,此時只需歸還欠款,投資者就可盈利;如果證券價格下跌,融入資金購買證券,這就需要投資者補入資金來歸還,則投資者虧損。
融券交易中,投資者向證券公司交納一定的保證金,整體作為其對證券公司所負債務的擔保物。融券交易為投資者提供了新的盈利方式和規避風險的途徑。
如果投資者預期證券價格即將下跌,可以借入證券賣出,而後通過以更低價格買入還券獲利;或是通過融券賣出來對沖已持有證券的價格波動,以套期保值。
4. 股票資金帳戶中有可用資金,但用資金卻轉不出錢,也沒有融資融券,更沒借貸都是自有資金,為什麼
資金處於可用不可取狀態,所以不能轉出。往外轉錢,賬戶上的錢必須閑置一個晚上,下一交易日才能轉出去。收盤後不能購買券商保證金理財,那樣永遠不能轉。如果有開通理財,保留取款余額,要麼關閉該項業務。
融資融券賬戶中,不管是自有資金還是自有資金買的股票,都是擔保品,不存在轉不轉的問題。從普通賬戶轉股票到融資融券賬戶,才是把股票轉為了擔保品。
融資主要分為債權融資和股權融資。債權融資的條件簡單來說就是,公司是合法經營的,然後要麼有抵押,要麼有擔保。債權融資也就是常說的貸款,是需要還的。而股權融資是不需要還的,並且不需要抵押和擔保。
(4)股票融資賬戶資金變少擴展閱讀:
融資融券在各國採取了不同的運作模式。例如,在美國市場化分散授信模式和日本專業化模式下,融出資金的中介有證券公司和證券金融公司,但最終的資金融出方通常是銀行。
當前採取的運作模式則規定資金融出的直接主體是證券公司,即證券公司以自有資金、證券向客戶融資融券;同時,確立了證券金融公司向證券公司提供轉融通的制度。股票質押融資一般由銀行、典當行等機構辦理,資金融出主體與融資融券有明顯區別。
5. 融資賬戶有未平倉股,但資金賬戶里沒有是怎麼回事
融資賬戶有未平倉過,但資金賬戶裡面沒有是因為融資融券和股票賬戶不是一個。
6. 為什麼股票停牌融資余額會變少
融資余額減少可能有兩方面因素:1、融資後沒敢買,又還回去了;2、融資後買入股票,所以余額減少。要結合融資買入量看。
停牌是指某一種上市證券臨時停止交易的行為。對上市公司的股票進行停牌,是證券交易所為了維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和市場信息披露的公平、公正以及對上市公司行為進行監管約束而採取的必要措施。
《證券法》第一百一十四條 因突發性事件而影響證券交易的正常進行時,證券交易所可以採取技術性停牌的措施;因不可抗力的突發性事件或者為維護證券交易的正常秩序,證券交易所可以決定臨時停市。
融資:從狹義上講,融資即是一個企業的資金籌集的行為與過程,[1] 也就是說公司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資金擁有的狀況,以及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的需要,通過科學的預測和決策,採用一定的方式,從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去籌集資金,組織資金的供應,以保證公司正常生產需要,經營管理活動需要的理財行為。
從廣義上講,融資也叫金融,就是貨幣資金的融通,當事人通過各種方式到金融市場上籌措或貸放資金的行為。
7. 股票融資買入資金大,融卷買入少是怎麼回事。
估計和我們這里的大多數股民長著『牛眼』有很大的關系,他們習慣買入股票待漲,如果被套,就採取低位補倉的方法降低成本價,如果資金匱乏了,有融資資格的,就去融資買入。如此就造成我們的A股市場,融資始終大於融券的獨特風景線。
另外,不習慣融券做空賺錢,也是一個原因。
以上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一定準確,見諒。
祝順利!
8. 融資做股票,虧了資金要還嗎
虧到機構設定的止損位,機構會強行平倉的,以保證他們的本金還在,當然機構永遠不會吃虧的,該給的還是要給機構,剩下的就是自己虧完後還有多少就是多少了
9. 股票融資余額下降到高峰的一半說明什麼意思
融資融券交易並非沒有門檻。
按照我國對融資融券交易的規定,在證券公司的賬戶里擁有50萬元資金,並需開戶交易18個月以上的客戶才能參與融資融券,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時,融資保證金比例不得低於50%;當融資融券保證金比例為50%,且擔保物全部為現金時,融資融券杠桿比例達到最大倍數3倍。若擔保物包含可充抵保證金證券時,擔保比例要低於3倍。同時,客戶維持擔保比例不得低於130%。當客戶維持擔保比例低於130%時,應當通知客戶在約定的期限內追加擔保物,期限不得超過兩個交易日。
目前,證券公司給出的杠桿系數最低為一倍,更多的是1.2倍~3倍。所謂杠桿,是指在金融交易中任何能夠擴大收益和損失的技術,杠桿越高,獲利越大,但伴隨的風險也就越高。
杠桿帶來的「誘惑」讓一些券商「忘記了風險」。從2013年開始,就有券商開始降低融資融券的准入門檻,從規定的50萬元下降到10萬~30萬元不等,在2014年12月,有的券商甚至把准入門檻降到了5萬元,並降低保證金的比例,放大杠桿系數。
「券商私自降低門檻其實根本不合規。」有業界人士把這一波牛市稱為杠桿牛市,但也意味著,融資所具備的杠桿效應會在股市的「上上下下」中愈發顯著。
這種顯著的效應在1·19股市震盪那天,就讓許多投資者嚇出了一身冷汗。
「一出一進,本金的一半沒了,投資的理念徹底起了變化,每天都忍受著這件事的折磨。兩融就是這么殘酷。」1月24日,一位投資者發表了一篇網路文章《我是怎麼被兩融打爆的》。據這位投資者的講述,他是把賬戶里所有的本金拿出來融資買入股票,但卻在1月19日當天面臨著被平倉的風險,因為無法追加擔保,只能在第二天拋售,以防出現更多的虧損。
其實,早在1·19股市暴跌之前,「昌九生化」股票的滑鐵盧,就已經顯現出融資融券這把雙刃劍的威力。
2013年11月,一直被投資者們認為會與贛州稀土重組的「昌九生化」,在被另外一家公司宣布與贛州稀土達成合作意向後,持續下跌,隨後停盤,令投資者損失慘重,成為2013年股市場里的「黑天鵝」事件之一。
當時「昌九生化」被納入到了兩融標的股,許多投資者通過融資方式大量買入。一位朱姓投資者在當時表示,自己用不到兩萬股的「昌九生化」折成67萬元保證金,並向券商以1∶1的杠桿系數融資到67萬元,然而,隨著「昌九生化」的一路下滑和停盤,讓他直接面臨著被平倉的風險。不僅自己的67萬元本金全部賠光,還在一夜之間倒欠證券公司12萬元。
該事件也讓券商措不及防。在當時,招商證券長沙公司的一位客戶經理表示,面對已經到了130%平倉線的客戶,證券公司也沒辦法,在「昌九生化」停牌前,證券公司就已經想平倉出貨了,可股市裡根本沒人接貨,只能壓在手裡。而向投資者追加擔保,投資者也表示拿不出來錢,一時間,券商和投資者都陷入了僵持的兩難局面。
股票下跌外加融資融券,「昌九生化」的風波至今還在延續。據媒體報道,去年10月,內蒙古恆泰證券將一位融資者告上法庭,要求其償還因爆倉所欠下的38萬元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