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知識 » 年輕人應不應該有股票賬戶
擴展閱讀
中復神鷹碳纖維股票代碼 2025-08-01 20:19:45
證券股票交易手續費歷史 2025-08-01 19:22:17

年輕人應不應該有股票賬戶

發布時間: 2021-05-25 19:08:51

『壹』 年輕人該不該辭職炒股

股市還在震盪,和老股民一樣在忍受煎熬的年輕股民卻躺槍了。繼90後辭職炒股、賣房炒股的版本之後,又有了「90後職業股民表示想回去上班了」。一位經濟學博士撰文呼籲年輕人不要把時間浪費在股市上。「年輕人最大的資本是自己,一旦把自己有限的積蓄投入到股市中去,就會被行情的波動死死地抓住,然後在裡面虛度光陰,淪為庸碌之輩。」
年輕人炒股真的有這么不靠譜嗎?投在股市的時間算不算浪費?
本輪股市,為啥年輕人參與偏多
先來看一組數字對比:據統計,美國30歲以下的年輕人中,僅26%的人投資股市,而50-64歲的年齡段中,投資股市的人比例高達58%。而2014年初至今,深市新開戶投資者中30歲以下的佔比37.7%,2013年底深市投資者中30歲以下的佔比僅11.66%。
為啥本輪股市中國年輕人參與偏多?這個現象正常嗎?
1.每一輪牛市,由於財富效應,總會吸引一批人進入。中老年人是存量,年輕人是增量,自然感覺開戶的年輕人多一些。
2.本輪牛市來得快漲得猛,信息通過移動端傳播快,自然吸引思想活躍且生活壓力大的年輕人。
3.國外全民炒股是不正常,但國內投資渠道有限,房市低迷,銀行不斷降息,加之本輪牛市改革政策特徵明顯,資金想保值增值只有投入賺錢效應快的股市。上輪牛市正值房地產風生水起,投資渠道分散,所以就有這輪年輕人炒股現象。
炒股能提升哪些能力?
年輕人炒股,有見見世面的意思,並不一定是想靠這個賺錢,就想體驗一下炒股的感覺。在某些方面,還能提升個人能力。
炒股是一種理財手段,股票與經濟形勢和企業發展息息相關,炒股過程中對股票的研究,特別是在經濟利益的吸引下研究,能夠增加對國民經濟發展的了解。未來社會是金融社會,從個人財務管理和經營角度應該對資本市場有了解,社會層面也需要更多的價值投資者和市場發現者。
年輕人群體千差萬別,有愛炒股的,也有不愛炒股的,多元才夠成穩定而理性的社會結構。如果大部分年輕人不愛工作愛炒股,社會就要反思,是不是年輕人工作的投入產出比不如炒股。
「過分炒股」肯定不應該
不管是年輕人、還是中年人,天天盯盤,占據了主業的時間,被賺錢遮了眼,這樣的炒法肯定是不值得提倡的。
炒股必然要投入時間成本。各種消息、分析、辟謠、爭論滿天飛,缺乏歷練的年輕人很難沉得住氣。年輕人的時間尤為寶貴。大量統計顯示,職業人第一個收入高峰出現在30-35歲。
年輕人要想在專業領域上有所突破,想在行業里做到優秀或者金字塔尖,必須要有高強度、專心致志的專業訓練,長期來看,後者才是更值得的個人投資。賠了青春和未來的職業成長前景,就不值了。
奔著賺錢去炒股,你就輸了
年輕人炒股該不該?不應該唯結果、看賺不賺錢論。猛漲和急跌的玩兒法,不適合抗風險能力差的新人。從以往的經驗看,出於種種原因,年輕人很難從股市裡賺到大錢。
一位深受信賴的資深股民朋友鄭重告誡年輕朋友:年輕人炒股風險的確大,畢竟經驗不足,年輕氣盛。千萬別貪心、期望暴富,千萬別投入太多精力和金錢,否則得不償失,現在大多數人已嘗到苦果。
賺不到錢就不炒了嗎?也未必。炒股真正的收獲在股市之外。股市會交給你分析能力、承壓抗挫能力,瞻望未來的能力,恰恰是人在年輕時候,就要學習、領會乃至遷移運用這些能力。如果年輕人只從股市中看到了錢,不及其餘,那整體上看,不炒也罷。
面對N年一遇的牛市行情,不參與的確遺憾,參與了,要適可而止。牛市再火,最多一兩年,不要擔心因此浪費了青春,股市外學到的知識更值得珍惜。
年輕人應該怎樣炒股?
不管炒與不炒,股市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影響著每一個人的生活。從這個角度看,炒不炒股是個人選擇,也事關公共利益。不炒股也別忽略股市。
年輕人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炒股?
1.股市是投資理財的方式之一,沒有最好的投資方式,只有最適合的投資方式。要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對風險的喜惡程度,做出投資行為。國外成熟的資本市場散戶大都遠離,而交給專業機構去理財。除了股票,理財的途徑還有很多。
2.拒絕投機心態,以平常心對待股市的波動。由於影響股價的因素非常多,所以不要將全部精力投入股市,認為靠股市發家致富的想法是不切合實際的。
最後,談論股市,也是在談論人生。人在股市裡泡久了,很難控制貪欲。人生誘惑種種,不獨股市讓人慾罷不能,把握一個「度」字是人生最大的智慧。畢竟,生活除了股市,還有詩和遠方。

『貳』 反思,年輕人到底該不該炒股

年輕人不是很建議炒股。主要原因還是在於經濟不穩定,手上的閑錢並不多,但是要用錢的地方卻很多,交女朋友,結婚,買房,買車 等等都是不小的花費。年輕的時候還是建議以事業為主,等家庭事業穩定之後,可以適當炒股。

『叄』 股民呈現年輕化趨勢 ,年輕人應該炒股嗎

年輕人不應該炒股,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有理財觀念,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年輕人的拼搏精神比較的前衛,敢於承擔較大的風險,於是很多年輕人就把目光放在了股票上,這樣的行為是非常勇敢的,但是也是不好的,年輕人不應該去炒股。有著理財觀念代表著年輕人對自己的錢財會有合理的管理,同時還會像要利用閑置資金來獲取更大的收益,很多的年輕人就想去炒股,獲取到龐大的收益,對基金、理財產品一屑不顧,這樣的想法本身就是錯誤的。

『肆』 年輕人應不應該炒股是資本投資還是知識投資

炒股是沒有年齡限制的,和年齡大小也沒有關系。前提是你必須具備以下幾種品質方可進入股市或者在股市能立足:一是勤奮好學,炒股有句經典語錄:跌的時候買,漲的時候賣!夠簡單吧,會看圖就會炒股了,其實不然,一段下跌跌到一定程度,還會不會再跌了呢?如何判斷,就需要知識、經驗的積累了。二是堅持不懈,剛入市的股民是不可能贏利的,就算贏利也是偶然,這時必須把學到的知識拿到實踐中去檢驗,去完善,這個過程中,會有無數次的失敗,就看你能不能堅持不懈的學習,修正自己的判斷,完善自己的操作方法了。三是必須有一筆沒有壓力的閑錢。錢不在多,必須是沒有壓力,近一段時間都不急用的。四是要有良好的心態,股市波動是很正常的,要從容面對,別為了股票每天都睡不著覺,我覺得就沒必要了,因為已經影響到自己正常的生活了。四是嚴格的操作紀律,應該買的時候,堅決買,應該賣的時候堅決賣,機會就是一瞬間,是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 的。五是買和賣之前一定要有計劃,提前做好分析,做好應對 的計劃,規劃,計劃制定好了之後,必須嚴格遵守和執行。能做到這些嗎? 是不是覺得好難?難就對了,股市都是真金白銀,人家憑什麼把自己口袋的錢放到你口袋,所以說一千道一萬,股市有風險,但風險可控;股市能掙錢,就看你有沒有比別人多付出,多學習,多總結……

『伍』 年輕人是否應該接觸股市

如果讓我來勸的話,年輕人還是應該去接觸股市的,但不是盲目的投入,你盲目的去去投資一個股票,你可能會啊,輸的什麼都沒有了,會讓你非常非常傷心,所以千萬不要盲目的去投,你應該去了解一些關於股市的知識,以及當今現象的中國股市,你應該怎麼去買股票去買哪些股票一開始怎麼買,怎樣才能做到低買高賣,股市有一句話叫做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才是師傅,這個你要好好的去琢磨琢磨,研究研究。

那麼到底去哪裡才能了解這些知識呢?有很多的關於股市的書,你其實可以去中山看看,肯定是有的,他們回街上很多這些方面的內容,隨便翻翻看看,一開始是看不懂,那你就先進入股市去刷兩吧,一開始不要花很多資金,萬一你虧得很厲害了,是吧,然後你要去翻一些相關的比較好的公眾號,因為這個時候有很多人,很多做投資人都做公眾號了,而且做的還不錯,你要去看看他們怎麼說,然後去投資。

年輕人應該趁還有一點小錢的時候稍微玩兩把股市,這是應該的,不能讓錢一直處在一個非常低的增長的狀態,是需要考慮錢生錢,當然絕對不能盲目。

『陸』 年輕人應不應該加杠桿來進行炒股呢

這個要看自己能不能有能加駕馭杠桿的風險,因人而異吧!

杠桿投資可以說是以小博大,但是往往高收益跟隨的就是高風險。所以這個和投資者的年齡沒有多大關系,最重要的是投資者目前擁有財富!

如果資產已經達到加杠桿都覺得利潤小的精英人士,對於他們要做的就是資產規劃了,可以找一些專業的基金機構打理。自己要實現財富增值,壓力還是蠻大的!我們不深究,因為我們說的是普通人。

普通人要想財富增值難度是非常大的,首先要做到溫飽,然後在做到儲蓄,最後鍛煉投資技巧。這些都完成後,這時候在選擇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如果在財富增值階段就像快速完成,那麼就得看看自己的本事了。

綜上:我們可以得出,杠桿投資最好是有資金的投資者使用,如果資金不充裕,玩杠桿可能只會引火上身。所以不管做什麼投資,永遠把風險放在第一位,才是最重要的。

『柒』 年輕人到底應不應該炒股

個人認為不應該,個人07年牛市經歷過你這個階段,股市作為投資工具,應該需要一個緩慢學習的過程,當成投機的工具甚至職業,短期可能會有很好的收益,長期來說對於個人成長是不利的。

『捌』 年輕人該不該炒股我21歲。

是新手嗎。這個年紀都可以炒了啊。比你小的有資本都炒了啊。順便可以關注期貨之類的金融知識,也許慢慢地你會很感興趣 。就算不敢興趣,多學點東西沒錯的。可以學習積累財富的經驗和方式。現實點說,這個社會要想給自己有錢,直接間接離不開這些相關的東西。
個人覺得炒股時候的心態不要太極端了。
如果你心理素質不是那樣的話就沒問題。
我大學的時候接觸的,專業學的選修課,老師教,帶的。同學都和你差不多年紀,那時候我還覺得自己學得太晚了呢。

『玖』 年輕人到底該不該炒股

可以拿閑錢交個學費,慢慢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