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票賬戶導出交割單為什麼只能導出100天的
一是系統設置默認的,二是時間太長,伺服器空間不足
,需要定期清理,所以不同的券商提供的保存時間長短不一樣
2. 在什麼網站能查到隨便一隻股票連續180天的行情啊
隨便去那家證券公司的主頁上下個免費的交易軟體就可以看了~~~而且不止180天!!
3. 股票賬戶可查過去某年某一時間節點的總資產和盈利嗎
可以的 ,可以去找開戶券商查流水
4. 怎麼查以前開的股票賬戶呢開過三個沒用過,都忘了
可以咨詢所在證券公司客服或到開戶證券公司官網的網上營業廳入口去查賬號。還可以網上營業廳重置密碼。如果忘記在哪家證券公司開戶的話,可以到任意證券公司去查詢。
5. 股票賬戶每人只能開幾個
2016年10月14日,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簡稱「中登公司」)盤後丟出了一枚重磅炸彈:將一個投資者開立證券賬戶數量上限,從20戶調整為3戶,新規自2016年10月15日起實施。消息一出炸開了鍋,還在拚命拉客戶的券商已哭暈在地?業界表示,每個投資者證券賬戶上限下調為3個以後,投資者開立多個賬戶的便利性將大為受限,這對以低佣戰略制勝的互聯網券商無疑是沉重打擊。
那麼 股市賬戶也要限購了嗎?
自1998年以來,為了防止個人證券被盜賣,證監會規定一人只能選擇一家證券公司作為證券買賣的唯一受託人,也就是只能開立一個證券賬戶。去年4月12日,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決定,自2015年4月13日起放開「一人一戶」,允許自然人投資者根據實際需要,開立20個A股賬戶及場內封閉式基金賬戶。
放開「一人一戶」限制後,一時間,不少券商營業部一度出現排隊開戶的場面。中國結算證書系統甚至因開戶人數激增出現「擁堵」,眾多券商開戶無法正常出單。但政策實施一年多,從數據來看,多開3戶以上的投資者僅占同期新開戶投資者的2.6%,而且對賬戶使用率明顯偏低,導致空置率高,浪費技術系統資源。另一方面,一位券商營業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多餘的賬戶也有可能被用來做一些違法違規的操作。
因此,有券商人士認為,將「一人20戶」下調至「一人3戶」談不上股市限購,這僅僅是一次基於實際需求的調整。
6. 股票賬戶每人只能開幾個
根據中國登記結算公司的規定來看,一個自然人和普通機構投資者在同一市場最多隻能申請開立3個同類賬戶。
目前上交所的股東賬戶最多3個,深交所的股東賬戶最多是20個。也就是說,你如果想要開通既能買上交所,又能買深交所的股票的證券賬戶的話,就只能開三個。而開完這三個證券賬戶以後,再開的賬戶就只能買深交所的股票了,而不能買上交所的股票。
開滿三個賬戶之後,也可以辦理轉戶或者銷戶,再騰出一個名額去重新開立。而你如果有休眠賬戶的話,一般需要先注銷或激活休眠賬戶之後,才能再新開帳戶。
而且最新規定要求,所有的券商都應支持網上銷戶,具體的注銷條件可以詢問一下券商的客服人員。
若要同時申請滬A和深A賬戶,也不需要在申請時特別說明,直接在開戶的時候勾選想要申請開通的賬戶類型即可。
7. 個人股票賬戶查單只股票如600xxx,過去三年的買進賣出記錄,手機證券公司app上可以嗎我是招商
查單只股票在三年裡的買賣記錄,證券公司一般是沒有該功能的,只能設置一定的時間段,查詢一定時間段內的所有股票交易情況。
查詢到一定時間段的交易情況後,可以點擊一下證券代碼,就會把同一隻股票的所有操作集中在一起,這樣看起來方便一點。
如下圖所示:
8. 股票賬戶能查一年以前的轉賬數據嗎
可以,不過要去銀行營業廳才能查出。
銀行轉賬是指:
(1)通過銀行將款項從付款單位(或個人)的銀行帳戶直接劃轉到收款單位(或個人)的銀行帳戶的貨幣資金結算方式。
(2)銀行轉帳結算是指不使用現金,通過銀行將款項從付款單位(或個人)的銀行帳戶直接劃轉到收款單位(或個人)的銀行帳戶的幣資金結算方式。
9. 華泰的股票資金明細賬戶最久可以查多長時間的賬單
在證券賬戶裡面有個查詢選項,在查詢選項裡面就會有個歷史成交查詢,一般可以查詢半年的交易記錄。如果查詢長時間的歷史記錄可以到開戶證券公司打對賬單。
股票資金帳戶是股民進行股票交易的一種帳戶形式。股民需要通過股票資金帳戶進行股票買賣。是目前股票買賣的一個必須的帳戶。
股票資金帳戶辦理:
股民需先到證券公司開戶,只需要身份證就行了,也就是說你只需要帶身份證去證券公司填兩張開戶表(上海和深圳)就行了。資金賬戶就更簡單了,證監會取消了證券營業部的資金櫃,所有客戶的資金賬戶就是客戶的銀行卡。因此你只需要帶一張各大商業銀行的銀聯卡去簽署銀證轉賬協議後就可以了。
10. 理財最低180天,到期日十年,買完後不顯示180天成了十年
其實理財很簡單,歸結起來就八個字【量入為出,投資理財】,前四字代表財富的防禦手段,支出必須小於收入,每個月都要有儲蓄,節儉是財富的基石,後四字代表財富的進攻方向-投資,當你有儲蓄時,就該想到怎麼去增值了,核心思路就是持有升值的資產並放棄貶值的資產。
那些高大上神秘富裕階層和金融理財機構投資的到底是什麼呢?我來解密,他們投資的就是大額存單(存款)、債券(企業債、國債、可轉債)、基金(貨幣基金、ETF基金、股票基金)、大宗商品(什麼銅鋁黃金白銀大豆玉米之類的商品)、不動產、期貨(什麼國債期貨商品期貨股票指數期貨外匯期貨)、外匯(通過持有持續升值的外匯,什麼美元英鎊澳幣歐元日元之流)和期權(股票期權、商品期權、外匯期權、利率期權等等),這些就是最基本的工具,並且!這是大眾化的,人人可以參與,所以,富人投資的東西照樣就是大眾投資化的理財工具,並且,他們大部分只懂得企業經營,對其它一竅不通,只能通過財富管理機構(私募股權基金、私募證券基金和對沖基金)間接投資罷了,包括我們熟悉的銀行理財產品,它們投資的無非就是短期融資(說白了就是其它企業缺錢了,銀行向大眾募集資金,打包借給企業而已),貨幣市場理財(就是銀行向大眾募集資金,去參與國債逆回購,票據(幾百萬到上億),大額存單和銀行拆借,銀行拆借就是銀行之間互相借錢!),為了搞得神秘些,它們刻意取個高大上的名字罷了,實則大家做的都是同一個投資,這樣他們才有生意做,並愉快的收取管理費手續費了。
我們大眾和富人唯一的區別就是:他們有錢,可以參與需要大量資本參與的工具(比如企業收購需要上千萬幾億),而那些投資高手如對沖基金管理人根本就看不起幾十萬,他們只認錢只給幾億資產的富人服務,我們沒錢,所以不能收購公司,其它的大家平起平坐。
但是實施起來恐怕非一朝一夕,首先量入為出就得先改變消費觀念,不做月光族,得有儲蓄資本,其次,如何才能持有升值的資產呢?需要了解各種理財工具,得學習,並了解它們的特徵。這樣做還有個好處-那就是防騙,我們都知道金融行業是詐騙最多的地方,甚至存款也可能被忽悠買成保險,何況還有那些垃圾簡訊、垃圾電話、垃圾信息呢?我只能是普及正確的知識,並揭露各種騙局,當你不再犯錯時,自然就會理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