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国的股票历程是什么
我国的股票历程
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漫长而不断演变的发展历程。以下是关于中国股票历程的简要介绍。
一、起步阶段
中国的股票市场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是以地方性的股票交易为主。当时,一些企业开始尝试通过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这标志着我国股票市场的诞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出现了一些证券交易机构,股票市场开始逐渐形成。
二、初步发展阶段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股票市场经历了快速的发展。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股票市场的规模逐渐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同时,政府对股票市场的监管也逐渐加强,推动了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在这一阶段,股票市场为中国企业的融资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成熟阶段
近年来,中国的股票市场日趋成熟。市场的参与者不断增加,市场结构日趋完善。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推动,股票市场也逐渐涌现出更多的新兴产业和优质企业。同时,政府对股票市场的监管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市场体系日益健全。中国的股票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和活力的市场之一。
综上所述,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起步、初步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从最初的地方性交易到如今成为全球重要的市场之一,中国股票市场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这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融资平台,也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❷ 中国股市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1986年,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静安证券业务部的开张,标志着新中国从此有了股票交易。1990年12月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宣布开业,拉开了中国股票交易的序幕。1992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从而使中国的股票交易逐渐走上了正规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股票交易是股票的买卖。股票交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证券交易所买卖股票,称为场内交易;另一种是不通过证券交易所买卖股票,称为场外交易。大部分股票都是在证券交易所内买卖,场外交易只是以美国比较完善,其他国家要么没有、要么是处于萌芽阶段。股票交易(场内交易)的主要过程有:开设帐户、传递指令、成交过程、交割、过户。
股票市场也称为二级市场或次级市场,是股票发行和流通的场所,也可以说是指对已发行的股票进行买卖和转让的场所。股票的交易都是通过股票市场来实现的。一般地,股票市场可以分为一、二级,一级市场也称之为股票发行市场,二级市场也称之为股票交易市场。
中国股市从哪年开始大致分为行业板块、区域板块、概念板块三大板块,细分大致有九十大类。行业板块包括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水生产、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区域板块包括黑龙江省、新疆板块、吉林板块、甘肃板块、辽宁板块、青海板块等。概念板块包括锂电池、军工航天、新能源、低碳经济、稀缺资源、循环经济、物联网、智能电网、铁路基建、黄金概念、3G概念、股权激励、基金重仓、资产注入、分拆上市、稀土永磁、多晶硅等概念。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初创阶段、扩张阶段、规范发展阶段、改革阶段、开拓创新阶段。初创阶段为1991-1993年,我国在进行股份制改造以及改革经济体制的前提下,开始逐步创建自己的证券市场。扩张阶段为1994-1998年,中国证券市场在此阶段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运营。规范发展阶段为1999-2004年,证券市场在此阶段变得越来越规范。改革阶段为2003-2008年,中国股票市场在此阶段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开拓创新阶段为2008年至今,我国股票市场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一度变得萎靡。
❸ 中国股票发展史
30年前的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伴随着开市锣声正式启航,自此开启了中国股市的传奇篇章。三十年间,这个市场经历了无数的起伏与变迁,见证了投资者的热情与市场的成长。
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开始,股票和债券发行逐渐复苏,企业尝试股份制改革。1980年,抚顺红砖一厂的“准股票”和成都市工业展销信托股份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股市的萌芽。邓小平赠送飞乐音响股票予约翰·范尔霖的事件,彰显了中国对证券市场发展的决心。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股市进入规范化阶段。1992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设立,标志着统一监管体制的形成。2001年,用友软件的上市开启了非公有制企业IPO的新纪元,贵州茅台的崛起则预示了中国股市的实力与潜力。
21世纪以来,随着QFII制度的实施、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开设,以及沪港通、深港通的开通,中国股市进一步国际化。2020年的新《证券法》和科创板的注册制改革,更是标志着中国股市法治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速。
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一部经济改革的见证,也是中国金融市场不断成熟和国际化的缩影。未来,中国股市将继续书写新的篇章,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