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力板块龙头股有哪些
1、长源电力(000966)
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源公司)成立于1995年, 2003年该公司按照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划归到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公司全资、控股和租赁经营共七个电厂,可控装机容量为137.25万千瓦,经营规模177.25万千瓦。
2、穗恒运A(000531)
广州恒运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穗恒运A),是广州市属国有控股的重点电力生产和集中供热的上市企业,,滨临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出海水通道之珠江。
3、吉电股份(000875)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是1993年4月经吉林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吉改股批(1993)第47号】文批准。
4、国投电力(600886)
国投华靖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投电力”)是由中国石化湖北兴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兴化”)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国开投公司”)进行资产置换后变更登记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5、上海电力(600021)
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6月4日,并于2003年10月14日在境内成功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同年10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
2. 今天上午追的中国电建,快到十一点半的的时候银行股票全都大幅度涨幅,跟我的中国电建有关系吗
今日应该是二八转换的开始,指数下降的可能性很低,而创业板需要调整。银行类和电建属于一线蓝筹,今日面临上涨,买的不错。电建的涨幅其实不低,选股很正确。
希望您能采纳。
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一所如何
始建于1956年,隶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是研究激光与红外技术的综合性研究所,国家一类科研事业单位。
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控股哪些上市公司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cetc)是经国务院批准,于2002年3月1日成立,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大型骨干企业,也是国家批准授权的投资机构之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成员单位及分支机构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近20个国家及地区。在职职工5.38万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0名、国家级专家215人,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约55.1%。
5年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研究领域覆盖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各专业门类,具备从电子元器件、整机到系统工程的综合技术创新开发、系统集成实力。现拥有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中心和21个国家级部级检测机构,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集团公司成立五年来,共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9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12项,授权专利504项。同时,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资产总额增加1.35倍,净资产增加2.55倍,销售收入、利润年均增长分别为27.8%和2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凭借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勇于承担国计民生的大型综合信息系统工程,积极服务于金融、税务、能源、交通、安全等重要行业,为奥运安防工程、军民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和国家综合气象网提供了大量先进的信息系统装备,研制成功国家“863”重大攻关专项——100纳米离子注入机,实现了微电子核心装备技术五代的跨越。同时,对外贸易发展势头迅猛,业务范围已达南亚、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南美洲等地区,并相继与几十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和知名企业建立了广泛合作关系,代表国家参加多个国际组织,开展了与欧共体在伽利略导航卫星项目上的合作,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起cetc良好的品牌和形象。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本着“以创新追求卓越,用信息服务人类”的宗旨和“科技强军、产业报国”的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求实创新,诚实守信,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不断向全球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信息产品、服务和全面解决方案,为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成员单位:
电科院
北京
电子科学研究院
2所
太原
西北电子装备技术研究所
3所
北京
电视电声研究所
7所
广州
广州通信研究所
8所
淮南
安徽光纤光缆传输技术研究所
9所
绵阳
西南应用磁学研究所
10所
成都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
11所
北京
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
12所
北京
北京真空电子技术研究所
13所
石家庄
河北半导体研究所
14所
南京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
15所
北京
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
16所
合肥
合肥低温电子研究所
18所
天津
天津电源研究所
20所
西安
西安导航技术研究所
21所
上海
上海微电机研究所
22所
新乡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
23所
上海
上海传输线研究所
24所
重庆
四川固体电路研究所
26所
重庆
四川压电与声光技术研究所
27所
郑州
中原电子技术研究所
28所
南京
南京电子工程研究所
29所
成都
西南电子设备研究所
30所
成都
西南通信研究所
32所
上海
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
33所
太原
太原磁记录技术研究所
34所
桂林
桂林激光通信研究所
36所
嘉兴
江南电子通信研究所
38所
合肥
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
39所
西安
西北电子设备研究所
40所
蚌埠
蚌埠接插件继电器研究所
41所
蚌埠
华东电子测量仪器研究所
43所
合肥
华东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44所
重庆
重庆光电技术研究所
45所
平凉
平凉半导体专用设备研究所
46所
天津
天津电子材料研究所
47所
沈阳
东北微电子研究所
48所
长沙
长沙半导体工艺设备研究所
49所
哈尔滨
东北传感技术研究所
50所
上海
上海微波技术研究所
51所
上海
上海微波设备研究所
52所
杭州
杭州计算机外部设备研究所
53所
锦州
东北电子技术研究所
54所
石家庄
石家庄通信测控技术研究所
55所
南京
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
58所
无锡
无锡微电子研究所(无锡微电子科研中心)
信息化工程总体研究中心
中电科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中电华通通信有限公司
中电科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中电科技电子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北京中电科卫星导航系统有限公司
中电科技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中电科技德清华莹电子有限公司
长江数据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华通信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科控微电子工程公司
5.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有多少研究所分别在哪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现有二级成员单位48家,上市公司8家,分布在全国26个省、市、区。集团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拥有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8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和创新中心10个。
研究所具体地点如下:
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研究所——北京市
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所——安徽省淮南市
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所——四川省绵阳市
4、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四川省成都市
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北京市
6、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北京市
7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河北省石家庄市
8、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江苏省南京市
9、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北京市
10、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六研究所——安徽省合肥市
1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天津市
1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市
1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上海市
14、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河南省新乡市
1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三研究所——上海市宝山区
16、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河南省郑州市
17、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江苏省南京市
18、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四川成都市
19、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上海市
20、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浙江省嘉兴市
2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安徽省合肥市
2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安徽省合肥市
2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六研究所——天津市
24、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七研究所——辽宁省沈阳市
2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26、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一研究所——上海市
27、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三研究所——辽宁省锦州市
28、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江苏省南京市
(5)中国电科11所股票扩展阅读: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科,英文简称CETC)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原电子工业部直属电子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基础上组建而成的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国务院授权的投资机构,2002年3月1日正式挂牌运营。现有二级成员单位48家,上市公司8家,分布在全国26个省、市、区。在职职工16万余人,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8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和创新中心10个。
201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41.8亿元,实现利润203亿元,净资产总额1619.8亿元,连续13年获得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A级和4个任期经营业绩优秀企业,连续两次荣获任期“业绩优秀企业”和“科技创新优秀企业”。2013-2015年任期荣获中组部和国资委中管企业“优秀”领导班子。2016年位列世界500强第400位。
经历十六年的奋斗,中国电科已发展成为国内唯一覆盖电子信息全领域的大型科技集团;国内唯一在国家海洋、空间、网络三大战略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军工集团;国内唯一能够同时为各军兵种全方位提供信息化装备的军工集团;国内唯一能够为我军各种型号的卫星、导弹、飞机、舰船、车辆提供各类关键元器件的企业集团;国内在公共安全和电子信息装备、仪器仪表的研制、生产和服务方面最具实力的国有中央企业。
6. 112家央企名单 股票代码
打不赢。 就算刘备不归附曹操,作壁上观,仅凭东吴一隅之力也根本无法与百万之师(演义)抗衡,第一,北方多战骑,而且士卒众多,作战勇猛,而东吴听到曹操来袭,早已经人心大乱。 第二,曹操有北方大部领土作后援,而东吴只有江东一地,后勤补给和长期消耗战是问题。 第三:当时东吴已经有很多大臣准备收拾包袱另寻新主。
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一共有多少个研究所
截止2015年10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一共有58个二级单位(研究所)
研究所名单:
(7)中国电科11所股票扩展阅读:
1,公司简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电科)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信息产业部直属电子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基础上组建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副部级军工集团。 主要从事国家重要军民用大型电子信息系统的工程建设,重大装备、通信与电子设备、软件和关键元器件的研制生产。
2018年7月19日,全球同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排名388位。
2,主要荣誉:
2016年7月20日,《财富》世界500强出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名列财富世界500强之一,位列408位。
2016年8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98位。
2017年11月,在“2017年中国大陆创新企业百强榜单”中位列梯级II。
参考资料:集团概况——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官网
8. 中电11所硕士研发待遇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简介
公司地址: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青龙路1号
公司网址:
邮 箱:[email protected]
邮 编:400060
一、基本情况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重庆九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出资组建的高科技环保企业,注册资本金7500万元。主要从事火电站烟气脱硫脱硝、水务产业、核电环保和节能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
远达公司现有控股子公司4家,总资产10.06亿元,净资产1.98亿元,银行信用等级AAA。2007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4.1亿元、利税1.3亿元,人均产值640万元。
远达公司是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国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国家环保产业骨干企业、国家环保产业发展(重庆)基地烟气脱硫技术开发及成套设备生产牵头单位和国家发改委与环保部批准的国家首批火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试点项目签约单位。
截至目前,远达公司已累计签约脱硫脱硝项目57个,机组106台,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签约水处理项目46个,累计合同总金额65亿元。承担的重点项目有:国内首台单机百万机组烟气脱硫项目——华能浙江玉环电厂一期工程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脱硫工程、国内首台单机百万机组烟气脱硝项目——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脱硝工程、北京2008奥运重点环保项目——华能北京热电厂4×25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国内首台采用“烟塔合一”技术的脱硫项目),已成为中国脱硫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正与美国绍尔集团、GE公司、日本三菱重工和奥地利AEE等公司合作,致力开拓国际环保市场。
二、高新技术特征及优势
行业前景好。科学发展、节能减排是我国治理环境污染的首要任务,国家高度重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国家加快电源建设为电力环保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我国对燃煤电站脱硫、脱硝已经全面展开,因此行业前景非常好。
区域优势明显。重庆是我国实施火电厂烟气脱硫最早的城市,且具有应用技术工艺多的特点,更重要的是重庆地区是“高硫煤”的典型代表。综合上述优势,为带动和提升我国烟气脱硫技术水平,原国家计委在2000年批复远达作为依托单位,建立“烟气脱硫高技术示范(重庆)基地。”
员工综合素质高。公司拥有一支以工程设计和工程管理为核心的高素质员工队伍,现有员工220人,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161人(其中博士5人、硕士12人),占员工总数的73%;具有中级以上职称103人(其中高级职称26人),占员工总数的46.8%;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8人,占员工总数的76%;员工平均年龄为34岁。
引进技术、产学研推动自主创新。公司的技术路线为:引进技术奠定基础、自主创新推动发展。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产学研合作,进行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优化和自主创新,现已掌握了7种不同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3种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为国内同行业中拥有技术最多的企业,提高了公司核心竞争力,确保公司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同行业三甲。
搭建了良好的科研平台。远达公司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环境工程技术中心的依托单位,经国家人事局批准,设立了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组建了“重庆市能源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同时也是远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指定的“全国烟气脱硫技术管理与运行维护人员培训基地”。为技术创新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整体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2003年公司成立了研发中心,主要进行引进技术的改进优化和集成创新。目前公司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庆市企业技术中心、重庆市能源环境工程研究中心。
公司技术中心是公司核心职能部门之一,同时也是三个研发机构的主要载体,牵头与设计部、工程部、市场开发部一起进行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公司成立了技术委员会,是公司技术决策的最高机构;组建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为首专家委员会,为研发决策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支撑。
在科技项目管理上,主要由在站博士、各专业技术带头人担纲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总体组织协调,下达课题任务分工到各专业技术小组,开展科技创新工作。
远达公司先后引进日本三菱重工株式会社(简称MHI)液柱塔湿法脱硫技术、奥地利能源及环境集团公司(简称AEE)喷淋塔湿法脱硫技术、干法脱硫技术和意大利TKC公司(简称TKC)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公司与重庆大学、西安交大、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化工研究院、兰州化工研究院、奥地利AEE公司、日本三菱公司等进行了深入的产学研合作,成功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技术——“YD-BSP烟气脱硫成套技术与装备”,该技术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填补了国内空白。
几年来,远达共申报专利60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承担国家、地方及集团公司科研项目22项,其中,承担的原国家计委国债项目——“烟气脱硫技术及装置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已通过国家验收;“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脱硝脱汞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工程”被科技部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火力发电厂水系统零排放改造技术的研究与示范”被列入重庆市重大科技专项。获奖科研项目14项,其中,“YD-BSP烟气脱硫成套技术与装备”获重庆市2007年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型火电厂烟气脱硫关键技术研究及成套装置产业化”获首届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奖铜奖和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三等奖。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7篇,其中SCI、EI收录7篇。
技术的不断进步提升了公司核心竞争力,确保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屡屡获胜,成为行业排头兵。截至目前,远达公司已累计签约脱硫脱硝项目57个,机组106台,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签约水处理项目46个,累计合同总金额65亿元。公司所建设的脱硫装置在国家“十一五”期间建成完工后,每年将减排二氧化硫近220万吨,也将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