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平安首次回购股份是怎么回事
股份回购是指公司运用自有资金,按一定的程序购回发行或流通在外的本公司股份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减少公司注册资本;(二)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三)将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四)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五)将股份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六)上市公司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
公司因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应当经股东大会决议;公司因前款第(三)项、第(五)项、第(六)项规定的情形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可以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股东大会的授权,经三分之二以上董事出席的董事会会议决议。
公司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收购本公司股份后,属于第(一)项情形的,应当自收购之日起十日内注销;属于第(二)项、第(四)项情形的,应当在六个月内转让或者注销;属于第(三)项、第(五)项、第(六)项情形的,公司合计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数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百分之十,并应当在三年内转让或者注销。
上市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上市公司因本条第一款第(三)项、第(五)项、第(六)项规定的情形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应当通过公开的集中交易方式进行。
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为质押权的标的。
中国平安于2018年10月30日发布公告,公告提示“为积极响应国家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政策导向,稳定资本市场,促进股东价值最大化,制定股份回购计划。”详询回购内容建议您查看公司公告。
参考:http://www.npc.gov.cn/npc/xinwen/2018-11/05/content_2065671.htm
http://www.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
『贰』 我有中国平安公司的内部职工股票10000股,2009年不知道什么时间分红,分多少哪位朋友知道告诉我。谢谢!
★最新分红扩股 ★特别提醒
【分红】2008年度 年末利润不分配 ★2009一季报预约披露时间: 2009-04-28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决定于2009年6月3日上午召开2008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公司2008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等事项
这是中国平安最新发布的希望对你有用
『叁』 中国平安h股增发的股票的股东是谁
腾讯马化腾,阿里巴巴马云也是股东
『肆』 中国平安融资到底目的是什么~~
【2008-01-21】
刊登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A股方案,上午停牌一小时
中国平安日常关联交易公告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下称:本集团)在日常业务过程中,按照一般商务条款与关联法人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交通银行)存在存款类日常关联交易,公司预计本集团于2008年至2010年期间的任意一天在交通银行的存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390亿元。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的公告
2007年10月26日,本公司获得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注册资本及修改公司章程的批复》批准,并于2007年11月13日取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换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7,345,053,334元(上述募集资金人民币38,221,924,360元中,人民币1,150,000,000元计入实收资本,其余人民币37,071,924,360元计入资本公积)。
前次募集资金实际投资项目无变更情况。截至2007年6月30日,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已全部用于充实本公司资本金,本公司于2007年6月30日的实收资本为人民币7,345,053,334元。充实资本金后,本公司各项业务保持快速稳定发展,2007年6月30日,本公司合并净资产较上年末增长106.35%,2007年1-6月合并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104.4%。
董事会认为,本公司按前次A股招股说明书承诺的A股募集资金运用方案以前次募集资金充实了本公司资本金,有效使用了募集资金。本公司对前次募集资金的投向和进展情况均如实履行了披露义务。
公布董事会决议暨召开股东大会公告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1月18日召开七届十七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如下决议:
一、通过公司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联交易的议案。
二、通过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方案的议案。
1.本次发行种类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1.00元。
2.发行数量:不超过120,000万股。
3.发行方式:采用网上、网下定价发行方式。公司本次增发A股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A股股东享有一定比例的优先认购权。
4.发行对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开设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东账户的机构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投资者(国家法律法规禁止者除外)。
5.本次增发股票的上市地:上海证券交易所。
6.定价方式:本次增发A股发行价格不低于公告招股意向书前20个交易日公司A股股票均价或前1个交易日的A股股票均价。
7.募集资金用途
本次募集资金净额全部用于充实公司资本金以及/或有关监管部门批准的投资项目。
8.决议有效期
自公司200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2008年第一次内资股类别股东会议以及2008年第一次外资股类别股东会议就本次增发A股方案的决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
9.对董事会办理本次增发A股具体事宜的授权
三、通过关于本次增发A股前公司滚存未分配利润处置的议案。
在本次增发A股完成后,新老股东将有权根据持股比例共享本次增发A股发行完成前本公司的滚存未分配利润。
四、通过公司发行认股权和债券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议案:本次发行规模不超过人民币412亿元(不超过41200万张债券),每张面值人民币100元,按面值发行,债券期限自本次分离交易可转债发行之日起6年;同时每张债券的认购人可以无偿获得公司派发的一定比例的认股权证。本次发行所附认股权证行权比例为2:1,即每2份认股权证代表1股公司发行之A股股票的认购权利;认股权证的存续期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公司原A股股东享有一定比例的优先认购权。
五、通过关于本次增发A股和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募集资金运用可行性的议案。
六、通过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的议案。
董事会决定于2008年3月5日上午10:00召开200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2008年第一次内资股类别股东会议及2008年第一次外资股类别股东会议,会议采取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表决方式进行,A股股东可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行使表决权,网络投票时间为当日9:30-11:30、13:00-15:00,审议关于以上及其它事项。
本次网络投票的股东投票代码为"788318";投票简称为"平安投票"。
它的第7条里说:本次募集资金净额全部用于充实公司资本金以及/或有关监管部门批准的投资项目。
但好象是为了收购一家英国的保险公司,详细资料:
中国平安(601318 )在公布再融资方案后连续两个跌停,其备受关注的募集资金用途初显眉目:平安很可能以集资用于海外收购,对象则可能是英国老牌保险商英杰华(Aviva)及金融集团保诚(Prudential)。
记者从接近平安集团的人士处了解到,有平安重要高层在公布再融资方案前曾前往英国。而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平保巨额集资或有意收购英国保险商英杰华及保诚。该报道还称,中国人寿(601628 )也可能考虑入股这两家英国公司。
中国平安新闻发言人盛瑞生向本报记者表示,公司目前没有具体投资项目的信息可供披露。对于入股英国英杰华和保诚的消息,他不予置评。
京华山一保险行业研究员夏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指出,如果平安成功入股英杰华和保诚,对于平安公司价值将有正面影响。
她指出,以昨日收盘价计算,英杰华2008年预测市盈率为6.36倍,而保诚2008年预测市盈率为8.9倍。以目前市价收购的ROE将分别有15.7%和11.2%。而如果不考虑平安新的海外收购,预计其2009年的ROE水平约为15%。
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英杰华和保诚的股价分别下跌了约34%和19%,市盈率估值也低于一般成熟市场保险股平均11至12倍的水平。
英杰华成立于1696年,总部设在伦敦,在2005年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35位,是英国最大、世界第六大保险集团。该公司是欧洲寿险和养老金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同时在世界其它地区,包括法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爱尔兰、波兰、土耳其、加拿大、新加坡和澳大利亚诸国的保险市场中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世界最具国际性的公司之一,英杰华集团全球范围内共有60,000名员工,向世界各地约3,000万个客户提供金融保险服务。
保诚于1848年成立于英国伦敦,是英国规模最大的金融及零售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保诚在全球拥有1600多万客户,截至2005年6月30日,其管理资产逾3800亿美元。英国保诚集团自1923年进入亚洲,目前已成为亚洲最大的英资金融集团之一。(中国证券报 李宇)
中国平安千亿融资或洽购英国保诚集团
入股保诚
1月22日,消息人士透露,中国平安1600亿元天量融资背后的海外收购标的早已选定。纳入平安管理层视线的,乃是英国最大的保险公司——保诚集团(PRU.L,PUK.NYSE)。
据该人士称,中国平安计划将自A股市场融得的约1000亿人民币的现金,用于购入保诚集团的部分股权。
受美国次按风暴侵袭,保诚集团股价已接近17个月以来的最低点,在上周五(1月18日)全球金融股暴跌的背景下再挫5.84%,收报5.965英镑,较2007年5月高位时已跌去26.81%。
依此市价计算,目前保诚集团的总市值约140.30亿英镑(按当日汇率,折合1973.57亿元)。如此若按传闻中所述的千亿收购资金,中国平安有望获得超过50%以上的股权。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帮助中国平安在中国保险市场取得众多成就的该公司首席保险业务运营官梁家驹,加盟平安之前便是保诚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梁在保诚期间,曾领衔后者进入中国台湾地区市场,并与中信集团合资,设立信诚人寿。凭借大中华区的快速发展,梁将保诚带动成为在亚洲市场仅次于美国国际集团的欧美保险公司。
但据保诚集团亚洲区高层表示,昔日导致梁出走平安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便是现任保诚全球CEO Mark Tucker的信任危机。但若收购事项完成,双方也不排除冰释前嫌,在商业立场上重新合作的可能。
事实上,近年以来,围绕保诚集团的各种收购事件此起彼伏。包括美国大都会人寿、英国英杰华保险在内的众多保险巨头都曾表达并购意向。其中备受业界关注的是2006年英杰华拟以170亿英镑作价的收购计划。但这一意向在当年3月下旬被保诚方面否决,并发布声明称对保持公司的独立性满怀信心。
对于近日爆出的中国平安拟收购部分股权传闻,上述保诚亚洲区高层表示难以判断。但该人士称,与英杰华不同,中国平安作为亚洲企业进行收购,很难拿到控制性股权。相信向中国平安出售非控制性的少数股权是可以接受的,目前保诚在亚洲区业务(PCA)已有相当规模,两者之间有较大的合作空间。
新华未了情
此外,1月22日香港市场中国财险(2328.HK)的股价暴跌似乎也向市场传达了有关中国平安并购的消息。
受次按危机波及,当日香港市场金融股普遍出现较大跌幅。但出人意料的是,从事一般保险业务的中国财险竟在跌幅榜上位居榜首。午间跌幅一度高达21.96%,收盘时虽有回升,但收报于7.20港币,急挫19.73%。
多位香港基金界人士称,导致中国财险如此急跌的原因乃是新华人寿股权收购或生变数。
2007年中国第五大寿险公司新华人寿爆出内部人控制案后,市场传闻保险保障资金接手的新华人寿股权将在合适时机转手予中国财险,旨在补足其缺失的长期保险业务部门。据接近中国人寿的消息显示,甚至同城的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也在2007年下半年建仓大量中国财险股份。于是中国财险股价暴涨,短短不到四个月的时间,便从不足5港币,蹿升至17.92港币高点。
如今时过境迁,来自海外投行的消息称,中国平安或将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中国财险去接手保险保障资金所持有的新华人寿股权。
事实上,知情人士透露,早在2007年初新华人寿内部人控制事件全面爆发之前,中国平安便已着手收购其股权的准备,并在内部代号“小天鹅”。对于这一项目,中国平安向包括宝钢集团在内的原新华人寿股东给出每股高达10元的收购价格,并向宝钢集团等大股东许以高比例战略配售的附加条件。而同期市场上新华人寿法人股的拍卖价格仅在6元左右。
中国平安的目的旨在将新华人寿变成自身旗下的另一间寿险专业子公司。但高价策略依然受挫,遭到原股东的集体反对,于是偃旗息鼓。
参考资料:www.gutx.com/news/gsjj/748716.htm
『伍』 300分问题.中国平安股票增发和分离债募1600亿,是利好消息吗
你一连问了那么多,不好回答啊。对于你来讲,就是有一个优先认购权,不会有送股。我看他公告说的是非定向增发,也就是所有人都可以认购,你作为股东,如果认购的话应该可以中签。不过我想重要的并不在于此,而在于有没有认购的价值和必要,我个人的意见是没必要认购。面对08年行情的不确定性,还有目前蓝筹股调整的态势来看,不值得做这样的赌博。再者,增发势必造成股本扩容和业绩稀释,除非他这些募集来的资金投入的新项目会获得比之前更好的收益,而面对现在国内国际的宏观经济面,谁又有这个把握呢?如果是我,看不清的时候我会选择谨慎。至于你能不能解套,我预测不了,就说那么多了。
『陆』 怎么查一支股票10年的增长率比如长10年前买了中国平安1万元,放那里一直不动。现在值多少钱
后复权,你可以看一下现在的价格是当时的多少倍,当然,还要考虑到送配股的情况,我举得简单你可以这么计算(复权后价格-当时价格)*(现在股本/当时股本)如果你真的持有了十年,你的账户里会自动显示的
『柒』 请问各位高手,为什么中国平安增发股票会使其股价下跌呢
有2重意义。第一,就是最表面的意义。一个股票,定向增发,大概的意思就是,现在股票10块钱,但是公司就向所有的有股票的人发行新股票,但是以低价发行。可能是9块或者8块。就是为了弄点钱,资金周转不开。但是这些人就得到好处了。本来股票这么贵,但是我能低价买。当然就给他点钱了。不过增发以后,股票价格要折算。因为有人得到实惠了。为了使他们得到的实惠和其他没得到的人平均,价格就下降。有个公式来算的。
另一重意思就是大家不看好这个股票。觉得他拿这部分新弄来的钱去做了些没意义的事情。大家不看好他。于是股票价格下跌。
『捌』 2007年至2o14年中国平安股票配股
回复
『玖』 中国平安股票发行价
股票配资平台属于线上配资,法律上并没有对股票配资这一行为做明确的法律规范。只是2015年大涨大跌之后,相关监管部门把股票场外配资作为重点清查对象,其主要的法律依据是《证券法》中证券账户不能出借给他人使用这一条;按照这一条,并不至于对配资公司做出如此重大的行政处罚。
事实上,国外没有配资之说,只是由于国情不同,国内才有融资融券的说法,目标就是尝试做多做空机制逐渐形成,可是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门槛50万太高,挡住了90%以上股民。这一部分人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有需求就一定有市场,这是万年不变的规律。其实我们更加希望证券公司把门槛降低,这样,所有股民都是平等的。监管部门担忧场外配资主要是场外配资无法监管,第二个就是场外配资杠杆过高。
尽管监管严厉,配资公司或平台逐渐减少;但是还是存在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虚拟盘里,配资公司肯定是不会动用你的本金的,不然你拿着银行流水直接报警了。他们的盈利模式建立在一个基础上:股市里10个人,1赚2平7亏;所以盈利的是少部分人,亏损的是大部分人;他只需要用大部分亏损的资金拿出一小部分人给到盈利人的账户即可;他们还得限制配资人的配资金额,一般最高不超过500万,也就是说你50万资金10倍杠杆是上线。如果配资客出现一个本金1000万,配资5倍共计6000万,如果盈利很厉害,配资平台基本上就会崩溃。设置资金门槛就是为了保证资金运转在他们可控的范围内。你有没有听说证券公司对融资客户做融资金额限制的,没有吧!
那我们说说,目前线上股票配资平台APP到底有没有真实的?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2015年之后,除了恒生电子HOMS系统平台被封了之后,这种技术其实并不难;只是需要和证券公司做端口对接才能实现这个功能;只要实现这个功能;配资客户发起的委托才能通过配资平台的母账户给指令到交易所。所以,关键问题就来了。我怎么知道配资公司到底有没有相关的系统支持以及他们是否和证券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这个属于商业机密,你是无从知道的,除非你有某证券公司总部的关系!
先不去考虑配资公司、系统支持以及合作券商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以最快最简便的办法去辨别这个APP的真实性呢?那就是通过APP先买入某公司股票;然后在交易日在卖三或者卖四位置发起卖出委托以及卖出委托撤单;同时,对比证券公司交易软件上的卖三或者卖四价位的委托数量的变化,如果对得上,其真实性达到70%;如果每次发起委托后,数量在3秒内就实现了变化,其真实性就达到100%。因为配资公司不可能通过其真实的母证券账户跟随你买同样的股票,然后盯着你账户的变化,来应付你的测试;这样的话,同时测试的人超过10人他们就应付不过来。他们他们还要不要开展业务了?一般的平台目前使用的股民人数一般在1000-10000人数之间;所以,平台跟随客户买卖应付测试是不可能的。他们只是一个平台,收利息、管理费和佣金差的。hirzv
『拾』 中国平安证券为什么在2008年的股票主承销家数少了一家
08年市场处于6000点过后的萎缩状态,要考虑承接力就要减缓增发的速度,所以不需要那么多承销商。也可能在企业和被排除的承销商间有些协议断裂,具体情况不详,深究也没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