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易知识 » 世界上最厉害的股票交易员
扩展阅读
股票发行交易的条件的是 2024-05-20 04:21:47
股票来回交易税是多少钱 2024-05-20 02:46:55

世界上最厉害的股票交易员

发布时间: 2024-05-10 20:27:56

① 40本财经必读书单《股票作手回忆录》百年美股第一人 杰西利弗莫尔

“投资理财必读书单之《股票作手回忆录》,百年美股第一人:杰西·利弗莫尔。如果说巴菲特是“股神”,索罗斯是“股魔”,彼得·林奇是“股圣”,那么杰西·利弗莫尔可以说就是“股痴”。14岁凭借5美元入市,52岁身价过亿,做过散户,当过主力,干过承销商,甚至操纵过美国的股市。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一本从14岁入市到63岁去世,历经49年市场交易经验总结的精美书籍”
百年美股第一人
1999年,《纽约时报》做了一个投票,评选“百年美股第一人”。当时如日中天的巴菲特、索罗斯、彼得·林奇,这些人都没能选上,而最终获得这个评选第一名的,却是一个已经去世了近六罩历十年,名叫“杰西·利弗莫尔”的人。
杰西·利弗莫尔是谁?已经去世了近六十年的他为何还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这就是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股票作手回忆录》的主人公。
《股票作手回忆录》实际上是以利弗莫尔的人生故事为原型的一本传记小说,作者是华尔街著名财经教务老师埃德温·利费佛。大概成书于1922年至1923年间,当时他通过整理对利弗莫尔的采访而写出的这本书,那时也是利弗莫尔正当红之年。本书自出版以来,被世界众多投资者视为必读的财经书目之一。
《股票作手回忆录》与其说是一本关于股票的书籍,倒不如说是一本关于人性弱点的书籍。是一本非股票相关人士也值得去读的和股票相关的书籍。书中,你可以学习到利弗莫尔关于股票交易的一些大原则,但建议你不要把书中的这些原则当作股票具体操作指南,我更愿意推荐你把这本书当作一本了解人性弱点的书籍来看,收获或许会更多。
利弗莫尔出生于1877年,去世于1940年,一个天生为交易而生的人,赚钱只是为了证明他自己对市场判断正确的自然结果。他的一生数次大赚而又数次破产,可以说是大起大落,极富传奇。他几乎什么都做过,做过散户,当过主力,干过承销商,甚至操纵过美国的股市,在股票和期货市场跺跺脚就抖三抖的人物,令人闻风丧。
利弗莫尔一生只做股票和期货交易,他的钱全是靠他自己单枪匹马在证券市场上赚来的。他第一次交易是在14岁时,那时他用5美元开始做股票交易。15岁时便赚到了人生第一个一千美元,21岁赚到第一个一万美元,24岁赚到五万美元,29岁时身价便已晋升百万行列,52岁时更是在短短几天内赚到一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当时美国政府一年税收收入也才四十亿,他一个人短短几天就赚了美国一年税收收入的四十分之一,说是富可敌国也毫不夸张。
接下来我将分三部分给大家分享这本书,介绍利弗莫尔的人生经历,并以此提炼书中有关利弗莫尔的一些交易原则和心得。这些原则和心得都是利弗莫尔用真金白银,在经历了无数的成功和失败之后总结出来的,我们一起共勉。
初出茅庐“少年股票杀手”的第一桶金
1877年,利弗莫尔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一个贫困的家庭里,父母都是农民。14岁的时候利弗莫尔的父亲让他从学校辍学,去农场帮忙,但在他母亲的鼓励下,他离开家出去闯荡,开始找工作。后来,他在一家证券公司找到了当“黑板小弟”的工作。什么是黑板小弟呢?当时股票交易不像现在可以在电脑上操作,股票的价格是由交易员喊价,然后由专人跑到交易大厅的黑板上,写出当时的价格,当价格发生变化时,就再写一次,不停地擦不停地写。黑板小弟就是随时记录股票价格变化的人。
就这么干了一段时间后,利弗莫尔开始对股价的变化产生兴趣,为此他还特意买了一个小本子,将自己看到的各种股票的价格信息都给记录下来,随着记录的数据不断增加,他开始发现股价变动的一些规律,虽然股价时刻都保持着变动,但很多时候在涨或跌之前,走势总会出现一些特征,可以预测接下来的走向。当时,利弗莫尔并没有钱,他只是出于好奇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下某只股票未来的涨或跌,单纯地去验证自己的推测准不准,经过不断的验证,他发现自己的预测准确率还挺高的。
于是,他打算真买点试试。但他开始时并没有直接购买某个公司的物答搜股票,当时的美国股市还处于发展的早期,有很多对赌涨跌的投机行。所谓投机行,你可以理解为赌场,只不过这个赌场赌的是某只股票的涨跌,它并不提供股票的真实交易,就跟赌大小一样,你押注对了,就可以赚钱。
于是,利弗莫尔便把自己辛苦工作存的5美元,拿到投机行下注,当时的5美元相当于现在的2000多美元,对当时的利弗莫尔来说,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后来利弗莫尔在讲述自己这段经历时表示,当举橡时他其实并不在乎是否能够赚钱,只是单纯想去验证自己的推测到底对不对而已。
后面的结果,想来大家也能够猜出来,利弗莫尔的判断大多都是准确的,他在投机行的对赌总能赚多输少。就这样,在投机行混了一段时间,到15岁的时候,利弗莫尔已经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一千美元,而当时他做黑板小弟一个月的工资也才是二十美元。后来利弗莫尔把自己赚的一千美元拿到他妈妈面前,把他妈妈吓了一跳,还以为他干了什么坏事
后来利弗莫尔的名气在当地投机行迅速传开,为此大家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少年杀手”。没过多久,当地的投机行被逼无奈,将利弗莫尔列入黑名单,只要他来下注,一概不接待,有点像赌场不接待总赢钱的赌客一样。
利弗莫尔总结自己这段经历时说:“我在投机行培养的读盘能力和过人的记忆力确实十分有价值,这两点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我早期的成功就靠这两点,而不是知识和智慧。”
因为被当地投机行列入黑名单,利弗莫尔在投机行已经赚不到钱,这并未对他造成多大的打击,因为他其实想做的是真正的股票交易,而不是单纯的对赌股票涨跌。此时的利弗莫尔已有21岁,已经赚到了2500美元。
由于当时的信息不发达,纽约证券交易所关于股票价格的信息是通过电报发布到全国各地的,为了能够获得第一手股价信息,利弗莫尔做了一个决定,他决定去纽约。就这样,21岁的利弗莫尔怀揣着在投机行赚的2500美元,独自一人来到纽约,开启了他真正意义上的股市交易生涯。然而现实是,利弗莫尔在投机行的那套策略,在股市中并不管用,因为股票交易跟单纯的赌股价涨跌完全不一样。不到半年,他带来的2500美元全部赔了进去。
为了东山再起,利弗莫尔不得不回到自己熟悉的投机行赚本钱,但是老家的投机行已经把他列入了黑名单,回去是不可能了。没办法,他只好跑到其他州的一些小投机行里去赚本钱,然后又回到股市中赔个精光。就这么反复混了好几年,好的时候也能赚到上万块,不过总的来说是赔多赚少。
炒股的人都知道,股民们经常调侃,股市投资比的不是谁赚的钱多,而是谁活得久。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重要的事,即便利弗莫尔在股市中输了个精光,但他依然可以随时从投机行里再去赚回本钱,这就使得他不会在股市中彻底出局,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一点,也才成就了利弗莫尔往后的辉煌。
就这样,时间来到1901年,这一年利弗莫尔24岁。也是从这年开始,美国股市开启了牛市行情。俗话说得好,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牛市的时候,只要你买,想要赚钱并不难。利弗莫尔也一样,他跟着牛市买买买,赚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5万美元。同时他也敏锐地察觉,股市不可能一直涨,总有尽头,不可能持久。一轮猛涨之后,必会有大回调,于是他决定做空,等到价格回落后平仓再逢低买进,再赚一波。这样一来一回股市不管涨跌都能赚钱。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做空和做多,中国股票市场和美国股票市场交易规则是不一样的,中国股市只能做多,也就是当你判断某只股票会上涨,你选择买进,当股价真的上涨的时候把他卖掉,你就能赚钱,这很好理解。
而美国的股票市场不仅可以做多,同样还可以做空。也就是当你觉得某只股票逾期会下跌,在还未下跌的时候你借入该公司股票然后在高位卖掉变现,等股价下跌后再以较低的成本买回同样多的股票归还,赚取差价,这就是做空。也就是说,不管股价是涨还是跌,只要你方向做对了,你都可以赚钱。
利弗莫尔运用他在投机行的理论来做多做空,虽然他的判断都很准,但他总是免不了亏钱的命运,不久,他赚的5万美元又赔光了。到底发生了什么,利弗莫尔即便总能判断准确股价的涨跌,但为什么就是不赚钱呢?
原来是,当时炒股买卖靠的是人工电报下单交易,不像现在坐在电脑面前就能操作。这样就会出现报价和实际价格严重滞后的情况,特别是在股价在短期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当利弗莫尔对股价做出方向判断后,他便把手上的多头平仓,然后做空,价格紧接着确实跌了,但是,还没来得及把空头平仓获利,价格又迅速回升涨了上去!这样一来,他就被套牢了,所以本来赚钱的操作变成了赔钱。
这次惨痛的经历让利弗莫尔总结了一个重要的经验:绝对不要在股价的短期波动上下注,在短期波动下注,无异于虎口夺食,大概率就是被咬。
讲到这里,利弗莫尔初出茅庐的故事基本讲述完,在这一阶段,利弗莫尔对自己这段人生经历总结主要有三点:
第一点:我早期的成功主要是靠在投机行培养的读盘能力和过人的记忆力,这两点是我在实践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在实践中验证你的能力,如果你错了,就只有一件事可以证明,那就是赔钱;如果你对了,也只有一件事可以证明,那就是赚钱。
第一点:拥有一个随时可以赚到本金的能力。这样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能身在局中,等到大势降临,你才有翻盘的机会。
第一点:只要追上价格的起落,就会有机会赚钱,绝对不要在股价的短期波动上下注。应该把目光放远,看明白市场的整体走势。
从华尔街之王到破产再到东山再起
前面我们讲到,利弗莫尔在股市中亏钱,在投机行中赚本金,又回到股市里拼杀,又继续亏钱,就这样周而复始。在股市中历练的这几年,他也赚到人生的第一个5万美元,但最终还是全部亏掉。就这样时间一晃5年过去,利弗莫尔没有赚到什么大钱,但也没有赔钱。冥冥之中,似乎就差一个翻身的机会。
终于,机会在1906年悄然来临。这一年利弗莫尔发现,很多实体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经济大环境十分严峻,但是股市却还持续在上涨。利弗莫尔察觉到这不是一个好兆头,虽然股市现在看起来还在涨,但这只是惯性使然,风险迟早会爆发开来。只不过缺少压死骆驼的最后一个稻草的事件发生而已,一旦出现,股市绝对会应声下跌,并且这次的下跌绝不是回调,而是会迎来较长的一波熊市。
这天,利弗莫尔正在游览行情报价,看着大部分还在往上涨的股票,起初他并未察觉异常,直到看到“联合太平洋铁路”这支股票,利弗莫尔突然生出一种直觉,告诉他应该做空这只股票,至于是什么理由,他自己也不清楚,纯粹是直觉。当然,我们作为旁观者,现在肯定知道,一旦经济不好,铁路股势必是领跌的板块之一。
于是,利弗莫尔开始尝试做空太平洋铁路股票。当然他并不是一次全部做空,他先是做空了一千股,而当时太平洋铁路的股票还在涨。他的朋友都说他是不是疯了,太平洋铁路涨势好好的,你却莫名其妙的做空。但利弗莫尔说,他当时一点也不慌,他人生中有很多这样的时刻,就是当他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后,内心会非常的平静。于是,他又接着做空了五千股。
就在利弗莫尔做空不久,也就是1906年4月18日,美国旧金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太平洋铁路公司因此受到重创,但在震后的几天里,人们似乎还未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股价并未出现暴跌。他的朋友又开始调侃他的这次决策,而这是,利弗莫尔也说出了被后世津津乐道的名言:“股价不会说谎,但它也不是立刻就会说真话,再耐心等等看”。
震后第四天,媒体开始详细报道地震细节,人们对此开始产生了担忧,利弗莫尔预感机会来了,他又迅速做空了五千股,果然,市场开始暴跌。第五天,股价开始横盘,利弗莫尔又果断做空了一万股。第六天,利弗莫尔平仓,这笔交易让他大赚了25万美金。
事后,利弗莫尔对自己这次交易总结道:“我也解释不清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干,想来应该是潜意识在起作用,而我之所以会有这种能力,可能是因为我在不断的交易中积累了很多经历,它们单独的作用很小,但合在一起就能产生创造力。我不太关心自己的直觉到底是怎么来的,也不想神化它,我只是告诉你我做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做,结果如何。”
利弗莫尔的交易原则也是在此期间得到了完善,他开始着眼于基本环境的分析,特别是得先判断这是牛市还是熊市。他逐渐的不再纠结于是否抄底或逃顶,更注重于时机的把握。也就是牛市做多,熊市做空。这看似最浅显的道理,天才如利弗莫尔,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总结出来的交易原则,那时他已有27岁,在股市中摸爬滚打已经12年。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利弗莫尔判断漫漫熊市即将开启,于是他决定再来一次做空绝杀。正如他所料,市场果真下跌了,但不久,市场经过盘整后开始稳步上升,这使得利弗莫尔大亏。是的,他的交易出现了错误,在经济下行时做空,这没有错呀?
利弗莫尔意识到自己对大市的判断其实并没有错,错就错在自己做空做得太早了,于是果断停手。利弗莫尔说真金白银的代价让他意识到:在错误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同样要命。
因此,能够判断对大市的人很多,但只有坚持自己判断才真正厉害,利弗莫尔意识到,时机很重要,他需要等到一个暴跌的信号再开始操作,在此之前,千万不要动。
炒股赚钱的,往往是那些有耐心,有原则的投资者。就这样等待着,利弗莫尔终于等到进场信号。这天,多家金融报纸上都刊登这样一条广告,北太平洋和大北方铁路增发新股的广告,并且表示,为方便购买,股民们居然可以分期付款认购。对于大北方铁路这样的牛股,这可以说是破天荒的便利条件,这在当时的华尔街算是奇事一件了。
没过几天,另一家叫圣保罗的公司也宣布发行新证券,利弗莫尔注意到圣保罗公司的认购缴款日被安排在了大北方铁路认购缴款日的前一天,而大北方铁路可是先宣布增发新股的。利弗莫尔敏锐的感觉到,连圣保罗和大北方铁路这样的长牛股都在抢夺市场所剩不多的散钱,说明市场现在很缺钱。
我们知道,股市的涨跌,都是资金推动的结果,如果市场上的钱不够时,那么股市就不可能持续上涨。利弗莫尔这次嗅到了市场缺钱的信号,于是他毫不犹豫持续做空。果不其然,股市迎来了全面暴跌。这次交易,让利弗莫尔赚到了一百万美金。
这次,利弗莫尔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在盈利之后,他毫不犹豫的平仓套现,不再像以往一样一年到头都在频繁的做交易,在不该交易的时候还在场内。之后,这次市场的暴跌远比利弗莫尔预计的严重,但他始终坚守原则,没有做任何交易,而是变成了一名旁观者。之后,股市彻底崩盘,连摩根这种资本大鳄也开始出来救市,他找到利弗莫尔,请他不要再做空股市,但其实,当时的利弗莫尔已经空仓了。
让利弗莫尔决定不继续做空股市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既然大佬都发话了,面子当然是要给的。而另一方面才是最重要的原因,利弗莫尔自己认为,如果继续做空股市,势必将引起更大的恐慌,伤及国家元气,政府肯定会干涉,甚至有可能关闭交易所。这样一来,即便他做空盈利再大,也无法套现出场。
市场也算投桃报李,之后利弗莫尔在几次反弹行情中,又赚到几百万,身价一度达到了三百万。虽然行情反弹,但整体趋势还持续低迷。于是,利弗莫尔决定休息一段时间,静待下一次机会的到来。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② 一文带你了解史上最伟大交易员的交易成长之路!

这是我2017年第N遍读完《股票作手回忆录》和《How to Trade in Stocks》后所写。我迄今分析过两个人的人生历程与交易的密切关系。一个是粟裕将军,一个是利佛摩尔。此两文成文较早,开始时传播不广。

重新刊发《粟裕、孙子兵法与交易》后,该文得到广泛传播,得到了很多朋友喜爱和鼓励。

这次重刊利佛摩尔的交易成长与人生阅历第一部分,是有感于最近的很多讨论。中美贸易争端引发了很多口水战和情绪表达,然而,鲜见有真凭实据的深入分析和良性思考。想起利佛摩尔在青少年时代阴差阳错的学会了“科学实证主义”的方法,成为其一生成就的基础。无独有偶,索罗斯先生的哲学导师波普更是此学说的集大成者。

成功的交易员对自己的交易方法通常讳莫如深。即便是交易员出身的施瓦格对20世纪70——90年代及21世纪初美国最杰出交易员访谈系列中,对自己的真实交易方法大都也只是泛泛而谈。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除了有效的交易方法都是无数金钱、痛苦和牺牲累积出来的财富外,还有就是一流交易员都明白自己的经验很难复制给他人,道可道,非常道。

幸运的是,作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易员之一,利弗莫尔(下文简称J.L)通过两本着作、一本访谈录给我们留下了他的交易成长之路。此外,2015年全球着名的传记作者Rubython出版了一部现在公认的最真实完整的J.L传记《Boy Plunger》,为我们供应了大量J.L的第一手资料,包括交易记录和笔记。传奇交易员保罗琼斯为这本书做了一篇饱含感情的序言,一如他为索罗斯《金融炼金术》作序一样。琼斯承认J.L是他永远的精神导师,如同他讴歌索罗斯是时代伟人一样。我正是利用这本传记在2016年复盘了J.L1929年做空美股的细节,让我第一次近距离体会到J.L具体的交易手法。

基于上述资料,在无数遍阅读JL的着作和自己的交易体会后,我试图总结一下J.L交易成长之路。我的目的是紧紧围绕交易,尝试分析怎样的内外因素才能成就一位伟大的交易员,从而作为我们的学习榜样和超越对象。我深刻理解,每一个交易员都有完全不同的成长道路,每一个人也都有时代局限。但是最顶尖的交易员却有相当多的共性。检验自己是否达到这种共性是我们进步的动力之一。

对赌行起步偶然成就了重要品质

J.L出身贫寒,受过小学教育,数学非常好。Rubython查到了他小学的成绩单和老师评价。他是一个聪明、敏感、孤独、内向和细心的孩子。他母亲对他的影响很大,母亲是一位善良坚强的麻州农妇。他一生跟他的母亲关系很近,与父亲关系不和。

14岁在母亲的帮助下他来到波士顿,寄居在母亲一个朋友的家里,神奇的在潘恩韦伯证券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这是1891年时14岁的J.L。J.L进入交易的三个初始情况。

一是在对赌行开始交易。杠杆极高,类似今天一些差价合约交易(最大杠杆可达400倍);这个交易本质上是赌证券涨跌,通常只有几个点的空间,不持仓过夜。非常有意思的是,中国在2015年的牛市中也有些地下赌场开了对赌股指的生意。高杠杆帮助他牢牢的树立了止损概念,因为对赌行交易是输完本金即强行平仓。这个习惯深深影响了他,但是这种条件却是后面交易员不再具备的了。

对赌行交易类似于日内中低频交易。在JL时代,他只有靠硬记价格的各种关键点位作为出入场的基础。他也曾经学习过技术图表,主要是均线系统,但很快就抛弃,因为他认为没用。他根据大量的记忆和反复学会了日内形态识别。虽然他那一代交易员开始发展技术分析的各种方法,但几乎都是独立发展。J.L完全靠着自己的努力深入理解了市场力量对比的识别技巧。殊途同归,JL自己发展的方法与同时代的威克夫、日本200年前的本间宗久、稍晚10年夏巴克总结一下的图形分析和Gartley总结一下的价格运动模式都有内在的神似。

对赌行交易另外训练了他多/空两头交易的习惯和能力。对他而言,做多与做空是完全一样的交易,没有丝毫转换的困难。当然,他认识到做多与做空在很多处理细节上有重大差异。他虽然以做空闻名,但实际上他几次的东山再起全部是依靠做多。他的超越之处是可以从一个主要上涨趋势结束开始转为空头,赚行情两头的钱。所以,他的资金利用效率极高,这也是他顺风时超高收益率的来源。

但是,这个部分也留下了后遗症,让J.L花费了很多金钱和时间去克服。对赌行交易主要的缺陷体现在:

1. 对赌行交易不考虑交易延迟和流动性,真实交易中,流动性往往会成为交易的致命伤;

2. 日内交易完全不关注基本情形,在大的趋势市场赚不到大钱。JL体会到这一点差不多用了14年时间(1892——1906)。

对赌行起步还有一个好处是他从一开始就是全品种交易,从股票到商品。因为对赌覆盖的品种包括了当时美国公开交易的所有证券,所以J.L从一开始就学会交易和关注全品种,这对后来发展他的宏观思维非常有帮助。

二是他幸运的学到了价格与新闻、研究的关系,一开始就没有走弯路。作为券商小弟,他的日常工作极为繁忙,除了记录价格变动外,他根本没有时间去闲聊或者打听内幕消息。其他小弟跟客户聊天放松时,他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价格数据。他也只有在收盘回家后才能看到当天的报纸。他很早就注意到报纸上的新闻总是落后于行情的变化,总是当行情已经发展后媒体才会关注,完全不具备预测价格变动的能力。这帮助他终生不受新闻和研究对投资的困扰,始终坚持独立思考(当然,与Price在1908年合作棉花交易亏损500万美元后更加坚定了独立道路)。这让他一开始就把注意力完全专注在价格变动上面,这是成功交易最重要的基石。

三是遇入门明师。由于在韦伯证券人缘良好,有两三个丰富经验的交易员传授给了他一些真知灼见。从事职业交易的时间越久,就越发现交易入门简直是一个无边的黑洞,太多错误的知识,卖弄或者骗钱的勾当。所以,一开始遇到正确的师傅,至少可以帮交易员节约3——5年的时间,甚至可以直接决定一个人是否从事这个职业。J.L出于善良纯真和上进的个性,得到了祝福。

从1892年他15岁第一次买入股票到1906年加州地震前有计划的做空美股,这可以视作他交易生涯的第一个阶段,中间他经历了人生第一次婚姻和事实离婚。这期间他有五年处于极其困难的摸索期,正是在这个摸索期,他开始总结一下纯短线交易的不足,学会关注宏观层面的因素,这也是得益于一位老交易员的点拨。当然,交易的持续失败逼迫他必须走出一条新的道路出来,因为他是靠交易为生。即便没有“老火鸡”对他的指点,我相信他都会从日内和日间的短线交易拓展出更广阔的交易视野和更广泛的能力。

他在这个阶段最主要的成就是成为了技术分析的一代宗师。最高实现过1901年5万美元的收益,这相当于2016年的368万美元。关于美元价值的核算,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我们都是采用MeasuringWorth.com公司供应的数据。

从这12年的交易经历看,J.L形成了交易员一些最核心的特征。比如,完全尊重市场,不固执。按照他自己在1923年的总结一下,“生市场的气对你没有任何好处”,“凡事都有两面,但股市只有一面”等。他也开始反思,“首先学会不做什么,然后才学会该做什么”。

写到这里,我时常感慨20世纪另一位伟大的交易天才和经济学家,梅纳德凯恩斯。与J.L不同,凯恩斯出生在优渥的家庭,在剑桥长大,从小就是知识精英小团体的核心人物。凯恩斯在1919年巴黎和会后预测到参战国的通胀压力,从而大量做空德国马克。这个交易一开始非常挣钱,但是不久势头反转,因为市场情绪很快押注到德国的经济复苏从而马克升值。但凯恩斯坚持自己的判断,一直持有马克空头直至第一次破产清算。

关于凯恩斯在宏观交易的失败和后来转为股票纯多头交易的历程,我以后有时间写文章详细探讨一下。他的转变并不能证明是宏观交易的失败,最多只能是他自己的失败。

草根出身的J.L没有凯恩斯的幸运和固执,他个性中求生的本能让他更容易向市场屈服,以至于最终完全尊重市场本身的节奏。这也是为什么许多高学历富有成就的人在交易行当经常失败的原因之一。

《道德经》里面谈到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也是尊重市场力量的意思。

③ 浣╂礇瑗胯佸叕淇濈綏鈥滅倰鑲¤秴鑳藉姏鈥濊繙瓒呯編鍥界帇鐗屼氦鏄撳憳锛屽備綍璇勪环浠栫殑鑳藉姏锛

浣╂礇瑗胯佸叕淇濈綏“鐐掕偂瓒呰兘鍔”杩滆秴缇庡浗鐜嬬墝浜ゆ槗鍛橈紝濡備綍璇勪环浠栫殑鑳藉姏棣栧厛鏄濂圭殑閲戣瀺鐭ヨ瘑寰堟墡瀹烇紝鍏舵℃槸浠栨槸涓涓鍏锋湁鍋氫簨鍓嶇灮鎬х殑浜猴紝鍐嶈呭氨鏄瀹冨彲浠ヨ幏寰椾竴浜涘唴閮ㄧ殑娑堟伅锛屽彟澶栧氨鏄浠栧洜涓哄诲瓙鐨勫叧绯诲彲浠ョ粨璇嗗緢澶氬帀瀹崇殑鑲$エ澶у笀銆傞渶瑕佷粠浠ヤ笅鍥涙柟闈㈡潵闃愯堪鍒嗘瀽浣╂礇瑗胯佸叕淇濈綏“鐐掕偂瓒呰兘鍔”杩滆秴缇庡浗鐜嬬墝浜ゆ槗鍛橈紝濡備綍璇勪环浠栫殑鑳藉姏銆

涓銆佸ス鐨勯噾铻嶇煡璇嗗緢鎵庡疄

棣栧厛鏄濂圭殑閲戣瀺鐭ヨ瘑寰堟墡瀹 锛屽逛簬浣╂礇瑗跨殑涓堝か鑰岃█閲戣瀺鐭ヨ瘑浣撶郴鏄闈炲父鎵庡疄鐨勶紝鍥犱负浠栧逛簬閲戣瀺鐞嗚储鏂归潰寰堟劅鍏磋叮骞朵笖鏈夊ぉ璧嬨

浣╂礇瑗跨殑涓堝か搴旇ュ仛鍒扮殑娉ㄦ剰浜嬮」锛
涓嶈佸埄鐢ㄥ诲瓙鐨勫叧绯诲仛涓浜涗笉姝e綋鐨勪簨鎯咃紝閬靛畧缇庡浗鐨勬硶寰嬪埗搴︼紝鍔犲己鑷韬鐨勯亾寰峰缓璁撅紝鍚屾椂鍔犲己瀵逛簬閲戣瀺甯傚満鐨勮傚療锛屽姞寮轰竴浜涢噾铻嶅競鍦虹殑鍗忚皟浣滅敤銆

④ 华尔街人物故事

1、伯纳德•巴鲁克(Bernard Baruch),享年94岁(1870年8月19日-1965年6月20日)

●经历了美国1929年股灾仍能积累几千万美元财富的大投资家

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风险投资家,一位曾经征服了华尔街,后又征服了华盛顿的最著名、最受人敬慕的人物。1897年以300美元做风险投资起家,32岁积累了320万元的财富,经历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之后,仍能积累起几千万美元的财富。巴鲁克是那个时代少有的几位“既赚了钱又保存了胜利果实的大炒家”。

据估计,巴鲁克1929年财产最高值可能在2200万元至2500万美元之间。1931年11的财产清单显示巴鲁克那时的总资产是1600万美元,其中现金870万美元,股票369万美元,债券306万美元,借贷55万元。巴鲁克留下来的物业价值超过了1400万美元,一生对各项事业的捐款将近2000万美元。

《Lessons from the Greatest Stock Traders of All Time, John Boik, McGraw-Hill, 2004》(中译本名为《至高无上:来自最伟大证券交易者的经验》),巴鲁克被列为5位最伟大证券交易者之一。

美国共同基金之父罗伊•纽伯格(也是我选的18位最伟大的投资家之一)说:“巴鲁克是能最好把握时机的投资者,他的哲学是,只求做好但不贪婪。他从不等待最高点或最低点。他在弱市中买,在强市中卖。他提倡早买早卖。”

●“群众永远是错的”是巴鲁克投资哲学的第一要义

巴鲁克的一个经典小故事:有一天,他在华尔街上擦鞋,擦鞋童向他提供了股票赚钱的秘诀。巴鲁克一回到办公室就把所有的股票全部抛出去了。

“群众永远是错的”是巴鲁克投资哲学的第一要义。他很多关于投资的深刻认识都是从这一基本原理衍生而来的。比如,巴鲁克主张一个非常简单的标准,来鉴别何时算是应该买入的低价和该卖出的高位:当人们都为股市欢呼时,你就得果断卖出,别管它还会不会继续涨;当股票便宜到没人想要的时候,你应该敢于买进,不要管它是否还会再下跌。人们常常惊异巴鲁克的判断力,能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

经典名著《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探讨群体的病态心理现象,作者是Charles Mackay,第一版写于1841年。该书是巴鲁克最喜欢的一本书。该书目前享有的声望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位赫赫有名的金融家。巴鲁克曾经鼓励、促成了该书在1932年的再版发行,并且为之撰写了一篇序言。巴鲁克称赞这本书为研究自于各种经济活动中的人的心理现象提供了启示。

2.杰西•利弗莫尔(Jesse Livermore),享年63岁(1877年7月26日-1940年11月28日)

●世界上最伟大的交易者

Livermore在15岁的时候开始股票交易,堪称世界上最伟大的交易者。他在美国股票市场上四起四落,惊心动魄的战史,以及他表现出来的惊人意志力和智慧,至今仍令人们十分敬佩。

《Lessons from the Greatest Stock Traders of All Time, John Boik, McGraw-Hill, 2004》(中译本名为《至高无上:来自最伟大证券交易者的经验》),Livermore被列为5位最伟大证券交易者之一。

1940年11月28日,Livermore因为严重的抑郁症开枪自杀身亡。死时留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的一生是个失败。

●《股票作手回忆录》是各方公认的经典投资书籍

无论是投机者,还是价值投资者,都认为以Livermore生平为背景的一本书《Reminiscences of a Stock Operator(股票作手回忆录)》是一本投资经典书籍。这是非常非常难得的。因为价值投资者认为的好书,投机者往往不屑一顾,反之亦然。

如果只选10本最经典的投资书籍,相信《股票作手回忆录》定能入选。

●Jesse Livermore的交易策略

Livermore这位隐逸天才的那些富有革命性的交易策略,今天的人们仍然在使用。Livermore的交易策略是在自己多年的股票交易经历中逐步形成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些策略,我总结概述如下:

(1)赚大钱不是靠个股价起伏,而是靠主要波动,也就是说不靠解盘,而靠评估整个市场和市场趋势。能够同时判断正确又坚持不动的人很罕见,Livermore发现这是最难学习的一件事情。但是股票作手只有确实了解这一点之后,他才能够赚大钱。

(2)Livermore的交易系统的精华,是以研究大盘趋势为基础。一定要等到大盘上涨时,才开始买进,或者在大盘下跌时,才开始放空。Livermore说世界上最强、最真实的朋友,那就是大盘趋势。当市场犹疑不决或是上下振荡的时候,Livermore总是呆在场外。Livermore不遗余力地一再重复这些原则:一厢情愿的想法必须彻底消除;假如你不放过每一个交易日,天天投机,你就不可能成功;每年仅有廖廖可数的几次机会,可能只有四五次,只有这些时机,才可以允许自己下场开立头寸;在上述时机之外的空当里,你应该让市场逐步酝酿下一场大幅运动。

(3)操作时一定要追随领头羊,其他股票何去何从用不着考虑。你关注的重点应该是那些领头行业和强势行业中的领头股票。领头羊股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突破阻力区域、率先创造新的最高价格。要保持思想的灵活性,记住,今天的领头羊也许不是两年之后的领头羊。正如妇女的衣服、帽子、人造珠宝的时尚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股票市场也不断抛弃过去的领头羊,新领头羊取代了旧领头羊的位置。以前牛市中的领头羊股票很难成为新的牛市中的领头羊股票,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经济和商业情况的变化将产生更大预期利润的新的交易机会。

(4)坚决执行止损规则。Livermore把自己的首次损失控制在10%以内。Livermore说,确保投机事业持续下去的惟一抉择是,小心守护自己的资本帐户,决不允许亏损大到足以威胁未来操作的程度,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坚决执行向上的金字塔买入原则。请记住,股票永远不会太高,高到让你不能开始买进,也不会低到不能开始卖出。但是在第一笔交易后,除非第一笔出现利润,否则别做第二笔。Livermore说,如果你的头笔交易已经处于亏损状态,就绝不要继续跟时,绝不要摊低亏损的头寸。一定要把这个想法深深地刻在你的脑子里。只有当股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才继续购买更多的股份。如果是向下放空,只有股价符合预计向下走时,才一路加码。Livermore喜欢做空那些价格创新低的股票。

(6)避免购买那些低价的股票。大笔的利润是在大的价格起伏中获得的,它通常不会来自那些低价的股票。

3、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享年82岁(1894年5月9日-1976年9月21日)

●格雷厄姆:证券分析之父

格雷厄姆作为一代宗师,他的金融分析学说和思想在投资领域产生了极为巨大的震动,影响了几乎三代重要的投资者,如今活跃在华尔街的数十位上亿的投资管理人都自称为格雷厄姆的信徒,他享有“华尔街教父”的美誉。

格雷厄姆被喻为“华尔街院长”和“证券分析之父”。作为投资界最重要的思想家,对投资界的最大贡献就是将明确的逻辑和理性带到了微观基本分析之中,并成为巴菲特等许多成功投资家的启蒙宗师。与戴维•多德(David Dodd)所著的《Security Analysis(证券分析)》直到目前一直是投资界最经典和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1926年,格雷厄姆联手杰罗姆•纽曼创建投资公司: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并重回母校哥伦比亚大学授课直至1956年退休。虽然格雷厄姆的个人资产在1929年的股灾遭受重创,但幸运的是,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却幸存下来,并且开始不断成长。到1956年结束时,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平均年回报率为17%。

格雷厄姆1948年创立的基金(GEICO)到1972年的24年里增长了超过80倍以上,年均复利增长在20%以上。他取得的成就来自于他与生俱来的能力及终生与人为善的信念。

美国《纽约时报》(2006年)评出了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格雷厄姆和戴维•多德被称为“价值投资之父 ”,排名第四。

●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

格雷厄姆的投资理念就是依据价值分析法在股票长期处于低价时买进,而在价格合适时卖出,“让别人去赚多余的利润”。

格雷厄姆创造了“安全边际”一词来解释他的常识性选股法则,既挑选那些暂时股价跌落,但是长期来看基本面牢靠的公司股票。任何投资的安全边际产生于其购买价格和内在价值之间的差距,两者差别越大(购入价低于实际价值),就越值得投资,无论从安全还是回报角度来看都是如此。投资界通常将这些情况称为低估值(如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倍数股票。

●格雷厄姆的投资要点

人们经常记得股神巴菲特说过这样的话:“第一,不要损失本金,第二,永远记住第一点。”其实,这是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本人总结的投资要点。

格雷厄姆创造的“安全边际”,是价值投资的精髓。

“安全边际”为格雷厄姆的投资要点“第一,不要损失本金,第二,永远记住第一点”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保障。

4.杰拉尔德•勒伯(Gerald M. Loeb),享年76岁?(1899年-1975年?)

●安全度过1929年股灾的投资家

Gerald M. Loeb于1899年出生于旧金山,1921年开始证券投资,他几乎终身都在E.F. Hutton工作,后来终于成为这家券商的副总裁。

Loeb是一位安全度过1929年股灾的投资家,他发现1929年股市实际上在9月3日就达到了最高点,这比大崩盘开始几乎要早了整整2个月。

1935年,Loeb出版的《投资生存战》(The Battle for Investment Survival)是这样描述的:我预见到1929年股市见顶,并及时抛空了股票。我能回忆起来的情况是这样的:当时,所有的股票并不是同时达到最高价位。在那年,我不仅不断变换着手中交易的股票种类,而且股票的数量也在减少。当手中一只只的股票开始“表现”不佳时,我就转向其他表现尚佳的股票。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我完全退出了股市。

《Lessons from the Greatest Stock Traders of All Time, John Boik, McGraw-Hill, 2004》(中译本名为《至高无上:来自最伟大证券交易者的经验》),Gerald M. Loeb被列为5位最伟大证券交易者之一。

●股票市场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大众心理

Loeb进入我选的18位最伟大的投资家,可能与我个人的投资偏好与投资哲学有关系。我个人认为,影响股价波动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心理因素。而Loeb在1935年就出版的《投资存亡战》里就已经明确指出:在日趋成型的股票市场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大众心理。

Loeb说:“形成证券市场形态的唯一的但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公众心理。”心理状况驱使人们在某种条件下以40倍及以上PE购买一只股票,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却又拒绝以10倍及以下PE购买同一只股票。有时,股票的价值持续几年被大众高估,人们一直给出一个比理论估价高出许多的价格。同样,理论上的价格低估往往也会持续多年。无论自己怎么想都不重要,因为市场将自己得出股票价值到底是被高估了还是被低估了的结论。

我个人的感悟:A股2006-2007年的暴涨与2008年的暴跌,从基本面和技术面,都很难有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很难得出股市走势正常的结论。如果从大众心理的角度来看,市场走势则显得十分正常了。2006-2007年,股票新开户人数急剧增加,投资者疯狂地购买股票,如果只根据基本面来分析,历史估价模型并不支持过高的价格,投资者就会过早退出市场(赵XX同志在3000点即已经基本退出市场就是这样投资者的代表,当然我并不认为赵同志的操作有什么不对)。2008年的下跌趋势形成后,投资者视股票如毒品,疯狂卖出股票,资金连续大规模地从股市中撤退而流回银行(2008年各月的定期存款增长率总体上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以至于大盘跌到历史最低市盈率时,大家似乎仍不愿意入场,似乎仍看到不到大盘最终的底部在哪里。这些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就是大众心理。

5.罗伊•纽伯格(Roy R. Neuberger),享年96岁(1903年7月21日-1999年)

●最伟大的赢利记录:68年的投资生涯,没有一年赔过钱

美国共同基金之父罗伊•纽伯格(Roy R. Neuberger),在68年的投资生涯中,没有一年赔过钱。我个人的感觉:这一历史恐怕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人能够打破。巴菲特过去51年的投资生涯中,也有一年是亏损的。

美国“保护者共同基金公司”的伊始人,是合股基金的开路先锋,是美国开放式基金之父。1929年初涉华尔街,是美国唯一一个同时在华尔街经历了1929年大萧条和1987年股市崩溃的投资家,不仅两次都免遭损失,而且在大灾中取得了骄人收益。

纽伯格没有读过大学,也没有上过商业学校,被业内人士称为世纪长寿炒股赢家。他的成功不仅是拥有巨大的财富,还有长寿和美满的家庭。

●罗伊•纽伯格的成功投资十原则

纽伯格从几百件实际教训中归纳了十条最重要的法则。在近70年的投资和交易中,他一直遵守安,这十条法则使他受益匪浅。

一、了解自己

纽伯格说:我认为我本身的素质适合在华尔街工作。当我还是B.奥特曼的买家时,我把所有的股票转换成现金,又把现金转换股票。对我来讲,交易更多出于本能、天分和当机立断。它不像长期投资需要耐心。在分析过各种纷乱交织的因素后,如果你能做出有利的决定,那么,你就是那种适合入市的人。测试一下你的性情、脾气。你是否有投机心理?对于风险你是否会感到不安?你要百分之百地、诚实地回答你自己。你做判断时应该是冷静的、沉着的,沉着并不意味着迟钝。有时一次行动是相当迅速的。沉着的意思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审慎的判断。如果你事先准备工作做得好,当机立断是不成问题的。如果你觉得错了,赶快退出来,股市不像房地产那样需要很长时间办理手续,才能改正。你是随时可以从中逃出来的。你需要有较多的精力,对数字快速反应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常识。你应该对你做的事情有兴趣。最初我对这个市场感兴趣,不是为了钱,而是因为我不想输,我想赢。投资者的成功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你最好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专业投资,如果你对知之甚少,或者根本没有对公司及细节进行分析,你最好还是离它远点。

笔者的感悟: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股市是按照人性的弱点来设计的,人性的弱点是很难改变的。只有战胜自己的人性弱点,才能战胜自我,才有可能成为股市中10%的赢利者。

二、向成功的投资者学习

纽伯格说:回过头来看看那些成功的投资者,很明显,他们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但他们的路都通成功。你可以学习成功的投资者的经验,但不要盲目追随他们。因为你的个性,你的需要与别人不同。你可从成功和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中选择适合你本身、适合周围环境的东西。纽伯格推荐的成功的投资者前几位是:沃伦•巴菲特、本杰明•格雷厄姆、彼得•林奇、乔治•索罗斯和吉米•罗杰斯。

笔者的感悟:我最重要的投资感悟的第一条是“想成为佼佼者,先向佼佼者学习”,第三条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各种方法都有可能赚钱”,别人成功的方法,不见得适合自己。最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三、“羊市”思维

纽伯格说:个人投资者对一支股票的影响,有时会让它上下浮动10个百分点,但那只是一瞬间,一般是一天,不会超过一个星期。这种市场即非牛市也非熊市。我称这样的市场为“羊市”。有时羊群会遭到杀戮,有时会被剪掉一身羊毛。有时可以幸运地逃脱,保住羊毛。“羊市”与时装业有些类似。时装大师设计新款时装,二流设计师仿制它,千千万成的人追赶它,所以裙子忽短忽长。不要低估心理学在股票中的作用,买股票的比卖股票的还要紧张,反之亦然。除去经济统计学和证券分析因素外,许多因素影响买卖双方的判断,一次头痛这样的小事就会造成一次错误的买卖。在羊市中,人们会尽可能去想多数人会怎样做。他们相信大多数人一定会排除困难找到一个有利的方案。这样想是危险的,这样做是会错过机会的。设想大多数人是一机构群体,有时他们会互相牵累成为他们自己的牺牲品。

笔者的感悟:我认为心理因素是影响股价波动最重要的因素,投资者的心理波动制造了90%的行情。

6.巴菲特
7.索罗斯

耳熟能详的就不说了

他们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们可以拿钱去烤火,而在于它们对于这个世界伟大的爱

⑤ 如何评价巴菲特

⑥ 华尔街操盘高手天才交易员艾迪·塞柯塔访谈

在著名交易员麦可·马可斯眼中, 塞柯塔不只是了不起的交易员,更是一位天才;因为塞柯塔所获的投资报酬率高得令人难以置信.此外,他还提出了每个人都能在市场上如愿以偿的观念,值得投资人深省.

问:你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我换一种问法,市场上有各式各样的趋势追踪系统与资金管理方法,然而为什么只有你做是那么成功?

答:我想这和我的哲学观有关。 我感受市场交易,而且经常保持乐观的态度。 此外,我不断从交易中学习,也不断改善交易系统。还要补充一点,即我把自己与操作视为一套系统,总是跟随一套法则行事,我有时候也会完全脱离这套法则,而依自己强烈的直觉行事,这样的交易结果可能会导致亏损,但是如果我无法在交易中增添一些自己的创意,最后我可能会被压得发疯。因此,平衡工作心态也是登上成功顶峰的关键所在。

问:请你比较系统交易方式与率性交易方式的优劣点?

答:系统交易基本上也是率性交易。资金经理人不论采取何种方式,他都必须决定要承担多少风险,要进入那一个市场,以及是否要依据资金的多寡增减持有的部位。这些都非常重要,甚至要比进场的时间还重要。

问:在你所有的操作中,依照系统交易方式操作所占的比例有多少?这个比例是否会随时间而有所改变?

答:我的操作越来越偏重于跟随交易系统行事,因为(1)我越来越相信趋势追踪的交易方式,(2)我的交易程式益臻精密。有时候,我仍然会认为自己的判断可以胜过趋势追踪系统,可是这种想法在经过几次失败后,便渐渐消失。

问:你对趋势追踪交易系统的前景有何看法?这类交易系统是否会因为日益普遍而导致应用的成效大减?

答:不会。其实所有的交易都具有某种系统化的特质。许多相当成功的交易系统都是根据趋势追踪的理念设计的。生命本身其实也有顺应趋势的现象。当冬季来临时,鸟类就会南飞,公司也会依据市场趋势改变产品策略。

交易系统表现优劣亦有其周期可循。交易系统表现突出时,一定会大为风行,然而当使用人数大增时,市场趋势会变得起伏不定,导致交易系统无用武之地,于是使用的人数势必会减少,而又促使市场行情再度恢复到可以使用交易系统掌握其脉络的地步。

选定价值择机进场

问:你对运用基本分析的交易有何看法:

答: 我认为基本面资讯并没有用,因为市场早已将它反应在价格上了。如果你能比别人早枣步知道某些基本面的变化,那又另当别论了。

问:这是否表示你只使用技术分析进行交易?

答:基本上,我是一个已经具有20年经验的趋势交易员。我需要的资讯,依其重要性的排列为(1)长期市场趋势;(2)目前走势形态;(3)买卖的时机与价位。至于有关基本面的讯息则排在第四位。

问:选择买进时机是否意味选择一个会反弹的价位进场?若是如此,休如何避免错误?

答:不是。如果要买进,我的买进价格会在市价之上。我要在这个价位进场,是因为我认为市场动力会推动价位朝某个方面前进,如此价格风险比较低。我不会想去找顶部或底部。

问:如果你看好后市,你会在短期强势出场时进场,还是等待行情回档时才进场?

答:如果我看好后市,我会尽早进场。我通常会在停损买单被轧的时候转做多,而在触及停损卖单时反向做空。

问:你可曾运用反向思考法从事交易?

答:有时候会。例如在最近的一次黄金会议上,发现意见的人都看坏黄金市场的后市。我于是告诉自己:“金价也许已经跌到谷底了。”(事实证明塞柯塔的看法是正确的。在这项会议结束后,金价便立刻开始弹升。)

成功关键在于停损

问:请你谈一下你最戏剧化与情绪化的交易经验?

答:戏剧化与情绪化的交易结果都是亏损。自傲、希望、恐惧与贪心都是阻挠交易成功的障碍。

问:谈谈你在这方面的“实战经验”如何?

答:我想还是不要谈的比较好。 因为我每结束一笔失败的交易,总会尽量设法忘记这个不愉快的经验,然后全神贯注等待新机会。在我埋葬这笔交易后,我不愿意再把它挖出来。也许某个晚上,在用过晚餐后,坐在灯火旁边,我会回忆过去,但是,不是现在。

问:你如何选择交易机会?

答:大部分是透过交易系统。不过有时候,我也会因为一时冲动而进场。所幸因冲动而进场交易的部位都不大,不致于伤及我的投资组合,

问:交易成功要具备那些要素?

答:关键是(1)停损,(2)停损,(3)停损。你只要遵守这三个原则,你的交易就有成功的机会。

问:你如何面对手气不顺的逆境?

答:我会减量经营直到完全停止交易。在亏损时增加筹码,试图翻本,无异“自作孽,不可活”。

问:基本上,你是根据交易系统来从事交易的。可是,完全靠交易系统,在输钱的时候它仍然不会指示你减少活动吧?

答:我在电脑程式中加了一些逻辑,例如根据市场情势调整交易活动。不过,总体而言,一些重大的决策都是在交易系统之外作成的,例如如何分散风险等。就心理面来说,我会依据作的表现改变交易活动的大小。如果正在获利,我的交易活动会比较具有攻击性,反之则会减少。如果你正在亏损,却又情绪化地增加交易活动,希望挽回颓势,那么一定会损失惨重.

热爱市场交易生涯

问:你是自修成功的交易员,还是曾经接受别人的提携?

答:我是自修成功的交易员。不过我也经常研究其他交易员的作策略。

问:你在进场交易的时候,是否就已经设定出场的时机?

答: 我在进场时就设定好了停损点。不过当市场情况变得难以预测时,我会获利了结。如此,纵使获得的利润会减少,但却可以减少我投资组合的风险,而且也不会因此弄得紧张。

问:你每笔交易愿意承担的最大风险,占你资产的比例是多少?

答: 我每笔交易只愿意承担最多5%的风险。 不过,有时当重大消息导致市场行情突破我的停损点时,我遭致的损失通常都会高于这个水准。

问:你是一位非常杰出的交易员,请问是什么因素使你如此杰出?

答:我认为我的成功来自于我对市场交易的热衷,交易对我而言,不只是嗜好或带来事业,而我的生命。我深信我注定就是要做一名交易员。

问:你所遵循的交易原则是什么?

答:(1)、减少亏损。(2)、乘胜追击。(3)、小量经营。(4)、毫不犹豫地遵循交易法则。(5)、知道何时打破交易法则。

问:最后两条原则显然相互冲突。老实讲,你到底是遵循哪一条,是毫不犹豫地遵循交易法则,还是知道何时打破交易法则?

答:两者我都相信。大部分我会遵循既有的交易法则。然而我会不断地研究市场情势,有时候也会发现新的交易法则,用以取代既有的交易法则。有时所遭遇的压力到达极限,我会完全脱离市场,直到我自认为可以遵循交易法则时才再进场。也许有一天,我可以依循较明确的法则来说明如何打破既有的交易法则。

我并不认为交易员可以长期遵循某条交易法则,除非该法则恰能反映他的交易风格。其实,总有一天他会发展出新的交易法则来取代既有的。我想这就是交易员必须的成长过程。

静观待变掌握时机

问:你的交易成绩在哪一年最糟?为什么?

答:我最惨的一年是1980年。当时多头市场已经结束,然而我却坚守多头.并且持续逢低承接。我以前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空头市场。那次经验给我了相当大的震撼。

问:难道你的趋势追踪交易系统在1980年失灵了?还是你根本就没有理会交易系统给你的指示?

答:当时市场呈现剧幅波动,交易系统也无从发挥效用,而我却不顾一切地持续从事交易,不断进出,直到我承认失败为止。那一年我损失惨重。

问:你对一般交易员中有什么建议?

答:他应该找一个超级交易员替他从事交易,这样,他就可以高枕无忧,做自己爱做的事。

问:你认为分析图表对交易有用吗?

答:趋势追踪就是分析图表的一种。根据分析图表从事交易有如冲浪。你不必了解波浪起落的原因,就能成为一名冲浪高手。你只要能感觉到波浪涌起以及掌握乘浪的时机就够了。

问:你在1987年10月股市风暴期间的交易成绩如何?

答:我在股市风暴当天赚了一大笔。事实上,我在那一年的交易成绩也相当不错。不过,由于我在债券市场做空,因此在股市风暴的第二天产生亏损。当时大部分的交易员不是放空股票和股价指数期货,就是干脆出场观望。

问:今天的市场是不是因为专业资金经理人大增,而与5年或10年前的市场有所不同?

答:不是。目前的市场与5年或10年前的市场并无二致,尽管前的市场在变化,可是以前的市场也是如此。

股市模式难以捉摸

问:持有部位的扩大是否会对你的交易造成困扰?

答:这种情况的确会使作变得比较困难,然而也会变得比较轻松。就前者而言,你很难在不影响市场的情况下进场。但就后者而言,你可以找到许多能干的人手来支持你从事交易。

问:你所谓的支持是什么意思?

答:比如说一批专业且经验丰富的经纪人。另外,有些老前辈可以嗅出市场行情的波动。我同时也可以从家人、同事及朋友处获得我所需要的支持。

问:我是否会依据同行的意见下决定?或者你完全是独立作业?

答:我通常不会理会同行的看法,尤其是那些自以为是的交易员的看法。有些老前辈“可能会这样”的看法,反倒是十拿九稳。顾问建议及市场资讯也并不十分有用。

问:你在何种情况下才会对自己的交易感到自信?

答:其实我的信心是在“我会赢”以及“我运气不错”之间游走.有时候,我才对自己的能力感到自豪,结果接下来所面临的却是一笔惨不忍睹的亏损。

问:股市是否有别于其他市场?

答:股市不但有别于其他市场,而且其本身也难以捉摸。这句话听起来似乎难以理解,然而要了解市场根本就是件徒劳无益的事。我认为要了解股市就像要了解音乐一样没有道理,有许多人宁愿了解市场而不去了解赚钱的机会。

问:你说“股市难以捉摸”是什么意思?

答:股市难以捉摸是因为股市的行为模式很少会重复。

问:超级交易员是否具有交易的特殊天份?

答:高明的交易员具有交易的天份,就如同音乐家与运动家具有天份一样。但是,超级交易员则是天生注定要从事交易,他们并不是拥有交易的天份,而是命运掌握了他们。

成功有时也靠运气

问:交易要成功,天份与努力孰轻孰重?

答:我不知道这两者之间有轻重之分。

问:运气对交易成功的重要性有多大?

答:运气非常重要。有些人很幸运,天生就聪明,然而有些人更聪明而且生来就有福气。

问:你是否能说得更清楚些?

答:运气、聪明和天赋往往会被认为是造成某个人具有特殊成就的原因。 有些人的确天生就是音乐家、画家或分析师。 我认为作的能力是无法后天学习而得。我只去发掘具有作天赋的人,然后再加以培养。

问:当你赚到几百万美元的时候,你是否会收起一部分,避免遭到所谓“杰西·李尔摩(Jesse Livermore)经验”?)(李尔摩是美国20世纪初一位知名的投机客,此人曾多次把赚得的钱财赔得精光。)

答:我认为“李尔摩经验”是一种心理方面的问题,而与资金管理无关。事实上,我记得是李尔摩曾经把他所赚得的一部分财产保存起来,可是在他需要的时候却又拿出来使用。因此,要掌握胜利的果实,就必须克服把保存起来的那一部分再拿出来使用的冲动,这与是否要躲避“李尔摩经验”并无关连。如果你陷入“我要翻本”的情绪中,虽然这种感受很刺激,可是代价却相当昂贵。最好的方法在输钱时越赌越小。这样做可以让你保持资金的安全,情绪也可以因此渐趋平稳。

优胜劣败适者生存

问:我发现你的书桌并没有装设报价机。

答:对交易员而言,拥有一台报价机就像赌徒面对一台吃角子老虎的机器,其结果是不停地喂它铜板。我都是在市场收盘后,再收集我所需要的市场价格资料。

问:为什么有那么多交易员最后都步入失败的命运?

答:这就和大部分小乌龟无法长成是同样的道理。经过沟汰的过程,只有适者能生存。被淘汰的人只有向别的领域求发展。

问:失败的交易员要怎么做才能变成成功的交易员?

答:失败的交易员很难改头换面而变成一名成功的交易员,因为他们根本不会想去改变自己。

问:你认为心理因素与市场分析在一笔成功的交易中,重要性各有多少?

答:在交易当中,求胜的意志是从事交易的推动力,而市场分析就像是地图。

问:你认为一名成功的交易员应具有什么特质?

答:(1)热爱交易,(2)热爱胜利。成功的交易员在任何市场上,只要翻滚几年,都能成功。

获利并非交易唯一目的

问:难道不是每一位交易员都希望赢吗?

答: 不论输赢,每个人都能在市场上如愿以偿。有些人似乎天生就喜欢输,因此他们最大的胜利就是输钱。 我认识一位交易员,他每次都能以一万美元的本钱在数个月之内赚进二十几万美元。接着他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把赢来的钱全部吐出去。有一次,我和他一起进行交易,我在他的心态发生变化之前出场,结果他又一如往常地赔得精光,而我却赚了一笔。我想他根本就不想改变他这个老毛病,因为他可以从中得到许多乐趣,就像是殉道者,可以博得别人的同情注意。这似乎才是他从事交易真正希望得到的。我有一位医生朋友,他曾经告诉我一则有关癌症患者的故事.这各病患以其病情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并指使其家人。后来我的朋友与病患的家属作了一项实验,他们告诉这名病患,目前有一种注射药剂可以治好他的病,然而他却一再地找藉口逃避注射。我想,同样的道理,有些交易员在从事交易时,可能会认为其他事物要比获利更重要,只是他们不愿意承认而已。

问:我想总也有一些想赢,可是却由于欠缺技术而失败的人吧?

答:求胜意志强烈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因为它会促使人们去寻求各种能够满足需求的方法。求胜心切而又欠缺技巧的人,其实可以找一些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来协助他们。

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

问:我偶尔会做一些有关市场未来走势的梦,尽管这种情形发生的频率不高,可是有些梦最后却演变成事实。你可曾有过如此的经验?

答:我认识一些人,他们宣称有时可以藉着梦来预测市场未来的走势。我想梦的功能之一,是把在真实世界中难以整理的资讯与感觉整合起来。例如有一次,我曾告诉许多朋友,白银行情将会上扬,但事实上银价却开始回跌。我当时并不在意,而且猜想这只不过是暂时回档整理而已。可是我却得忍受亏损和朋友的讥笑。那一阵子,我经常梦到自己搭乘一架失去控制,面临坠毁的银色飞机。最后我决定抛出我的白银部位,自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做过同样的梦了。

问:你如何评定成功?

答:我从不评定成功,我只庆祝成功。 我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与其是否能够回应命运的感召有关,而与财富的多寡无关。千万不要被塞柯塔的幽默所迷惑,他的谈话其实蕴藏着发人深省的智慧。就我个人而言,他最具震撼性的一句话是:“每个人都能在市场上如愿以偿。”

当塞柯塔说出这句话时,我最初的反应是以为他在耍嘴皮子。经过思索以后,我发现他的态度的确相当认真,他的观念是: 每位输家的内心深处其实都蕴藏着求输的潜意识,因此即使获得成功,也会不自觉地破坏胜利的果实。

尽管我逻辑化的脑袋并不十分理解这个观念,可是我很佩服塞柯塔对市场与人类行为所拥有的知识。我会尽量尝试去了解他. 所谓“每个人都能在市场上如愿以偿”的真意。这真是一个令人耸动的概念。

⑦ 具体什么叫操盘手

摘录一篇文章给你,共同学习。
证券史上的“中科创业”案(一)

◆吴晓波

2007年,中国的证券市场迎来了有史以来最火爆的牛市,此时,回顾中国证券史上的某些特殊时刻,

十分必要。在刚刚出版的财经作家吴晓波所著的《大败局Ⅱ》(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版)中记录了

关于“中科创业”的案例,以新的角度回顾了那个庄家乱舞的年代。

朱大户与K先生的亲密接触

1998年入秋的一天,朱大户从深圳坐飞机上北京,去见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那个人。

朱大户名叫朱焕良,是南方出名的股市大户。他没有多少文化,早年是在建筑工地上开大装卸车的,

20世纪90年代前后,靠认购股权证发了点财,之后就一直在股市里混。他选股票的眼光很毒,渐渐地竟赚

了很多钱,成了上海和深圳股市上最早的亿万富翁之一。1996年前后,股票操纵之风渐起,有人靠吃股建

仓、操纵股价发了大财,朱大户便也动了这样的念头。他看中了深圳一只叫康达尔(股票代号0048)的股

票。它原本是深圳宝安区的养鸡公司,香港的活鸡市场大半是靠它供应的,业务稳定而效益尚可,1994年

上市后不温不火。朱大户跟宝安区相熟,自以为有坐庄的可能,便在二级市场上悄悄购进康达尔的股票,

小半年下来居然囤积了数千万股,占到康达尔流通股的90%。朱大户为此花了2个亿,其中一大半是他全部

的家当,还有一小半是高息拆借来的。正当朱大户想卷起袖子大炒康达尔的时候,1997年,香港突遭“禽

流感”袭击,全岛杀鸡禁鸡,康达尔业务全线瘫痪,它的股价自然也坐上了滑滑梯,从最高时的15.40元

一股猛地跌到7元多,跌幅超过50%。朱大户的2亿元全部深陷在里面动弹不得,他沮丧地跟人说:“在

1997年,除了那些被杀的鸡,我大概是全深圳最不幸的了。”

朱大户上北京是作最后的一次挣扎,他要去见的那个人是K先生。K先生的名字叫吕梁,他常用这个古

怪的名字在证券类媒体上写些股评文章。其实,他的真名叫吕建新,早年写小说、玩绘画,还有作品发表

在《收获》上。1992年,吕梁跑到深圳去闯世界,一到那里就碰上8月份的认购证风波,上百万股民挤爆

深圳,却因为舞弊事件而发生集体骚乱。在这起风波中,朱大户与人内外勾结,抢到上万张认购抽签表,

硬是挖到了第一桶金。吕梁还是一个好奇的旁观者,那些天他兴奋地从一个认购点跑到另外一个认购点,

采访了一大堆股民,写出长篇纪实报道《百万股民“炒”深圳》。这是当时国内对深圳事件最生动的描述

,国内数十家报纸采用了这篇稿子。吕梁成了深圳证券交易所里的常客,但是他却没有赚到多少钱。不久

后他又回到了北京。他的赚钱运气似乎不太好,一开始攒了上百万元,转去做期货,结果全都砸进去了,

两年玩下来,竟欠下了上千万元的债务。从1996年起,他索性搞起了一个K先生工作室,一边高频率地以K

先生为笔名写股评,一边还指导他人炒作股票。至于为什么要起这么一个怪名字,他的解释有两个:其一

,股票的行情图又称K线图;其二,K是KING的第一个字母,暗示他是“股评之王”。

当朱大户北上找到K先生的时候,他正在专门研究全球第二富豪沃伦·巴菲特的股票“圣经”。巴菲

特是当世“股神”。他创办了一家名叫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私募基金公司,从数万美元起家,发展成拥有

230亿美元的金融帝国。他的股票在30年间上涨了2000倍。K先生对朱大户说:“我要学巴菲特,要在中国

做第一家私募基金公司。”朱大户说:“我和你一起干,就从康达尔开始吧。”

在K先生看来,康达尔虽然是一只“瘟鸡股票”,但是它有自己的好处:一是流通盘小,收购成本低

,翻炒起来很容易;二是倒了霉的朱大户基本上把盘子都控起来了。

K先生跟朱大户签了一个协议,他将组织资金接下朱大户手中50%的康达尔流通股,而朱大户配合长期

锁仓,还必须帮忙安排购入康达尔部分国有股,最终实现对公司的控制和重组。朱大户承诺日后无论股价

怎么上涨,他都将以13元的协议价向吕梁转让手中的股票。这一战略投资的合作目标是5年。

身陷死地的朱大户是死鸡当活鸡治,没有改动协议一个字。就这样,在一个干冷的冬天,套牢了2亿

元的朱大户和欠债1000万元的K先生走到了一起。谁也不会料到,就是这两个看上去都很晦气和潦倒的人

居然将在中国股市上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腥风血雨。

神奇的小丁

K先生和朱大户要在股市上成大事,还缺一个办实务、懂专业的超级操盘手,这个人就是小丁。

丁福根是K研究室里仅有的两名员工之一。1965年出生。他的智商超高,记忆力极好,精于计算,对

数字几乎过目不忘,更重要的是他对证券有异于常人的狂热,好像是专门为股市生下来的。他原本是北京

一家证券部的交易员,而K先生则是他的客户,几年交道打下来,他深深地为K先生的理念和股票天赋所折

服。因此,他毅然辞去收入很丰厚的交易员职务,跟随K先生办小小的工作室。

1998年11月26日,小丁突然接到一份传真,中煤信托深圳证券营业部将227.9万股康达尔股票以转托

管的方式打到了中兴信托北京亚运村证券营业部。直觉告诉他,一场大戏就要开演了。很快,K先生将一

份洋洋洒洒的项目建议书交给了他。在建议书的首页上,开头的8个字是“长期投资、长线持仓”。吕梁

用他刚刚学来的巴菲特股票价值理论,详尽地阐述了自己的高效投资逻辑,提出“甘做善庄,与中小股民

共赢,引入美国做市商理念”。最具诱惑力的是,他给出了15%的融资中介费。K先生告诉小丁,有了这份

项目建议书和朱大户送来的227.9万股股票,工作室必须在3个月内融资4个亿。

小丁找到的第一个人叫董沛霖。此人是上海一家实业发展公司的总经理,下海前曾在国家计委任职,

在金融和实业圈内有很深的人脉,K先生的千万元债务绝大部分都是向他欠下的。有趣的是,老董对K先生

的股市理论竟也十分痴迷。当小丁把康达尔项目一描述,他立刻大为动心,慨然说:“今年我不干别的了

,专为老吕找钱。”一周后,他就拿来了1000万元的融资。有了董沛霖这些人的协助,小丁马不停蹄地飞

上海、下深圳,与各地相熟或不相熟的证券营业部洽谈委托理财业务。他的融资协议基本上是三方约定,

即K先生工作室、出资方和证券营业部,K先生以手中的股票做质押,营业部为其提供担保,资金方由营业

部介绍,条件之一就是只能在该营业部进行运作,从而为其创造交易量。

在高额中介费的诱惑下,事情出奇地顺利。小丁融到一笔钱后,K先生就用它去收购朱大户手中的股

票,然后再把买进的股票拿给小丁用于抵押融资。如此循环往复,到下一年的3月前后,小丁通过投资理

财、合作协议、抵押贷款等各种形式,与各色人等共签下100多份协议,融进3.98亿元的资金。K先生用这

些钱,先后从朱大户手中买下1300万股,并转托管了1700万股,完成了控盘3000万股即50%的既定建仓目

标。根据法律规定,任何人持股超过5%就必须举牌公告。为了规避这一条款,小丁先后动用了1500个个人

账户,即把股票分藏在各个户头中,这些账户八成以上是由各地证券营业部以每张股东卡190元的价格卖

给他的。

证券史上的“中科创业”案(二)(附照片)

作者:吴晓波 日期:2007.06.26 版次:B-8

证券史上的“中科创业”案(二)
◆吴晓波

K先生的跨世纪对话与“5·19行情”
就在K先生从朱大户手中逐渐转买股票的时候,他已经指令小丁坐庄操作康达尔股票。当时,K先生和

朱大户手中已经控制了康达尔的5843万流通股,外面散户的流通股仅有1000多万股,他们要拉抬股价就好

比屠夫想吃猪蹄那样轻而易举。从1998年的12月起,康达尔股价震荡上升,小丁是江湖上一等一的操盘高

手,他每天遥控各地营业部的操盘手,有人抛盘,有人接盘,把一张K线图做得形态良好,每日震荡小涨

而不会引起监管当局的注意。
一位名叫庞博的操盘手日后在法庭上承认:“吕梁和丁福根的指令下达得很细:从早晨的开盘价到多

少钱中盘倒仓,在哪几家营业部倒仓多少。为了操作隐蔽,倒仓不能太快,也不能慢,拉升时要注意日涨

幅不超过7%—8%。”他还细致地描述了当年对倒建仓的情景:“比如,确定好价位是30元,操盘手就给两

个持有中科创业股票和资金的营业部打电话,数量一样,价格一样,一个营业部买,一个营业部卖。我和

丁福根一手拿一个电话,同时对两边说,如果5万股,一方抛,一方买,我就说30元钱5万股,双方营业部

立即就知道了,因为接电话的一方有股票,另一方有资金。开始是我和丁福根一人手里一部电话,我按丁

福根说的再与我手里的电话说一遍,后来就是一个人对着两部电话下指令。”
到第二年的春节后,康达尔的股价已经稳稳地站在了17元左右的价位上。
从3月起,K先生开始展现他超级股评家的风采。在发行量颇大的《证券市场周刊》上,他连续发表了

4篇《关于世纪末中国资本市场的对话》文章。这是一组高屋建瓴、很有理论深度的股市分析文章,在绝

大多数经济人士普遍不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的氛围中,K先生用他充满了思辨气质的语言为股市唱涨。
在这组隔双周发表一篇的对话中,K先生为他的个股炒作建立了理论上的依据,并明确地描绘了庄家

炒作的题材手法。在充满了迷茫气息的股市上,他用直接而煽情的方式,指出了一个充满风险却非常刺激

的股市行情发展方向。这组文章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5月19日,也就是在K先生的第四篇对话文章发表后的11天,沪深两市在毫无预兆的情形下发生井喷。
“5·19行情”,让K先生“中国第一股评家”的声誉达到了顶峰。在一切都那么羸弱和灰色的资本市

场上,人们太需要一个让多方取胜的预言家,并乐于相信这样的预言家。有了飙升行情的大势作为掩护,

K先生拉抬康达尔股价的行动变得肆无忌惮,股价一路上扬,从20元涨到36元,到7月份的时候,已经跃至

40元。8月,他在《中国证券报》上组织了一个整版的文章,全面介绍“重获新生的康达尔”。文章宣称

,康达尔已完成了重大重组,将涉足优质农业、生物医药、网络信息设备、网络电信服务、高技术产业投

资等多个新兴产业领域,通过项目投资、股权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以及其他资本运营手段,逐渐发展成为

一家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投资控股公司。康达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有望发展成为中国的伯克希尔-

哈撒韦。
“5·19行情”的意外到来,将他的炒作效应放大了无数倍。到1999年底,康达尔在深市涨幅最大的

前20名股票中名列第17位,全年累积涨幅111%,全然是一个高科技大牛股的形象。12月,经深圳市工商局

批准,康达尔更名为中科创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创业。

构筑“中科系”
中科创业是K先生于1999年7月在北京创办的,注册资金3000万元,这都是他在康达尔的炒作中赚来的

。长期在北京厮混的K先生很迷信“中”字头的企业名号,它听上去很有点国家级企业的味道。之所以叫

“中科”,是因为他聘用的董事长,是一位时任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的高科技研究发展中心的副主任。有

了这层关系,他便常常吹嘘说中科创业“有科技部的背景”。在康达尔一战中大获全胜的K先生此刻雄心

万丈,他决意打造出一个由多家上市公司组成的“中科系”。民国时期的军阀好用“系”来称呼,如奉系

、皖系、滇系,代表一个互有利害关联、生死与共的利益集团。通晓历史的K先生将之创造性地用于股市

,自带着一股雄霸一方的气势。
2000年3月和7月,他分两次受让了浦东星火开发区联合公司所持有的中西药业的法人股,成为了该公

司的第一大股东。6月,他购买了君安证券公司所持有的胜利股份900万股转配股,成为该公司的第四大股

东;同月,他又收购了岁宝热电的一部分流通股,成为其第四大股东。
仅仅在4个月左右的时间里,K先生频频出手,赫然完成了构筑“中科系”的工程。这些公司都有跟康

达尔类似的特点:流通盘小,是股市上的小盘股,经营业绩多年不佳,国有资产管理当局对之丧失兴趣,

产业特征明晰,有题材炒作的想象空间。
K先生收购这些公司及从事股价操纵自然需要大笔的资金,这时候的他和中科创业在证券圈内已是威

名赫赫,颇似一个能够点石成金的传奇大师。此时,小丁为他找资金已经一点也不费力,中科创业可谓门

庭若市。小丁日后在法庭上也承认:“送钱的人排成长队,以致1000万元以下的投资者被拒之门外。”他

先后与国内20多个省市的120家证券营业部建立了融资关系,后者为了抢夺让人眼馋的交易量和中介代理

费用,为中科创业四处找钱,融资额超过了惊人的54亿元。就这样,围绕着“中科系”形成了一条充满罪

恶气质的、非常罕见的庞大利益链。K先生的这种融资方式,非常类似于国际上的私募基金,可是这种行

为在中国是触犯有关法律的,连K先生自己都承认,“那些融资协议如果拿出来,连见证并签了字的律师

都是要蹲监狱的”。可是,几乎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决意铤而走险,视法律为无物。这些人都学识渊博,

精通法律条文,个个都是这个商业社会中的顶级精英人士,可是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所有人都突破了自

己的职业道德底线。在这个意义上,“中科系”的成形与K先生之得逞,可以说是中国证券业的一大耻辱


当股权到手、资金到位、共犯结构形成之后,K先生和小丁开始了他们的庄家运作。其手法与康达尔

时期几乎如出一辙:不断发布资产重组的利好消息,大规模地对倒推高股价。而其重组方式之一,便是他

控制的系内公司之间的排列组合。
2000年7月,在他刚刚得手中西药业之后,便急匆匆地宣布:中科创业与中西药业等公司成立全资公

司,着手先进癌症治疗仪器——中子后装治疗机(简称中子刀)的生产与销售,其后又宣布两家公司将共

建“中国电子商务联合网”,组成18家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大联合,创建一个跨区域、跨国界的大型网络平

台,修建一座“极具创新意识的超级电子商务大厦”。此外,他还宣称中科创业将与一家名叫海南中网的

公司——它自然也是K先生自己注册成立的系内公司,组建“中国饲料业电子商务投资有限公司”;将在

西北地区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具有防止流沙和药物开发双重效益的苜蓿项目的开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上

述言之凿凿的闪着金光的重大工程,除了苜蓿项目曾投入100万元之外,其余均是空中楼阁,无一曾经被

实施过。

证券史上的“中科创业”案(三)

◆吴晓波

因内讧而造成的崩盘

让人感慨的是,这个惊天大骗局的崩塌,不是因为事情真相败露或操作失误,而是由于系内人马的内

讧。

发动内讧的第一人,就是本次炒作中获益最多的朱大户。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朱大户其实并没有参

与很多具体的操纵业务,他的本职工作是死死抱住自己名下的股票,无论涨跌,咬牙不抛。根据他与K先

生的约定,他必须一抱5年。两年以来,他的股票市值从亏损2亿元翻身陡增到了获利10多亿元,简直如做

了一场甜蜜的大梦一般。可是,要他每天抱着这么一大笔账面财富不得动弹,简直是一种煎熬。他几乎天

天被一些很现实的疑窦和诱惑所困扰,万一证监会发现了中科创业是一场骗局怎么办?万一K先生暗地里

抛股把他甩了怎么办?一个更让他胆战心惊的消息是,北京的证监会已放出风声要加大监管力度,难道他

们真的看不懂“中科系”这些几近小儿科的重组游戏吗?在这种巨大而莫名的忐忑不安之中,朱大户决定

不玩了。

2000年5月,正当新婚不久的K先生鏖战股市、雄心勃勃地构筑“中科系”的时候,日日盯盘的小丁突

然告诉他,市场上出现了一个不明的巨手抛家,在不断地抛出股票套现,有好几次,每天都在1500万元左

右。根据他的判断,除了朱大户,没有人手上有这么多的股票。

K先生找到朱大户,后者倒也坦然,毫不惭愧地坦言:“我不玩了。”朱大户赖皮毁约,把K先生逼到

了无比危险的境地。8月的一天凌晨,正在睡梦中的K先生被人叫醒。一家跟他有深度合作、在港澳地区黑

白两道通吃的“北京公司”,告诉他,朱大户租用了几条小快艇把数十箱现金偷运出了国境,其数目应该

在11亿元人民币左右。K先生当即找到朱大户。K先生威胁道,那些跟中科创业合作的机构大佬们都已经非

常愤怒了,他们传话说,如有背信弃义的行为发生,绝不容忍。可是,朱大户已经死不回头了,他对K先

生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股票总要卖出才能赚钱吧”。谈判结束后,K先生给他的律师打电话,问他如果

朱焕良完全失控,该怎么办?律师大吃一惊,半天才想出一句话:“你有没有把事情的严重性跟他讲清楚

?”K先生苦笑着说:“跟农民讲严重性,有用吗?”

如果说朱大户的中途脱逃让K先生如腰间中刀,那么,发生在“中科系”内部的“老鼠仓”则好像是

一群小鬼在撕咬他的四肢。

中科创业的股票20多个月天天上涨,自然让公司内部的人手痒不已,于是私下里建仓炒买股票,已是

一个公开的秘密。很多高层甚至利用自己与营业部的相熟关系,拿着公司的股票去做质押。K先生对这种

情况并非毫不知情,以前只是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到朱大户开始大量抛盘的时候,他生怕稍知内情

的公司内部人也随之出逃,于是,在与朱大户谈判破裂后的9月份,他下令清查“老鼠仓”,要求所有公

司资金于年底以前结清。他当初打的算盘是,通过清理“老鼠仓”,把公司所有的资金全部聚拢,然后在

元旦之后逐渐抛盘,全面退出中科创业。

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老鼠仓”的规模竟会有那么大。公司内部最大的“老鼠仓”居然是最受他信任

、与小丁并称“左臂右膀”的申姓总裁。她私自将公司的股票拿出去质押,建仓规模达数千万元。在K先

生的严令之下,以申总裁为首的“老鼠仓”们纷纷平仓出货,普通股民本来就对高位的股价颇为敏感,稍

有风吹草动立即就会诱发大规模的出逃,于是,建在一片谎言之上的中科神话轰然倒塌。

中科创业的股价崩盘是从12月25日开始的,在度过了一个吉祥无比的平安夜之后,高傲了将近两年的

股价在圣诞节这天突然高空栽葱,一头摔在了跌停板上,更可怕的是,这一跌停就一连9个,股价从33.59

元一路下跌到11.71元,50亿元市值烟消云散。中科创业的崩塌迅速波及“中科系”的其他成员,中西药

业、岁宝热电等均上演跳水惨剧,股价数日之内腰斩一半。

这个时候的K先生如决战完败后的主将,面对兵败如山倒的局面,早已无能为力。在中科创业股价跌

停到第5天的时候,他托人传话给《财经时报》总编辑杨浪,表示愿意透露有关坐庄中科创业的内幕情况

。杨浪是他的老相识,原来是《中国青年报》的知名编辑,8年前那篇改变了吕梁一生命运的《百万股民

“炒”深圳》一文便是发表在杨浪负责的版面上。如今,斗转星移,人事俱非,K先生大概想让他的故事

有一个完整的见证人。

两天后的2001年1月1日,中科创业股价还在跌停风暴中,K先生在北京北辰花园别墅的家中与杨浪相

对而坐,煮茶一壶,侃谈中科往事。他认为,自己的今日下场是“上当受骗”的结果,是“性格中刚愎自

用的一面和文人性情的弱点令我贻误了战机,没能把握好转折机遇”。他透露说,在坐庄的过程中,与他

有染的机构多达400多家,其中不少都非常知名。他声称自己正在写作庄家自述,并已写了6万字,日后将

把真相全部大白于天下。

正当K先生在别墅中侃侃而谈的时候,“中科系”内部已是乱成一团,当日哭喊着把钱捧来的债主们

包围了位于国贸大厦33层的中科创业总部,有的人还往北辰别墅冲来。中科高层纷纷辞职,董事长和总裁

相继面见媒体,声称“我们就像是光绪皇帝,被吕梁架空”;“我们并不知道内情,是最大的受害者”。

1月5日,深圳中科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彻底与吕梁决裂”。

“中科创业”大惨剧

被抛弃的K先生在后来的日子里,一直在家中坐困愁城。他一边整理有关文件、协议,一边宣称在等

司法部门或证监会来传讯他。很多人对他主动现身暴露内幕非常不解。《中华工商时报》评论员水皮在《

吕梁为什么跳出来》一文中说:“他此时觉得待在大牢里比待在外面被人追杀更安全。”

K先生最终还是没有“如愿以偿”地被关进大牢。2001年2月3日上午,北京警方到北辰花园别墅将他

抓获。9日,被公安机关监视居住的K先生突然神秘失踪。据称,“那天他披着军大衣潜离,消失在初春亚

运村川流不息的人流中”。据分析,最终,他的结局可能有三种:至今潜藏在国内的某个地方;出逃到国

外的某个地方;被人谋杀在地球的某个地方。无论死活,那个文学青年吕新建、股评家吕梁和庄家K先生

都不会——或者没有机会说出所有的秘密了。

神奇小丁的结局是这样的:他和妻子躲在一个亲戚的家里,幻想K先生会死里逃生给他打电话,然后

再重整旗鼓。他在北京的岳母家接到了恐吓电话,来电威胁说,若他踏进北京城半步,就会剁了他的脚。

公安机关于2001年4月将他抓捕归案,在拘留所里,他一夜愁白了半边头。第二年的4月,他以“操纵证券

交易价格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50万元。他在法庭上说:“面对那些受损失的投资者,我感到

非常惭愧。”

那个股价曾经上天入地的康达尔的结局是这样的:2001年5月,中科创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

股东议案,宣布公司名称变更为深圳康达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月29日起,公司股票简称由“中科

创业”变更为“ST康达尔”。日后不了解这段历史的股民,比较1999年底的康达尔与2001年底的康达尔,

会发现公司头上无非多了一顶“ST”的亏损帽子,而不会想到其间竟还隐藏着一段如此血腥而壮观的“中

科创业”大惨剧。

(选自《大败局Ⅱ》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