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AH股折溢價怎麼看
決定折溢價因素。1.市場因素:美元、流動性各有影響。香港A股市場的決定因素不同。香港市場是一個國際化市場,與美元呈負相關的關系。2.可選投資標的評價不一。相對內地市場,香港市場大部分集中在採掘、銀行、航空等周期性較強的傳統行業,成長性較差且面臨周期向下的風險。3、風險偏好和投資風格有別。4.投資圈意見不一致。從前面分析中我們看到,銀行板塊是折價最嚴重的板塊。A股投資者更多考慮到未來信貸增速下滑造成銀行盈利增速下滑。另外,銀行行業面臨的地方融資平台的不確定性後果及對房地產的憂慮,導致內地投資者對銀行未來前景擔憂,初期投資港股的股民可以通過錢龍港股模擬平台進行實戰操作,摸清AH這家門道,更有利於以後的港股投資。H股投資圈則更為樂觀。他們認同中國銀行長期的成長性,且對地方融資性平台並無過多擔憂。德意志銀行認為,最悲觀的情景下,地方融資性平台出現10-40%壞賬,只要提高50-200bps對地方融資性平台的貸款利率,就能完全對沖風險。
⑵ 長期投資銀行股是大盤銀行股好還是中小銀行股好
如果長期持有銀行股的話我支持持有大盤銀行股比較好。
首先你的目標持有銀行股,而且是長期持有,長期持有的股票肯定要考慮兩大因素:其一就是長期回報率;其二就是長期抵抗風險能力;兩者因素同時具備才有值的長期持有的價值!
人們常說炒股要炒行業龍頭股,因為行業龍頭企業佔比市場份額大,盈利能力強,抗市場競爭力也強,只有保持長期盈利的公司才具備長期回報率和長期抵抗風險能力。而中小企業業績穩定性很差,會跟隨市場經濟以及公司經營問題漂浮不定,導致公司業績同樣出現盈虧狀態,所以談不上長期回報率的保障;一旦經濟出現蕭條時候最先倒下的就是中小企業,這些中小企業一旦失去收入,資金面斷裂頂不住多久就會讓整個企業陷入癱瘓,這就是中小企業的弊端之處,長期抵抗風險能力也不強!
以上分析的因素就是我支持長期持有大盤銀行股理由。中國目前根據資產排行榜分為有五大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其他銀行或者地區銀行屬於中小銀行。而中國五大行都已經成功登入A股市場。
在A股市場中前五大銀行為工商銀行601398為首,也是整個銀行行業的龍頭股,其餘是農業銀行601288,中國銀行601988,建設銀行601939,交通銀行601328等五大銀行在A股市場稱為大盤銀行股;;在A股市場中分為5家大盤股銀行股,23家總小盤銀行股,總共有28家銀行登入了A股市場;
下面再用實際行情看看近十年時間A股市場5大行,大盤銀行股的具體回報率:
(1)工商銀行
交通銀行從2008年9月20日開盤價位3.37元,截止昨天2018年9月21日收盤價位5.79元,整整十年時間總盈利為97.61%,每年平均盈利為9.76%,成為五大行中回報率最低的一隻個股,跟龍頭回報率相差甚遠。(備註:這是股票前復權走勢圖,現金分紅和高送轉,除權出息溢價都包含在內);
通過以上對A股銀行板塊中五家大盤股近十年的平均回報率來分析來看:建設銀行每年平均盈利為34.23%;工商銀行每年平均盈利為26.62%;農業銀行每年平均盈利為19.81%;中國銀行每年平均盈利為12.43%;交通銀行每年平均盈利為9.76%;十年長期持有回報率最高的是建設銀行,最低的是交通銀行;這些過去的投資回報可以僅供大家投資銀行股的參考價值。祝福大家投資順利。
⑶ 中國銀行這只股怎麼就是不漲呀
這主要是因為其盤子太大,業績穩定不有太大的突破所以投資者給的溢價比較低也沒有莊家有勢力拉升
⑷ 中國銀行的A股和H股間的溢價是怎麼回事,對它的A股價格有什麼影響嗎
中國股市是新興市場,所以比港交所的價格要高,中國是投機,人家香港是投資啊,人家等著中國銀行分紅的,內地等著它漲的,概念不一樣。中國內地是「炒」高的。
不過一般A+H的股票都有溢價。我很少接觸這一類股票的。
怎麼辦?按平時一樣吧 據我觀察AH有些聯動的,而且現在全球次貸危機對H股有很大影響,我認為最好不要做。注意是個人觀點!
祝你在2008里賺錢!
⑸ 銀行股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值得去投資嗎
今年財富中文網公布的世界500強公司,中國有129家上榜,首次超過了美國的121家。上榜公司中,中國銀行業公司所賺取的利潤,佔全部上榜世界500強中國公司的47.5%。如果不計算11家銀行的利潤,其他108家中國上榜企業的平均利潤只有19.2億美元。
我國的銀行業其實發展還是比較粗放,主要收入來自利息差,而國外銀行大部分的收入來自服務收入,在這一塊我國銀行有很大的短板,但是反過來看也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隨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和富強,必然要依託強大的金融市場,我國的銀行業相對國外的國際化大銀行還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間,隨著金融改革的深入、銀行業的產業結構升級,利潤不斷攀升,股價也會不斷水漲船高,這樣除了享受穩定的現金分紅,還會享受股價上漲的收益。
⑹ 為什麼中國銀行上市對大盤有這么大的影響呢不明白納悶ing...
中行上市對股指影響巨大,分析人士測算
中行漲1分錢滬指漲1個點
中國銀行將於7月5日登陸上交所,其計入指數的股本為1778億股,是中國石化的2.54倍,將成為兩市權重最大的樣本股。分析人士測算顯示,按中行目前所佔滬市權重比例計算,中行每漲跌1分錢將影響到滬綜指漲跌1個點。若以中行3.6元上市定價計算,其上市將帶動上證指數上漲52點。剔除H股市值後,中行總市值將達到6400億元,將占滬市總市值29630多億的21.6%左右。
為配合中行的上市,便於其盡快進入各有代表性的指數樣本股行列。經廣泛徵求市場意見,並經指數專家委員會審議,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決定補充大市值公司快速進入指數的規則。對於新發行股票,若符合樣本條件、且總市值(不含境外上市股份)排名在滬深市場前10位,啟用快速進入指數的規則,即在其上市第十個交易日結束後進入指數,同時剔除原指數樣本中最近一年日均總市值排名最末的股票。據此規則,中國銀行將於上市第十個交易日結束後進入滬深300和中證100指數。
此外,上交所發布公告稱,擬決定對上證180指數和上證50指數規則做以下補充:總市值(不含境外上市股份)排名在市場前十位,且其上市時間距下一次樣本股定期調整生效日超過20個交易日的新發行股票,若無不適宜作為指數樣本股的情況發生,在其上市第十個交易日結束後納入上證180指數和上證50指數。對於增發、重組和合並等行為導致股票總市值增加,符合上述條件的,處理方式和新發行股票一致。
2006年7月5日9:25,當股民老王到營業部時驚訝地發現:"不會吧,今天一開盤指數就漲了50點!難道是行情系統中病毒了?"
這一幕並非來自科幻小說,因為在下周三,滬深股市歷史上最大的"航母"中國銀行將登陸A股,並將取代中國石化成為上證指數的第一大權重股!
中行上市當日就將被計入上證指數,據測算,如果該股漲到3.70元,那麼,上證指數將上漲50個點!
而業內人士預測,中行上市很可能定位在3.60元-3.80元。
這,就是中行的威力!
首隻全流通發行的超級大盤股
本周三,滬深股市將迎來歷史上股本最大的一家公司--中國銀行,它是全流通發行的首隻"航空母艦",這對A股市場具有劃時代意義。
中行的發行價為3.08元/股,發行數量為64.93506億股。
昨日中銀公布了2005年年報。年報顯示,中銀去年凈利潤275億元,每股收益0.15元,較2004年增長31%,每股凈資產1.12元。新增不良貸款大幅下降,不良貸款率下降到4.62%,資本充足率達到10.42%。
到2005年末,中行資產總額達到47428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1.06%;各類貸款余額為2235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4.13%,貸款減值損失也教2004年減少52%。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銀行與同行業相比,最大的優勢在於其國際業務方面.
商業銀行投行保險三大業務成中行主要收入來源
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擁有混業經營資格的金融機構,商業銀行業務、投行業務和保險業務構成了中行最主要的三大塊業務,這三塊業務也成為中行最重要的利潤來源。其中,佔比最大的仍然是商業銀行業務。
商業銀行作為中行的傳統主營業務,主要包括公司業務、個人金融業務和資金業務。年報顯示,公司業務的儲蓄余額最高,個人業務其次。據統計,2005年,境內行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為14,163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321億元,市場佔有率為10.0%,比上年末上升0.1%。
在發展商業銀行業務的同時,保險業務也是中行業務的重要支柱。2005年,中行旗下的中銀集團保險及中銀集團保險的子公司中銀集團人壽,實現毛保費收入合計為49億港元。截至2005年末,中銀集團保險資產總額為39億港元,中銀集團人壽資產總額為95億港元。
而中行旗下的中銀國際更發揮了其地跨內地與香港的優勢,使得投行業務成為中行收入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良好的業績增長背景下,2005年,中銀國際股票現貨交易額保持香港市場前六位。
中行上市:一塊近3倍於中石化的磐石
中國銀行於上周五成功完成了A股發行申購程序,而大盤七連陽的回暖局面彷彿也預示著市場參與各方對中國銀行引領大盤破浪前行的高度期待。
平安證券研究所投資策略研究員李先明日前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作為A股市場上新的「龍頭」,假定中行上市首日的定價和H股股價接近,以其占上證指數的權重計算,即使不考慮其他因素,就將帶動上證指數「上漲」約36點,對指數的拉動作用明顯。
李先明認為,中行發行A股後,其可能計入上證指數中的股本數將達到1778億股,是目前中石化(600028.SH)的2.54 倍,從而將取代中石化,成為上證指數中股本權重最大的樣本股。目前滬市總股本權重最大的5家公司總股本規模為1310.75億股,佔比為25.56%左右;中行發行後,滬市總股本中權重最大的5家公司總股本將佔到滬市公司總股本的43.25%,上證指數的權重進一步走向集中。
「目前中行H股股價摺合人民幣約3.60元。假定中行A股上市後的股價也定在3.60元左右,發行A股後,中行剔除掉H股市值後的總市值將達到6401.71億元。以此計算,發行後中行的總市值將佔到滬市總市值的18.05%左右。滬市總市值最大的5家公司的總市值佔全部滬市公司總市值的比重,也由其發行前的22.80%上升到35.31%。權重個股對股指的影響力將進一步加大。
從中行H股的情況看,近期股價在3.4港元附近,折算成人民幣約為3.5元。同時,考慮到A股對H股普遍存在的溢價,不排除中行A股漲至3.8元的可能性,相當於溢價23%。
替代中石化成為兩市第一權重股的中行,對大盤的影響也值得期待。市場人士測算,由於目前新股上市當天就直接計入指數,如中行當日漲至3.5元,將使上證指數上漲約42點;如果漲至3.8元,則可直接將上證指數拉升70點左右。
⑺ 中國銀行這么好的股票為什麼起不來呢
由於其受到次貸危機的影響比較大,大量的資金和機構都離場了,而且現在銀行板塊一直都很萎靡
⑻ 負溢價股和負溢價是什麼意思
負溢價是在沒有交易費用以及假設股價維持沒有漲跌的情況之下,行權總成本(行權價+經調整的權證價格)低於正股市價,行權有一定的套利空間。
有時我們可能會看到溢價出現負數,在股票機上看到「溢價」變成「折讓」,這個現象就是「負溢價」。
這時,投資者可能會認為這是一個好時機去買入一隻「負溢價」的窩輪,因為根據溢價的計算公式,既然溢價是當正股要變動多少才達到打和,那麼負溢價是否代表正股不用升,窩輪已經打和,意味著即買即賺?
一隻窩輪是不會在毫無原因的情況下變成負溢價的,而變成負溢價的原因有四個:
第一,正股即將除息。如果某股票將會在一段時間後除息,發行人在計算窩輪價格的時候已經將除息因素考慮在內,所以窩輪價格自然會較平。引用計算溢價的公式,窩輪價格平了,但正股卻用未除息的價格,所以計算出來的溢價自然會低一些。如果溢價已經很低,再加上除息的因素,便會很容易出現負數,即負溢價。
第二,窩輪屬於非標准輪,一般計算溢價的方法並不適用於非標准輪。舉例來說,一些有幾個結算日的窩輪,需要用特別的方法來計算溢價。如果誤將它視為普通窩輪計算,這時計算出來的溢價便會很低,甚至負數。其實這個數值是錯誤的。投資者選擇非標准輪,最好便是比較多方面的數據,還需認清條款,不要看了錯的數據也懵然不知。
第三,一些很久沒有成交的窩輪,或者發行人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為這只窩輪開價,窩輪的價格沒有更新(現價自然是舊價,沒有指導性),那麼計算出來的溢價自然是不適用的,但這種情況是比較少見的。
第四,窩輪快到期。窩輪愈接近到期日,時間值會愈小,溢價應接近零。但為何有些接近到期的窩輪會出現負溢價?其中原因是在某一時段正股是以賣出價(ask)成交,而窩輪則以買入價(bid)成交,負溢價的情況便有可能出現。
總之,以上出現負溢價的情況都是假象,要出現真正的負溢價,機會其實是很微小的。即使出現真正的負溢價,由於香港的市場效率非常高,市場上的一些專業交易員會通過套戥或對沖等方式圖利,所以這種機會也不會維持太久。
⑼ 銀行股為什麼折價。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銀行的估值,無論是PE,還是PB,相對於其他行業,都出現相當大的折價。對於這種折價背後的邏輯,我們一直存疑,也曾多次探討過這種折價的是否合理。 折價缺乏基本面理由 (1)PE估值:低杠桿、弱周期,無須折價 現階段的中國銀行業,並非傳統認識中的高杠桿和強周期行業,而更多屬於低杠桿和弱周期行業。銀行業風險並不更高,盈利更加穩定,而長期發展壓力也並不顯著大於產業部門,PE 的折價,似乎缺乏合理支撐,至少從基本面上看如此。 (2)PB 估值:理應溢價 雖然我們強調PE在銀行股估值中的核心低位,但並不完全排斥PB 的使用。退一步,如果更加關注資本本身,而忽略資本之外可以為公司創造收益的因素,如行業壁壘等,出於更加謹慎的態度,PB 估值並無不可。無論是過去,現在,或者未來可以預見的時間內,銀行業的ROE水平,及穩定性,仍將明顯優於產業部門。 因此,如果考察PB,同樣沒理由折價,相反應該溢價。 (3)再融資:或增加股東價值 針對傳統估值方法沒有考慮再融資的問題,我們引入了分兩步的再融資公司估值法:首先評估封閉狀態下的公司價值,然後考察融資是否滿足增加股東價值的條件。 關於再融資是否增加股東價值,我們給出三個條件:ROE 高於資本必要報酬率,增發能夠帶來額外的收益流增長,增發價格高於1 倍PB。 實際的情況是,在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內,銀行業ROE 水平顯著高於資本必要報酬率基本是可以確定的;增發似乎也不太可能以低於1 倍BP 的價格進行;且,目前大部分的銀行增發,似乎也在擴充著增長的邊界。 當前銀行的估值,確實是一個市值龐大而沒有投機資金眷顧的行業的合理價格(而非對於行業的錯誤理解導致的過分打壓),那麼,隨著供給的持續釋放,一個值得思考的證據:從最近幾次產業資本入股銀行的情況看,大多並沒有明顯的折價,不少甚至給了溢價;與之對應的是,產業資本入股其他行業的時候,卻鮮見溢價,倒是經常大幅的折價。
⑽ A 股 H股 折價 溢價 是做什麼的 詳細些解答謝謝
1、A股
即人民幣普通股票,是由中國境內注冊公司發行,在境內上市,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從2013年4月1日起,境內、港、澳、台居民可開立A股賬戶)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A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賬,實行「T+1」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中國大陸機構或個人。中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
2、H股
H股也稱國企股,指注冊地在內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資股。(因香港英文——HongKong首字母,而稱得名H股。)H股為實物股票,實行「T+0」交割制度,無漲跌幅限制。中國大陸地區只有機構投資者可以投資H股,大陸地區個人投資者目前尚不能直接投資H股。
3、折價和溢價
折價交易是指大宗交易成交價格低於收盤價,溢價交易是指大宗交易成交價格高於收盤價。
(10)中國銀行股票溢價擴展閱讀:
A股的交易流程
投資者如要進行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證券的投資,首先要去上海證券中央
登記結算公司在各地的開戶代理機構處申請開立證券帳戶;然後再選擇一家證券公司的營業部,作為自己買賣證券的代理人,開立資金帳戶和辦理指定 交易。
證券帳戶和資金帳戶開立以後,可以根據開戶證券營業部提供的幾種委託方式選擇其中的一種或幾種進行交易;一般證券營業部通常提供的委託方式有櫃台委 托、自助終端委託、電話委託、網上交易等。
所有的交易由上海證券交易所的電腦交易系統自動撮合完成,無需人工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