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盘指数实时行情是什么大盘大盘
大盘指数一般是指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成份指数。
1. 上证综合指数: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全部股票(包括A股和B股)为样本,以发行量为权数(包括流通股本和非流通股本),以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点的股价指数。
2. 深证成份股指数:从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场代表性的40家(2015年5月20日样本数量扩大到50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为样本,以流通股本为权数,以加权平均法计算,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0点的股价指数。
② 大盘成长与大盘价值的区别
蓝筹股的分类:
蓝筹股有很多,可以分为: 一线蓝筹股,二线蓝筹股,绩优蓝筹股,大盘蓝筹股,中国蓝筹股;还有蓝筹股基金。
一线蓝筹股:
一、二线,并没有明确的界定,而且有些人认为的一线蓝筹股,在另一些人眼中却属于二线。一般来讲,公认的一线蓝筹,是指业绩稳定,流股盘和总股本较大,也就是权重较大的个股,这类股一般来讲,价位不是太高,但群众基础好。这类股票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类个股主要有:长江电力、中国石化、中国联通、宝钢股份、鞍钢新轧、武钢股份、粤高速、民生银行等。二线蓝筹,一般来讲,总股本和流通股本比一线蓝筹要小,股价一般较高,机构比较偏爱,但由于价格较高,散户一般不敢碰,如:中集集团、上海机场、烟台万华、苏宁电器、盐田港等个股。600050,600028,600019,601398,601988,000002 600036 000060 600497 600030 等。
二线蓝筹股:
A股市场中一般所说的二线蓝筹,是指在市值、行业地位上以及知名度上略逊于以上所指的一线蓝筹公司,是相对于几只一线蓝筹而言的。比如上海汽车、五粮液、中兴通讯等等,其实这些公司也是行业内部响当当的龙头企业(如果单从行业内部来看,它们又是各自行业的一线蓝筹)。
一、钢铁行业:业绩增长价值重估
宝钢股份为代表的中国钢铁股,理应获得市场合理定价。由于给予了过高的贴现率或风险溢价,目前主要钢铁上市的价值都被明显低估。作为一个产业链的上下游,不可能永远存在估值“洼地”,钢铁股达到15倍的市盈率才是国际水平。
低于20倍市盈率的重点钢铁股:宝钢股份、鞍钢股份、马钢股份。
二、港口业:投资主线:低估+资产注入
虽然板块估值已经到位,但是板块中个股估值差异较为明显,上海港、南京港、重庆港的估值较营口港、深赤湾、盐田港高出一倍以上,在板块估值已经到位的情况下,安全性是我们给出07年投资策略时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在整体行业具有20%增长幅度的市场环境下,能够拥有更多的港口资源,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将占据更主动的市场地位,因此存在资产收购可能的公司也是我们关注的对象。
低于20倍市盈率的重点港口股:盐田港、深赤湾、营口港。
三、煤炭行业:外延扩张带来机会
从投资标的的选择而言,建议优先投资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更加注重“自下而上”的策略。逻辑主线为:价格维持高位——产能增量可充分释放——运输宽松——成本影响不大的企业最值得投资。预期资产价值注入、整体上市将是07~08年整个煤炭行业面临的重要投资主题及机会。
低于20倍市盈率的重点煤炭股:兰花科创、西山煤电、开滦股份、国阳新能、恒源煤电、金牛能源、兖州煤业、潞安环能、平煤天安、神火股份
四、公路行业:长期稳定增长 关注价值重估
我国高速公路行业在07年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都将保持平稳增长的趋势。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路网建设的逐步完善所带来的网络化效应、油价回落和海外投资带来的车流量增长都为整个行业的的稳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机遇。
低于20倍市盈率的重点公路股:赣粤高速、皖通高速、中原高速、现代投资。
中国蓝筹股:
海通证券给予中国软件、东软股份、盐湖钾肥、ST 建 峰、澄星股份、云 天 化、柳化股份、五 粮 液、顺鑫农业、南 玻A、冀东水泥、海螺型材、北新建材、中国玻纤、格力电器、福耀玻璃、S 三 星、青岛海尔、厦华电子、秦川发展、西山煤电、兰花科创、国阳新能、山西焦化、云南白药、康缘药业、江中药业、一汽夏利、宇通客车、上海汽车、S 江 钻、时代新材、双良股份、晋西车轴、龙元建设、中材国际、中兴通讯、中国联通、华胜天成、上海机场、亿阳信通、大秦铁路、盐 田 港、法拉电子、恒瑞医药、华海药业、横店东磁、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上海电力、华闻传媒、中信国安、电广传媒、歌华有线、桂东电力、东方明珠、中联重科、柳工、山推股份、江南重工、岳阳纸业、栖霞建设、中华企业、天创置业、世茂股份、广船国际、上海机电、许继电气、平高电气、泰豪科技、东方电机等72只股买入评级。
大盘蓝筹股:
蓝筹股是指股本和市值较大的上市公司,但又不是所有大盘股都能够被称为蓝筹股,因此要为蓝筹股定一个确切的标准比较困难。从各国的经验来看,那些市值较大、业绩稳定、在行业内居于龙头地位并能对所在证券市场起到相当大影响的公司——比如香港的长实、和黄;美国的IBM;英国的劳合社等,才能担当“蓝筹股”的美誉。市值大的就是蓝筹。中国现在大盘蓝筹多着呢如:工商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神华。
[编辑本段]题材股和业绩股、蓝筹股有什么区别?
就是看点的不同!
题材股 就是以题材为主 比如奥运时期,跟奥运有关联的股票就会受到注意! 题材股就是有重组,定向增发,整体上市等利好消息的股票。
业绩股 就是业绩很好的股票。
蓝筹股 一般蓝筹股的业绩都很好 不好的也就不叫蓝筹股了! 从什么方面看出蓝筹股,好的股票就是蓝筹股!
[编辑本段]蓝筹行情演绎的轮动、线索与技术
根据研究,日本1980年代牛市各阶段行业轮动呈现如下规律:
1987年2月以前:价值重估的资产类行业,如电力和天然气、房地产、银行业、证券业;1987年2月到1988年12月:外需拉动的周期性行业,如造纸、钢铁、交运设备、机械等;1989年后:基于内需的消费服务行业,如采掘、建筑、金属制品、信息服务、商业贸易、科技股等。
这一轮动的基本推力还是日元升值带来的贸易顺差降低、通胀、内需拉动等,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就是说上述流动性传导至实体经济。期间值得注意的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交叉行业始终是反复走强,如房地产走势基本与日经225可重叠,我们研究发现,全球市场的房地产走势与股市走势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但不同步;房价走势相对股市而言波动相对要小。
资产重估也以三个序列来走,2006被重点挖掘并且行情热火朝天的是商业地产和资源性资产;目前已经得到挖掘行情也最为炫目的,是已上市或拟上市银行、保险、券商股权为主的金融类资产;未来还有一个规模效应更大,当前正在得到挖掘的交叉持股概念,这其中的一个分支就是创投概念当下的狂轰滥炸。
资产重估的第三步已经极大地放大了泡沫,并支撑一些“伪蓝筹”业绩增长,现在已经有观点指出2008年股权投资将影响上市公司30%增长,因此我们对股权投资性蓝筹最好抱以戒心。
资产重估后的蓝筹分化异常严重,蓝筹游戏将摆动到周期性行业。投资者对周期类公司持有很强的戒心,使得周期类公司的股价往往会大大低于其应有的价值。然而经济规律的作用却是不可阻挡的。长江证券(19.11,-0.04,-0.21%,吧)的一份报告说明,1987年后,大量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业绩蓝筹崛起,其中最让人吃惊的却是周期性行业在日本牛市中的表现:结论显示,钢铁、航空运输、机械、煤炭、证券等周期性行业在牛市后期获得明显的超额收益。美国股市统计也得出同样结论。1989年后,周期类股票业绩走软,而其他类的股票业绩依然可以维系,如科技股、消费类股,资金对股市推动的力量越来越小,资金开始转向一些小盘、成长股。
[编辑本段]如何选择蓝筹股
“蓝筹股”是不是就是一流、最好的股票?有点意思,也不尽然。美国证券交易所网站对蓝筹股的定义是:所谓蓝筹股是指那些以其产品或服务的品质和超越经济景气好坏的盈利能力和盈利可靠性而赢得全国声誉的企业的股票。听起来好绕口,但能从中发现几个关键的字眼:知名的大公司、稳定的盈利记录、红利增长、管理素质和产品品质等。大致有个模糊的概念了吧,其实蓝筹股本来就没有惟一准确的定义,它存在于一些指数中,存在于证券分析师的报告中,也存在于一些消费者的心中。下面,我们来给蓝筹股的概念加一个框框吧,可能会与你心目中的蓝筹定义有很大的不同呢。
大型公司的股票不一定是蓝筹股,蓝筹股却一定是大型公司的股票。
大的公司不一定是好的公司,但规模大却是成为蓝筹公司的必要条件。蓝筹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受到大宗资本和主流资本的长期关注和青睐,以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公司市值等指标来衡量,企业规模是巨大的。
就市值论,2004年2月道指30成份股公司总市值3万多亿美元,平均市值超过1千亿美元,差不多相当于芬兰这类中等国家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就资产论,花旗集团、JP摩根、GE、GM等公司都高达几千亿美元,花旗集团竟达1万多亿美元;就营业收入论,道指30公司2002年的销售收入约1.8万亿美元,超过同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25万亿美元。所以,说蓝筹股公司富可敌国一点也不夸张。
国民经济支柱行业里的公司股票不一定是蓝筹股,蓝筹股却一定不会诞生在边缘行业里。
对蓝筹股的认识可不能仅仅局限在“股”字上,它承载的是“产业与民生”甚至“国家的光荣与梦想”。所以但凡是蓝筹股一般都出现在国家的支柱产业中,蓝筹公司也都是行业龙头企业。
有些公司经营得很好,业绩也很优良,比如“小商品城”,但是从其所处的行业属性来看,绝对称不上蓝筹股。而像“宝钢股份”,“中国国航”这样的上市公司处在钢铁、航天这些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中,就具备蓝筹公司的特质。特别的,中国还处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所以制造业更容易诞生蓝筹,而在零售业或餐饮服务业,在国外能看到沃尔玛、麦当劳等蓝筹公司,国内却很难发掘到。
蓝筹公司也一定担当着产业领袖的角色,是产业价值链和产业配套分工体系的主干和统摄力量。不仅在规模上,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上都是这个行业的代表。比如宝钢,它在原材料铁矿石价格的谈判上,在行业里就有相当的分量。而其板材产品,也会成为这个行业的一个标准。
③ 大盘近几年来的走势
大波段一:100点—1429点—386点。(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11月17日)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挂牌股票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当时交易制度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限制,也是从这个时候起,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时2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但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投资者第一次接受了真切实在的风险教育。 大波段二:386点—1558点—325点。(1992年11月17日至1994年7月29日) 快速下跌之后,A股神奇的迎来了快速回升,投资者从紧缩眉头到再度喜上眉稍,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从1992年11月17日的386点开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3个月时间里大盘涨幅高达303%,将跌幅悉数收回。这段神奇的上涨,一直为投资者所津津乐道。但在快速牛市瞬间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开始了,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在失守777点这个关键点位后,大盘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点,累计跌幅达到79.13%,重新回到起点,这次牛熊转换带来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地膨胀。 大波段三:325点—1052点—512点。(1994年7月29日至1996年1月19日) 随着股指的垂直坠落,市场投资者的信心也跌至谷底,关键时刻,政府再度举起政策大旗,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奋,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点。但是随着股价的炒高,市场的风险也随之加大,投资者也纷纷出售自己手中的股票,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但1995年5月18日,股市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开始全面暴涨,短短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但政策救市往往是短暂的昙花一现,短暂的暴涨过后,股市重新下跌。从1995年的8月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低点512点,跌幅达到51.33%,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 大波段四:512点—1510点—1047点。(1996年1月19日至1999年5月18日) 绩优股股价的超跌引发市场的见底信号,同时崇尚绩优开始成为市场主流投资理念,深发展、四川长虹(600839 )、深科技、湖北兴化等龙头股均为业绩极佳的绩优成长股,在这些股票的带领下,从1996年4月1日到12月12日,上证综指上涨了124%,深成指上涨了346%,涨幅达5倍以上的股票超过百只。随着市场风险的积聚,政府开始再度出手,从10月起,管理层一道道“金牌”发出,直到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特约评论员的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12道金牌”宣告发出。随后股市出现连续短线急跌,但是急跌后股指仍继续上冲直至1510点。直到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股指才开始扭头向下,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投资者经历了两年的漫长熊市,累计跌幅达到30.84%。 大波段五:1047点—1756—1361—2245点—998点。(1999年5月18日至2005年6月6日) 随着A股迎来具有纪念意义的“5.19”行情,市场的牛蹄再度飞扬,在1999年5月18日至6月底的短短一个半月时间,沪指上涨将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证指数上攻至1756点。突破此前高点1588点。但随后股市大幅回调。2000年1月4日,上证指数跌至1361点。随后受到外围股市大幅攀升的刺激,中国股市最后奋力一搏,终于冲上了指数的“至高点”2245点,伴随这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证券投资基金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发展。但"5.19"行情过后,市场开始关注股权分置问题。投资者普遍认为这是利空因素,解决股权分置也成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累计跌幅达到55%,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再度重回起点。 大波段六:998点—6124点—1664(2005年6月6日-2008年10月28日) 998点以后,牛市重新归来,推动市场上涨的核心因素主要在于: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升值,资产价值重估及上市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此轮牛市从998到6124,几乎没有大的调整,期间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直伴随着股市的上涨。即使530上调印花税,那也只是此轮牛市上升途中的一个驿站。但是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当一切正悄然发生变化时,那些对此轮牛市起到关键作用的因素却成为快速下跌的隐患。股改初步完成的同时,大小非解禁的高潮却不断临近,恐怖的解禁压力,和大小非极低的成本成为股市下跌的一大原因。人民币升值的同时,热钱不断涌入,加上股市快速上涨的泡沫,通胀形势越发严峻,央行不得不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加速了股市的下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出口政策的变化,投资收益的大幅缩水,企业业绩高增长的预期成为泡影,中国股市迎来的短时间的快速下跌,到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从6124到1664已跌去70%多。
④ 请问每天的股票实时行情的发展能否动态的重播一回呢
可以看当天的分时图啊
⑤ 根据中国近几年的股市成长走势,大盘的底部估计是什么时候
2007年10月16日,中国股市到达6124.04的最高峰,然后一路下跌到现在。
2007年的股市涨幅过大,近乎疯狂!股票市盈率超高,股票失去了投资价值。价值决定价格,股市回落是必然的结局。
管理层采用大量发行新股来平抑股市,股市逐渐走向回归价值之路。随着欧美经济今年以来不断出现问题,致使我国股市内外交困,跌到2400点的低点。现在的股市市盈率还不到10倍,具有了较大的投资价值,但还不到崩溃的时候(美国股市平均市盈率曾经跌到5),也就是说还有下跌的空间。这段时间恰恰成为我们逢低吸纳的极好时机!
我们的管理层已经意识到股市的不景气,为了更好的发展和融资,管理层已经采取中金增持的措施,虽然这个措施只是权宜之计,不能把股市托起。相信在不久之后我们会陆续看到管理层救市政策出台!
综合分析,预计大盘底部形成应该在今年年底之前!
⑥ 如何看股票行情如何看股票的动态
老兄,能教你炒股的人,可能都是交了沉重的学费.三思吧!
⑦ 股票行情大盘未来走势
上周五,全球股市呈现普涨态势,欧美股指涨幅优于亚太。美国三大股指全线上扬,涨幅均在2%左右。欧洲股市收盘全线上扬,德国DAX指数大幅上涨3.22%,亚太主要股指收盘全线上涨,其中,东京日经指数报8514.47点,涨0.16%,香港恒生指数收盘报19137.17点,涨0.91%,当周累计下跌3.56%,大市成交525亿港币。
汇市方面,周末央行将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设在6.3317元,当周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累计涨152个基点。
上周A股市场收出一根长阴线,沪综指先后击穿5日均线和2480点的60日线支撑,上证综合指数累计下跌1.87%,深证成份指数累计下跌2.62%,均结束连续两周上扬。上周沪深两市合计净流出资金138.2亿元。
主要原因有三个:欧债危机向意大利扩散、国内发行继续扩容消息,加上前期题材股累计升幅过大,指数出现短期调整。
华中分析师认为短期内,2450将成为上攻回调的一个重要生命线。另外,从宏观来看证监会拟进一步采取措施提升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回报,包括分红政策和分红计划;外部冲击逐步弱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是大概率事件,宽松的资金面将为股市反弹提供资金支持;随着通胀的逐步回落,宏观经济政策也开始适度转向,为股市上涨提供较好的政策环境,从市场走势看,大盘有望在60天线附近止跌回升,重新攻击2600点整数关口。
在操作策略上,仍然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战略新兴产业和大消费概念中的白酒、商业零售、服饰。我们认为软件、物联网、信息产业、医疗、节能环保等热门板块年底之前仍有反复上涨的机会。在有补涨需求的低估值绩优蓝筹股方面,仍需要关注煤炭、有色,一旦放量联动,也有补涨的机会,适合稳健的投资者参与,整体仓位控制在7成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