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解析 » 11月16日中国平安股票分析
扩展阅读
六马科技股票代码 2025-08-12 06:29:36
金志科技股票资金 2025-08-12 04:17:09
长江生命科技股票股吧 2025-08-12 02:46:11

11月16日中国平安股票分析

发布时间: 2021-06-02 19:56:58

1. 平安银行和其他银行相比有什么好优势

平安银行是一家总部设在深圳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圳证券交易所:000001)。其前身深圳发展银行,是中国内地首家公开上市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及其控股子公司合计持有本行58%的股份,为本行控股股东。
平安信用卡有不同的卡种,卡片种类不同,附赠权益不同,客户可根据个人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卡种。如需了解各个信用卡的具体功能与服务,可登陆平安信用卡官网;了解
目前申请较多的卡种如下(仅供参考):
1.腾讯VIP金卡:
1)年费:主卡300元/年;附卡:150元/年;免首年年费,当年刷卡6次免次年年费。
2)享全年腾讯视频VIP会员
成功申请腾讯视频VIP联名卡信用卡,首刷后即可免费获赠三个月腾讯视频VIP会员。每月消费满3笔188元可于次月获赠一个腾讯视频VIP会员月卡
3)网络消费盗刷险
首刷赠网络消费盗刷险,白金卡保障金额2万元,金卡保障金额1万元。
2.爱奇艺卡:
1)年费:主卡300元/年;附卡:150元/年;免首年年费,当年刷卡6次免次年年费。
2)网络消费累积万里通积分,金卡上限5000积分/月
3)2小时航班延误定额赔付800元/次
4)1000万综合交通意外保障
3.淘宝卡
1)年费:100元/年,首年免,刷卡6次免次年年费
2)以支付宝“快捷支付”方式进行的淘宝交易累计信用卡积分
4.不带卡
1)免年费
2)发卡“快”:最快1分钟出卡
3)用卡“易”:快速绑定云闪付、支付宝、微信
路径:通过口袋银行APP-信用卡-服务-不带卡
5.由你卡
1)免年费
2)卡面由你:五大系列,酷炫卡面随心选。原创设计系列、十万个冷笑话系列、完美世界-诛仙系列、全民突击系列,你的卡面,由你定义。
3)权益由你:
积分党:全年指定网络、娱乐餐饮消费畅享10倍积分奖赏(不含原1倍正常累积积分。每月奖励积分上限2万积分)
观影团:全年优酷会籍及12期格瓦拉10元电影兑换券
美味派:全年12期优选美食电子兑换券
运动狂:全国32个城市,超130家星级酒店,星级酒店变身私家健身馆:
温馨提示:
权益定制年费288元/年/个,将于由你卡激活后从信用卡账户中一次性扣取

2. 中国平安和汇丰银行是什么关系啊

2002年的时候,汇丰成功入股了平安,拿下了平安10%的股份,一跃成为平安最大的股东。而如今平安成功逆袭.

2018年底,中国平安斥资约3.5亿元增持汇丰控股后,一跃成为汇丰控股第一大股东。现在汇丰的实际控制人第二大股东美国的贝莱德集团。汇丰的总部虽然是英国,但是它们是在香港上市,主要的营收也都是来自香港。

(2)11月16日中国平安股票分析扩展阅读:

据媒体2018年11月报道,香港证券交易所披露的资料显示,中国平安旗下的平安资管超越贝莱德成汇丰控股第一大股东,持约14.18亿股股份,持股比例逾7%。

中国平安表示,“该等投资纯属保险资金的财务性投资,中国平安看好汇丰的发展前景,且汇丰的分红率较高,符合保险资金的风险偏好和投资收益要求。”

3. 分业经营长达8年的中国平安保险股份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公司”,“集团”)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经发展成为金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发展历程:
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于1988年3月21日以《关于同意成立平安保险公司的批复》(银复[1988]113号)批准成立,并于1988年4月22日取得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深新企字05716号),注册名称为深圳平安保险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200万元,公司性质为全民所有制企业。
1992年6月4日,经中国人民银行以《关于你公司更改名称的批复》(银复[1992]189号)批准,公司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公司从一家地区性保险公司发展成全国性保险公司。
1992年11月14日,国务院以《关于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业务范围的复函》(国办函[1992]93号)批准公司办理全国性的保险业务和国际再保险业务,中国平安成为全国三大综合性保险公司之一。
1992年11月14日,经中国人民银行以《关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扩股增加资本金的批复》(银复[1992]505号)批准,公司在5个法人股东基础上开始增资工作。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在1993年12月17日以《关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吸收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公司参股方案的批复》(银复[1993]366号)批准公司吸收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公司参股。
由于增资期间清退不合格股东等原因导致股东调整,至1995年12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关于核准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扩股增资的批复》(银复[1995]437号)正式批准了这次扩股结果,公司注册资本增加到人民币15亿元。中国人民银行于1996年5月24日出具的《关于核准的批复》(银复[1996]157号)核准,公司规范为股份有限公司。
经规范登记,国家工商总局于1997年1月16日向公司核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10001231-6),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5亿元。为进一步落实《保险法》关于分业经营的规定,根据中国保监会于2001年12月5日下发的《关于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业经营改革的通知》(保监发[2001]197号)、2002年4月2日下发的《关于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业经营实施方案的批复》(保监发[2002]32号),公司开始进行分业经营的工作。
2002年10月28日,中国保监会以《关于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变更事项的批复》(保监变审[2002]98号)、《关于成立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保监机审[2002]350号)、《关于成立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保监机审[2002]351号)批准了公司控股设立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月24日,公司在国家工商总局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名称变更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加到人民币2,466,666,667元。
2004年6月,根据中国保监会出具的《关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H股并上市的批复》(保监复[2003]228号)及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同意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批复》(证监国合字[2004]18号),公司获准公开发行H股1,387,892,000股,发行价格为10.33港元/股,其中增量发行1,261,720,000股、国有股存量发行126,172,000股,同时公司H股发行前的1,170,751,698股外资股获准转换为H股。发行结束后,公司总股本变更为6,195,053,334股,其中H股为2,558,643,698股,占比41.30%,内资股为3,636,409,636股,占比58.70%。同年6月24日,公司H股股票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证券代码为“2318”。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4. 中国太平和中国平安哪个好

财险太平洋的好, 人寿的太平好。
平安和太平都是大公司,讨论哪家实力更强,其实意义不大。
毕竟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保险是契约行为,理赔时是看条款,而和公司大小没有关系,所以哪家产品性价比高,条款更加人性化,才是我们选择的目标。
况且,目前反而是一些中小型保险公司,因为其扁平化的运营模式,产品有突破和改变,利益更加倾向于消费者。
拓展: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太平”),1929年11月20日始创于上海,1956年移师海外,2001年重新进军中国内地市场。
中国太平是四大国有金融保险集团之一,2012年列入中央管理,总部设在香港。
中国太平,险种齐全,服务广泛:业务范围涵盖寿险、产险养老保险、再保险、再保险经纪及保险代理、电子商务、证券经纪、资产管理和不动产投资、养老产业投资等领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保险服务。
“中国太平”是我国第一家跨国金融保险集团公司,其品牌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1929年创立的太平水火保险公司、1931年创立的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1949年成立的香港民安保险有限公司。
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谢谢~~

5. 历史上中国股票数次大跌的数据图

我也想找历史上中国股票数次大跌数据图!最好是有大盘和个股的!
可惜,这个工作量大,又没有什么实质用途,相信没有人做的!

6. 中国的每轮牛市,请老股民回答!!

A股的发展史:
1.第一轮牛熊更替:100点——1429点——400点(跌幅超过50%;):
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00多点。随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

2.第二轮牛熊更替:400点——1536点——333点(跌幅超过50%):
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地窜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00点。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

3.第三轮牛熊更替:333点——1053点——512点(跌幅超过50%):
由于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窜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为215%。随后便展开了一轮更加漫长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跌至512.80点的最低点。这一轮下跌总计耗时16个月。

4.第四轮牛熊更替:512点——2245点——998点(跌幅超过50%):
1996年初,这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年报披露中发起。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19日的500点上方启动。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冲向2245点的历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国持续5年之久的此轮大牛市的真正终结。

在第四轮大牛市的上升通道中,它所表现出来的“一波三折”行情,极好地化解了股市阶段性暴涨过程中所聚集的泡沫,这极有利于牛市行情的延长:512点(2006年1月)——1510点(1997年5月)——1047点(1999年5月)——1756点(1999年6月)——1361点(2000年1月)——2245点(2001年6月)。

请注意:由于处在大牛市上升通道中的每一次“回调”,其跌幅均未超过前期上涨的最高点的1/2,因此,笔者才将它视为一种“回调”,而不是一轮独立的“熊市”行情。

第四轮牛熊更替与前三轮牛熊更替的主要区别在于:第四轮行情是一轮“慢牛”行情,它表现为“一波三折”地上涨,同时也对称地表现为“一波三折”地下跌:2245点——1500点——1200点——1000点。正是牛市“一波三折”地曲折上涨,才有后来“一波三折”地曲折下跌。也正是这样,这一轮牛熊行情才能持久,前后持续9年的时间。

5.第五轮牛熊更替:998点——4081点——?(跌幅超过50%):
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最低为998.23点。与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相比,总计跌幅超过50%,故标志着此轮熊市目标位的正式确立。

正常的技术性反转,再加上“股改”的东风,2005年5月,管理层启动股改试点,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6日的1000点附近再次启动,2006年5月9日,上证指数终于再次站上1500点。

2006年11月20日,上证指数站上2000点。2006年12月14日,上证指数首次创出历史最高记录,收于2249.11点。8个交易日后,2006年12月27日,上证指数首次冲上2500点关口。

2007年2月26日,大盘首次站上3000点大关。

2007年5月9日,大盘首次站上4000点大关。

2007年5月14日,大盘再次创下记录4081点。

2007年10月16日,大盘创造历史最高点6124.04点。
其后,由于股改承诺的大小非解禁,估值偏高,平安再融资,CPI值不断升高,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国次贷危机等问题。大盘一度回落到2008年4月22日的3147.79点。当天最低点已破3000点。

中国股市正式从牛转熊。

接下来的日子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大小非解禁,降低印花税等)使股市有短暂的回暖。正当各大机构以及股民期望红5月的到来时,我国又发生了8级地震。对我国实体经济也好,对股票期货等融资市场也好,无疑是雪上加霜。

6月越南又爆发金融危机,越南股指大幅缩水。越南做了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会不会引起新一轮的亚洲金融危机甚至是世界金融危机哪?中国股市和中国实体经济正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果一旦爆发危机,甚至比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形势更加严峻。

7.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认知

2009年1月1日,中国平安启用全新标识、LOGO。中国三大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之一中国平安(Ping An)此次换标非常的低调。放弃使用了十年的地球图形标识,而强化了平安的中文品牌名称,直截了当地使用“中国平安”作为标识主体,并与英文名称PING AN 形成了固定的组合关系。主题色调整了之前的“深绿色+橙红”组合,使用了橙红色作为主色,深绿色用作点睛之笔为辅。
放弃地球标识并不意味着放弃全球战略,恰恰相反,平安为实现全球的品牌识别沟通奠定基础,由于平安已不是单纯的保险公司,而是涉足证券、信托、银行等综合金融领域,在品牌标识上体现这种综合性和发展进程,最好的办法就是逐渐淡化保险业的固有形象,而转而建立更专业的金融品牌。
新字标设计采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外圆内方”的哲学思想,结合明快、简洁的国际品牌设计潮流,既有传统特色,更显现代时尚风范。A字的等边三角造形,令人联想起中西方的各式小屋,寓意呵护、关爱及家的形象。绿色方块中的绿色象征着生命、生机、活力,方块形象契合家庭,也暗合中国传统“孔方”钱币造型,有财富、瑰宝的象征。将生命、财富、瑰宝藏于家中,是一种安心的感觉,一种可以安坐家中,幸福平安的感觉。
通过品牌名称、字标的设计,以及在文字和视觉上的体现,“中国平安”希望表达对股东、客户、员工及社会负责之企业使命,凸现中国平安努力成为现代中国人首选的综合金融集团,融保险、银行、投资服务于一身之品牌形象。 中国平安自成立以来,始终将“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根基,同时,以“专业”为纽带,可持续地为股东、客户、员工和社会创造最大化价值,切实履行企业公民责任。从企业人格化的角度,结合平安的企业文化内涵、行业特征以及多年的实践,中国平安的“企业文化体系”正日趋完善。
(1)平安企业文化体系的轴心:“专业创造价值”
“专业创造价值”是全体平安人共同创造、涤荡出的平安文化成果的最核心。这一理念准确传递了中国平安通过专业化经营实现“综合金融、国际领先”目标的能力、信心和愿景;同时,在当前和未来强调客户消费体验的竞争环境下,促进广大平安人不断提升自身“专家、专才”形象,为客户持续提供最好的综合金融服务体验,创造最大价值。
(2)对股东负责:取信于资本
股东投入资本,是对公司员工及管理者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的信任。珍惜善用每一分资本,构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以专业为本,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使企业价值不断增长,使股东获得满意的回报,最终赢得股东和投资者的长期信赖和支持。
(3)对客户负责:诚信为基 体验为本
诚信待客,是服务之本;客户满意,是企业价值之源。以真诚回应客户的信任,以审慎对待客户的托付;努力洞察客户需求,超出客户期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专业化的、领先的产品及服务,是中国平安不懈的追求。
(4)对员工负责:共同成就价值
公司是员工安身立命的依托,是职业发展的基础,是事业成功和自我实现的舞台。培养员工成为具有一流专业素养的专家、专才,是平安实现百年老店宏伟目标、保持基业长青的现实基础。公司对员工负责,员工奉献于公司、发展于公司。公司与员工专业共进,价值共长。
(5)对社会负责:知恩回报
社会是实现公司价值的土壤。公司通过专业的综合金融服务,为社会财富增长及风险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怀抱感恩之心反哺社会,为社会所关注的救助帮扶对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是平安“专业·价值”理念重要的外在体现。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作为社会公民,为相关利益主体承担广泛的责任,使企业在谋求商业目的的同时,能够通过自己负责任的行为,倡导并履行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理想,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承担起企业社会责任。
对股东负责
股东投入资本,是对公司员工及管理者的信任。珍惜善用每一分资本,构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企业经营文化,使企业价值不断增长,使股东获得满意的回报,才能赢得股东和投资者的长期信赖和支持。
中国平安对客户的承诺是:服务至上,诚信保障。企业与客户关系主要是指企业对客户的服务关系,包括企业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各种合理方法确保客户满意以及提供各种增值服务等内容。客户是服务之本;客户满意,是企业价值之源。努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专业化的产品及服务,是平安不懈的追求。
对员工负责
员工是公司价值成长的基石,是企业的血脉。公司对员工负责,员工奉献于公司,发展于公司,才 能实现员工价值与公司价值共成长。人才是公司的重要资产。中国平安提出了“确保每一位为平安效力的人才都有发挥的平台、有成就感、有合适的收入、工作虽然有压力但很开心”的用人机制,以竞争甑选人才,以激励鼓动人才,以淘汰优化人才。以“中国保险业的黄埔军校”著称的中国平安通过平安金融培训学院,设置管理、领导力发展核心课程体系,为平安战略转型培养了大量的综合金融服务人才。通过搭建并完善有效的员工关系沟通平台,加强员工关怀,设计更合理的员工福利,实现公司、客户、员工利益的共同增长,实现员工的安家乐业。
作为一家有着远大抱负的企业,中国平安成立以来一直怀抱感恩之心反哺社会,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在教育公益、红十字公益、灾难救助等方面恪尽企业职责,这也是平安企业公民社会价值重要的外在体现。 中国平安项目 内容 证券代码: 601318 证券简称: 中国平安 公司名称: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 1988-05-27 上市日期: 2007-03-01 上市市场: 上海证券交易所 注册地址: 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中心区福华三路星河发展中心办公15至18层 证券简介
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于1988年3月21日以《关于同意成立平安保险公司的批复》(银复[1988]113号)批准成立,并于1988年4月22日取得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深新企字05716号),注册名称为深圳平安保险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200万元,公司性质为全民所有制企业。
1992年6月4日,经中国人民银行以《关于你公司更改名称的批复》(银复[1992]189号)批准,公司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公司从一家地区性保险公司发展成全国性保险公司。
1992年11月14日,国务院以《关于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业务范围的复函》(国办函[1992]93号)批准公司办理全国性的保险业务和国际再保险业务,中国平安成为全国三大综合性保险公司之一。
1992年11月14日,经中国人民银行以《关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扩股增加资本金的批复》(银复[1992]505号)批准,公司在5个法人股东基础上开始增资工作。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在1993年12月17日以《关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吸收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公司参股方案的批复》(银复[1993]366号)批准公司吸收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公司参股。
由于增资期间清退不合格股东等原因导致股东调整,至1995年12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关于核准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扩股增资的批复》(银复[1995]437号)正式批准了这次扩股结果,公司注册资本增加到人民币15亿元。中国人民银行于1996年5月24日出具的《关于核准的批复》(银复[1996]157号)核准,公司规范为股份有限公司。
经规范登记,国家工商总局于1997年1月16日向公司核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10001231-6),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5亿元。 为进一步落实《保险法》关于分业经营的规定,根据中国保监会于2001年12月5日下发的《关于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业经营改革的通知》(保监发[2001]197号)、2002年4月2日下发的《关于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业经营实施方案的批复》(保监发[2002]32号),公司开始进行分业经营的工作。
2002年10月28日,中国保监会以《关于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变更事项的批复》(保监变审[2002]98号)、《关于成立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保监机审[2002]350号)、《关于成立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保监机审[2002]351号)批准了公司控股设立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月24日,公司在国家工商总局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名称变更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加到人民币2,466,666,667元。
2004年6月,根据中国保监会出具的《关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H股并上市的批复》(保监复[2003]228号)及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同意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批复》(证监国合字[2004]18号),公司获准公开发行H股1,387,892,000股,发行价格为10.33港元/股,其中增量发行1,261,720,000股、国有股存量发行126,172,000股,同时公司H股发行前的1,170,751,698股外资股获准转换为H股。发行结束后,公司总股本变更为6,195,053,334股,其中H股为2,558,643,698股,占比41.30%,内资股为3,636,409,636股,占比58.70%。同年6月24日,公司H股股票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证券代码为“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