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一个学年论文题目(经济类,最好和统计有关的)
提供一些经济统计类的学年论文题目,供写作参考。
1. 某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2.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的应用研究
3. 某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分区研究
4. 某省市消费拉动第三产业增长的实证分析
5. 某省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研究
6. 某省普通高等教育生源变动趋势与对策研究
7. 某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比较研究
8. 某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统计分析
9. 课堂教学评估体系与方法研究
10. 某市各区县经济综合实力评价研究
11. 基于多元统计的某省经济分区研究
12. 因子分析在某省利用外资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13. 因子分析在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中的应用
14. 因子分析在企业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
15. 深沪股市收益率分布特征的统计分析
16. 某省市农民收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17. 最优加权组合法在GDP预测中的运用研究
18. 最优加权组合法在粮食产量预测中的运用研究
19. 最优加权组合法在能源消耗预测中的运用研究
20. 我国(某省)实际人均GDP的趋势分析及预测
21. 某省市工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
22. 工业企业科技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23. 某省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地区差异分析
24. 某省市各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的评价
25.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评价研究
26. 某省工业化进程统计测度及实证分析
27. 某省城市化进程统计测度及实证分析
28. 某省城市规模发展水平分析与比较研究
29. 某省市工业行业结构特征的因子分析
30. 城镇居民消费的典型相关分析
31. 我国(某省)各地区人口素质差异的统计分析
32. 我国(某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统计分析
33. 某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证研究
34. 某省外贸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35. 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
36. 某省各县市经济发展的聚类分析
37. 某省各县市产业结构的聚类分析
38. 某省(市)信息化实现程度实证评价
39. 某省(市)环境保护综合评价
40. 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度
41. 某省(市)居民生活水平与质量实证评价
42. 某省(市)经济外向度实证研究
43. 县级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
44.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研究
45. 我国东西部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实证研究
46. 某省市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结构变化趋势研究
47. 某省市投资拉动GDP增长的实证研究
48. 耐用品需求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49. 某省市GDP周期波动实证研究
50. 某省市工业周期波动实证研究
51. 某省市零售市场周期波动实证研究
52. 某省市农民收入周期波动实证研究
53. 某省市人口最优预测模型与应用研究
54. 某省市人口老龄化趋势与对策研究
55. 某省市财政收支变化趋势与对策研究
56. 某省市城镇居收入差距变化趋势与对策研究
57. 某省市农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与对策研究
58. 长江水质的综合评价与预测
59.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股票市场板块中的应用研究
60. ARCH族波动模型研究及其在我国股市中的应用研究
2. 多元统计分析及R语言建模的图书目录
1.1 多元统计分析的历史
1.2 多元统计分析的用途
1.3 多元统计分析的内容
1.4 软件及其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1.4.1 强大的统计分析软件
1.4.2 完整的数值计算软件
1.4.3 免费的数据分析软件
思考练习题 2.1 如何收集和整理多元分析资料
2.2 数据的数学表达
2.3 数据矩阵及R语言表示
2.4 数据的R语言表示——数据框
2.5 多元数据的R语言调用
2.6 多元数据的简单R语言分析
思考练习题 3.1 简述
3.2 均值条图及R使用
3.3 箱尾图及R使用
3.4 星相图及R使用
3.5 脸谱图及R使用
3.6 调和曲线图及R使用
3.7 其他多元分析图
思考练习题 4.1 变量间的关系分析
4.1.1 简单相关分析的R计算
4.1.2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R计算
4.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4.2.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
4.3 多元线性相关分析
4.3.1 矩阵相关分析
4.3.2 复相关分析
4.4 回归变量的选择方法
4.4.1 变量选择准则
4.4.2 逐步回归分析
思考练习题 5.1 数据的分类与模型选择
5.1.1 变量的取值类型
5.1.2 模型选择方式
5.2 广义线性模型
5.2.1 广义线性模型概述
5.2.2 Logistic模型
5.2.3 对数线性模型
5.3 非线性回归模型
5.3.1 一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应用
5.3.2 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概述
5.3.3 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的计算
思考练习题 6.1 判别分析的概念
6.2 线性判别分析
6.3 距离判别法
6.3.1 两总体距离判别
6.3.2 多总体距离判别
6.4 Bayes判别法
6.4.1 Bayes判别准则
6.4.2 正态总体的Bayes判别
思考练习题 7.1 聚类分析的概念和类型
7.2 聚类统计量
7.3 系统聚类法
7.3.1 系统聚类法的基本思想
7.3.2 系统聚类法的计算公式
7.3.3 系统聚类法的基本步骤
7.4 kmeans聚类法
7.4.1 kmeans聚类的概念
7.4.2 kmeans聚类的原理与计算
7.5 聚类分析的一些问题
思考练习题 8.1 主成分分析的直观解释
8.2 主成分分析的性质
8.3 主成分分析的步骤
8.4 应用主成分分析的注意事项
思考练习题 9.1 因子分析的思想
9.2 因子分析模型
9.3 因子载荷的估计及解释
9.3.1 主因子估计法
9.3.2 极大似然估计法
9.3.3 因子载荷的统计意义
9.4 因子旋转方法
9.5 因子得分计算
9.6 因子分析的步骤
9.7 实际中如何进行因子分析
思考练习题 10.1 对应分析的提出
10.2 对应分析的基本原理
10.3 对应分析的计算步骤
10.4 对应分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思考练习题 11.1 引言
11.2 典型相关分析的基本架构
11.3 典型相关分析的基本原理
11.4 典型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11.5 典型相关系数及变量的计算
思考练习题 12.1 MDS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2.2 MDS的古典解
12.3 非度量方法
12.4 多维标度法的计算过程
思考练习题 13.1 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
13.2 综合评价中指标体系的构建
13.2.1 选择并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3.2.2 确定观测指标的量纲方法
13.2.3 综合评价指标的合成方法
13.2.4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数
13.3 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13.3.1 综合评分法
13.3.2 层次分析法
思考练习题 14.1 关于R语言
14.1.1 什么是R语言
14.1.2 为什么要用R语言
14.1.3 R语言进行统计分析的优势和缺点
14.2 关于Rstat软件
14.2.1 Rstat简介
14.2.2 Rstat使用简介 【案例1】基于R语言的统计计算框架
【案例2】多元数据的基本统计分析
【案例3】广东省各地区城市现代化水平的直观分析
【案例4】财政收入的多因素分析
案例分析题
【案例5】年龄和性别对服务产品观点的差异分析
案例分析题
【案例6】企业财务状况的判别分析
案例分析题
【案例7】我国区域经济的综合评价
案例分析题
【案例8】广东省各地区电信业发展情况综合分析
案例分析题
【案例9】因子分析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中的应用
案例分析题
【案例10】对应分析在市场细分和产品定位中的应用
案例分析题
【案例11】农村居民收入和支出的典型相关分析
案例分析题
【案例12】国内各地区工资水平分析
案例分析题
附录A R使用界面和命令
附录B R语言包及其函数
附录C 自编R语言包及函数
参考文献
……
3. 股票价格的随机游走的含义
“随机游走”(random walk)是指基于过去的表现,无法预测将来的发展步骤和方向。应用到股市上,则意味着股票价格的短期走势不可预知,意味着投资咨询服务、收益预测和复杂的图表模型全无用处。在华尔街上,“随机游走”这个名词是个讳语,是学术界杜撰的一个粗词,是对专业预言者的一种侮辱攻击。若将这一术语的逻辑内涵推向极致,便意味着一只戴上眼罩的猴子,随意向报纸的金融版面掷一些飞镖,选出的投资组合就可与投资专家精心挑选出的一样出色。
4. 如何对工业企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提供一些经济统计类的学年论文题目,供写作参考。1.某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2.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的应用研究3.某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分区研究4.某省市消费拉动第三产业增长的实证分析5.某省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研究6.某省普通高等教育生源变动趋势与对策研究7.某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比较研究8.某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统计分析9.课堂教学评估体系与方法研究10.某市各区县经济综合实力评价研究11.基于多元统计的某省经济分区研究12.因子分析在某省利用外资效果评价中的应用13.因子分析在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分析中的应用14.因子分析在企业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15.深沪股市收益率分布特征的统计分析16.某省市农民收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17.最优加权组合法在GDP预测中的运用研究18.最优加权组合法在粮食产量预测中的运用研究19.最优加权组合法在能源消耗预测中的运用研究20.我国(某省)实际人均GDP的趋势分析及预测21.某省市工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22.工业企业科技竞争力的综合评价23.某省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地区差异分析24.某省市各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的评价25.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评价研究26.某省工业化进程统计测度及实证分析27.某省城市化进程统计测度及实证分析28.某省城市规模发展水平分析与比较研究29.某省市工业行业结构特征的因子分析30.城镇居民消费的典型相关分析31.我国(某省)各地区人口素质差异的统计分析32.我国(某省)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统计分析33.某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证研究34.某省外贸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35.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36.某省各县市经济发展的聚类分析37.某省各县市产业结构的聚类分析38.某省(市)信息化实现程度实证评价39.某省(市)环境保护综合评价40.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度41.某省(市)居民生活水平与质量实证评价42.某省(市)经济外向度实证研究43.县级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44.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研究45.我国东西部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实证研究46.某省市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结构变化趋势研究47.某省市投资拉动GDP增长的实证研究48.耐用品需求预测模型及其应用研究49.某省市GDP周期波动实证研究50.某省市工业周期波动实证研究51.某省市零售市场周期波动实证研究52.某省市农民收入周期波动实证研究53.某省市人口最优预测模型与应用研究54.某省市人口老龄化趋势与对策研究55.某省市财政收支变化趋势与对策研究56.某省市城镇居收入差距变化趋势与对策研究57.某省市农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与对策研究58.长江水质的综合评价与预测59.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股票市场板块中的应用研究60.ARCH族波动模型研究及其在我国股市中的应用研究
5. 关于重视经济有关的题目
第一题吧:
(1)向左移动,因为致癌的发布会影响蘑菇的购买,导致蘑菇的销量下降,导致左移
(2)向右移动,因为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那么这种蘑菇相对来看价格就下降了,导致大家购买加大,销量上升,导致右移
(3)那就要分析这种蘑菇是什么蘑菇了 是必须品还是正常品
正常品的话由于消费者的收入增多,会导致其他的货物(蘑菇替代品)购买力的增加,蘑菇的销量就会下降,左移
(4)工人工资的增加,蘑菇的产量会增大,蘑菇供应曲线右移 但是其他条件不变的话,需求曲线变化不大!
6. 金融,国际金融,金融工程,还有投资学有什么区别
金融学、国际金融、金融工程、投资学这四个专业属于热度较高的专业,分数都不会太低。相对来说,金融学、金融工程这二个专业更热一些,分数也会高一些,国际金融专业分数相对低一些。开设投资学这个专业的学校不太多,也可能会造成分数偏高。总体来说,同一个学校这四个专业的分数相差应该不会超过15分(假设同一个学校都有这四个专业,但实际上投资学这个专业很少开设)。但具体还得看考生报考的供需状况了。
金融学专业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高层次的金融人才,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扎实的理论功底、过硬的专业能力、娴熟的英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主要课程:金融学、公司财务、财政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保险学、证券投资学、投资银行学、固定收益证券、金融工程学、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等。
就业方向: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含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财务租赁公司)、政府金融和经济管理部门、各大新闻媒体及各大企业的财务和融资部门。
金融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的设计与开发人才、大型企业的财务管理人才、金融技术与开发暨金融风险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金融学、财政学、金融工程、衍生产品的定价理论、金融数学、公司财务、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证券投资学、计量经济学、随机分析与随机控制、信息经济学、多元统计分析等。
就业方向: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含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财务租赁公司)、政府金融和经济管理部门、各大新闻媒体及各大企业的财务和融资部门。
国际金融专业
培养目标:毕业生基本掌握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系统掌握外汇、外资、国际结算等国际金融基础理论,现代化银行的经营管理方法,以及有关信托投资、资金融通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我国有关国际金融的法律、方针与政策;熟练掌握英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用英语从事业务工作。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管理、国际结算、外汇银行会计、保险概论、投资项目评估、英文函电等。
就业方向:在银行系统、非银行金融机构、公司企业从事国际金融业务、国际贸易业务及本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
投资学专业:
培养目标:系统掌握投资学科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专业技能,通晓相关学科主要理论和方法,综合素质高、富有开拓创新精神,有较强的组织、决策、管理、协作能力的应用型、融通性、开放式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投资学、国际投资、跨国公司经营与案例分析、公共投资学、创业投资、投资项目评估、证券投资学、投资基金管理、投资银行学、公司投资与案例分析、项目融资、投资估算、投资项目管理、房地产金融、家庭投资理财、投资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实训课程--模拟投资运作等。
就业方向:能胜任各级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证券、基金、信托、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各类公司企业以及教学、科研单位的相关工作。
7. 金融工程是什么类专业
金融工程专业主要学习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理财、投融资、以及风险管理方法与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创造性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基本能力,同时对金融风险管理、公司理财、投资战略策划以及金融产品定价研究,为社会培养能从事金融财务管理、金融分析和策划的高素质复合型现代金融型人才。
近几年来,中国金融市场正在走向国际化,对专业性很强的人才需求迫切。金融学硕士就业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例如高校教师和大公司市场研究分析、基金经理、投资经理、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
无论是本科毕业,还是硕士毕业,金融专业毕业生总体上的就业方向有经济分析预测、对外贸易、市场营销、管理等,如果能获得一些资格认证,就业面会更广,就业层次也更高端,待遇会更好,比如特许金融分析师、证券经纪人、股票分析师等。而且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金融业在过去三年年均工资均突破10万+,高薪就职。所以,学习金融专业还是非常好的选择。
8. 写一份证券投资分析报告,选定一只股票
贵州茅台股票投资分析报告
摘要:
2012 年贵州茅台一季度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38.8%和 48.9%,每股收益2.00 元。公司经过几年的蛰伏后,重新实现高速增长。在销售量增长12-15%,销售价格增长24-28%的预期下,预计2011 年全年的销售收入增长39.0%-47.2%之间;同时根据营业成本和营业税金及附加同比增长35%左右,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5%的公司预算,预计净利润将同比增长53.2%。
未来五年的茅台,预计2015 年的销售收入和产量分别为2010 年的2.94 倍和1.23 倍。如果2011 年的收入增长保持在45%的水平,则2012 年-2015 年要实现19.4%的年复合增长才能实现销售目标。在2012 年和2013 年茅台酒销量增长18%和15%、产品价格年均增长10%的假设下,2012 年和2013 年的净利润分别增长30.5%和23.5%。
茅台的高速发展得到政府的支持,省里提出:未来10 年中国白酒看贵州,公司提出:贵州白酒看茅台。省里拟在茅台打造立体交通,建公路、火车站及申请建茅台机场等。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11-2012 年实现每股收益为8.21元和10.71 元,对应的市盈率为25.8 倍和19.7 倍,略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11 年27.1 倍、12 年20.4 倍)。公司近三年的PE 水平在21.8 倍和36.02 倍之间,目前估值也处于合理水平。考虑到公司未来经营业绩较为明确且其在存货、预收账款以及营业税金附加等方面都有进一步提高盈利或估值的改善空间,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
一、历史沿革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简称:贵州茅台,证券代码:600519,注册资本:39325万元,法人代表:袁仁国)前身是中国贵州茅台酒厂,1997年成功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1999年11月20日,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更名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主发起人,主发起人集团公司将其经评估确认后的生产经营性净资产24,830.63万元投入股份公司,按67.658%的比例折为16,800万股国有法人股,其他七家发起人全部以现金2,511.82万元方式出资,按相同折股比例共折为1,700万股。
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发行7150万股股份,其中新发6500万股,国有股减持650万股。发行后,公司的股本结构为:普通股25000万股,其中发起人持有17850万股,占总股本的71.4%;社会公众股7150万股,占28.6%。2001年8月27日,贵州茅台股票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该公司主导产品贵州茅台酒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率先走向世界的代表,1915年荣获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与法国科涅克白兰地、英国苏格兰威士忌并称世界三大(蒸馏)名酒,是我国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和典型代表,近一个世纪以来,已先后14次荣获各种国际金奖,并蝉联历次国内名酒评比之冠,被公认为中国国酒。
母公司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暨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持有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64.68%的股份)总面积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现有职工近4000人,年生产茅台酒5000吨,拥有资产总值15亿多元,固定资产11亿元,年利税近3亿元,年创汇1000万美元,是国家特大型企业,全国白酒行业唯一的国家一级企业,全国优秀企业(金马奖),全国驰名商标第一名,是全国知名度最高的企业之一。
二、主业描述
公司主营业务范围:贵州茅台酒系列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饮料、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与销售;防伪技术开发;信息产业相关产品的研制、开发。本公司生产的贵州茅台酒是我国酱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驰名中外。独特的风格、上乘的品质及国酒的地位,使茅台在多年的市场竞争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赢得了信誉。作为国内白酒市场唯一获“绿色食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研究中心颁发)及"有机食品"(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称号的天然优质白酒产品,贵州茅台酒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三、行业前景
茅台以产品稀缺性和国酒地位形成了强势高端酒品牌地位,今年重点推出的升级版"酱门经典"茅台王子酒,销售情况显著好于老版茅台王子酒。
预计茅台2011年营业收入将增长45%左右,增速创2008年以来新高,在2010年底茅台提价120元幅度24%超市场预期之后,今年市场环境具备显著超市场100元提价预期可能。作为高端白酒中基本面最好的公司,而且未来增长十分确定,给予300元作为其一年目标价(相比于15日收盘价203元,预期涨幅接近50%),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中价位酒和保健酒成为公司努力寻找的新增亮点。茅台以产品稀缺性和国酒地位形成了强势高端酒品牌地位,拍卖价迭创新高更是增加了茅台的投资属性和向奢侈品发展的可能性。由于公司高端价格持续拉升使得公司产品线在400-700元断档,为此重点打造己推出的水立方零售价600元,我们预计今年推出的汉酱零售价600元,将会丰富茅台的产品结构线。 低端产品结构升级,茅台王子酒领衔。由于茅台的低端产品茅台王子酒和茅台迎宾酒价位偏低,且包装和形象较为不统一,公司今年重点推出的升级版"酱门经典"茅台王子酒,从广告词和包装上重新打造,产品价格从100元档次提升至300元档次,定价低于竞品十年红花郎约25%,据终端了解销售情况显著好于老版茅台王子酒。
茅台快速发展的"十二五"值得期待。我们预计茅台2011年营业收入将增长45%左右,增速创2008年以来新高,而且收入预计在2015年完成至少400亿,相对于2010年116亿增长近240%。鉴于茅台的销售紧俏,以及未来五年的销量来自于前五年的产量,我们判断公司未来5年的增速维持在15%水平,并预计在2015年产能将突破4万吨。
出厂价在2011年底具备强烈提价预期。2011年初茅台提高出厂价120元至619元,团购价至779元,目前广东等部分地区茅台零售价已经开始从春节附近1398元向1800-2000元靠拢,我们预计在今年9月至明年春节期间,全国主要地区茅台零售价将向此区间靠拢,进而零售价与出厂价价差再创历史新高达190%-220%。在2010年底茅台提价120元幅度24%超市场预期之后,今年市场环境具备显著超市场100元提价预期可能。
四、技术分析
· 移动平均线(MA)
Moving Average是以道.琼斯的"平均成本概念"为理论基础,采用统计学中"移动平均"的原理,将一段时期内的股票价格平均值连成曲线,用来显示股价的历史波动情况,进而反映股价指数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分析方法。
如图所示白色的5日均线将上穿黄色的10日均线形成黄金交叉;10日、20日60日移动平均线从上而下依次顺序排列,向右上方移动,即为多头排列。预示股价将大幅上涨。
上升行情中,股价出现盘整,5日移动平均线与10日移动平均线纠缠在一起,当股价突破盘整区,5日、10日、20日60日移动平均线再次呈多头排列时为买入时机。
· 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
MACD是Geral Appel 于1979年提出的,它是一项利用短期(常用为12日)移动平均线与长期(常用为26日)移动平均线之间的聚合与分离状况,对买进、卖出时机作出研判的技术指标。
6月7日至13日当股价指数逐波下行,而DIF及MACD不是同步下降,而是逐波上升,与股价走势形成底背离,预示着股价即将上涨。
· 随机指标(KDJ)
KDJ由 George C.Lane 创制。它综合了动量观念、强弱指标及移动平均线的优点,用来度量股价脱离价格正常范围的变异程度。
白色的K值在50的水平,并且K值由下向上交叉黄色的D值,股价会产生较大的涨幅。
4.相对强弱指标(RSI)
RSI是由 Wells Wider 创制的一种通过特定时期内股价的变动情况计算市场买卖力量对比,来判断股票价格内部本质强弱、推测价格未来的变动方向的技术指标。
白色的短期RSI值由下向上交叉黄色的长期RSI值,为买入信号;RSI的两个连续峰顶连成一条直线,RSI已向上突破这条线,即为买入信号。
5.累积能量线(OBV)
OBV又称能量潮,是美国投资分析家 Joe.Granville 于1981年创立的,它的理论基础是"能量是因,股价是果",即股价的上升要依靠资金能量源源不断的输入才能完成,是从成交量变动趋势来分析股价转势的技术指标。
如上图,该股价格上升OBV也相应地上升,我们可以更相信当前的上升趋势。
五、投资建议
从公司财务状况来看,从年度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茅台具有很强的资金调配能力,各财务指标都显示出公司的财务环境可以给公司未来经营提供充足和稳健的资金支持。这有利于贵州茅台公司扩大战略选择的范围和战略实施良好完成,有利于公司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9. 现代商业的最新目录
目录·2015年 14 期
自媒体时代来临
自媒体时代与生活变革 王巍栋
现代客栈发展问题及对策--以宁波市为例 熊国铭,杨雄鹰,应专平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销售策略研究--以河南思念食品为例 石华勇,段华友
物流金融服务创新的风险和对策研究 申建军
对新时期铁路货物运输的现状及发展研讨 高菲
消费者的购物安全保障由谁来负责 松布尔
浅谈超市财务管理流程中应付帐款的供应商结算流程 吕丹
基于中药鲜用的鲜活中药材物流系统的构建策略 曾学文,胡小勤
铁路客站商业发展探析 田恒杰
RFID技术在乳制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 莫敏燕
如何打造绿色商场节能商场的建议 李奔,张伟,李鹏伟
服务营销中有形展示在餐饮企业中的运用 何晶晶
基于消费需求调研的县城商业网点影响因素探讨--以河北省宽城县为例 朱清香,曹秋芳,季海鹏,刘晶马瑞
基于微营销的品牌构建策略分析--以中小企业为例 赵珂珂
测水油豆腐的生产营销现状研究 杨卫平,李新平,陈金魁,蒋琼华,谢灵来,张臣飞
某茶叶店基于淘宝市场的营销策略分析 刘浩宇
支付宝的现状、问题与前景分析--以大学生使用情况为例 林廙之
探析海外代购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影响 项璐琼
城市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因素分析 宋书武
虚拟运营商给国内移动通信市场带来的影响分析 孙烨然
云南太保山森林公园旅游休闲产品设计初探 李晓婧
基于蓝牙4.0与移动终端的物联网应用 程子煊,李欧阳,刘楠
虚拟社区知识共享信任测度指标体系研究 杨兴凯,曹倩雯
浅析广电行业集团设备管理信息化 安金涛
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分析 崔红艳
从一则案例谈加工贸易单耗管理风险及防范 查贵勇
基于多元金融技术高科技企业创新融资策略的设计与研究 王涛
浅谈如何优化运营初期的合资铁路公司筹资方式 范亚聪
公共租赁住房多元化融资模式及应用分析 沈艳丽
论民营企业的资金筹集与运作 刘亚琳
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影响因素分析 汪晶晶
全成本观视角下国企如何加强人工成本管理 左琳楠,宋显鹏
浅谈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激励机制的构建 张洁
从跨文化管理视角浅议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从中国石油海外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引发的思考 张少敏
心理契约下企业人才引进的风险与防范对策 李波
科学人才观视角下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王勇,刘韶华,高学红,李忠友
基于小微企业若干问题的人力资源外包分析 梁为
浅议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社会保障的完善性 张华润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王倩
信息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意义反思 孙玲燕
国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素质测评体系构建研究 唐晋
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局限性分析 李滨涛
我国环境税开征问题研究 刘佳欣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国际收支平衡关系的实证分析 李竹林
浅谈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的决定及其借鉴意义 徐斌
从国富到民富--收税负担的解决之路 于爽
对外开放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兼论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 李亚楠,蓝旭丹
财政存量资金的成因与盘活分析 王伟团
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综述 范文
浅析智利养老保险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冯锦彩
PPP模式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 汪洋
国内外统计体制的类型及各种类型统计体制的特点研究 杨锐
新常态下服务价格改革与管理探究 聂永芬
绩效管理是治国理政的良药--2014年度滨湖区机关绩效考评工作纪实 史文
试论转型期城市规划的公共利益--以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视角 黄彦奇
试论完善政府采购招标管理流程的策略 黄泽娜
贵州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区的管理体制及其配套政策设计 金正昊
服务型政府背景下公共财政框架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 崔炜
长株潭高校学生消费行为对两型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 吴帝岑,李劼,朱子丹,廖小菲,易芙蓉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及途径探索 王源
试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对策 冯静,高润华
关于大连发展开放型、口岸型商业经济的几点建议 王笑梅
国际化新城建设背景下通州旅游产业文化特质研究 王琦
发展信阳生态茶的市场分析 刘璐璐
浅析黑龙江省旅游资源开发问题 任洪云
兴延高速选线对昌平西部生态及经济影响的比较研究 丁军
金融支持甘肃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分析 王俊
四川省服务业发展的区域集聚效应研究 郭培迎,张凤
中国与俄罗斯产业政策与经济发展研究--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经济贸易分析和建议 贾羽舒,王程远
云南省经济开放度研究 高冰,高飞
呼和浩特市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及发展研究 尹春涛,周冬雪
投资者情绪与股票误定价的实证研究 周俊杰,徐丹妮
我国公募基金绩效分析 严卫华
区域性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状况与战略分析--以南京为例的实证研究 徐瑶,何蓉娜
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与对策研究 刘华清,舒晓敏
电商金融下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 刘玉
第三方支付对我国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鲁丽君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文献综述 施昊
我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初探 王梦
顺“势”而为--看中国金融资产交易所诞生与发展 刘晓明
公债的经济效应分析 李娅慧
探究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王丹
论互联网金融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必要性 代松洁
国有企业成本费用管理途径探析--论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刘为玮
论银联与第三方支付博弈 段莹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新方向的研究 张优君
“沪港通”下中国融资融券业务发展研究 杨子超
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的相互影响关系实证研究 屈晶
非国有商业银行开展海外并购活动的策略研究--基于同国有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对比 宋海涵,郑博雅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启示 代坤
绿强公司混合所有制改制探讨 刘磊
腾讯公司成长性与业务多元化现象研究 于善波,李晓娇
国资监管机构授权经营管理体制研究 陈选银
绩效面谈--绩效管理的加油站 孙霞
探究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评价 刘兴民
民航运输企业战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徐兴杰
我国股权众筹的运作模式、市场定位与政策建议 段喆
浅析成品油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计策
酒店劳动关系影响因素分析--以张家界为例 王凤玲,袁正新
宠物娱乐度假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郭子鸣,王志臻,王琪,张茜茜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供应链协调管理研究综述 万红梅
川航集团发展战略保障措施研究 张程越,高峰,马玉洁
创新中国特色民营企业管理模式对策建议 李镜
新三板挂牌前企业股权激励方案及涉税分析 韩晓彤
空调企业如何在经营管理中强化无形资产的管理 黄龙忠
汽车企业大规模定制条件下的目标成本法应用研究 文燕华
大数据时代下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策略思考 张咪,谭明亮,溥德阳
论公司章程的限制 周帼
基于SFA模型的广东创业板企业研发效率分析 廖瑞斌
浅论构建建设性、开放性、系统性战略运营思维方式 王慧
对资本结构财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孔艳华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孙玉涛
浅析汇算清缴中常见的收入确认差异及其调整 刘振鹏
社会中介机构协助政府投资审计的现状与思考 张淮河
浅谈会计研究规范法和实证法的有机结合 衣晓青
并购重组时代基于战略地图的预算管理实践 张国昀
浅析指标分解法在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应用 阮芹
营改增后航空业财务处理问题探讨 胡剑剑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软件企业价值评估探究 胡悦
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引入权责发生制的研究及其应用 白潇,刘晓冬
法律文化视角下的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关世楚,陈丹妮,何宇,王泽宇,齐萱
互联网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张中奇
基于我国公允价值实证研究的审视与展望 秦红芳
山东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胡静丽
高校内部控制环境优化建设研究 李微微
水务行业上市公司投资前景分析 刘倩
固定资产折旧新政对小微与战略新兴企业的影响 王苗苗
全面预算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 冯小桐
浅析汽车白车身成本核算的研究 许泺飞,吴昊
应付税款法与纳税影响会计法的比较分析 谷雪丽
创新央企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初探--基于EVA价值创造和COSO2013维度 张晓利
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财务处理 陆蓓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创新 张洁,李小丽
企业财务收支审计问题研究--基于矩阵式审计 王鹏
财务指标在现代农业试验基地开发中的应用浅析 王燕
债券市场信息披露对优化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影响分析 陈国庆
浅谈个人所得税征管与筹划 钟莉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税务筹划战略策略 曾焱鑫
战略视角下的企业质量成本管理 廖艳
如何对集团年度财务计划实施过程管控 姚娟仙
多元统计分析在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中的应用 丁尚
刍议“丁字帐”在增值税中的应用 徐天琪
非政府组织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探析 余晶,陈运雄
杭州烟草工会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初探 韩亦笳
中国稀土资源出口策略分析--基于中国稀土案败诉的研究 夏婧雯
完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的对策研究 王辉
财务报表的英文词汇及翻译特点 杨金波,赵晶
青年人才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特殊作用 郭怡萍,李光举
人力资源开发视角下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探究 于静静
访谈法在市场调研中的运用 陈羽洋
休闲体育的经济价值浅议 王卫,李元敬
我国大学生创业实践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谭淑霞,尚晓峰,韩冰
廊坊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现状与建议 姜佳君
公司法修改在安全与效率之间的权衡 折小芳,王欢
白城市公益性岗位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 王保民
基于搜索引擎的消费者行为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相关分析 王睿
工作转换的短期收入效应分析--基于倾向分匹配法的估计 乔琳,王广慧
当前我国高速公路融资问题初探 任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