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解析 » 用分形市场理论分析中国股票市场
扩展阅读
股票期权有哪些可以交易 2025-07-14 17:41:29
国内股票高频交易 2025-07-14 17:01:41
股票代码后Ll 2025-07-14 15:34:57

用分形市场理论分析中国股票市场

发布时间: 2021-06-15 17:17:04

㈠ 运用市场供求理论分析股票价格的影响因素。

柯丁雷——“股票价格由供需规律来决定” 编辑本段回目录柯丁雷(W·G·Cordinly)在《证券交易入门》(Guide To The Stock Exchang,1907)一书中,提出“股票价格由供需规律来决定”的观点。为了深入探讨“供需规律和供求关系的变动”。必须重视社会大众的意见。但他的著作的理论基础仍然不够,缺乏精确性。柯丁雷考虑诸如:

(1)股票利率与股价关系
(2)比较股息利殖率与债券利殖率来判定市场状况
(3)股价与利率的关系
(4)经济成长,景气与股价波动之关系
哥罗丁斯基的“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 编辑本段回目录哥罗丁斯基(J·Grodinsky)在《投资学》(Investment.1953)一书中,从另一个角度对证券市场进行了分析。他从研究供需因此来猜测股价,并具体指出了两种途径。

第一种途径是重视股价与其他经济现象的关系。从这些关系的变化来猜测股价的波动。此种方法就是现在通称的“基本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

另一种方法不重视股价与其他经济现象的关系,而仅股票市场内部的技术性因素的各种现象来猜测股价。此即为现在通称“技术分析”(TechnicalAnalysis)。后者则考虑诸如:

(1)证券市场内部投机因素之分析
(2)观察过去股价趋势推测未来股价动向,主要采用各种曲线图;
(3)观察社会大众的投资动向
(4)检讨股票交易量值与股价关系等等。
孟德尔——股价的变动不仅仅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 编辑本段回目录孟德尔(Mindell,J.)在《股票市场》(The Stock Market,1948)一书中,则认为股价的变动不仅仅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事实上。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不但多,而且复杂,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方向颇为困难。所以孟德尔列述以下各主要影响因素:

(1)利率
(2)企业收益
(3)景气活动
(4)股票市场动态
(5)货币政策情况
(6)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情况
(7)大众投资者的市场心理
(8)政治的影响
(9)天灾人祸的发生
(10)经济情况状态
(11)人口变动等等。
多纳——股票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编辑本段回目录证券市场分析论的代表性著作有多纳(O·Donner)的《证券市场与景气波动原理》(Die Kursbilingan Aktienmarket,1934)

多纳认为,股票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也就是由具体的买卖价格来决定,有效买卖则又看企业收益以及投资人的投资机关可用资金而定,股价形成的因素也是以它们为基础,前者即为股价形成的“收益”因素,后者则是“信用”的基本因素,其他的则是间接影响股价的次要因素,以及使股票价格暂时波动的市场内部投机因素。

多纳进一步分析了“收益”的基本因素,认为是在于股息和利率,并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股票市场,尝试对股价水平和股息关系的实证研究,在今天颇具有参考性。多纳还认为股息的基础就是企业的收益,在这一点上,多纳更加重视企业的收益,认为“企业收益的变动,才是形成股价波动的真正原因。”虽然实际的股价波动趋势与企业的收益趋势有所差异,但就长期而论,股价波动是依存于企业收益和利率的。从而,“收益”的基本因素就是证券分析论中形成股票价值的因素了。
雷富勒——“股价波动是以预期企业为根本因素”,加上了“预期”因素; 编辑本段回目录证券市场分析论的另一代表性著作有雷福勒(G·L·Leffler)的《证券市场》(The Stock Market,1951)。

雷富勒则从传统的股价理论再扩而广之,他的推论为“股价波动是以预期企业为根本因素”,加上了“预期”因素;证券投资机构或一般投资者主要是以预期企业收益为基础来决定买卖股票。结果,股价波动趋势即包含企业收益今后的变动,他又推论,股价波动趋势,有个隐含假定即“投资者或证券投资机构买进股票有两个目的,其一为股价本身的上涨,其二为利率本身。”他又认为“价格上升或利率两者都取决于企业的收益增减。”他的理论进一步提出了重视企业的保留盈余,假如企业把大部分收益再投资,则更增加企业将来的成长性,并增加企业未来的股息。雷氏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30种道·琼斯工业股价平均数为基准作实证研究,结果证实实际上股价并不必然与企业收益有密切关系,于是提出变动是以市场心理动向为基础,而不再一时强调传统理论主张的“基本因素才是市场心理因素的变化原因”,即提出“市场心理说”,所谓市场心理说是指传统理论认为股价是依存于企业收益,实际上根据统计上的。

㈡ 股票市场的分析方法

股票市场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基本分析法,技术分析法、演化分析法,其中基本分析主要应用于投资标的物的选择上,技术分析和演化分析则主要应用于具体投资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判断上,作为提高证券投资分析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有益补充。
(1)基本分析:基本分析法是以传统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企业价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决定企业内在价值和影响股票价格的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前景、企业经营状况等进行详尽分析,以大概测算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和安全边际,并与当前的股票价格进行比较,形成相应的投资建议。基本分析认为股价波动不可能被准确预测,而只能在有足够安全边际的情况下买入股票并长期持有。主要教材:《证券分析》等。
(2)技术分析:技术分析法是以传统证券学理论为基础,以股票价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预测股价波动趋势为主要目的,从股价变化的历史图表入手,对股票市场波动规律进行分析的方法总和。技术分析认为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股价波动可以定量分析和预测,如道氏理论、波浪理论、江恩理论等。主要教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等。
(3)演化分析:演化分析法是以演化证券学理论为基础,将股市波动的生命运动特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股市的代谢性、趋利性、适应性、可塑性、应激性、变异性和节律性等方面入手,对市场波动方向与空间进行动态跟踪研究,为股票交易决策提供机会和风险评估的方法总和。演化分析认为股价波动无法准确预测,因此它属于模糊分析范畴,并不试图为股价波动轨迹提供定量描述和预测,而是着重为投资人建立一种科学观察和理解股市波动逻辑的全新的分析框架。主要教材:《股市真面目》等。

㈢ 运用市场供求理论分析股票价格的因素。

一切图表走势派的存在价值,都是基于一个假设,就是股票、外汇、黄金、债券等。所有投资都会受到经济、政治、社会因素影响,而这些因素会像历史一样不断重演。譬如经济如果由大萧条复苏过来,物业价格、股市、黄金等都会一路上涨。升完会有跌,但跌完又会再升得更高。即使短线而言,支配一切投资价值规律都离不开上述所说因素,只要投资人士能够预测哪一些因素支配着价格,他们就可以预知未来走势。在股票而言,图表趋势、成交量、价位等反映了投资人士的心态趋向。这种心态去向构成原因,否认他们的收入、年龄、对消息了解、接受消化程度、信心热炽,全部都由股价和成交反映出来。根据图表就可以预知未来股价走势。不过,随机漫步理论却反对这种说法,意见相反。随机漫步理论指出,股票市场内有成千上万的精明人士,并非全部都是愚昧的人。每一个人都懂得分析,而且资料流入市场全部都是公开的,所有人都可以知道,并无甚么秘密可言。既然你也知,我也知,股票现在的价格就已经反映了供求关系。或者本身价值不会太远。所谓内在价值的衡量方法就是看每股资产值、市盈率、派息率等基本因素来决定。这些因素亦非什么大秘密。每一个人打开报章或杂志都可以找到这些资料。如果一只股票资产值十元,断不会在市场变到值一百元或者一元。市场不会有人出一百元买入这只股票或以一元沽出。现时股票的市价根本已经代表了千万醒目人士的看法,构成了一个合理价位。市价会围绕着内在价值而上下波动。这些波动却是随意而没有任何轨迹可寻。

㈣ 请以有效市场假说分析中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体力行。于是不食肉的戒律就诞生并且延续灵感,你就象我要找的人,是我梦里的知音。

㈤ 以中国股票市场为题,该如何分析

、 投资性的市场,投机性的交易 股票市场是一个投资的场所。股票的投资价值, 取决于上市公司红利的高低。然而,在中国的股票市场, 绝大多数股民是抱着投机的心态去面对这个股市的。 股价波动的原因在大多数情况下, 是由于主力利用散户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收益的心理特征 ,进行诱导所造成的。因此,股票的市场价格, 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 按照价值理论,股票越跌就越有投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股民在股市中追涨杀跌的行为,是一种错误的行为。但是, 由于绝大部分股民是抱着投机的心态参于股票炒作的, 他们为了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在操作过程中常常“ 追涨杀跌”。而这种“追涨杀跌”的错误行为, 促成股票的涨与跌却是真实的。从这个角度来讲, 股市永远是正确的。既然错误的行为能促使股票真实的涨跌, 我们就不能不遵守股票市场这种“追涨杀跌”的游戏规则。 关键的问题是,投资者必需掌握好“追涨杀跌”的技能, 切不可盲目的“追涨杀跌”。 二、 股市的道理就是不讲常理 股票市场永远是个少数人赚钱的地方。因此,股票市场的“真理” 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其理由非常简单,在底部, 当绝大多数人看多时,主力收集不到筹码, 股票靠散户是做不上去的,相反, 在底部阶段只有在绝大多数人看空时, 主力才能顺立地完成筹码收集任务,为将来股票的拉升奠定基础。 同理,在顶部阶段如果在绝大多数人看空时,主力是无法出局的, 只有在绝大多数人看多时,主力才能顺利出掉获利筹码,因此, 投资者不能用常理来分析和预测股票短期未来走势。 三、 股票的价值取决于上市公司的可塑性的大小 可塑理论认为,股价的波动主要取决于主力机构操盘意愿, 因为只有主力才能带动市场人气, 而主力机构获利是以诱导散户的方式来完成的, 这就要求股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股票的可塑价值的大小 , 直接影响 主力完成其诱导散户的过程,所谓可塑价值, 是指主力可随意塑造其上市公司的形象, 达到诱导散户的目的的一种价值。 其实就是一种主力说了算的一种价值,即:说你好,就是好, 不好也好。说你不好,就不好,好也不好。只有这样, 主力才可能达到随意诱导散户的目的。从这个意思上来说, 股票在任何时候涨与跌都有它足够的理由, 股市永远没有绝对安全的点位和区域。 股票市场有一句俗语“业绩是永恒的体裁 ”然而这里所说的业绩其实是一只股票的未来业绩, 而上市公司的未来业绩绝不是我们散户通过 F10 资料就能把握的。 从价值理论角度来说,股票越低就越有投资价值, 而我们都知道股票的大幅拉升完全是主力行为,散户是不可为的, 而拉升过程需要主力不断接住获利盘,高位买入股票, 而我们都知道从价值理论角度来说,股票越底就越有投资价值, 越高就越没有投资价值,主力拉高把股票的价格的目的是什么呢? 为了上市公司的红利?如果真要红利为什么要把股票价控制在低位? 上市公司的分红是按持股票数量决定的, 而不会因为你买入时价值高发给你一点点同情奖。 在市场股价翻翻的情况下,主力难道会为了上市公司几毛钱的业绩, 放弃市场几元钱的利润吗? 四、股票涨不封顶、跌不保底。 老股民都知道,许多股票从上市以后涨幅达几十倍之多, 甚至有些股票涨幅达百倍以上,而有些股票一跌再跌, 甚至被迫退市。对短线客而言,顶与底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只不过是一个技术支撑位,从技术角度而言,顶与底不过是一线之差

㈥ 有效市场假说的对比市场理论

分形最早由Benoit Mandelbort提出、用以描述那种不规则的、破碎的、琐屑的几何特征,李雅普诺大指数和分形维的检验都说明了资本市场呈现出混沌行为。随着非线性动力学的发展,基于混沌和分析理论的新视角为我们提供了理解资本市场行为的新途径,而分形市场假说的提出是在这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展之一。
埃德加·E·彼得斯(Edgar E. Peters)(1991,1994)首次提出了分形市场假说(FMH),它强调证券市场信息接受程度和投资时间尺度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并认为所有稳定的市场都存在分形结构。
分形市场理论与有效市场理论的比较
特征 有效市场理论 分形市场理论
市场特性 线性孤立系统 非线性、开放、耗散系统
均衡状态 均衡 允许非均衡
系统复杂性 简单系统 具有分形、混沌等特性的复杂系统
反馈机制 无反馈 正反馈
对信息的反应 线性因果关系 非线性因果关系
收益序列 白噪声不相关 分数噪声 长记忆(对于初始值敏感)
价格 序列布朗运动(H=0.5) 分数布朗运动(H∈[0.5,1))
可预测性 不可预测 提供了一个预测的新方法
波动有序性 无序 有序
二者之间关系有效市场是分形市场的一个特例
分形市场拓展了有效市场的含义
分形市场理论更广泛的、准确的刻画市场

㈦ 中国的股票市场是否符合“有效市场假说”

有效市场假说作为金融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由于有效市场假说奠定了研究资本市场中证券价格形成机制与预期收益变动的基础,所以该理论也就成为了现代证券市场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特别是它成为了金融工程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尽管如此,有效市场假说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即使像欧美等成熟的证券市场也远远没有达到有效市场的标准,所以该假说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有诸多局限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具体的理解我建议你参阅:http://blog.eastmoney.com/st168998,329395.html
作者首先简要地叙述有效市场假说的主要内容,特别指出该假说的种种假设性条件,然后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统计结构进行检验,之后提出有效市场假说描述市场的不足,最后引入分形市场假说,说明分形市场假说是有效市场假说的一个自然的推广,也是一个更加接近真实市场的一个推广。

㈧ 什么是分形市场

市场的存在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稳定的、高流动性的交易环境,每个投资者都希望获得一个好的价格,但是好的价格并不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公平”价格,买卖双方很少以公平价格进行交易。如果在一个市场中投资者的投资期限均不相同,那么市场就会保持稳定。前面已经提到过,当一个5分钟的交易者面临6б的事件时,一个更长期限的交易商就会跟进以保证市场维持稳定,因为在他看来,5分钟交易者所遭遇的6б事件并非不寻常的事件。只要有另一个投资者比该投资者有更长的投资期限,则市场就会自行稳定起来。基于这一点,所有投资者必须均分相同的风险水平(对投资期限进行标度调整之后)。这种均分的风险就解释了为什么不同的投资期限有相同的收益频率分布。由于有这种自相似的统计结构,所以该理论就称作分形市场假说。
但是在市场的分形结构被打破的时候,市场就会不稳定。比如说,当长期投资者不入市交易或者变为短线客时,市场的不稳定性就会发生。当投资者认为他们原来赖以价值判断的长期信息不再重要或不可靠的时候,他们就会缩短其投资期限。当经济危机或政治危机发生时,市场走势就会变得极不稳定。这里所说的市场的不稳定性与证券市场的走熊并非一致,因为熊市是基本面看空,价值锐减,而不稳定性则是短期波动的激剧变化,其最终的结果是股市的暴跌或飚升,所有这些,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从实际的经验看股市的暴跌或飚升比熊市出现得更为频繁。
分形统计结构的存在在于市场是一个稳定的结构,这种结构很像动物肺部的分形构成。只要市场中有各种投资期限的投资者参与,对某种投资期限的投资者来讲是一种恐慌的事件却可能被其他投资者认为是一次买(或卖)机会,这种恐慌事件的影响会被市场自行消化掉。如果整个市场具有相同的投资期限,那么市场就会变得不稳定,当市场缺乏流动性时就会引起恐慌。
当投资者投资期限相同时,市场就像是一个“自由落体”,也就是说,价格的变化是非连续的。我们知道,在高斯分布中,一次大的变化是由许多小变化引起的。但在惊慌的股市中,股价的变动幅度较大,对应于收益的频率分布图中的“胖尾”现象,这再一次说明股价的非连续性是由于市场缺乏流动性所引起的,而流动性的匮乏又是由于市场参与者投资期限的同一性的表现之所在。
最后需要补充一点,虽然信息对于投资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但信息本身对股价的影响并非完全一样,因为不同的人对信息的理解是不相同的。技术分析的重要性对不同投资期限的人来讲也是逐步凸现的。同理,经济因素的变化也会改变人们的预期,当长期投资者改变市场预期并进行交易的话,技术分析的趋势就会出现,并影响到短期交易者。就短期而言,股价的变化被认为有更多的噪声因素,对长期而言,投资者有更多的时间来消化这些信息,从而对正确的价格有一个更广泛的共识,反应在股票的走势图上就是投资期限越长,时间序列变化越小,曲线就越光滑。
下面将分形市场假说的主要论点归纳如下:
1.1.当市场是由各种投资期限的投资者组成时,市场是稳定的。在一个稳定的市场中,足够的流动性可以保证证券的正常交易;
2.2.信息集对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来讲短期影响比长期影响要大。随着投资期限的增大,更长期的基本面分析更加重要。因此,价格的变化可能只反映了信息对相应投资期限的影响。
3.3.当某一事件的出现使得基础分析的有效性值得怀疑时,长期投资者或者停止入市操作或者基于短期信息进行买卖。当所有投资期限都缩小为同一种投资水平时,市场就会动荡不定,因为没有长期投资者为短期投资者提供这种流动性来稳定市场。
4.4.价格是短期技术分析和长期基础分析的综合反应。因此,短期价格变化的波动性更大,或者说“噪声更多”。而市场的潜在趋势反映了基于经济环境变化而变化的预期收益。
5.5.如果某种证券与经济周期无关,那么它本身就不存在长期趋势。此时,交易行为、市场流动性和短期信息将占主导地位。
与有效市场假说观点不同的是,分形市场假说认为信息的重要性是按照不同投资期限的投资者来判断的。由于不同投资者对信息的判断不同,所以信息的传播不是均匀扩散的。在任一时点,价格并没有反映所有已获得的信息,而只是反映了与投资期限相对应的信息的重要性。
最后本文分析一下分形市场假说的一个具体的应用——对证券组合的思考
马柯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可以说是对资本市场理论的重大突破,因为该模型给出了如何通过均值/方差的优化方法来分析证券组合的选择问题,具体来讲,马柯维茨把证券的选择问题解释为投资者关于收益的风险偏好,这里的收益就是指股票的预期收益。根据一般的统计分析方法知道,一个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就是组合中单个证券预期收益的加权平均值,单个股票的风险是指股票收益的标准差(或称),而证券组合的风险远非单个股票风险的简单相加。
为了计算一个证券组合的风险,需要知道各股票之间的相关关系。就两只股票来讲,如果它们之间是正相关的,那么该两只股票相加的风险将大于任何一只股票的单个风险。但是,如果该两只股票是负相关的,那么它们相加的风险将会小于任何一只股票的单个风险。因为彼此之间的风险可以对冲。根据马柯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组合的期望收益和风险是通过组合中所有股票的任一种组合得到的。在给定的风险下,具有最大预期收益的证券组合就称作有效组合,所有有效组合的集合就称作有效前沿。马柯维茨定量分析了如何合理地构造证券组合和分散化投资以减少风险。
但是,利用分形市场假说,上述模型就遇到了问题:如何计算方差和相关系数。因为在均值/方差的分析框架下,方差是单个股票和证券组合的风险,可是在分形分布中并不存在用于优化算法的方差,取而代之的是用一个离散度(即参数)来度量风险的;另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是相关系数。因为在稳态分布簇中,不存在这个可比较的概念(正态分布作为特殊的稳态分布除外)。由于在分形市场假说下,证券间并不存在相关性,所以传统的均值/方差方法就不再适用,必须寻找新的途径来描述组合的预期收益和潜在风险。事实上,后来出现的夏普单指数模型就是通过相对风险(即贝塔值)的概念避开证券间的相关性的。

㈨ 2020年度国内股票分析都有哪五种分析法

1、K线图切线分析

由股票价格的数据所绘制的图表中画出一条直线,然后根据这些直线的情况推测出证券价格的未来趋势。这些直线就称为切线。切线主要起支撑和压力的作用,支撑线和压力线向后的延伸位置对价格的波动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2、形态类分析

价格走过的形态是市场行为的重要部分,从价格轨迹的形态中,我们可以推测出证券市场处在怎样的大环境中,由此对操作提供指导。尤其是对市场顶部和底部的判断,形态理论发挥了较大作用。

主要的形态有:M头、W底、头肩顶、头肩底、圆弧底等。

3、切线分析

按照一定的方法和原则,在根据股票价格数据所绘制的图表中画出一些直线,然后根据这些直线的情况来推测股票价格未来的趋势,这些直线就叫切线。

切线的关键在于它的画法,画得好坏直接影响预测结果。而在画法标准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在画一条趋势线时,有些技术分析师只从K线的实体顶点来画,有些技术分析师则会把影线包含进去,因此描绘的结果会大不相同。

常见的切线包括:趋势线、轨道线、黄金分割线、甘氏线、角度线等。

4、波浪图指标分析

波浪理论是把股价的上下变动和不同时期的持续上涨、下跌看成是波浪的上下起伏,认为股票的价格运动遵循波浪起伏的规律,数清楚了各个浪就能准确地预见跌势和涨势的发展阶段。

5、指标分析

从市场行为的各个方面出发,通过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给出数字上的计算公式,得到一个体现股票市场某个方面内在实质的数字,这个数字叫作技术指标值。

常见的指标有相对强弱指标(RSD)、随机指标(KI)、趋向指标(DMI)、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MACD)、能量潮(OBV)等。

(9)用分形市场理论分析中国股票市场扩展阅读:

股票技术分析的前提条件:

1、第一个条件是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

技术分析者认为,能够影响某种证券价格的任何因素(不管是宏观的或是微观的)都反映在其证券的价格之中。

研究影响证券价格的因素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使是经济学家对市场的分析也是不确定的。因此,研究证券的价格就是间接的研究影响证券价格的经济基础。技术分析者通过研究价格图表和大量的辅助技术指标,让市场自己揭示它最可能的走势。

2、第二个条件是价格以趋势方式演变。

技术分析者通过经验的总结,认为证券的价格运动是以趋势方式演变的。研究价格图表的全部意义,就是要在一个趋势发生发展的早期,及时准确地把它揭示出来,从而达到顺应趋势交易的目的。

正是因为有趋势的存在,技术分析者通过对图表、指标的研究,发现趋势的即将发展的方向,从而确定买入和卖出股票的时机。

㈩ 股票市场中的分形市场是什么,什么是分形市场

分形市场假说(Fractal Market Hypothesis,FMH )作为现代金融理论基石的有效市场假说(EMH)越来越多地被实践证明不符合现实,而建立在非线性动力系统之上的分形市场假说,利用流动性和投资起点很好地解释了有效市场假说无法解释的各种市场现象。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表明,有效市场假说只是分形市场假说的一种特殊情况,有效市场只是在某个特定时段才可能出现。但由于分形市场假说在数学建模上的困难,有效市场假说仍具有现实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l)市场由众多的投资者组成,这些投资者处于不同的投资水平(时间尺度的差异),投
资者的投资水平对其行为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可以想像,一个日交易者的投资行为会明显不同于养老基金的投资行为:前者会频繁地做出买或卖的投资决策,而后者则会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
(2)信息对处于不同投资水平上的投资者所产生的影响也不相同。日交易者的主要投资行为是频繁的交易,因此,他们会格外关注技术分析信息,基本分析信息少有价值。而市场中大多数的基本分析者处于长期投资水平上,他们通常认为市场在技术分析层面上所表现出来的趋势并不能用于长期投资决策,只有对证券进行价值评估才可获得长期真实的投资收益。在FMH的框架中,由于信息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投资者自己的投资水平,因此,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都是适用的。
(3)市场的稳定(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在于市场流动性的保持、而只有当市场是由处于不同投资水平上的众多投资者组成时,流动性才能够得以实现。投资水平的多样化使得投资者对信息流动有不同的评价,并且可以在某一投资水平投资者不看好市场的时候为市场提供流动性,这是保证市场稳定的关键。
(4)价格不仅反映了市场中投资者基于技术分析所做的短期交易,而且反映了基于基本分析对市场所做的长期估价;一般而言,短期的价格变化比长期交易更具易变性。市场发展的内在趋势反映了投资者期望收益的变化,并受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而短期交易则可能是投资者从众行为的结果。因此,市场的短期趋势与经济长期发展趋势之间并无内在一致性。
(5)如果证券市场与整体经济循环无关,则市场本身并无长期趋势可言,交易、流动性和短期信息将在市场中起决定作用。如果市场与经济长期增长有关,则随着经济周期循环的确定,风险将逐步的降低、市场交易活动比经济循环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从短期来看,资本市场存在分形统计结构,这一结构建立于长期经济循环的基础之上。同时,作为交易市场,市场流通也仅仅具有分形的统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