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解析 » 10月19日股票大盘分析
扩展阅读
最新股票交易时间 2025-07-11 07:29:48
股票开盘竞价可以交易吗 2025-07-11 07:06:48

10月19日股票大盘分析

发布时间: 2021-06-29 08:37:30

㈠ 求一份股票分析的作业,分析方面如下,

某公司上市,报表中显示公司在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核心技术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国家大力扶持重点项目,业绩非常优秀。基金经理、机构投资者、大户、中户、散户、人们纷纷对该公司进行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政策支持分析公司财务分析资产分析技术人员对K线,均线,MACD各种指标分析后一致看好该公司踊跃买入该股票,于此同时公司股东把手中股票纷纷卖出,之后由于行业市场激烈竞争利润消减原材料上涨外贸出口降低消费减少媒体爆料产品对人体有害物质工厂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等等原因股价大跌跌跌不休。投资者看着报表指标欲哭无泪某些人跳楼某些人退出股市某些人继续等待股价回暖。此时公司老总正在阳光沙滩度假放松心情,高官驾着新买的跑车去接女友,保荐人继续为下一个上市公司做工作,管理层大力宣传价值投资,组织团队海外路演忙碌着。又一批投资者分析师开始投入到对某股的报表指标分析研究中!

㈡ 大盘股的股盘分析

当我们仔细分析市场后,我们发现虽然2007年10月份以来股票指数连续大幅上涨,但是市场很多股票并没有同步上扬,反而呈现出资金加速流出的迹象,整个市场的赢利机会开始减少,市场进入相对困难操作阶段,很多投资者特别是买入大盘股的投资者感到迷惑,大盘股到底怎么样?为什么涨这么高?有没有泡沫?未来能否继续上涨?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大盘股,投资者不应该象一般股票那样,只从投资的角度来研究,大盘股除了本身企业具备投资价值外,由于自身市值的原因,对于指数也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在金融衍生产品不断推出的时代,大盘股的这种特点使得他们自身具备了市场赢利工具的特性。因此作为投资者,我们在判断大盘股、特别是绩优大盘股的走势和估值时候,要从更多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
首先,从投资的角度看,大盘股的上涨是有一定基本面的支撑的。这种支撑好来自于三个方面:首先是这些企业大多经营形势良好。因为根据前三季度中国经济的发展数据,整体经济发展呈现加速态势。而大盘股多时国民经济中核心的企业和领域,因此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些企业也面临快速发展的机遇。其次是08年中国将会对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对于国有企业来讲,这个是大利好,将会使得他们经营的所得税从目前的33%降到25%,这将会从制度层面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所以对于大型国有企业的股票价格具有一定推动作用。第三是央企整合,提升了公司的投资价值。特别是我国国内的大型企业,上市的时候只是部分资产上市,在集团内仍旧有许多优质大量的资产,为了促进整个中央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国资委会推动这些企业进行全面整合,注入优质资产,减少关联交易,提升公司的内在价值。正是由于上面三个因素,大盘股一度受到市场资金的关注。在他们连续拉高的带动下,上海指数最终突破6000点,加速了蓝筹股价格的上扬过程。但是这种上扬也带来了整个蓝筹股票价格偏高的现象,大多数股票脱离了其本身合理的价格水平,有些甚至透支了未来几年的成长性。从这个角度讲,蓝筹股目前是质地不错,价格偏高,存在泡沫,未来有调整压力。
其次,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蓝筹股由于流通盘大,市值高,在指数中所占权重大,因此他们的波动对于指数的运行产生很重要的影响。所以他们就具备了和他们自身投资价值毫无关系的另外功能-----影响指数的工具。所以在股指期货推出的时代,在权证可以创设的时代,在融资融券推出的时代,谁拥有这些股票的筹码,谁就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主动,获取更多的套利和赢利机会。因此对于这些股票就产生了另外一种需求,为了占领市场主导权而产生的对大盘股关键筹码的需求。最近大盘股上涨就有更多的投机因素和配置战略资产的要求。
大盘股发展到目前阶段,其本身所具备的投资优势已经开始逐步减弱,随着股票价格逐步透支公司业绩,未来这些公司稳定的内涵增长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预期,随意对于大盘股,未来以整体上市和资产进入等的外延增长方式将会是大盘股的机会所在。在目前大盘出现蓝筹泡沫的背景下,没有资产注入和整体上市的大盘蓝筹股,未来价格上涨缺乏动力,投资者需要回避。当然不排除部分投机者为了在衍生品市场获取更多的利润,短期带动大盘股再度活跃的机会。但是由于未来市场空间缩下和风险意识增加,短期投机大盘股的机会会越来越少,投资者要注意保持清醒的认识。

㈢ 关于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大崩盘

崩盘之前的8月份,格林斯潘刚刚接任联储主席新职,9月份就按其一贯的反通膨立场提高利率两码,道指则从8月25日的高点2746点开始缓慢下跌。到10月16日(周五)的盘中高点,道指缓慢下跌的幅度只有13%,至2396点。但接下来的“黑色星期一”10月19日则在历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名声。当天开盘后,道指一路狂泄,最低曾到达1677点,比周五高点下跌30%之多!接下来的周二,道指继续大跌7%,盘中低点一度到达1616点!累计不到两个月,道指暴跌41.2%,从8月25日的2746点跌至1616点!

究其原因,格林斯潘的前任沃尔克一直过度放松银根是根本原因。当格林斯潘不得不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膨时,泡沫破裂,才造成崩盘。

㈣ 中国股市近十年出现过哪些重要的事件

你说这个问题其实你自己心里有答案4635

㈤ 可笑,一只跑输大盘的股票有什么值得分析.这叫

长期弱于大盘,一旦发力,却远远超过大盘,这样的股票难道没有见过?

我认识的一个老股民,前年10月底13.5元买的安**物,就像买了只病猫,一直软趴着,总是跑输大盘。到去年10月底仍不见起色,一年才涨2%,而大盘一年却涨近10%。然而去年10月底以后,病猫却渐渐神气起来,近一年的时间,大盘跌了24%,它不但没跌,还涨了2%,最多时21.72元,涨幅达57%。俗话说,沉河的石头也有翻身之日,不要小看那些表面上的弱势股。

㈥ 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股市崩盘,涨跌停板为什么没发挥作用

那时候不是还没有这个长临床的人,是紧急熔断机

㈦ 中国过去20年股市的起伏!

自1990年中国股市开门营业,至今走过了20年的历程。回首中国股市20年的牛熊交替,它们基本上都是以暴涨暴跌的“对称美”而展现的。在此,笔者将这20年分为四大阶段:1000点中轴阶段、1000点底部阶段、1500点底部阶段、新中轴确认阶段。
(一)中国股市第一阶段:1000点价值中轴阶段(耗时6年)
1990——1996年6年间,中国股市始终以1000点为价值中轴,1500点成为股民心目中不可逾越的一道“坎”(“箱顶”)。6年间,中国股市经历了频繁的三轮暴涨暴跌。
(1)第一轮暴涨暴跌:100点——1429点——400点(跌幅超过50%)
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00多点。随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
(2)第二轮暴涨暴跌:400点——1536点——333点(跌幅超过50%)
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地窜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00点。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
(3)第三轮暴涨暴跌:333点——1053点——512点(跌幅超过50%)
由于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窜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为215%。随后便展开了一轮更加漫长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跌至512.80点的最低点。这一轮下跌总计耗时16个月。
(二)中国股市第二阶段:1000点底部确认阶段(耗时9年)
直到1997年2月21日,中国股市再次站上1000点,这是一个转折性的重大标志,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从此以后,中国股市的收盘指数一直牢牢站在了1000点之上。尽管2005年6月6日,上证综指盘中一度击穿1000点大关,但当日股指仍顽强地收在了1000点上方。
从1996年1月到2005年6月,中国股市经历了第四轮暴涨暴跌,其主要标识性意义是:这一轮暴涨暴跌奋力冲破了1500点的历史“箱顶”,并将1000点的“价值中轴”变成了新的市场“箱底”。
(4)第四轮暴涨暴跌:512点——2245点——998点(跌幅超过50%)
1996年初,这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年报披露中发起。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19日的500点上方启动。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冲向2245点的历史最高峰。5年牛市累计涨幅超过300%!自此,正式宣告我国持续5年之久的此轮大牛市的真正终结。
在第四轮大牛市的上升通道中,它所表现出来的“一波三折”行情,极好地化解了股市阶段性暴涨过程中所聚集的泡沫,这极有利于牛市行情的延长:512点(1996年1月)——1510点(1997年5月)——1047点(1999年5月)——1756点(1999年6月)——1361点(2000年1月)——2245点(2001年6月)。
请注意:由于处在大牛市上升通道中的每一次“回调”,其跌幅均未超过前期上涨的最高点的1/2,因此,笔者才将它视为一种“回调”,而不是一轮独立的“熊市”行情.第四轮牛熊更替与前三轮牛熊更替的主要区别在于:第四轮行情是一轮“慢牛”行情,它表现为“一波三折”地上涨,同时也对称地表现为“一波三折”地下跌:2245点——1500点——1200点——1000点。正是牛市“一波三折”地曲折上涨,才有后来“一波三折”地曲折下跌。也正是这样,这一轮牛熊行情才能持久,前后持续9年的时间。这是中国股市20年唯一经历过的一次“慢牛慢熊”模式。
(三)中国股市第三阶段:1500点底部确认阶段(耗时3年)
2005年下半年,中国股市从千点上方重新整固、重拾信心,再次揭开中国股市20年中涨跌最为猛烈的第五轮暴涨暴跌序幕。
(5)第五轮暴涨暴跌:998点——6124点——1664点(跌幅超过50%)
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最低为998.23点。与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相比,总计跌幅超过50%,故标志着此轮熊市底部的正式确立。
2005年下半年,上证综指从1000点附近启动新一轮超级大牛市,2006年5月9日,上证指数终于再次站上1500点。2006年11月20日,上证指数站上2000点。
2006年12月14日,上证指数首次创出历史最高记录,收于2249.11点。8个交易日后,2006年12月27日,上证指数首次冲上2500点关口。2007年2月26日,大盘首次站上3000点大关。2007年5月9日,大盘首次站上4000点大关。2007年8月23日,大盘首次站上5000点大关。
2007年10月15日,大盘首次站上6000点。次日便创下6124点的历史最高记录。大盘在6000点之上仅站了三日即调头向下,这标志着本轮牛市的正式终结。
在本轮大牛市中,上证综指从2006年12月14日的2245点飙升至2007年10月16日,只花了整整10个月功夫;然而,在接下来的大熊市中,上证综指从6124点狂跌回2245点,正好也只花了整整10个月的功夫。这是中国股市真正意义上的暴涨暴跌“对称美”!
不过,事情远还没有结束。2008年10月28日,中国股市继续暴跌至1664点,这才探出本轮熊市的绝对底部!有人说,从6100点倒过个,跌至今天的1600点,应该差不多了;但也有人说,至少还要跌破1500点,更有甚者,有人预测本轮熊市还要跌至1200点或是重试1000点的底部。所幸这一切都只是少数人的臆想或悲观。
1664点,真的打住了!这一重大信号的伟大意义在于:它标识着中国股市终于确认了1500点的历史新“箱底”;1500点终于筑成了中国股市的万里长城!
(四)中国股市第四阶段:新的价值中轴在哪里?2000点或3000点?
1500点是中国股市未来市场的“箱底”,牢不可破!那么,未来三五年内,中国股市的价值中轴究竟在哪里?再次跨越6124点的历史高峰还需要等待多久?它会重蹈日本股市20年不能跨越4万点历史高峰的“覆辄”吗?或是它会重走NASDAQ十年不能超越5500点的历史高峰的老路吗?中国股市20年的日K线图可能会给我们某种启示、某种灵感,或是某种答案。最后参考:笔者妄加预测,2010年中国股市将在2000——4000点之间震荡徘徊。在未来三年,中国股市可能不存在真正牛市!主要依据基于如下三大背景因素:
第一,2010年,中国股市将真正步入“全流通”时代,随着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尤其是股指期货的推出,暴涨暴跌的“对称美”将逐渐淡出。更何况,花三年时间固本培元,重拾旧山河,再次积蓄能量,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第二,节能减排目标将扼杀“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行业扩张,“两高一资”行业的央企与国企利润增长将会大打折扣。传统GDP挂帅、GDP高增长将不再灵验,新的利润增长点将在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中艰难寻找!经济增长质量目标将全面取代单纯经济增长速度指标第三,作为中国经济晴雨表,明年银行业将步入整固期。一方面,银行自身要“充电”,需要第二次借力股市,增发充实资本金;另一方面,后危机时代,在银行信贷天量扩张受限的形势下,趁机扩张资本市场,加速股市扩容,这是创业板与中小板快速扩容的天赐良机!这可以大大缓解中国企业传统而单一的融资渠道——银行信贷的巨大压力

㈧ 10月19日今日大盘会不会涨

昨天回踩如果今天能够止跌则反弹延续,如不能则进入寻底之路

㈨ 2009年10月19日股票,大盘估计怎么走,买什么股票好

周五的探底回升走势很明显,下星期统计局公布很多数据,从现在出来的数据看,很不错。技术上走势不错,星期一涨的可能性很大。

㈩ 10月份的股市机会与风险,哪个会更大

股市风险与机会并存。10月股市不会出现系统性的指数个股齐涨机会,仍然是结构性的揉搓行情,指数震荡,板块轮动,个股分化。

股市永远都是机会与风险共存的,如果一定要对比机会与风险哪个更大,只能从指数系统性上涨下跌的概率分析,从指数大的方向看,目前仍然处于上涨趋势,中长线无忧,短线量能萎缩,上攻前期高点动能不足,中长期均线技术指标需要进一步修复。

近期海外的不少zhan争冲突,都预示着全球军事进入新的发展趋势,无人机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相关个股在于后期的优势地位将不断显现,从市场逻辑来看,如果后期危机升级,相关板块个股在市场中的地位将类似于上半年的医药、疫苗板块,7月初我重点提示过军工、航空发动机补短板,那么现如今,经过第一阶段的初步休整,提示大家继续关注相关板块和个股,尤其无人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