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解析 » 股票持续下跌分析
扩展阅读
nasdaq100科技指数股票 2025-07-05 07:24:23

股票持续下跌分析

发布时间: 2021-07-05 13:29:25

A. 如何分析股票上涨还是下跌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股票市场风云变化,瞬息万变。即使是专业的分析师也很难有一双慧眼去看清股市的上涨与下跌。更何况是一般的投资者呢。投资股市,是需要知识和运气的积累。尤其运气有很大的比例。

B. 股票下跌的原因求股神分析下

第一,全球经济是一种弱复苏,现在欧洲希腊和葡萄牙的主权债务危机,没能得到根本的解决。整个全球经济尚不明朗,整个金融市场随时会因为欧洲债务危机而再次崩溃。第二,国家最近针对房地产的一系列政策,使得地产股大跌,整个政策面普遍不好。第三,国家的地方债务比较严重,没有规范化。经济缺少持续的推动复苏的力量。第四,通货膨胀风险加剧,银行加息可能性大,加上人民币升值问题,银行加息,股价股市将随之下跌~种种不确定性太大

如果是个股的话 股票下跌的原因不管是业绩不好还是利空还是其他问题 最终的根本原因就是卖出的资金比买入的资金量大

C. 为什么股票最近一直跌,分析下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D. 用什么工具直接查看连续跌了几天的股票

多数软件都有指标排序功能,例如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等等都可以,用KD排序,KD值较高的多数都是连续涨了几天的,KD值较低的多数连续下跌几天的。
股票软件更准确的称谓应该是证券分析软件或证券决策系统,它的基股票软件本功能是信息的实时揭示(包括行情信息和资讯信息),所以早期的股票软件有时候会被叫做行情软件。股票软件的实质是通过对市场信息数据的统计,按照一定的分析模型来给出数(报表)、形(指标图形)、文(资讯链接),用户则依照一定的分析理论,来对这些结论进行解释,也有一些傻瓜式的易用软件会直接给出买卖的建议,这些易用软件大部分是用专业视角剖析整个股市的走势。

E. A股近几年持续下跌的原因(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如果A股要见底走出反转趋势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要想知道近几年A股持续下跌的原因,其实只要知道前几年A股持续上涨的原因就明白了。
中国A股由于制度设计方面的原因,是一个有利于融资而不利于投资的市场,资金进出股票仅在于投机,故A股涨跌的周期性极强。不过在日线图中要看出A股的这一规律实在不易,但在月线图中A股的这一规律就一览无遗。就看MACD指标吧,大盘指数在MACD金叉时上涨,死叉时下跌,几年一个轮回。
当然对个股来讲有时候月线MACD金叉了股价任然下跌,并且这种情况也较多,不过把MA的金叉死叉与MACD的金叉死叉配合起来使用,组成“MA、MACD双系统”双金叉买入,双死叉卖出其可靠性就大多了。
关于“MA、MACD双系统”的更多信息参见豆丁网中署名幸益佳的原创文章。

F. 中国股市为什么会出现连续下跌连续下跌的病根到底是什么

中国股市连着跌的真正原因有就是“重融资轻回报”的市场,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投机性市场”,这两点就是导致A股连续下跌是正常,上涨是不正常的。

首先,分析一下第一个原因重融资轻回报,意思就是股市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上市公司融资,说白了就是为他们圈钱的市场。

要知道股市是资本市场,如果股市把资金都抽干了,股市没有资金,股市就是一潭死水,一潭死水的股市还能涨起来吗?

但这个病根归根到底都是由于A股重融资轻回报和投机性太强所致,只要能保证股市能顺利发行新股,其他都是次要的,至于投资者们的盈亏不是重点。

总之在A股市场想要克服重融资,避免投机性被收割了,一定要做到强大自己,只有强大自己了,才能成为股市的强者。因为我们无法改变市场,但可以改变我们自己,让自己适应这个市场。

G. 股票持续下跌说明了什么

说明你的股票处于下跌趋势

H. 股票在两个月内持续下跌 30% 我应该割肉还是继续观察

股票在两个月内持续下跌了30%,是不应该割肉的,
应该继续观察,这是因为,既然都已经跌了这么多了,
换股操作要找能够涨这么多的恐怕也是很困难的,
既然跌的这么猛,涨起来也会涨这么猛的,
大跌才会有大涨嘛,
所以继续持股,持股待涨才是最佳的选择~!

I. 股票下跌的原因有那些

受到外围股市持续下跌的影响,周一大盘跳空低开低走,市场再现"黑色星期一"。权重股继续成为市场做空的主力,特别是金融股继续集体做空,使大盘单边下挫,沪指5000点大关也被轻松击穿。最终沪指报收下跌266.07点,量能同比略有放大。
两市盘面上,权重股继续成为市场杀跌主力,中国平安公布过千亿元的巨额再融资计划对市场形成较大打击,保险股在此利空消息面的影响下全线急挫,中国平安牢牢封死在跌停板上,中国人寿,中国太保跌幅均超过8%,成为市场的主要做空动力。中国石油再创新低,继续成为场内掼压大盘的主要空头动力。银行股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跌幅也在4%左右,有色金属、煤炭等蓝筹板块处跌幅前列。而盘中仅有创投、农业、电器等板块逆势做多上行,如世纪中天、力合股份、龙头股份、复旦复华、大众公用等创投概念股均有不错表现。
从盘面特征分析,权重股继续杀跌,个股板块的炒作有所降温,近期一些强势股开始补跌,市场恐慌气氛加重。大盘近期呈持续加速破位下挫,重要支撑位一一告破,技术形态恶化,对市场人气打击较大。短期看,后市仍有调整的压力。但在经过持续调整之后,短期内大盘将有可能有超跌反弹的技术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