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st佳电和st航投今年能摘帽吗
2012-10-25 ST佳电:预计2012年1-12月净利润同比扭亏 (公司公告) ST航投:撤销退市风险警示,自8月30日起简称变更为“ST航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12年修订)第13.3.1条第(一)项规定:
“上市公司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本所对其股票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一)被暂停上
市的公司股票恢复上市后或者被终止上市的公司股票重新上市后,公司尚未发布首份
年度报告。”两者都属于重组成功,所以摘帽必须在重组后公布的第一份年报后才有可能。
『贰』 14元的佳电股份怎么办,有退市风险了
退不了市,要连续三年亏损才会退市。佳电股份2014年有利润,今年就算亏损也不会退市。不过会被ST。
另外,公司已经公告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即ST。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违反证券法的其他情形出现,公司今年不会退市。
『叁』 000922佳电股份会变st吗
有这种可能 如果持续亏损2017年可能为st
『肆』 st佳电为什么不摘帽
怕感冒
『伍』 央企ST股有哪些
目前央企上市公司里面有哪些ST股? *ST阿继就是央企股重组股,*ST阿继的控股股东为央企哈尔滨电气集团,且连续两年亏损,已经披星戴帽面临暂停上市风险。在此情况下,哈尔滨电气集团将旗下优质佳电股份100%股权注入*ST阿继,重组后*ST阿继已成为中国防爆电机、吊车电机、普通电机、辊道电机制造和销售的龙头企业之一。此外央企ST股还包括:中国建材集团旗下的ST洛玻;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控股的ST中房和ST重实;中车汽修集团的ST黄海;中国五矿集团旗下的*ST关铝等。另外,拥有央企背景的ST股还有:*ST河化、ST能山、*ST黑化、*ST钒钛、*ST新材等。(南方财富网个股频道) (责任编辑:张晓轩)
『陆』 sT佳电这只股票怎么样
经查证核实,*sT佳电000922这只股票目前处于短线上涨趋势,上涨趋势跌看多,调整就是低吸进场的机会。
『柒』 佳电股份最新消息要st,明天应如何处理
下午出货
『捌』 st佳电停止重组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ST段改变的原因是很多的,但是最常见的无非以下几种,至于您的改变是哪种,就要结合临床症状和病史整体判断了。1、心肌缺血;2.、电解质异常,主要是钾离子代谢异常;3、早期复极综合征。
『玖』 佳电股份成st股今天怎么卖不掉
看自己了目前高位风险较大退市还早大盘走得难看ST存定机会有盈利建议落袋安
『拾』 ST公司岁末忙保壳多少家续命成功了
资本市场上ST股是永恒的“话题王”,一到年底尤为活跃。截至目前,Wind统计出73只ST概念股中,共29股披露了2017年度业绩预告或在2017年三季报中预告了年度业绩,其中有14家预计盈利。
*ST郑煤也在三季报中表示,报告期内,由于国内煤炭价格较上年同期有大幅上涨,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已实现扭亏为盈。
除了上述原因,也有因为并购重组进而扭亏的公司。*ST建峰在三季报中披露,预计2017年全年净利润最高将达到11.4亿元,同比大幅扭亏。主要原因系三季度*ST建峰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将化工业务置出,确认投资收益6.31亿元。
概念炒作风潮依旧?
事实上,市场上对ST概念的炒作热度仍存。2017年12月以来,ST概念指数多日收红。对比最明显的是12月14日,当日沪深两市分别收跌0.32%和0.3%,但ST概念指数逆市收涨1.49%,创下12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市场对ST公司保壳的预期。
*ST东数于2017年12月19日宣布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称威海威高国际医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将以2.83亿元入主*ST东数,这让*ST东数保壳有了想象空间。12月20日复牌后,*ST东数报涨近5%,自公告重大重组事项以来*ST东数股价累计上涨近30%。
扭亏的14家ST公司,按照业绩预告公告日之后的行情表现来看,除去*ST建峰停牌外,有4股实现上涨,*ST重钢涨幅最大达到10.69%,*ST沈机涨幅9.26%,另外两家涨幅均不超过2%。另外有9家均呈现下跌趋势,跌幅超过10%的有4家,分别为*ST锐电、*ST东海A、*ST普林,*ST厦工,跌幅分别为15.21%、14.69%、14.89%、10.59%。
监管紧盯保壳“套路”
截至目前,已经发布2017年度业绩预告的ST概念股中,有*ST云网、*ST三维、*ST众和等10家公司为续亏状态。与此同时,部分ST公司年末动作频频,卖地卖房、政府补贴、突击重组等“戏码”接连上演,受到了监管层的关注。
2017年11月17日,因拟向关联方出售土地等相关资产,*ST圣莱受到深交所闪电问询,要求公司说明此次利润是否影响公司已经披露的2017年业绩预告,该次交易是否具备真实的商业实质,是否存在其他利益安排、交易的资金来源、交易标的资产评估增值的合理性等问题。
另外,包括*ST金宇、*ST河化、*ST沈机等多家公司均因年底“突击增利”收到监管部门的关注函。
2017年11月,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就指出,证监会将强化对上市公司年末突击进行利润调节行为的监管力度,交易所将聚焦上市公司年末突击进行利润调节行为。同时,证监局将视情况开展现场检查。
能活下来就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