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解析 » 当年日本广场协议后的股票行情
扩展阅读
白酒国缘股票代码 2025-07-18 03:31:36
卓华信息股票代码 2025-07-18 03:24:43
瓴盛科技股票代码 2025-07-18 02:25:28

当年日本广场协议后的股票行情

发布时间: 2021-08-09 08:36:46

A. 麻烦各位提供下日本从签署广场协议后,日本每年的负债率的数据。

去年5月发出降级警告后,国际评级机构惠誉22日正式宣布下调日本评级。此前,日本长期外币评级为AA,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为AA-,下调后均为A+,前景为负面。

“日本负债率达239%”

《东方早报》报道,惠誉亚太主权评级部主管寇古宏(Andrew Colquhoun)22日称:“评级下调及负面展望反映了日本主权债务风险正不断加大,日本有着过高并不断增长的公共债务比率。”

惠誉预计,到今年年底日本政府债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将升至239%,是惠誉所监测的主权信用国家当中的最高债务水平。

寇古宏又说,“相比其他财政面临挑战的高收入国家,日本政策紧缩计划也显得过于缓慢,同时计划的实施受政治风险影响很大。”譬如,政府提议的将消费税率由当前的5%提升至2015财年(始于2015年4月)的10%目前仍面临着很大的政治争议。

日本财务大臣安住淳22日第一时间回应,惠誉已经告知评级下调,不会对这一行动作出任何评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表示,惠誉下调日本评级是受到其财政紧缩计划进展缓慢的影响。虽然事发突然,但由于在预期之内,预计对全球市场的影响不会太大。

可查的资料显示,这应是惠誉自2002年11月以来(近10年来)首次下调日本评级。不过,市场并不意外。因为惠誉已经是过去一年里,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中最后一个下调日本主权评级的国家。

标普在去年1月份将日本主权评级降至目前的AA-,并在同年4月份将其评级前景下调至负面。这是日本评级10年来首度被下调。紧接着,穆迪去年8月24日下调了日本的主权评级至Aa3,评级前景为稳定。去年5月27日,惠誉警告称,如果未来5-12个月日本政府没有有效措施,将下调日本评级。

不过,惠誉仍然认为,日本政府仍保持异常的融资灵活性,能够以较低名义收益率融得资金,这一因素将会对该国主权信用评级形成支撑。另外,这种融资灵活性也体现在该国债务被更广义的公共部门所消化,而这又被日本私营部门“深储蓄池”和强烈的“投资本国倾向”所支撑。再者,日元作为一种全球储蓄货币仍表现出风险资产的特性。

日本财长:将推增税法案

日本政府22日第一时间对惠誉的动作做出回应。

安住淳称,日本政府将继续努力推进销售税法案。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一直以来致力于推进销售税法案,但国会内部分歧严重,因而提高销售税的方案前景尚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在该法案中,日本当局将分两个阶段调升消费税,至2015年消费税将达到10%,两倍于当前的水平。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这仍不足以令日本恢复财政平衡。

日本财务省官员22日则表示,惠誉调降日本评级应被视为必须重整财政的讯号。

此外,目前外界猜测日本央行将放松货币政策。在5月22日-23日日本央行货币政策会议上,日本央行很可能降低金融机构准备存款利率0.1个百分点。

B. 日本广场协议以后,日本社会、经济出现了什么现象

日本广场协议以后,日本社会、经济出现的现象如下:
1、日元大幅度升值。
2、产生大量经济泡沫。广场协议后近5年时间里,股价每年以30%、地价每年以15%的幅度增长,而同期日本名义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
3、虽然当时日本人均GNP超过美国,但国内高昂的房价使得拥有自己的住房变成普通日本国民遥不可及的事情。
4、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大幅升值,国内泡沫急剧扩大,最终由于房地产泡沫的破灭造成了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

C. 80年代日本股市情况是什么

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所经历的泡沫经济时期,最特殊的现象莫过于在资产价格膨胀的同时,一般商品价格却保持了稳定的态势,同时外汇储备保持了比较高的增长速度。在相关的研究中,支持日元升值是日本股市泡沫化的主要原因的观点不在少数;就算看出日元升值只是泡沫化的导火线,也往往只从日本国内的经济与货币条件进行分析而忽略了当时的国际环境。本文认为日本股市泡沫产生的根本原因来源于日本当时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我国自汇改以来,A股市场上证指数从2005年7月21日的1020点开始一路上涨,虽然受美国次贷影响股指于2008年3月份曾回调到4000点,与当年日本当年签订“广场协议”后的情况极为相似。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加同时产生的是流动性过剩问题,而由其带来的资产泡沫性问题也渐渐突出,因此对80年代日本股市泡沫进行深入分析显得十分必要。因此本文尝试从日本国内与国外因素分析股市泡沫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当前股市的国内外环境与日本当年的环境进行对比,最后总结日本股市泡沫化危机对我国的经验教训。

D. 日本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股市是大跌还是大涨啊

首先。。我认为中国的情况和日本广场会议有所不同。
在广场会议上,日本是同意日币升值!可以说这个是个很蠢的行为,因为他告诉世界一个很简单的信息“买我日币,你一定赚钱”,所以很多国际货币炒家都买了大量的日币(谁和钱有仇?),这个日币,有了更多的日币,所以推动了当时的日币的资本市场(货币多了,导致通货膨胀是必然)。
中国的情况显然不同,中国政府至少不会对外说“我们人民币同意升值”之类的话,所以,升值力度不可能像日币当年一样,而且也不会有如此众多的国际货币炒家买人民币,货币通胀的程度不会和日币一样。
再退一万步来说,即使人民币被国际炒家看上了,他们存了很多的人民币,他们也不敢投资啊,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人民币就会贬值了,而当年日本是承认日币会一定升值的,所以,国际炒家才有胆子在那么长的时间内,把日币用来炒作日币金融市场!在中国,他们应该不敢长时间持有人民币吧。

E. 1985 年《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大幅升值,其原因究竟是日本大藏省自身的失误,还是美国人逼的

日元升值本身并没有问题,而升值之后日本政府拒绝增发钞票,这才是导致日本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
如果当初日本增发钞票,将房价转移到下几代人身上,日本经济就不会受到影响。
广场协议之后,日本的对外出口贸易是增加的。

所谓日本金融危机,就是当初抄高房价那一代人危机了,对于后来者并没有什么影响。
日本大藏省并没有决策失误,只是日本经济倒了倒出泡沫的时候。
我们经常说中国要面临日本一样的危机,这是不可能的,以日本当时的收入,普通工人工资达到美国同行业的1.5倍。也就是今天中国普通工人要赚到50-60万人民币,才能和日本当初的泡沫经济相比较。日本是靠卖美国人东西赚钱,反过来要吃掉美国是不可能的。美国人逼它升值倒是真的,但是并不是日本危机的主要原因。

F. 广场协议后日本什么股票涨的最好

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 房地产价格也大幅升值 达到峰值后 泡沫破裂 此后日本陷入了10的衰退期 美国迎来了10的黄金期

G. 为什么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外资会大量注入日本

广场协议主要是用来针对最大债权国日本的,日元升值不单变相让日本手里的美债贬值,而且打击了日商在美投资利润降低,对于这些热钱太多的日投资者来说,无法在外使用就全部投入国内投资,于是大量热钱拥入日本房地产瞬间被炒热,无异也相当于国际资本投资日本的股市和房市一个稳赚不赔的保险,导致大量外资注入日本。

H. 80年代著名的广场协议,不光小日本,德国也签了,而且货币也升值,为什么小日本就玩完但德国好好的没事呢

lz这是在凤凰网上看的一评论。你看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陈东海:日本当年到底失误在哪里
2010年10月22日 08:12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7条
陈东海

鉴于一场牵涉甚广的“汇率战争”的硝烟似正弥漫于不少经济体,今、明两天将于庆州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将第一次对此进行仲裁。一旦分歧太大,韩国政府担心下月首尔G20峰会将成为主要国家间的“汇率战场”。

说到汇率战,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25年前的“广场协议”。其实,广场协议并非是日本一家被迫与美国签订城下之盟,而是诸多国家都与美国签署了这个协议。1985年9月22日,美国财政部长贝克、日本财长竹下登、前联邦德国财长斯托登伯、法国财长贝格伯、英国财长劳森等五个发达工业国家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美国的纽约广场饭店(Plaza Hotel)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协议,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序地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的贸易赤字。

“广场协议”签订后,上述五国在国际外汇市场大量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广场协议前一个交易日,美元兑日元收盘于240.10,而9月底则收盘在216.5,到了1985年12月31日,则收盘在200.25。到了1988年1月底,美元兑日元最低到过120.18。1995年,美元兑日元创造了79.70的历史低点。广场协议2年多后,日元第一轮升值结束,最大升值99.78%,而10年后,日元已升值了201.26%。

不少人根据以上的数据,一口咬定日本在上个世纪90年代和2000年后的经济困境是广场协议导致的。这种认识非常肤浅,完全是搞错了日本经济困境的根本原因。应该看到,在广场协议以后,当时的德国马克和法国法郎,以及英镑,兑美元同样有幅度非常大的升值。广场协议前后,从1985年1月至1987年年底,马克升值了101.27%,法郎最大升值了100.55%,英镑升值了66.98%。而瑞士法郎、意大利里拉等许多货币在这期间都兑美元有大幅度升值。这些国家都没有发生日本失去十年、再失去二十年的遭遇。这说明日本的问题不具有共性。

从GDP的季率来看,广场协议签署以后,日本经济增速只稍微回落了两个季度,而后反而加速上升,并在随后总体上保持了五年的扩张期。只是在1990年年底以后,日本泡沫经济膨胀并破灭后,GDP增速才迟缓起来。在签署广场协议后,日本贸易顺差总体上保持稳定,只在个别月份有过迅速下降的记录,但很快又恢复。马克大幅度升值以后,德国的贸易顺差大幅度上升,只是在1990年7月以后,才突然快速下降,但也仅在1991年5月前后出现过短暂的贸易逆差,而后迅速回复到顺差状态,且顺差数额节节攀升。在法郎大幅度升值后的4年多里,法国的贸易顺差也是上涨的。过了12年之后,法国的贸易状况才出现倾向性的恶化。虽然英国贸易逆差在广场协议以后上升过,但在九十年代又开始缩小。直到接近2000年以后,贸易逆差才单向扩大。因此,广场协议虽然导致日元、马克、法郎和英镑对于美元快速、长期、大幅度升值,但并没有导致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的贸易状况恶化。

现在足以得出结论,日本的困境,是其国内其他经济政策失误导致的。日本政府没有尽早从依赖外部市场的思维中走出来,重视外部因素而轻视内部因素,政策的重点瞄准了广场协议可能给予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上。根据学者的研究,日本因担心“升值萧条”,为避免其持有的大量美国资产贬值和支持美元发行,减轻日元升值可能出现的对国内经济的不利影响,在日元大幅升值后,仍采取了持续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特别是超低利率政策。利率长期处于超低水平,金融机构贷款大量增加,导致了1988年至1990年资产泡沫的产生。大量过剩资金开始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引起了股价和房地产价格的暴涨,酿成了泡沫经济。

德国等国却眼睛向内,其央行以稳定物价为己任,没有实行超低利率和超量货币发行的政策,因此在这些国家没有爆发楼市和股市泡沫,当然也就没有泡沫破灭后的长期衰退或者是萧条。

广场协议的全面真实的分析说明,比起汇率战,国内政策的失误将对国民经济造成更重大的损害。这个道理,蒙代尔在不可能三角理论中已有揭示。这一理论揭示:独立货币政策、资本自由流动和固定汇率三者不可能同时满足,而三者的重要性是依次递减的。只是蒙代尔后来为了固守其“最优货币区”的教条理论而走上了反对自己这一理论的道路,片面地、不恰当地强调固定汇率而忽视独立的货币政策的重要性。日本在广场协议以后,依然认为汇率政策是最重要的,为了弥补日元升值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货币政策大推泡沫经济,丧失了根据国内情况制订因地制宜政策的独立性,终于酿成大错。

因此,在即将到来的G20首尔峰会上,各经济体最好能在汇率问题上达成共识。即使达不成协议,爆发汇率战,也应把政策重点放在国内,应牢牢记取日本倚重汇率政策而丧失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教训,切勿重蹈覆辙。

I. 日本在广场协议之后 经济依旧没有起色 那日本的未来的经济走势会是怎么样中国会走日本的老路吗

日本的经济,自广场协议之后,一直很低迷,
而中国比日本的情况还可怕,
日本虽然已经经济无法腾飞了,但毕竟科技实力摆在那里,很多东西都只此一家的。
而中国的经济发展,靠的是贱卖劳力与资源,
一旦人民币升值,劳力资源消失,中国将万劫不复。

J. 后日本“广场协议”时代(经济泡沫破裂后)的发展机遇在哪里

农业发展反而很好,还有就是开始流行派遣工,日本自动售卖机很多,不知道是不是那个时候开始的,动漫产业一直很好,但是可能是在危机后人们需要消遣和自暴自弃之类的原因,这个行业没有下滑!97年的时候他们的电子科技也有发展,但是是全球性的!这个产业发展可能主要和汇率有关,在其次是地租,股票市场的低迷和他有关系没有,不一定!他们国家在某些行业的科技水平上一直保持领先的市场占有率,比如索尼,到了2000年前后才被三星超过。他们的科技转型算是底子打得好!要是想从劳动型变成科技型最好也就这样了!看你问的问题也知道,你知道他们是怎么波动的,我觉得广场协议仅仅毁坏了汇率,只不过是火上浇油,本身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