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解析 » m股票图形分析图解
扩展阅读
东信通联股票代码 2025-07-15 01:35:53
中国股票市场十倍股 2025-07-15 01:34:01
中国股票主板市场 2025-07-15 01:24:39

m股票图形分析图解

发布时间: 2021-08-10 03:07:20

⑴ 你对图形分析的理解是什么为什么一张图可以分析出股票的未来的走势,请举例说明。

图形分析中所谓的图形包括个股价格和成交量以及其他辅助的工具,比如5日10日20日均线,图形分析就是从股票价格和成交量及其他辅助的工具入手,判断其中的逻辑,进而帮助我们预测股价未来的走势。
从一张图中能够分析出股票的未来走势的前提是股票的走势有其内在的规律,既然是有规律可循,我们就可以通过研究其中的规律,准确预测股价未来是上涨还是下跌。股票市场之所以大部分人赔钱,小部分人赚钱,那是因为股票市场的影响因素太过于多样化,需要分析的因素很多,在这些因素中,也很难判断什么是主要因素什么是次要因素,让就令大多数人很迷茫。因此抓不住重点,赔钱就很自然了。
下面我帮你分析一只个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咱们就看300250初灵信息这只股票,从10.18号开始,该股票当天跌了7.7%,强势破了前一段时间形成的上升走势,而且当天的成交量是放量的。原来的趋势被打破,新的下跌趋势形成了,理智的投资者一般会选择离场。后面就是连续的下跌,到10.24那天收了一个长长的下影线,说明股价再往下跌,已经跌不下去了,第二天上涨2.82点,趋势由下跌变成上升。然后就一路走上去。到11.03那天出现一个避雷针形状的日K,成交量出巨量,这是典型的顶部特征,果然后面这几天一路下跌。到11.14扭转前期的跌势,强势上涨,股价由下跌趋势变成新的上涨趋势,可以预测11.15如果大盘不出现疯狂杀跌的话该股会上涨。

⑵ 股票的M头应怎样理解

“M”头形态的形成 “M”头形态又叫双重顶,是顶部反转形态理论之一,因为形状类似于字母M,所以称为M头。其形成一般是在利好消息和资金推动下,股指连续不断地上涨(一般在50%—100%左右)。

这时由于支撑上涨的因素发生变化,市场积累了较大风险,有投资者尤其是大机构开始卖出股票锁定利润,这是就会出现下跌,当股指回落到某一水平时,又吸引了一定的短线投资者抄底买入股票,于是股价又开始恢复上涨,不过在前一波高点附近再度受都抛压而下跌,就形成了M头。

从第一次回落的低点作一条水平线,即可得到颈线,在颈线位置往往可得到支撑,但一旦有较跌穿颈线,通常就认为M”头形态已成立,表示股指升势已告结束,是一个确切的卖出信号。但是双重顶两个高点常见相隔时间为一个月左右。也就是说,双重顶形态中形成的时间跨度越大,反转形态就越能成立。如果两顶间隔的时间很近,就可能是整理形态而非大势反转。

(2)m股票图形分析图解扩展阅读:

股票“M头”和“W底”的真实含义

大盘或者个股的走势,永远都在运行着各种形状的“M头”和“W底”,只是看起来模样各不相同而已,比如有的左边右边高低相同,形态比较标准,有的左右高度不同,有的甚至有一定的差距,但依然是“M头”或者“W底”的形态;换一个角度看,所有的历史走势都是“M头”和“W底”的不断演变,走完了“M头”,后面就会有“W底”,或者走完了“W底”,接下来就会有“M头”。

投资者最要紧的,就是要弄清楚这些“M头”和“W底”的转换时间,转换形态,然后适时进退。但是很遗憾,绝对没有人可以完全弄清楚真些“M头”和“W底”的走势转换机密,也没有人能总是准确无误地在“W底”买进,在“M头”卖出。

因此真正科学的分析,就是要准确率高一些的概率。要做到这个概率比较高,就至少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投资者扎实研究,比如最近的走势,不仅要看双头的可能性,还要考虑均线的支撑;而更重要的,还有近期主力资金进场的能量分析——投资者永远需要记得:主力资金是大盘方向的决定者。

在此基础上,投资者还要看这个“M头”和“W底”所处的位置:在高位则前者可能性加大,后者可能性变小,换位则相反;高位高到什么程度,低位低到什么程度,策信息对走势的影响,影响是否已经消化或者部分消化等等,有很多东西值得参考,列举100条绝对不是难事。这就要看投资者的工夫了,而这种功夫在看盘时候的表现,必须是快速反应,否则一个一个研究,永远没有操作性可言。

⑶ 你对图形分析的理解是什么为什么一张图可以分析出股票未来的走势请举例说明

什么图形?
移动平均线 图形
移动平均线是用统计处理的方式,将若干天的股票价格加以平均,然后连接成一条线,用以观察股价趋势。移动平均线的理论基础是道·琼斯的“平均成平”概念。移动平均线通常使用进有3日、6日、10日、12日、24日、30日、72日、200日、288日、13周、26周、52周等等,不一而足,其目的在取得某一段期间的平均成本,而以此平均成本的移动曲线配合每日收盘价的线路变化分析某一期间多空的优劣形势,以研判股价的可能变化。一般来说,现行价格在平均价之上,意味着市场买力(需求)较大,行情看好;反之,行情价在平均价之下,则意味着供过于求,卖压显然较重,行情看淡。

股票分析中“M头”和“W底”的转换秘密方法

要是单看技术指标,可以憋死很多最优秀的技术分析专家。

比如,很多文章指出,“W底”已经筑就,言下之意可以放胆买股票。但是第二天开盘后,却单边震荡回调,而且,收盘后的图形,你不能否认“M头”的可能。也就是说,昨天刚刚做好了“W底”,股可以买股票了,今天就给你“M头”的可能,也就是说要惕卖出了。

假如你等下去,明天重新攻上去创近期新高,从技术上看力度会加大;但是如果明天不涨反跌,恐怕图形就更难看。不过,即便下跌,分析师的心里不会没有支撑位:比如5日10日30日均线都在下面严阵以待,随时准备狙击空头的肆虐;再比如各类指标的强势信号等等。分析师会按照惯例这样告诉你:下面某某位置有支撑,可以密切关注,如果某某位被有效击破,大盘则可能向下考验双底的支撑力度。

按照这样的分析,你不管怎么操作,都有可能出错,甚至出大错;但是,分析师的分析却会一直很正确。所以拿着钱的和拿着牙的感觉差异太大。这就要求,拿着牙的说话要辩证,客观,全面,最好是有充分详实的数据作为分析依据;而拿着钱的投资人,在获取分析资讯的时候,就特别需要有一个再分析的功夫,就是对所有专家分析文章的真实性、可靠性、准确性来一个比较和研究,否则,赔钱的永远是你,说对的永远是他。

事实上,大盘或者个股的走势,永远都在运行着各种形状的“M头”和“W底”,只是看起来模样各不相同而已,比如有的左边右边高低相同,形态比较标准,有的左右高度不同,有的甚至有一定的差距,但依然是“M头”或者“W底”的形态;换一个角度看,所有的历史走势都是“M头”和“W底”的不断演变,走完了“M头”,后面就会有“W底”,或者走完了“W底”,接下来就会有“M头”。

投资人最要紧的,就是要弄清楚这些“M头”和“W底”的转换时间,转换形态,然后适时进退。

但是很遗憾,绝对没有人可以完全弄清楚真些“M头”和“W底”的走势转换机密,也没有人能总是准确无误地在“W底”买进,在“M头”卖出。至高无上的投资大师,对自己的判断准确性要求是大于6成,最好是7-9成。没有真正的投资大师希望自己的判断达到10成,除非从神经病医院砸锁逃出来之后。

既然所求的只是一定的相对比较高的准确度,那么就要首先承认自己不是神仙,有些为了获得公众投资者的信任的咨询机构,在广告中把自己推荐(或者操作)股票的历史纪录扮成每战必胜,实际上就是要告诉公众他是骗子。

因此真正科学的分析,就是要准确率高一些的概率。要做到这个概率比较高,就至少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自己扎实研究,比如最近的走势,你不仅要看双头的可能性,还要考虑均线的支撑;而更重要的,还有近期主力资金进场的能量分析――我们永远要记得:主力资金是大盘方向的决定者。在此基础上,你还要看这个“M头”和“W底”所处的位置:在高位则前者可能性加大,后者可能性变小,换位则相反;高位高到什么程度,低位低到什么程度,策信息对走势的影响,影响是否已经消化或者部分消化等等,有很多东西值得参考,列举100条绝对不是难事。这就要看自己的工夫了,而这种功夫在看盘时候的表现,必须是快速反应,否则一个一个研究,永远没有操作性可言。

另一个方面,就是寻找一些确实有水平的分析报告,进行研究决策。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概率地准确揭示出“M头”和“W底”转换的机密。按照这样的研究和判断,今天的走势即使可能形成双头,也应该是一个小双头,而如果近期没有重大问题的影响,立即向下破位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⑸ 个股当天的M形状的分时图说明什么

分时图的解读离不开对日k线的分析。对一组k线形态的正确判断,可以帮助提高解读分时图的准确率。因为同一个分时图在不同的位置,意思往往不一样;而如果在更大级别的趋势末端,同一个分时图的意思会完全相反。
所以,宏观一点看待分时图,会带来更多的安全与收益。
祝顺利!

⑹ 股票K线图M头说明什么

双顶形态是股市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种基本图形,此形态是一种头部形态,杀伤力不亚于头肩顶形态。用英文字母M形象的代表双顶形态。见下图:

⑺ 给你一张股票图你是怎么分析的具体的说

LOVE其实看图和看表可以结合起来。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结合起来分析个股所处阶段和大资金进出状态,股市里规定的每3个月一次的定期公开报表来间接地抓住牛股,发现机构在某支股里的动态(这个报表由于具有强制规定一般作假的概率是很低的)。虽然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两个报表之间有3个月的空白期无法监控机构,但是技术分析有一定能力的投资者其实可以用技术分析来弥补这3个月之间的空白。明显的形态强势顺畅,碰10日线就强势拉起,涨放跌缩,等等技术都可以用来确认这个空白期机构是否有出货动作。掌握得好其实报表和技术其实也可以较好的融合。技术可能只能够分析出这个空白期的机构大致动向,具体的变化数据无法得出,而报表却可以得出这个具体数据修正自己的技术分析,未下一个3个月的空白期做修正。如此循环,什么时候,发现机构出货技术特征比较明显了而离下个报表出来的时间较远时,无需等待下个报表出来,达到止损条件就出局。如果离报表公布时间很接近可以等待报表公布用以确认自己的技术判断是否正确。在作出操作。当然每个周期的报表由于不同公司公布时间不同,可能及时性差异较大。不一定当天就公布由可能存在10天或者一个月的延后期。如果是从底部就一直关注的个股,我相信你对该股机构已经相对较熟悉了是否有大量出货动作,技术也可以确认,报表不过是给你一个确切的机构仓位数据。用来修正你之前的判断为未来操作提供建议。以该股为例子。具体的例子可以用该股来确认,该股除权后出现了明显的涨放量跌缩量的情况。低点逐级抬高,在突破高点平台后股价稳健跌不下来说明资金护盘明显。而主图里有3根竖线,分别对应从左到右分别是6月30日。9月30日和12月31日,差不多3个月隔开了第一根线和第二根线之间的除权洗盘期明显的机构压价吸筹动作,虽然只知道机构6月份的机构是28%左右,但是从机构到9月30日之间的技术分析来看机构加仓是肯定的。所以过平台后买入正好买在洗盘结束后拉起的启动点。而之后3季度报表的出来数据只是为了确认该股机构具体仓位比例到底是多少,由于已经加仓到46%,那机构重仓就很明显了。所以该股给投资者出货的机会就很充分了。机构要把这么多筹码出完不放点巨量是有点难度了(一旦放巨量就明显了),小幅度出货那时间肯定很久,给投资者从技术上发现的概率更大,好提前出局。由于知道了机构重仓那就知道在自己出货时,机构可能存在的各种技术可能性,一旦出现某些出货形态,那就可以警惕点了,而机构仓位太重,自己心里有数,每天的换手率如果低得可能机构2个月都出货出不完。那投资者出货的机会可以说充分得不得了。(当然如果某股里只有10%的机构,在出现出货形态时你心里就有数你至少在10天之内必须发现出货动作,给你的分析时间较少,就不可能像该股一样有至少一个月甚至有两个月的机会来发现机构是否出货。)每种技术分析方法都有其缺点和优点,但是如果你能够把他们的优点结合起来正好弥补了其一定的缺点,那这种选股和操作的方法肯定比单一技术能够给你提供更多的数据,让你更清楚机构在干嘛,让你更清楚自己该干嘛。不同的股,自己该有什么更合理的操作,其实技术分析得当,能够得到较满意的结果。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朋友。

⑻ 股票k线形式分析 w底,M头,圆形顶或v头 有这种形式的股票截图给我吧


这个是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