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票庄家操盘心理
你知道是否主力资金进场就可以了,成交量大的地方,之后的价格走势仍然拉升,并且久居不下,说明主力进来了。
原因是他们的资金庞大,进出都不容易,而且对风险评测比散户更严谨,所以会快速拉离成本,避免风险。而散户资金并非统一步伐的,价格不会造成推动,也不会承托价格,使它远离成本。
Ⅱ 股票主力心态是什么东西
主力是持股数较多的机构或大户,每只股都存在主力,但是不一定都是庄家,庄家可以操控一只股票的价格,而主力只能短期影响股价的波动。
1、主力:在某一只股票上,某个机构或者基金拥有相对于流通盘较大的资金或者股票筹码,可以在短期对股票价格进行左右的,都可以称为主力。早期,在流动性不太好的情况下,一只股票,一个主力进行短期操作比较常见。现在,各机构的资金量都很大,“不缺钱”,在各机构之间也会形成力量的博弈。但结果如何,只能看谁在策略上更胜一筹。事实上,也不乏机构主力在暴跌行情中被套的情况。鳄鱼进入水池,会导致水位升高,出来的时候也会引起水位下降,所以,所谓的主力,可以影响短期的价格波动,但要全身而退,也需要智慧。
2、庄家:就是能在较大程度上决定该个股的走势,即可称为股票庄家。一般来说,股票庄家都拥有雄厚的资金,拥有或即将拥有大量该股票。 如果某股票没有公开及未公开的利好利空消息,却忽然严重背离大市走势,则多半是股票庄家在操作。
Ⅲ 股票投资心理分析,如何调整炒股心态
一、客观冷静
A股市场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从股市制度机制不完善,但一些上市公司造假圈钱,无良资金操纵股市等等,一波一波割韭菜,让广大散户欲哭无泪。
但只要进入这个股市,作为散户中的一员,就要认清对手和环境的特点,主动来调整自己,适应这个环境。过多的抱怨,不满,只会让自己变得不冷静不乐观,只会干扰自己的判断和操作。
"存在就是有理",市场的不完善,需要相关部门努力,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既然进场了,就要按照市场规则来,而不是自己的主观。
二、眼睛向内
任何一次失误,都不要找客观原因。即使是一些黑天鹅事件,也要认识到世界任何市场都可能发生,自己要做的,就是检讨自己是否分散投资了,是否认证分析过了,要认真总结以后如何避免,而不能埋怨环境,更不能不从自身查找原因,总结教训。
外因,我们可以努力去认识,但自己无法掌控变化,我们只能适应,我们唯一能掌控的是自己,自己是主人,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三、等待趋势
股市需要耐心。我们赚钱的机会,大部分是市场给的,而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牛市或熊市,不是个人能力能改变的。即使波段炒作,也需要足够的耐心等待拐点的到来。热衷于短线操作,不放弃任何机会的人,最后一班都是劳命伤财。
四、严格自律
在股市,最重要的心态,就是时刻要控制自己,控制自己主观臆断,控制自己的侥幸随意,控制自己的贪婪恐惧,从而控制自己的蠢蠢欲动,控制自己不要频繁操作。当达到盈利目时,要学会止盈,当达到止损目标时,要严格止损。不到时间周期,就不进去盲目折腾,不到空间拐点,就不改变仓位。只有锻炼这种严格纪律性,心态才会越来越平稳。
相关推荐:如何把握交易点位和交易心态?
Ⅳ 股票投资者的心理分析
投资者心理,先分类,散户,大户游资,公私募基金,聪明资金外资,各路资金,心理不同,关注点也不同。散户通常资金体积小,进出场容易,只想买入就赚钱,不用考虑出货问题,一般都没规划没计划,见涨追,套上就死拿,有获利就怕赚不到手被洗下车,再看好的票,一旦下跌就怀疑判断力。丈户游资做热点,合力攻击,赛跑离场,快进快出,干脆利落,格局有大有小,风格各异,是新一代投机短线客的精神领袖,年轻投机者常常查阅龙虎榜单,去判断游资的炒作逻辑并加以模仿。公私募基金机构投资者,擅长布局,资金体积大,进出场必须用隐蔽的方式进行,也需要更大的出货空间和市场交易热度来配合,最关心的是如何出货,何时出货,历时多久。聪明资金,外资,外资更像机构,而且价投性特强,国内很多资金模仿跟随,买则不断买,重点偏好于大盘子的,龙头企业,超级品牌。大概就知道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操盘策略有用。
Ⅳ 股票投资心理分析的目录
第一部分心理学与证券投资
第一章导论
一、关于市场
二、投资还是投机
三、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
四、心理学与股票投资
第二章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一、概述
二、心理过程
三、个性心理
第三章群体心理
一、群体与群体心理
二、对群体心理的一些早期研究
三、流言的心理分析
四、群体心理的感染效应
五、时尚或流行心理
六、正态分布
七、集群行为与去个性化
八、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
第二部分投资者心理分析
第四章股票投资中常见的一些心理幻觉
第五章股票投资中如何保持客观性
一、恐惧心理
二、贪婪心理
三、过度交易的市场化行为
四、希望:最精致的心理陷阱
五、克服习惯化的投资偏好
六、克服股市心理焦虑症
第六章避免外部影响坚持独立思考
一、大众媒体
二、市场传闻与小道消息
三、专家与权威的意见
四、绿色草坪效应
第七章满招损谦受益
第八章耐心是获利之本
第九章遵守纪律坚持原则
第十章投资人情绪的调节与控制(上)
一、焦虑过度
二、固执己见
三、杞人忧天
四、拒绝承认事实
第十一章投资人情绪的调节与控制(下)
第十二章投资人的个性问题
一、优柔寡断
二、赌性十足
三、完美主义
四、抑郁心理
五、得意忘形
第三部分投资大众心理
第十三章股票投资中的社会心理效应
一、从众效应
二、时狂现象
三、暗示流言的作用
四、感染效应
第十四章从众与反从众:何时持相反意见(上)
第十五章从众与反从众:何时持相反意见(中)
一、美国:佛罗里达地产泡沫
二、英国:南海泡沫
三、泡沫膨胀期
四、泡沫破灭期
第十六章从众与反从众:何时持相反意见(下)
一、变通性
二、对未来不要妄加猜测
三、未来是由事件本身决定,而不是个人所能控制
四、一致性意见如何形成
五、历史会重复,但相反意见者却要认真对待
六、滥用相反意见理论同样会走向反面
第十七章突发消息获利良机
一、一个人人皆知的消息是需要打折扣的
二、我们如何通过分析市场对消息的反应而获利
三、投资人的独特选择——丑闻投资
第四部分投资者的心理素质与心理策略
第十八章成功投资者的心理归因
一、沃伦·巴菲特
二、约翰·坦普尔顿
第十九章投资者需具备的心理素质
一、投资前的心理准备
二、辩证的思维
三、必备的心理素质
第二十章投资交易的一些心理策略
一、确立投资目标
二、确立投资理念
三、确立投资计划
四、确立投资评估方法
第二十一章投资交易的十九条原则
一、心理调控
二、资金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Ⅵ 怎样用心理分析来揭秘股市庄家
做股票,中小散户主要是赚庄家的钱,尤其对中、短线操作来说,这一点更为重要。但“跟庄”又是柄双刃剑,跟得好,“割”庄家一块“肉”;跟不好,被庄家“割”去一块“肉”。一年当中,如能和庄家打个平手,跟庄的本领已属中上乘,如能“割”庄家一、两块“肉”,则可算得上高手了。
能不能“割”庄家的“肉”,注意观察庄家的生命---建仓成本,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新股上市,在投资基金配售部份尚未上市流通时,可断定上市后3天内原始股,换手率在100%以内的接盘价位为庄家的成本线。不论该只新股在百分之百的换手率之间走出的是大阴线还是大阳线,这期间的平均股价,都可视为庄家的成本线。
如果是连续上涨换手完成百分之百,像99年9月深市的凯迪电力,说明主力受到某种暗示和支持,底气足,胆子大,主力在换手达到90%时,就迅速完成了建仓和控盘的使命,以后则是主力视大盘情况“随意”塑造股价而已了。
如果是连续下跌或下跌加上横盘完成换手百分之百,说明这个主力可能实力不大,像99年11月5日上市的众生制药;或是该股流通盘较大,市价总值偏高,主力不易在短期内完成建仓任务,像99年11月10日上市的浦发银行。这种以连续下挫完成换手百分之百的,其庄家成本更易把握。
一旦把握了庄家成本,就要有耐心忍受股价涨落的煎熬。而这时的庄家因为吸了一肚子货,比你更着急。但庄家是大资金运作,没有天时、地利,绝不会发力拉抬股价,而一旦发力拉抬股价,“割”庄家的“肉”的时机也就到了。
Ⅶ 做股票的心理
其实我觉得做股票和其他的投资一样的,都是一个道理,两种心态。
道理就是一种想要赚钱的投机心理。
另外的心态就是,贪婪和害怕。
每当上涨的时候你的贪婪会让你不想抛,想要再涨高一点再涨高一点,然后到了下跌的时候,你承受不了自己害怕的心态,所以一旦跌了,刚开始,你还可以自己安慰一下,然后就等跌到自己承受不了的时候,就抛了,这样的话,不是肯定是要亏的吗?
所以说,我想要怎样克服这样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吧,也只有这样,你才能比较的赚钱吧。
Ⅷ 股票心理分析法
《怪诞行为学》一本好书!看起来好像和股票没有关系,可是细读则不然,有点像孙子兵法里从来不讲如何排兵布阵一样。
Ⅸ 炒股心理分析技巧有哪些
一、不要追逐热门股:
一般散户追涨热门股,通常最后的命运就是住进套房。股市不管在多头市场或是空头市场,不同的时期都会有所谓的“热门股”,也就是短线题材丰富涨势迅速的股票。一般投资人喜欢跟随大家追逐热门股,原因是一买就涨,股性活泼实在很难抵抗诱惑。
二.不要听小道消息:
如果你的投资依据,都是根据别人的消息,这样的投资法是不智的行为。股票市场各种消息、谣言满天飞,投资人到底要听谁的?2006年底,油价由高点每桶原油76、77美元大幅滑落至50美元附近。有人说,油价还会再跌;也有人说,短期回跌至此已经修正完毕,很快涨势再起。这样的消息,让太阳能概念股王益通涨涨跌跌,我想一般投资人的心情也会随著它的股价上上下下,试问:这种情况下,如何理性决策?
三.远离盘面:
成功的投资家大部分是不看盘的,投资大师华伦 巴菲特擅长投资股票,但他从来不看盘,反而常常在街上闲晃;彼得 林区也是,他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访问上市公司,寻找未来产业明星;还有连战先生再股票市场也赚了很多钱,他也是不看盘的(因为忙著政事与选举)。
四.当众人受市场情绪影响时,逆向操作(擦鞋童理论):
所谓“逆向操作”就是当大多数投资人因为某些原因股价大跌(下市除外),心生恐惧不敢投资时,买进;或是当投资大众因为股价大涨,心生贪婪勇于抢进时,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