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解析 » 如何利用移动平均线分析股票
扩展阅读
以A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码 2025-07-11 04:30:38
丹科科技股票 2025-07-11 03:17:30

如何利用移动平均线分析股票

发布时间: 2021-08-19 15:32:05

⑴ 如何用均线分析一只股票 能否给我举个例子 谢谢

恩 对 只言片语很难说清楚 去私募风云网看看吧 我简单说一下 个人觉得 所有的指标 均线系统 和成交量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指标 就简单说下均线系统 均线 粗略的说 就是连续一段时间的平均成本线 ma5 就是指的5天内的平均成本 同理ma10 ma20等等都是指的10天内 20天内的成本 比如 五日线 当股价出于5日线之上 也就表示 今天的股价是让前面五天进场的投资者基本都是盈利的 对于股价会产生支撑作用 有兴趣可以看下最近的强势股 莱茵生物 股价稳稳地依托5日线向上攀升 相反处于5日线之下就是表示今天的股价是让前面五天进场的投资者基本处于亏顺状态 很多人会选择割肉 所以抛压会比较沉重 对股价产生压制 简单说两个交叉 1、”黄金交叉” 当10日均线由下往上穿越30日均线,10日均线在上,30日均线在下,其交叉点就是黄金交叉,黄金交叉是多头的表现,出现黄金交叉后,后市今有一定的涨幅空间,这是进场的最佳时机。 2、”死亡交叉” 当30日均线与10日平均线交叉时,30日均线由下住上穿越10日平均线,形成30日平均线在上,10日均线在下时,其交点称之为”死亡交叉”,”死亡交叉”预示空头市场来监,股市将下跌此时提出场的最佳时机。 要做股票 不懂技术是很难生存的 很多人连这点看书的耐心都没有 何谈在股市生存 在股市赚钱 这就肯定是奢望 不过也要明白 所有的技术分析 就是你技术再好 就算你是私募有钱有技术 技术分析不是百发百中的 只能说当我们看好一只股 用我们的技术分析 我们可以减少风险 我们会有8成或者9成把握会盈利 你还是要承担这10%的风险 控制风险才是最重要的 巴菲特曾经说过 投资三原则 第一个保住本金 第二个保住本金 第三个还是保住本金 愿你在股市中也可以展现自己的价值

⑵ 怎样通过移动平均线选股

如何用移动平均线进行选股
1、选股必须先分析其平均线系统排列的情况,认清该股目前所处的形势。

2、选股应选择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的股票,这些股呈强势,获利的机会大。
3、平均线反映的是大众平均持股成本,通过分析股价与均线位置之间的关系,可以估计目前市场上获利抛压及空头回补意愿的强弱。
4、在趋势未改变之前不要抛出手中的股票。
5、选股务必分析短期的乖离率,不宜介入乖离率太大的股票。
6、短期均线急速上扬的股票必须注意。
7、强势股也应具有强势均线系统,往往在回档至均线附近即获支持,这正是买入时机。
8、通过分析均线系统可以得出一系列买卖信号,而均线系统本身反应较慢,所以应该结合日K线分析,由它们的位置关系来决定买卖策略。

⑶ 怎样利用移动平均线指标预测未来股票的走势

转点移动平均线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波峰和波谷,这就是转点。移动平均线的转点非常重要,它通常预示着趋势的转变。当一种移动平均线向上运行,无法再创新高,并显示波峰状,即是股价无力创新高并可能转变趋势下行的征兆,这种转点通常又称为卖点。在下跌过程中,移动平均线向下运行,曲线转平并调头时,波谷就出现了,即人们所说的买点。投资者应紧跟移动平均线,及时发现转点(波峰和波谷)来寻找买卖点。 移动平均线
形态当移动平均线在底部出现双底形态或三重底形态,就是最佳买入时机。而当移动平均线在顶部出现双顶形态或三重顶形态,就是最佳卖出时机。 黄金交叉以5日移动平均线和10日移动平均线为例,将每日的5日移动平均线相连,得出一条运行曲线。将10日移动平均线相连,得出另一条运行曲线。在底位5日移动平均线上穿10日移动平均线产生的交叉点,叫黄金交叉,这通常就是较好的买入点,即进货点。 死亡交叉以5日移动平均线和10日移动平均线为例,5日移动平均线在高位从上向下穿10日移动平均线,所得到的交叉点叫死亡交叉。死亡交叉出现时,通常是个较好的出货点。意味着明确的离场信号。

我们这周刚学完的,希望能帮到你

⑷ 如何用均线看股票涨跌

均线指标实际上是移动平均线指标的简称。由于该指标是反映价格运行趋势的重要指标,其运行趋势一旦形成,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趋势运行所形成的高点或低点又分别具有阻挡或支撑作用,因此均线指标所在的点位往往是十分重要的支撑或阻力位,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买进或卖出的有利时机,均线系统的价值也正在于此。

在均线系统使用方面,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趋势:短期均线上翘,说明股票或指数短期处于上升趋势。同样,中期均线、长期均线上翘,则反映中长期的上升趋势。如果不是上翘,而是下探,则显示为跌势状态。若是均线斜率不大,处于横向运行状态,则显示盘整格局。在持续性的长期升势中,一般短期均线在上方,中期均线在中间,长期均线在下方。在持续性的长期跌势中,一般短期均线在下方,中期均线在中间,长期均线在上方。

二是交叉突破:我们可以从均线系统的交叉,判断个股或大盘可能出现的突破型走势。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不久10日均线又上穿20日均线,形成了向上的交叉形态,预示着向上突破的确立。判断跌势也是如此,目前,5日均线靠近10日均线,后市若相继下穿20日均线,则预示着跌势的确立。

三是发散形态:发散是指短期、中期、长期均线相互之间距离越来越大,特别是短期均线此时往往走势十分陡峭,即斜率很大。如果是上翘状态,则意味着短期成本 远远高于中期、长期成本,获利筹码大增,短期面临套现压力。如果是下跌状态,则说明短期成本远远低于中期、长期成本,套现压力减弱,短期面临反弹。

四是支撑位和阻力位:均线和K线结合使用,往往便起到了支撑位和阻力位的作用。如果K线触及短期均线并在上方收阳,预示着受到短期支撑,后势仍将走高;若距离过大,则说明短期获利筹码增大,有压力。如果K线触及短期均线并在下方收阴,说明受到短期阻力,后市跌幅较大;若拉大和短期均线的距离,则会有反弹出现。

同样,K线在上涨或下跌的时候,触及中期或长期均线,均线都会产生支撑或阻力的作用。若K线跌破支撑,或突破阻力,都预示着运行趋势的确立。
具体的可参阅下有关方面的书籍系统的去了解一下,同时结合个模拟盘去练练,这样理论加以实践可快速有效的掌握技巧,目前的牛股宝模拟炒股还不错,里面许多的功能足够分析大盘与个股,使用起来有一定的帮助。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

⑸ 如何用移动平均线来量化股票价位

1、买点信号:股价经过较长时间下跌进入了横盘整理状态后,成交量会非常小,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形成粘合状态,每日的成交量大部分时间在5日均量和10日均量之下。在这种前提下,如出现日成交量小幅温和放大,上穿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随后又引起5日均量线上穿10日均量线,形成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的黄金交叉形态,此种形象出现,将是较好的买入信号。

2、卖点信号:当股价连续上涨,成交量不能继续再创新高,反而低于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时,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在高位开口缩小,并进一步形成死亡交叉时,是较好的出货点。卖出点的选择应注意:有时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在高位开口缩小,股价就已开始下跌:有时要等到完全形成死亡交叉时才开始下跌。

3、持股信号:当某股股价开始一轮升势,成交量经常呈一种逐步放大的态势,此时成交量在5日均量和10日均量之上运动,说明资金还在继续进入这只股票,此时股价将会呈现一种大涨小回的走势,此种情况通常应该持股。

4、在一个三浪上升和一个五浪上升的行情中,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在三和五浪给出的死亡交叉信号较为可靠。

5、在一段上升行情中,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形成死亡交叉,和前一次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的死亡交叉产生背离时,出货信号将更为可靠。

6、使用5日均量线和10日均量线在高位产生死亡交叉出货,此种方法特别适合一些股价连续上涨,成交量连续放大,流通盘中盘以上的庄股,是一个做强势股出货的指标。

7、以均量线作为进出标准,不适合于成交量不能连续放大的弱势股和冷门股。

8、卖出方法不适合于流通股本小、筹码锁定极好,被庄家控盘的单边上升股。均量线反映市场成交的主要趋向,是市场的本质属性。强势股、庄股、大牛股所以能连续上涨,和市场主力收集筹码的成本有着极密切的关系。而均量线恰好能量化庄家的平均成本和平均持仓量的大小,并进行有效的监控。也是能发现主力庄家动向,及时跟进强势股、庄股、大牛股的有效指标。

⑹ 在股票投资中,如何运用移动平均线进行投资

移动平均线运用法则:
1、上升行情初期,短期移动平均线从下向上突破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形成的交叉叫黄金交叉。预示股价将上涨: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10日均线上穿3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均为黄金交叉。
2、当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下跌破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形成的交叉叫做死亡交叉。预示股价将下跌。5日均线下穿1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10日均线下穿3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均为死亡交叉。
3、在上升行情进入稳定期,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从上而下依次顺序排列,向右上方移动,称为多头排列。预示股价将大幅上涨。
4、在下跌行情中,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自下而上依次顺序排列,向右下方移动,称为空头排列,预示股价将大幅下跌。
5、在上升行情中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走多头排列的均线可视为多方的防线;当股价回档至移动平均线附近,各条移动平均线依次产生支撑力量,买盘入场推动股价再度上升,这就是移动平均线的助涨作用。
6、在下跌行情中,股价在移动平均线的下方,呈空头排列的移动平均线可以视为空方的防线,当股价反弹到移动平均线附近时,便会遇到阻力,卖盘涌出,促使股价进一步下跌,这就是移动平均线的助跌作用。
7、移动平均线由上升转为下降出现最高点,和由下降转为上升出现最低点时,是移动平均线的转折点。预示股价走势将发生反转。
详细运用你可以用个牛股宝手机炒股去看看,里面有多项指标指导,使用起来有一定的帮助,希望能帮到您,祝投资愉快!

⑺ 如何用移动平均线判断股市

1、多头市场经过长期上涨后,短期线、中期线、长期线均在股价线下方向上移动,排到关系必是股价线距短期线最近,依次是中期线、长期线。当股价转势下跌,进入另一循环期时,跟着股价线由上升转为下跌的必是短期线最敏感,首先向下翻转。股价若继续下跌,中期线和长期线才依次转向右下方移动。当短、中、长三线开始出现围绕交叉的状态时,应及时抛售,或视情况补进。

2、短期线渐渐下落至最下方,中期线也同样下移至长期线之下。两条平均线相交的这个时点被称为“死亡交叉点”它意味着迄今上涨的行情终了。此后,股价线、短中长期线按顺序呈空头排列,形成所谓“逆向图形”,这是典型的疲软行情。

3、在空头市场中,疲软行情持续相当一段时期之后,股价开始回升,跟着股价由下往上翻转的首先是短期线。随着股价继续上升,中期线和长期线又依次转向上方移动。当短期线急剧超越中、长期向上移动时,意味着买进的时机已到。

4、短期线渐渐上升至最上方(股价线之下),中期线也转向长期线之上。两条平均线相 交的这个时点被称为“黄金交叉点”它标志着行情进入上涨时期。此后,四条曲线按顺序呈多头排列,并且各条线均呈上升状态,形成所谓“顺向图形”,这是最令人放心的坚挺行情。

5、股价进入盘整期时,短期线、中期线很容易与股价线交错在一起,则会出现短期线有时在中期线之上,有时在中期线之下的情形,表示近期内买进股票的平均成本趋于一致。有时中期平均成本高于短期平均成本,有时则相反,股市缺乏弹性,静待买卖双方打破僵局,使行情再度上升或下跌。

6、如果中长期向上移动,股价线与短期线向下移动,可以认为上升趋势并未改变,只是回档,直至股价线与短期线相继跌至中长期线的下方,而中长期线亦有向下反转而行的迹象,才表明趋势改变。

7、如果中长期线仍向下移动,股价线与短期线则向上移动,可以认为下跌趋势并未改变,只是反弹行情,直至股价线与短期线先后重新回到中长期线的上方,而中长期线亦有向上反转而行的迹象,趋势则改变。

具体的可参阅有关方面的书籍系统的去了解一下,同时运用个模拟盘去练练,这样理论加以实践可快速有效的掌握技巧,目前的牛股宝模拟炒股还不错,里面许多的功能足够分析大盘与个股,使用起来有一定的帮助,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

⑻ 在实战中怎样运用均线分析股票

均线分析股票,还是得从形态分析。

比如说这样的下跌形态分析:钻石形

实例:外运发展股价在经过一轮下跌后,于2012年11月底和12月初形成一个塔形底形态,之后股价开始震荡上涨。

形态简介:

塔形底形态表现为价格或指数在回落过程中出现一根大阴线或中阴线,紧接着并没有继续大幅下跌,而是出现小阴线小阳线,这表明多空力量经过下跌已经达到一种平衡,之后走出一根大阳线或中阳线,从而开始反转向上,塔形底形态形成。塔形底形态与塔形顶形态相反,与圆弧底形态类似。

形态要点:

1、塔形底形态由多根K线组成,前面先是大阴线或中阴线,后面是大阳线或中阳线;

2、中间的小阴线小阳线总体呈水平震荡走势;

操作策略:

在经过大幅下跌之后探明了底部区域,然后开始震荡上升,在这个过程中的回调时出现塔形底形态,要敢于做多持有;在相对的高位出现塔形底形态时,只可短线做多,但要时时警惕小心主力的诱多行为。

(两个案例,供你参考哦)

⑼ 如何制作股票的移动平均线

MACD是根据移动平均线较易掌握趋势变动的方向之优点所发展出来的,它是利用二条不同速度(一条变动的速率快——短期的移动平均线,另一条较慢——长期的移动平均线)的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来计算二者之间的差离状况(DIF)作为研判行情的基础,然后再求取其DIF之9日平滑移动平均线,即MACD线。MACD实际就是运用快速与慢速移动平均线聚合与分离的征兆,来研判买进与卖进的时机和讯号。
计算方法

(1)计算平滑系数

MACD一个最大的长处,即在于其指标的平滑移动,特别是对一某些剧烈波动的市场,这种平滑移动的特性能够对价格波动作较和缓的描绘,从而大为提高资料的实用性。不过,在计算EMA前,首先必须求得平滑系数。所谓的系数,则是移动平均周期之单位数,如几天,几周等等。其公式如下:
2
平滑系数=—————————
周期单位数+1
22
如12日EMA的平滑系数为———=——=0.1538;
12+113
2
26日EMA平滑系数为——=0.0741
27

(2)计算指数平均值(EMA)

一旦求得平滑系数后,即可用于EMA之运算,公式如下:

今天的指数平均值=平滑系数×(今天收盘指数-昨天的指数平均值)+昨天的指数平均值。

依公式可计算出12日EMA
2
12日EMA=—×今天收盘指数一昨天的指数平均值)+昨天的指数平均值。
13
211
=—×今天收盘指数+—×昨天的指数平均值。
1313
同理,26日EMA亦可计算出:
225
26日EMA=—×今天收盘指数+昨天收盘指数+—×昨天的指数平均值。
2727

由于每日行情震荡波动之大小不同,并不适合以每日之收盘价来计算移动平均值,于是有需求指数(DemandIndex)之产生,乃轻需求指数代表每日的收盘指数。计算时,都分别加重最近一日的份量权数(两倍),即对较近的资料赋予较大的权值,其计算方法如下:
C×2+H+L
DI=————————
4
其中,C为收盘价,H为最高价,L为最低价。

所以,上列公式中之今天收盘指数,可以需求指数来替代。

(3)计算指数平均的初值

当开始要对指数平均值,作持续性的记录时,可以将第一天的收盘价或需求指数当作指数平均的初值。若要更精确一些,则可把最近几天的收盘价或需求指数平均,以其平均价位作为初值。此外。亦可依其所选定的周期单位数,来做为计算平均值的基期数据。

3.研判

(1)DIF与MACD在0以上,大势属多头市场。DIF向上突破MACD可作点交叉向下,只能看作行情的回档,不能看成空头市场的开始。

(2)反之,DIF与MACD在0以下,大势属空头市场。DIF向下跌破MACD,可作卖,若DIF向上突破MACD,是高价位抛售股东的股档的回补现象,也可看作少数投资者在低价位试探着去接手,只适合买入走短线。

(3)牛差离:股价出现二或三个近期低点,而MACD并不配合出现新低点,可作买;

(4)熊差高:股价出现二或三个近期高点而MACD并不配合新高点,可作卖;

(5)MACD可配合RSI(相对强弱指数)与KD(随机指数),互相弥补各自的缺点;

(6)高档二次向下交叉要大跌,低档二次向上交叉要大涨。

4.评价

MACD技术分析,运用DIF线与MACD线之相交型态及直线棒高低点与背离现象,作为买卖讯号,尤其当市场股价走势呈一较为明确波段趋势时,MACD则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但当市场呈牛皮盘整格局,股价不上不下时,MACD买卖讯号较不明显。当用MACD作分析时,亦可运用其他的技术分析指标如短期K,D图形作为辅助工具,而且也可对买卖讯号作双重的确认。

⑽ 利用移动平均线怎么看走势

均线的滞后性是均线系统的致弱点使得均线统系只有在大牛市中成立,从这点来讲均线系统对股市研究并无大益。
我们现在看到的各种情况下的K线图上都有MA均线指标,并且MA的参数大多为5.10.20,其意思也非常明显,5日代表一周,10日代表半月,20日代表一个月,如果所有的人都用MA(5.10.20)为标准来看股市的话,只有在MA(5.10.20)正确地反应股市运行的,是股市运作的客观规律的情况下才可取,否则就是缘木求鱼越使用越坏事。我反对这种随大流的不加思索的治股态度。
我们来看MA的计算原理就知道MA的值与其一定时期内历史交易收盘价有关。假设股价处于高位或低位并开始出现横盘时,每天新的收盘价与上一交易日收盘价变动不大,但MA计算中却要减去前期一个很低或很高的历史收盘价,这样就出现股价没发生多大的波动而MA指标却出现了不小的变化,也就是讲MA受到了历史收盘价的强烈干扰。这种干扰我们称之为系统干扰。这种系统干扰能否尽可能地避免呢?应当怎样去避免?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了,不然就没有必要在这提出问题来。避免的方法就是把这个参数调整到和为股价的波动周期相吻合,按股价的短、中、长期波浪的交易周期为标准。这样一来不管什么时候的MA均线都相应地包会了一个完整的波动周期,MA就能尽可能地避免相邻周期内的系统干扰。
从目前的股市分析和股市研究来看。所谓均线的压力和支撑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并被广大机构及股民所认可。但许多时候都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其压力和支撑作用。均线指标在指示上因其算法而存在最大的弱点那就是它的指示滞后于股价的波动。当看到所谓的金*、托、井、死*和压时股价已经上涨或下跌了一大节。MA的参数值越大它的滞后性越强。MA指示就是用损失其实时性换得稳定性。这样在大牛和大熊时才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事先又怎样了解这一次是大牛、大熊还是反弹或回调?这样一来MA指标就从整体上失去了指导意义。再者大家试想哪一次牛市起动不是冲破重重均线压力而昂头向上,又有哪一次熊市不是起源于打破层层支撑而一泻千里的?因此我们就要了解为什么均线有压力和支撑?所谓压力和支撑不是随意作一根线就行的而且即使相邻两个交易日的压力和支撑也不一样。均线MA的本质就是代表了本周期前N个周期内的交易平均价格(如大致地认为这几个交易日内的成交量是均匀的),那么均线就代表了这N个交易日的参与买入者的持仓成本。也就因此而产生了压力与支撑的效应。好了,我们再回到前面的问题,既然牛市和熊市都要冲破这个压力与支撑,那么什么情况下地才能更容易引发行情的改变呢?也就是什么情况下压力与支撑最薄弱,易被重重冲破?使我不由地想起兵法上两军对垒时只有在对方兵力分散时才有利于各个击破。
这就是讲各条均线和股价均匀分布时最易转势、反弹或回调。例如:用MA(5.10.20)的话,当5日、10日、20日均线之间及收盘价与5日均线之间等距离时,压力和支撑作用较为薄弱易从此展开新行情。利用这一特点也可以弥补均线的滞后性。这样做的弱点就是在大牛,大熊中途易出现一定的误判断。
对MA指标的一点小改进
一、尽量缓解MA(5,10,20)的系统误差。首先调整一下MA的参数设定。从江恩理论中“在每周期内的45度和120度倍数位置是行情的关键点”、我国古代历法“以5日为一元,3元为一节(气),6节(气)为一季”和上证的特点每年近250个交易日出发,选取神奇数列中的5,13,34为MA参数。这样即为MA(5,13,34)。
二、为了尽量缓解MA(5,13,34)的滞后性增加其灵敏性,我们引入统计数学中的加权算法对MA作一定的修改。加大MA中近期收盘价所占比例。
(ma(close,5)+ma(close,3))/2;
(ma(close,13)+ma(close,8))/2;
(ma(close,34)+ma(close,21))/2
至于用法你就看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