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内在价值的计算方法
股票内在价值的计算需要用到:当前股票的内在价值、基期每股现金股利、基期后第一期的每股现金股利、现金股股利永久增长率、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等指标进行计算。
如果NPV>0,意味着所有预期的现金流入的现值之和大于投资成本,即这种股票价格被低估,因此购买这种股票可行。如果NPV<0,意味着所有预期的现金流入的现值之和小于投资成本,即这种股票价格被高估,因此不可购买这种股票。
通常可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证券市场线来计算各证券的预期收益率。并将此预期收益率作为计算内在价值的贴现率。
(1)派发股票股利计算股票价值分析扩展阅读:
股票内在价值即股票未来收益的现值,取决于预期股息收入和市场收益率。
决定股票市场长期波动趋势的是内在价值,但现实生活中股票市场中短期的波动幅度往往会超过同一时期内价值的提高幅度。那么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价格对于价值的偏离呢?投资者预期是中短期股票价格波动的决定性因素。
在投资者预期的影响下,股票市场会自发形成一个正反馈过程。股票价格的不断上升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及期望,进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市场,推动股票价格进一步上升。
❷ 派发股票股利
是公司分红的一种方式。分红可以是派送现金股利,也可以是股票股利。比如按10送3比例送股,指的是你如果拥有10股,经过分红送股后,你的股票数就增加为10+3=13股,如果你有1000股,则你的股票就变为1000+300=1300股。
❸ 计算股票价值
一,股票价值的计算:
第一种市盈率法,市盈率法是股票市场中确定股票内在价值的最普通、最普遍的方法,通常情况下,股市中平均市盈率是由一年期的银行存款利率所确定的,比如,一年期的银行存款利率为3.87%,对应股市中的平均市盈率为25.83倍,高于这个市盈率的股票,其价格就被高估,低于这个市盈率的股票价格就被低估。
第二种方法资产评估值法,就是把上市公司的全部资产进行评估一遍,扣除公司的全部负债,然后除以总股本,得出的每股股票价值。如果该股的市场价格小于这个价值,该股票价值被低估,如果该股的市场价格大于这个价值,该股票的价格被高估。
第三种方法就是销售收入法,就是用上市公司的年销售收入除以上市公司的股票总市值,如果大于1,该股票价值被低估,如果小于1,该股票的价格被高估。
❹ 股票价值计算公式详细计算方法
内在价值V=股利/(R-G)其中股利是当前股息;R为资本成本=8%,当然还有些书籍显示,R为合理的贴现率;G是股利增长率。
本年价值为: 2.5/(10%-5%) 下一年为 2.5*(1+10%)/(10%-5%)=55。
大部分的收益都以股利形式支付给股东,股东无从股价上获得很大收益的情况下使用。根据本人理解应该属于高配息率的大笨象公司,而不是成长型公司。因为成长型公司要求公司不断成长,所以多数不配发股息或者极度少的股息,而是把钱再投入公司进行再投资,而不是以股息发送。
您可登录会计学堂官网,免费领取10G会计学习资料;关注会计学堂,学习更多会计知识。
❺ 变速股利增长模型计算股票价值
首先按照CAPM模型计算股票投资者的期望报酬率:
r=rf+beta*(rm-rf)=7%+1.23*(13%-7%)=14.38%
然后计算第一阶段每年的股利
D2007=D2006*(1+12%)=1.12*1.12=1.2544
D2008=D2007*(1+12%)=1.4049
D2009=D2008*(1+12%)=1.5735
D2010=D2009*(1+12%)=1.7623
第三步,计算四年后的股价,根据Gordon模型,
P2010=D2011/(r-g)=D2010*(1+17%)/(r-17%)
最后将第一阶段每年的股利贴现,将四年后的股价贴现并求和就是目前的价值。
❻ 为什么发放股票股利会对公司股票的市价产生影响
股利发放是指股份公司给股东的利益分配,主要有现金股利,负债股利,股票股利,财产股利四种。
炒作上发放股票股利一般会形成利好或者利空消息,这样对公司股票的市价就会产生影响。
就股市而言,概括地讲,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可分为:个别因素和一般因素。个
别因素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其所处行业地位、收益、资产价值、收益变动、分红变化、增资、减资、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供求关系、股东构成变化、主力机构(如基金公司、券商参股、QFⅡ等等)持股比例、未来三年业绩预测、市盈率、合并与收购等等。一般因素分:市场外因素和市场内因素。市场外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社会形势;社会大事件;突发性大事件;宏观经济景气动向以及国际的经济景气动向;金融、财政政策;汇率、物价以及预期“消息”甚或是无中生有的“消息”等等。市场内因素主要包括:市场供求关系;机构法人、个人投资者的动向;券商、外国投资者的动向;证券行政权的行使;股价政策;税金等等。
就影响股价变动的个别因素而言,通过该上市公司的季报、半年报和年报大抵可以判断是否值得投资该股以及获利预期。对于缺乏一般财务知识的投资者来说,有几个数据有必要了解,它们是:该上市公司的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前三年的收益率和未来三年的预测、历年的分红和增资扩股情况、大股东情况等等。这些是选股时应该考虑的要素。
就影响股价变动的一般因素而言,除对个股股价变动有影响,主要可以用作对市场方向的判断,而且市场对场外的一般因素的反应更为积极和敏感,这是因为场外的任何因素要么利好市场,要么利空市场,这就意味着股价的涨跌除上市公司本身因素外,空头市场还是多头市场的判断来自于影响整个市场的诸多因素。
❼ 怎样根据每年的每股股利来预测股票收益,如题,该怎么计算呢谢谢各位了
说句实在话,兄弟如果你是做理论那我能理解,如果炒股票千万别这样搞,你会亏很多钱的,这样的假设在书本上作作课题研究还可以的,但是如果在真假信息充斥,私募,大户横行的真实股票市场,这样做会让你完全失去做股票的一套,我是过来人,咱们现在的证券市场如果只谈价值那股票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亏钱,一定要结合价值面技术面,同时了解机构庄家的操作模式,这才是硬道理
❽ 股票股利怎么核算
股票股利的派发,按股票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资本公积转增,二是留存收益分派。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的有关规定,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一、资本公积转增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贷:股本
二、留存收益分派
1、以盈余公积分派
借:盈余公积
贷:股本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以未分配利润分派
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
贷:股本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需要说明的是,以留存收益分派股票股利,如果是按股票面值(1元)做为分派基础的,则分派股票股利的金额与“股本”入账金额相等,无需贷记“资本公积”科目;如果不是按股票面值,而是按其他价格基础,如股票市价,做为分派基础的,则分派股票股利的金额与“股本”入账金额不相等,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另外,派发股票股利,不涉及现金的收付,不形成负债,因此,不涉及“应付股利”科目的核算。
❾ 股利定价模型计算该股票的内在价值
0.5*(1+8%)/(8%-X),X是股利的增长率,固定股利X=0,结果为6.75,该股低估。
❿ 股票股利计算普通股加权平均
股利指股份公司按发行的股份分配给股东的利润。股息、红利亦合称为股利。股份公司通常在年终结算后,将盈利的一部分作为股息按股额分配给股东。
股利的分配原则:
1)制度原则:公司分派股利应遵循利润分配的基本程序和制度,一般不允许发生下列情况:未扣除税金而分派股利;未弥补亏损而分派股利;未提存公积而分派股利;无盈余而分派股利。
2)股权平等原则:股利分派时,对分派日期、分派金额等要素,在各股东之间不得有判别。
3)基准原则:对认股时股款的预缴或迟缴、股票转让的过户交割等影响股东持股比例的因素,应该确立一个基准,以便具体规定和限制。
4)例外原则:对于发行特别股的公司,如章程规定特别股有先行分派股利的权利,或其所受分派率高于普通股,则依章程规定行事。对新建企业无盈利而发放建业股利,可以不受上述某些原则的限制。
1、股票股利的核算公式:
每股股利计算公式,每股股利=股利总额/普通股股数=(现金股利总额-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股利总额是用于对普通股进行分配的现金股利的总额,普通股股数是企业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不是加权平均数)。
2、会计处理:
1)上市公司(即被投资企业)
被投资企业应当在该方案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权力机构批准并在工商部门办理完增资手续后,按实际发放的股票面值,借记“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贷记“股本”。
2)投资企业(即上市公司股东)
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应用指南规定:被投资单位分派股票股利的,投资方不做会计处理,但应于除权日注明所增加的股数,以反映股份的变化情况。也就是说,投资企业收到股票股利时,不用作会计处理,只需在备查簿中登记所增加的股数。
原因是投资企业收到股票股利时,并没有增加资产或所有者权益,持股比例也没有增加。在股票未出售前,未实现增值,因此除权日不能将股票股利确认为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