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解析 » 2018年饮料行业股票分析
扩展阅读
威尼科技股票代码 2025-09-08 10:49:44
博彦科技股票走势分析 2025-09-08 10:32:36
中国中车股票代码是多少 2025-09-08 10:30:41

2018年饮料行业股票分析

发布时间: 2021-08-29 09:51:00

1. 2019年奶茶饮品行业有什么趋势

现制茶饮迎来爆发期

随着奶茶行业的发展,中国奶茶品牌也打破了传统的台式奶茶一家独大的局面,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逐渐崛起。同时,互联网在奶茶市场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两年几乎是“网红奶茶”的集中爆发期,各种奶茶通过网络的营销直接或者间接地带动了品牌的发展,这也让许多业内人士看到了网红经济的力量,并且大规模地进军网络渠道市场。

此外,2014年以来成立的奶茶品牌,例如喜茶、奈雪の茶等,都将自身定位为“新茶饮”,不再以粉末勾兑,主打现泡茶和新鲜牛奶的结合,店铺装修更精致,吸引了一众消费观念改变的年轻人。

奶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继续向市场渗透,品牌竞争升级

奶茶行业毛利较高,因此未来奶茶将会继续向市场渗透。同时,随着大量奶茶加盟店的进入,国内奶茶行业的竞争将会逐渐加大。

2、消费档次不断提升

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迎来了消费升级的大时代。目前,更多的用户不仅仅关注价格,还更愿意为产品、品牌、格调等多方面因素去买单,这也意味着以后的奶茶市场具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消费档次将不断提升。

3、消费人群逐渐扩展

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渐提高,外出旅游、休闲消费越来越成为国内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奶茶作为时尚饮品及休闲消费饮品,有着方便快捷的消费理念,因而受到市场欢迎,特别是年轻消费者。不过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以及奶茶产品的不断升级,奶茶消费的人群将不断扩展,受众范围逐渐扩大。

以上数据分析均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奶茶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2. 农夫山泉股价跌超40%,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

最近农夫山泉的股价跌下了40%,这样也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那么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3月29日,交银国际发布研报,由于农夫山泉未来三年收入的指引低于交银此前的预期。交银机构将需农夫山泉目标价20.7~46%港元。并且麦格里随即也发布了研究报告,并且将农夫山泉评级由之前的跑赢大势变成跑输大势,目标价也调整到了29.8港元,下跌了26%。

根据了解,2020年其实也是农夫山泉在三年以来首次出现了下滑的情况。2017年农夫山泉的营收入是174.91亿元,2018年营收入为204.75亿元,2019年营收入为240.21亿元,2020年营收入为228.77亿元。

3. 茅台5连跌3个月市值损失近9500亿,对此你怎么看

茅台之所以在最近连续下跌是和目前整个经济发展周期有着密切的关系的。

因为对于目前的整个经济发展形势来说,在经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过热以后,对于这些食品饮料行业的股票他本身在发展的过程中肯定会遭遇到一定的问题和阻碍,所以说对于大多数的机构投资者来说,他们是并不看好茅台在最近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情况的,所以说对于大多数的机构来说,他们往往会调低茅台的持仓,所以说在这个时候就会使得茅台的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下跌,但是对于茅台本身来说,他公司的整个经营业绩还是非常好的,所以说并不会出现太大规模的下跌。

4. 贵州茅台股票分析:如此高的股价还能买吗

大盘蓝筹股。财务状况优。产品呈多元化态势,主营业务集中,盈利能力很强,管理成本控制在较稳定水平,成长性极佳,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不过负债明显增加。在酒饮料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业绩在行业中有明显优势。机构认可度较高。整体走势与大盘波动相近。
◇策略好了吗7月14日点评:◇机构参与度:机构参与度为37.6%,属于完全控盘◇资金流向:主力净流入-4075.90万,超大单流入-3855.75万主力成本最近1日主力成本456.02元,最近20日主力成本464.63元◇主力成本:最近1日主力成本456.02元,最近20日主力成本464.63元

操作建议:1.处于长期上升趋势,近期走势震荡回调 2.震荡整理K线形态,多空双方存在分歧 3.成交换手下降,延续弱势状态

5. 如何看待饮品行业前三个月的盈亏

如何看待饮品行业前三个月的盈亏?目前市场上大街小巷饮品店比比皆是,大大小小的品牌也是应有尽有,网红品牌也是非常非常惹人注意,毫不夸张的说最火爆的时候你要排几个小时队才能买到一杯产品,那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饮品加盟这个行业。



品牌存活率

市场每天都在变化,2018年出现了几个特别火的网红品牌(答案茶、鹿角巷),导致市面上有很多仿制品牌搅乱市场,从而使得网红品牌的存活率并不是太久;今年出现的几个品牌热潮到现在已经降到最低。其实对于投资者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因为那一股热潮已经赚到了很大部分消费者的钱;中国人是有一个弊端,喜欢跟风,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投资者去赚这类型的客户。所以您想要投资这个行业的话,千万千万要考究品牌的存活率,不然你成功的几率是非常小的。

好的商业模式

奶茶行业在商业模式上有先天的优越性,那就是充裕的时间段。对于餐饮来说,卖的就是时间段,这一点海底捞火锅做的特别好,基本上每一个晚上生意都很好,到了半夜1点多,还有很多来吃宵夜的客人。其他的而品牌就可能会做的稍微差一点,就几个特定时间生意好,客人一吃又是很长时间,吃好了还在那边干坐聊天。所以我们发现过去几年,大部分餐厅的商业模式开始变化。

这时候,饮品商业模式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我们不说一天到晚在排队的喜茶,就是一点点奶茶大部分时间都在排队。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是平时还是周末,基本上都是在排队。而且奶茶后面还能增加外卖来平滑时间段(累积客户排队效果,通常都是先做外卖,再做堂食客户,做完这一波客户正好就来了下一波客户,就不会导致店面没有人,类似一点点做的),大幅提高了坪效。一个10平米的饮品店,单月的收入是非常可观的,一天的收录能够做到上万,年化收入也会有几百万;之前小编也研究过周黑鸭,也发现一个10平米的店面,一年的收入和几百平米的肯德基差不多。

6. 中国软饮料行业发展特点是什么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软饮料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8-2013年,我国软饮料行业市场规模从2008年的2115.06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5277.9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6.46%。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我国软饮料行业市场规模依然有望维持较快的增长势头。

从产品结构来看,过去中国着重调整软饮料产品结构,降低碳酸饮料的比例。软饮料行业重点发展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茶饮料等产品,适度发展瓶(罐)装饮用矿泉水,逐步降低可乐等碳酸类饮料的发展。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软饮料行业已经步入框架结构重构时期,在未来3到5年,功能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等健康饮料将组成框架结构的主体。

虽然近几年,我国软饮料的消费量处于快速增长势头,但总体消费量依然偏低,尤其是人均消费量,与大多数发达国家相比,消费水平仍然偏低。2013年,我国人均软饮料消费量在100升左右,而日本在2007年已达到140多升,由于日本和我国的饮食习惯接近、且其饮料行业发展领先于我国,前瞻认为我国软饮料人均消费量的提升空间依然很大,未来几年软饮料人均消费量将继续保持前几年快速增长的趋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软饮料行业报告认为,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软饮料市场今后仍将保持稳定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未来我国软饮料市场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①功能型向营养型转变;②销售人群由儿童向中老年转变;③解渴、避暑向健康、美容转变;④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⑤果味型向果蔬型转变。

总体而言,我国软饮料行业是高成长性的行业,成熟饮品增长稳定,新的热点和增长点不断涌现,新兴饮品的增长更快。我国软饮料业先后经历了娃哈哈、健力宝、红牛、旭日升、王老吉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饮料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软饮料行业将进一步健康发展,行业需求将不断提高,产能继续扩大,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和优化。

7. 中国饮料行业现状

近几年,中国饮料行业产值增长速度均超过GDP的增长速度,良好的发展前景,加之整个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吸引了国际饮料巨头纷纷进入,竞争非常激烈。同时,近几年来,我国软饮料年产量以超过20%的年均增长率递增,达到1300多万吨。在产量增长的同时,品种也日趋多样化,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据文献报道,2008年,规模以上饮料企业1433家,平均产量为4.48万吨,50万吨以上企业(集团)16家。2009年,我国经济逐渐回暖,居民消费能力上升,市场步入正轨,国内饮料行业的运行保持稳定发展态势。2009年1-11月我国饮料制造行业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达6600多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0%左右;实现累计利润总额610多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9%左右。2010年1-5月我国饮料制造行业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3300多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6%左右;实现累计利润总额310多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5%左右。

2.饮料行业的质量现状

名牌产品质量无需置疑,而且与国外产品没有太大差别。名牌产品近几年抽样合格率100%(“中国名牌”产品销量占总销量近60%)。可以说主流产品的质量是非常优秀的。但非主流产品的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少数产品质量较差。不少饮料产品是故意偷工减料,比如在强化维生素、微量元素上不添加或添加不够,在基本营养素、脂肪、蛋白等营养物质上很多产品达不到要求,有些产品卫生指标也达不到要求;2.存在劣质假冒产。这样的产品大多流向农村和城乡结合部,这些地方是监管的薄弱环节;3.“误导”性宣。在功能性饮料“误导”性的宣传下,很多消费者错误地认为,功能饮料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但科学研究证明,在瓶装水中添加几毫克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制造而成的功能饮料,根本无法满足人体对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全面需求,其作用在于只能起到进一步补充人体养分的作用,而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只能从日常食物中摄取;4.运动型饮料营养成分数据模。在众多饮料企业纷纷涉足功能性饮料市场时,生产运动型饮料的企业占据比例最高,但是在产品标签上对所含的营养成分没有标出确切的数据,让消费者消费得“不明不白”;5.违规添加添加剂或防腐剂超。2008年乳品行业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三聚氰胺事件,含乳饮料虽然未报道被检出三聚氰胺超标,但三聚氰胺事件对饮料行业来说最大的警示是不能违规添加添加剂。据报道,还有的企业在饮料中超标添加苯甲酸钠等防腐剂。有的饮料含有合成香料、色素,消费者饮用此类产品不仅会影响胃肠功能,而且会加重肾脏负担,给其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中国饮料行业逆势而动,一边是饮料巨头加快扩张,一边是一批以具有健康概念、以独特的农产品为原料的新产品快速涌现。据报道,如:以稀有生姜品种(海姜)为主要原料的大连暖之味生姜饮料,以全球山药原产地河南焦作为主料的开怀畅系列山药饮料;以河北沧州金丝小枣为主要原料的好精神枣饮料;以莲芯、金银花、百合为原料具有清咽利喉功能的“莲芯雪”饮料等。一时间中国饮料行业异常活跃,未来几年更将是饮料行业结构重构时期,谷类饮料、果汁饮料、功能饮料、茶饮料等健康饮料品类将逐渐成为饮料业的主力军-。我国饮料市场将正式进入“竞争激烈期”,健康价值成为未来中国市场饮料发展的必然方向。因此,健康饮品是中国未来饮料的发展重点,需要引起饮料生产企业和产品研究开发部门的充分关注。而健康饮品占领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产业技术创新,“创新是企业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