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未来物流行业发展趋势与发展前景
2020年疫情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受挫,运营压力较大
从行业内上市企业营业收入规模来看,2020年前三季度物流业43家上市公司营收排名首位的是物产中大,营收达2902.00亿元,远远高出行业上市企业均值293.26亿元,为行业平均的9.9倍,同时43家上市物流企业营收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有7家,其中营收规模均达1000亿元以上,名列前四的分别是物产中大、厦门象屿、建发股份和顺丰控股;从营收增幅来看,有21家上市企业实现正增长,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欧浦的222.32%;22家上市企业为负增长,降幅最大的是东方嘉盛的-62.87%
从从行业内上市企业净利润来看,顺丰控股、建发股份、物产中大、中国外运、圆通速递和韵达股份6家企业净利润均在10亿元以上。而欧浦、新宁物流、长江投资、龙洲股份、安通控股、飞马国际6家企业均为亏损。从净利润增幅来看,有25家企业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其中19家企业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恒通股份、上海雅士、德邦股份3家企业增幅均超过100%;其余18家企业净利润均为负增长,其中14家企业下滑均在两位数以上,新宁物流、龙洲股份均成倍数下滑,新宁物流下滑最大,达到-258.14%。
整体来看,国内物流行业在疫情影响下市场需求偏弱,导致物流企业经营发展受限,部分企业经营水平到第三季度末仍未完全恢复,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研情况,截止到2020年第三季度末,物流企业经营水平比前期有所恢复,但劳动力、资金成本压力依然较大;物流企业利润额虽有增长,但盈利水平仍不容乐观,企业盈利持续稳定增长仍面临一定压力。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更多物流行业相关规划、项目及数据分析请参考于前瞻物流产业研究院。
『贰』 物流行业经营分析
企业经营稳中向好
从物流业总收入来看,2015-2019年国内物流行业总收入逐年增长,到2019年达到10.3万亿元,同比增长9.0%。2020年中国物流业总收入为10.5万亿元,同比增长2.2%。反映出行业整体经营状态良好。
综合来看,当前国内物流运行恢复的基础较为稳固,物流需求、市场规模增长保持扩张趋势,初步预计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将保持平稳增长。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更多物流行业相关规划、项目及数据分析请参考于前瞻物流产业研究院。
『叁』 中国物流现状
物流需求增势良好,支撑经济稳定恢复
2021年,物流需求规模再创新高,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恢复至正常年份平均水平。全年社会物流总额335.2万亿元,是“十三五”初期的1.5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2%,两年年均增长6.2%。
整体来看,2021年,我国物流呈现坚实复苏态势,实体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拉动物流需求快速增长,物流供给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供应链韧性提升,有力地促进宏观经济提质增效降本,物流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肆』 快递行业里有哪些是近几年来发展的很好的
中国物流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韵达股份(002120)、万林物流(603117)、中储股份(600787)、顺丰控股(002352)、嘉友国际(603871)等。
本文核心数据: 发展历程、投资动因、业务范围、营业收入、业务趋势等
京东先后认购/收购达达集团和德邦股份
京东分别先认购达达集团普通股,共计持有其51%的股权;后收购德邦股份,正式形成“京邦达”的“大一统”,
补齐京东物流原本的短板,成为中国较强大的物流联盟。
京邦达形成的“物流王国”
京东物流在京邦达形成前所涉及的业务范围较广,其通过收购、战略投资、股权收购等方式进入快递快运、限时快递、冷链、跨境运输、仓储等业务领域;德邦和达达则分别专注在大件快运和同城配送领域,京东收购德邦和达达是为了补齐在快运和同城配送的短板,并扩大京东在物流领域的市场。
京东投资动因何为?
——京东投资较多物流产业链项目
从2016年至今,京东物流投资较多企业,被投资企业业务涉及到不同相关行业,但均分布物流的产业链中,根据下图中前瞻所收集到的物流相关行业的投资事件来看,京东在物流相关行业的投资业务/项目不乏上游的物流设施、仓储、物流机器人等领域,中游的同城配送、大件快运、生冷链配送等领域,下游的整车运输交易平台、社区电商、跨境贸易平台等领域。
注:较深的蓝色底为京东在物流产业链中游的投资并购事件,红色字体的则为本次“京邦达”事件主角的相关事件。
——其主要动因在于产业链整合
从上文中不难看出,京东的不断大胆投资,其最主要目的在于物流产业链整合,并通过产业链整合扩大自身在物流行业的竞争力优势,形成一个物流产业链闭环,开创新的物流王国。前瞻认为其还存在其他动因,具体如下所示:
京东在高端物流领域的最大对手即顺丰
从竞争格局来看,京东和顺丰均站在中国民营物流企业的顶端,且两者同处于物流行业的第一梯队(高端物流领域),双方之间的竞争剧烈;在高端物流领域,京东和顺丰互为强有力的对手;此时,京邦达的正式成立无疑给顺丰带来一定的“威胁”。
注:该竞争格局是前瞻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0年中国民营物流企业50强名单”以及各企业所涵盖的业务范围的综合评定得出。
两者在覆盖业务、应用领域、区域范围均不相上下;双方都在不断地整合物流行业产业链,进而扩大自身的竞争优势以及业务范围,补齐自身业务短板。
——顺丰在物流方面发展较早
顺丰在物流领域的发展较早于京东,存在一定的“先手优势”,且IPO时间更早。从两者的发展历程和投资情况来看,两者都在组建以自身为重心的“物流产业链闭环”,从上中下游的各方各面渗透。
——两者业务方向和地区范围相差甚小
从企业官网了解到,截至目前,京东和顺丰在业务方向和地区范围上较为相似,区别甚小,应用领域所涵盖的范围也差异不大。
——顺丰和京东营业收入呈增长趋势
2018-2020年,京东物流和顺丰控股的营业收入均呈增长态势,虽顺丰控股的总营收高于京东物流,但2020年顺丰控股的物流相关业务(国际快递、国内时效、快运、冷运和医药、同城配)的营业收入却小于京东物流整体收入。
注:2021年京东物流和顺丰控股的数据分别为2021年H1和2021年Q1-Q3的数据(京东物流为港股上市,港股每半年发布一次年报)。
——双方各有所长
京东和顺丰的“发家”方式不同,虽双方在物流业务上有所重叠并存在竞争,但双方的优势落脚点却有不同。总体来看,京东和顺丰各有所长,分别在物流行业中游和下游具有优势。
——双方均将物流引向智能化和绿色化
两者在物流业务走向上大致相同,比如,双方均加快发展绿色物流。而值得注意的是,顺丰在未来年报中提到,顺丰要保持物流行业高位,这或许意味着顺丰未来可能加大投资并购,以保证自身行业的市场占比。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伍』 15年2月初新股申购一览表
对于2月的新股申请表的话,你可以直接在网络上查询出来的,现在网上的这种信息也挺多的
不过现在股市的行情是很不好的,而且申购新股的门槛是比较高的。也没有什么太好说的
毕竟变化的太大了。还不如去理财通选择一款适合的,最起码变化没有那么大,收益稳定
而且操作也是很方便的,安全性强,最重要的是支取方便
『陆』 万林物流历史最高价多少
万林物流历史最高价是在2017年12月31 日,每股9.77元。
『柒』 物流工程的发展现状
社会物流总费用逐年增长
2015-2020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从10.8万亿元增长到14.9万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达到3.6%,恢复性大幅增长33.1%。经济发展带动下的物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进一步拉动社会物流费用的增长。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物流行业商业模式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更多物流行业相关规划、项目及数据分析请参考于前瞻物流产业研究院。
『捌』 鸭鸭股份到底会不会借壳万林物流
当初鸭鸭股改私有化和万林转让股权明显是同一协议内容,目前看万林很可能是鸭鸭借壳上市,换骨转变为时尚消费品 电子商务的消费类上市公司,只等监管时间到来,板上钉钉的事了!
『玖』 做物流行业有发展前景吗
物流规模再上新台阶,社会物流总额超300万亿
202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迈上三百万亿元新台阶,达300.1亿元。分季度看,2020年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增速分别为-7.3%、-0.5%和2.0%,物流规模增长持续恢复,四季度增速回升进一步加快。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更多物流行业相关规划、项目及数据分析请参考于前瞻物流产业研究院。
『拾』 2015第三批新股申购一览表
第二批还没出呐
阿思达克通讯社1月21日讯,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下一批新股最快本月底有望下发,数量或最高达20家。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新股发行有加速之势,且发行数量较之前也会略有增加。数据统计显示,目前过会未发行的企业共38家,下一批新股将从这些企业中产生。
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证监会发行新股的速度将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节,随着行情的走好,新股发行节奏进一步加快,下一批新股预计在一月底发行,新股发行数量参照上一批数量,有望达20家。
南方基金某基金经理认为,下一批新股发行时间有望最快在本月底发行,不过也有可能在下月初,发行数量最高或至20家。其表示,新股发行将严重抽血股市,使股市承压。
某排队IPO企业董秘表示,从目前了解到的消息来看,下一批新股最快一月底发行,数量可能达20家左右,目前新股发行节奏在加快,发行数量较之前也会略有增加。此外,其表示,目前38家过会未发行的企业中,最近一批过会企业最有可能率先发行,从上一批发行的新股来看,大多是过会就立即发行的企业。在目前过会企业中,有些于去年、前年过会,目前仍未发行可能因为存在一些问题导致。
据证监会最新披露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正常审核状态企业基本信息表显示,上交所已通过发审会的企业有16家,包括乔丹体育、内蒙古大中矿业、益丰大药房连锁、浙江济民制药、广州好莱客创意家居、杭州电缆、宁波拓普集团、天津银龙预应力材料、深圳市共进电子、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广州维力医疗器械、宁波弘讯科技、东兴证券、上海创力集团、苏州柯利达装饰、江苏万林现代物流。
深交所中小板已过会企业有9家,木林森、广东秋盛资源、升兴集团、安徽富煌钢构、山东仙坛、江西世龙实业、成都康弘药业集团、重庆三圣特种建材及广东光华科技。
此外,创业板过会企业有13家,包括合肥百胜科技发展、福建省三奥信息科技、北京中矿环保科技、河北四通新型金属材料、昆山华恒焊接、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昆山华恒焊接、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浙江唐德影视、徐州五洋科技、四川环能德美科技、厦门红相电力设备、苏州天孚光通信、江苏力星通用钢球、山东鲁亿通智能电气。
在上述38家企业中,最新一批的过会其有上海创力集团、江苏万林现代物流、东兴证券、宁波弘讯科技、江苏力星通用、山东鲁亿通智能电气等多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