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解析 » ofo股票分析
扩展阅读
股票代码开头数字为3 2025-09-10 14:46:25
7万买什么股票代码 2025-09-10 14:33:34
一览科技有关股票代码 2025-09-10 13:55:58

ofo股票分析

发布时间: 2022-06-16 20:24:53

㈠ 最近一直听到ofo融资几个亿的 是债务融资还是股权融资 ofo到底哪来的

Creep before you walk.

㈡ ofo的关联公司已无财产可供执行,ofo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退的

2014年,一群北大毕业生创建了OFO共享单车,正式将单车的共享经济引入了中国。共享单车是一种新型环保共享经济,由于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同时很充分利用城市因经济快速发展而带来的拥堵问题,最大化地利用了公共道路通过率,它正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一夜之间共享单车分布了各个城市,共享单车不仅经济方便,而且还能锻炼身体,这种出行方式,帮助大家解决了在这个拥堵时代的出行不便问题。

尤其是2016-2018年之间,迎来爆发式增持和资本的大力扶持,可谓百家争鸣。可是好景不长,到2018年地它已经停下疯狂扩张的步伐,乃至现在共享单车规模不断萎缩,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本文将重点以OFO共享单车为例,总结这一行业衰落的原因。

  • 第三,对行业认识不足

共享单车其实是典型的互联网+制造的模式,但是互联网模式的本质优先考虑规模效应,再谈盈利模式。但往往一个风口起来之后,众多创业公司迎风而上,导致竞争加剧,行业野蛮生长,竞争成本高企。但这些依赖资本催熟的互联网公司由于缺乏稳定的盈利模式与现金流,在大量的单车投放和免费骑行的博弈中,共享单车原有的盈利能力也被压缩,加之一轮又一轮的损毁折旧,不少中小共享单车企业接连倒闭。它依赖一轮又一轮融资在支撑着它的规模化投放生产,订单是不可持续的。

㈢ ofo五次搬家,去向不明,曾经辉煌为何沦落至此

ofo五次搬家,去向不明,曾经辉煌为何沦落至此,我是觉得小黄车内部治理不够好,制度不够完善,再者也有外界因素影响,竞争压力比较大,高层管理者目光短浅,只为了眼前的利益,丝毫不考虑公司长远的发展,最终导致部分用户押金难以退回,人民群众的失望,市场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

第三,滴滴高管入主ofo,可又迅速撤离。虽然直接原因是戴威和滴滴高管之间的斗争,但其背后有更复杂的东西,这些都是竞争压力,更有高层主管管理不善,内部出了纰漏,不会经营的原因。

㈣ ofo贴着摩拜打,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单车大战是产品体验、市场份额、用户数据以及融资竞赛之争,而这些争斗又集中、及时反馈在媒体、自媒体的声势上,“橙黄大战”成为共享单车的主线,为何在产品质量、运营效率差距巨大的两家公司却被屡屡并列谈起?在纷繁的表象之中,这其中的“山山水水”耐人寻味。

ofo每轮的融资总额总要刻意比之前摩拜的融资更高一些,每次公开投放到市场上单车数量也理所应当的比摩拜更多一些,并且拉上了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机构调研出报告,显示其市场份额恰好比摩拜强一点,这种贴着摩拜打的策略无疑是成功的。

最近ofo提出做共享单车“安卓”,称摩拜单车是“苹果”,突出ofo低成本、以数量抢占市场,把摩拜捧成走精英路线,既突出了ofo比市场份额比摩拜多,形成“两分天下”的声势;实际上能称之为共享单车“安卓”的实际上是为ofo等提供开放供应链的代工工厂。套路玩得这么深, 处心积虑地贴着摩拜打,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

一、在腾讯与阿里的场景之争中站队并渔利

没有AT(阿里、腾讯)入局的风口似乎不够火。AT比一般的风险投资机构更有钱,更有业务上战略考量,不急于“退出”,流量扶持力度也很大。当摩拜、ofo把共享单车演变为“马化腾”与“马云”两个后台老板的博弈时,事已经成了一半。

在金沙江创投A轮投资ofo之后计划把投资滴滴的资本力量悉数引入到ofo,可惜朱啸虎跟丢了腾讯、淡马锡、富士康等投资方。金沙江创投副总裁罗斌也说“90天终结论”是错估腾讯会投ofo。

腾讯在共享单车之中选择投资哪一方,往往是决定性的,比如此前腾讯投资的58、滴滴就在与赶集、快的的对抗中获胜。

马化腾在朋友圈怼朱啸虎清晰地表明其投资摩拜的逻辑不仅仅是看人情,而是看好智能单车在物联网(IOT)时代的前景。而此前的腾讯挺摩拜早有迹象,从微信官方把摩拜单车作为第一个小程序落地场景,微信钱包的流量位置比滴滴出行靠前。而滴滴出行已经完成了其普及微信支付的使命,摩拜单车对比腾讯的“连接”战略更为重要。

双方都把跑马圈地作为当务之急,ofo的地推人员在地铁、繁华区域用更多的小黄车把摩拜单车围住,倾向于在投资机构的写字楼下铺量,在早期ofo与摩拜对标的优势在于造成成本低、押金低,具备一定的规模优势,这也让其在对标摩拜单车中收获VC重视。

在D+轮蚂蚁金服注资之后,ofo被认为是站在阿里巴巴的棋盘上,甚至为了突出阿里系背景,从微信公众号起家的ofo一直没有开发“小程序”的流量入口。ofo在市场铺量、媒体声量上贴着摩拜打的“红利”凸显,在7月初,ofo宣布完成7亿美金E轮融资,已成为2AT的最大赢家。

二、第二梯队项目或成为“橙黄大战”的输家

ofo贴着摩拜打,其实无法打败摩拜,毕竟摩拜单质量在长期高强度的公共自行车运营中损耗率更低,并且在支付订单环节没有漏洞,在腾讯及众多VC机构扶持摩拜前提下,以劣币驱逐良币是不可能的。

ofo是实际上资本市场制造“二选一”的局面,当ofo吸干共享单车赛道上的剩余资金之后,其他共享单车项目就面临无钱可融的窘境,只能等死,悟空单车、3Vbike等共享单车一家家倒下正是由于融资断裂而死的。

(图片来源ofo官网)

小黄车的一至三代是机械锁装置,既缺乏准确的硬件定位数据,也没有精准的成交数据,去年戴威还称机械锁打开是99.9%,而智能锁打开率是90%,所以ofo使用机械锁。ofo对物联网的漠视、智能化装备的滞后以及短途大数据缺失,显然与阿里巴巴集团致力于成为“DT时代”基础设施的战略目标、“五新战略”之中的“大数据”并不相称。

在马化腾看衰ofo是“哑终端”和小灵通之后,ofo在次日宣布其推出了全球首款物联网智能锁,但这些锁何时才能对投放在市场上的单车进行更换,ofo却并没有给出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ofo公关实力确实厉害。

结语

如今ofo终获阿里巴巴融资,使得市面上第二梯队及尾部项目生存局面堪忧,也让其在用户心中留下ofo是市场领头羊的刻板印象。

但没有哪家公司能靠打击竞争对手长期存活的,就像“开车不能一直盯着后视镜”,真正的较量最终还是要靠用户,而ofo前期依靠公关驱动型及野蛮式铺量,并不能真正显著改善用户体验。

而对ofo来说,最大危机莫过于市场第二梯队项目获得阿里加注融资,或者能在精细化运营上取得突破,这将一举打破只有两家独大的市场格局。

作者:李星,靠谱的阿星,科技专栏作者

㈤ ofo公司目前的经营状态如何

在过去几个月,ofo及经营主体东峡大通频频爆出“新闻”:在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上“被申请”, 被法院作出“限制消费令”及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未能达到广州市“共享单车招标公告”要求,押金退还问题持续被用户投诉……而ofo的回应则是越来越少。ofo单车现在面临的困境是非常大的,不仅仅是押金的问题,而且最近想用商城抵扣押金的方式,也受到了一些客户和用户的反对,因为他们更加需要的是钱,而不是想要这个平台上面跟商城合作而送给我们福利的商品。

㈥ 概念股:共享单车概念股有哪些

共享单车龙头中路股份、深中华A,上海凤凰、信隆健康、姚记扑克等
共享汽车概念,力帆股份、海马汽车,中电鑫龙、万安科技、纳川股份、
共享办公的锦江股份、世联行、上实发展等,
共享停车的捷顺科技等

㈦ ofo有股票吗怎么买

ofo共享单车是阿里旗下事业部
目前阿里巴巴在美股上市
ofo还没有分拆上市

㈧ ofo曾是共享单车的老大,它是怎样把自己给作没的

ofo 共享单车质量感觉一般,还没投入市场多久就是缺胳膊少腿的,骑着它有种快要散架的感觉,本来是老大,谁知道最后就这么被作没了,投入的单车越来越少,车的损坏程度特别高。去垃圾场看看,很多它们的尸体。

现在的单车很多,你去街道看看,各种颜色各种类型的都有,很多人都不爱护共享单车,随处一扔。磕坏碰坏了也不在意。时间久了到处都是破坏的单车。也算是质量比较差吧,一点小磕碰就会出现问题。就这样把自己作没了。

㈨ 据报道,ofo关联公司接连注销,ofo公司是如何走向落败的

用一句话描绘ofo,就是眼看它高楼起,眼看它宴宾客,眼看它楼塌了。真的无比的贴切。

ofo,作为国内共享经济的先驱者,共享单车的领头人,一经推出便风靡全国。业务范围甚至一度扩展到了国外,让老外们也纷纷尝到了共享单车的甜头。然而,在经历了与其他共享单车平台的一轮一轮厮杀以后,一轮一轮的融资失败后。曾经风光无两的共享单车平台巨头,轰然倒地。

于是ofo彻底蒙圈了:我给你们发了那么多福利,怎么需要收费的时候,你们却反咬一口呢?然而,终究是大势已去,曾经风光无限的共享单车巨头,轰然倒地了。

㈩ ofo小黄车还没盈利,创始人兼CEO戴维怎么赚了这么多钱

你亏钱能和别人亏钱一样吗?你亏钱是真亏钱可能工资都发不出来。别人亏钱但是依然能有融资,依然有很多钱。
你要明白一点,他们那种大公司是股东所有的,ceo并不一定都是股东。你自己开的小公司都是自己的ceo也是你自己。
大公司ceo先不说股票,光是工资薪水都多的可怕。尤其是那些创始人,股票特别多。
与其想这个,你还不如看看什么是公司,股东,董事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