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边界值分析法的常见值
边界值分析方法的考虑:
长期的测试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发生在输入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应确定边界情况。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
1) 对16-bit 的整数而言 32767 和 -32768 是边界
2) 屏幕上光标在最左上、最右下位置
3) 报表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行
4) 数组元素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
5) 循环的第 0 次、第 1 次和倒数第 2 次、最后一次
5. 边界值分析
1) 边界值分析使用与等价类划分法相同的划分,只是边界值分析假定错误更多地存在于划分的边界上,因此在等价类的边界上以及两侧的情况设计测试用例。
例:测试计算平方根的函数
--输入:实数
--输出:实数
--规格说明:当输入一个0或比0大的数的时候,返回其正平方根;当输入一个小于0的数时,显示错误信息平方根非法-输入值小于0并返回0;库函数Print-Line可以用来输出错误信息。
2) 等价类划分:
I.可以考虑作出如下划分:
a、输入 (i)<0 和 (ii)>=0
b、输出 (a)>=0 和 (b) Error
II.测试用例有两个:
a、输入4,输出2。对应于 (ii) 和 (a) 。
b、输入-10,输出0和错误提示。对应于 (i) 和 (b) 。
3) 边界值分析:
划分(ii)的边界为0和最大正实数;划分(i)的边界为最小负实数和0。由此得到以下测试用例:
a、输入 {最小负实数}
b、输入 {大于最小负实数,且趋近于最小值}
c、输入 0
d、输入 {小于最大正实数,且趋近于最大值}
e、输入 {最大正实数}
4) 通常情况下,软件测试所包含的边界检验有几种类型:数字、字符、位置、重量、大小、速度、方位、尺寸、空间等。
5) 相应地,以上类型的边界值应该在:最大/最小、首位/末位、上/下、最快/最慢、最高/最低、 最短/最长、 空/满等情况下。
边界值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使用在最小值、略高于最小值、正常值、略低于最大值和最大值处取输入变量值,记为:min、min+、nom、max-、max考虑到健壮性测试,还可以加一个略大于最大值max+,以及一个略小于最小值min-的值。
6) 利用边界值作为测试数据
㈡ 怎样用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法写测试用例
编辑框作为最基本的测试元素,通常会被用于所有业务的测试. 常用的方法如下:1. 等价+边界 确认编辑框普通功能正常 a. 首先确认编辑框支持字符类型与最大字符长度(若未规定最大字符长度,则可考虑使用操作系统默认值255) b. 字符类型的等价划分,一般由编码方式入手,比如,unicode、GB等。然后考虑单字节字符长度,通常为8bit和16bit。通过字符基础类型得到稍大范围的等价类。 C. 接下来可以在B中的单个等价类再次细分,常见的分类为:字符和各国语言 单独划分为一类。(注意字符类有时会根据程序编码语言再次分类,将程序命令或标识符 分割出来,如"·"、"\\"等) d. 以上分类均可再次进行组合,组成新的测试元素,组合原则可依据实际测试目标而定,如组合为:unicode+中文+程序字符(关于等价类组合属于另一部分知识,可通过学习判定表法、正交法、结对法得到。) e. 在d的基础上,每组测试数据选择不同的字符个数,完成与边界值法的集合。如"unicode+中文+程序字符" 可变为"整段字符长度为255,类型为unicode+中文+程序字符"。(需注意"空值"通常都需要测试)2. 根据需求说明书,增加编辑框特殊功能检查点 a.如LZ涉及的密码编辑框,由于设计为"暗码",故在密码框输入字符时,不会显示在编辑框UI中,仅以"*"歹徒 b.又如用户名编辑框与密码编辑框具有逻辑关系,它们需共同组成一个比对判断逻辑。那么需要加入逻辑判断用例: 0+0、1+1、0+1、1+0 (0表示假,1表示真) 3. 最后,根据编辑框不支持的字符类型和长度,设计容错用例。
㈢ 边界值法设计测试用例
1.m为1、3、5、7、8、10、12
d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31,有效
d小于1,无效
d大于31,无效
2.m为4、6、9、11
d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30,有效
d小于1,无效
d大于30,无效
3.y为闰年,m为2
d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29,有效
d小于1,无效
d大于29,无效
4.y为非闰年,m为2
d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28,有效
d小于1,无效
d大于28,无效
㈣ 边界值分析法--找零钱最佳组合
边界值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时,应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根据题意,选b,x=10,x=11,x=99,x=100
㈤ 使用边界值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
如果一个系统可以输入1-255个记录,使用边界值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时,只需要第一个答案是D 设计少了 输入0值第二个答案是B 缺少错误边界值0和51 .
㈥ 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都有哪些请分别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些方法在测试用例设计工作中的应用
一、等价类划分法
所谓「等价」,就是具有相同属性或者方法的集合,这个集合中某个个体所表现的特征与其他个体完全一致。
由此可知,等价类划分就是将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划分成若干个等价类,然后从每个部分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当做测试用例进行合理的分类,分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例如,规定的用户名长度区间为4~8个字,那么它的有效等价类是用户名长度在[4,8],无效等价类为用户名长度大于8位,或用户名长度小于4位。
二、边界值
测试经验告诉我们,在测试有时会涉及到大量的数据,遍历所有数据会使测试效率低下,如果是手工执行,更加难以覆盖所有数据。这时更有效率的做法是,先划分等价类,再从等价类中选择部分参数测试,边界值是等价类所有可选参数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所以我们一般会选择边界值作为测试的重点,边界值法的应用步骤如下:
1.先根据等价类法划分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确定上点、离点及内点。上点是边界上的点,离点是离上点最近的点,内点则是边界有效范围内的任意一点。同样以用户名长度为4~8位为例,4和8为上点,3和9为离点,6则为内点。
2.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地覆盖所有尚未覆盖的有效等价类,直到所有有效等价类完全覆盖。
3.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仅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直到所有无效等价类都被覆盖。
三、判定表法
判定表又称策略表、决策表,能表示输入条件的组合,以及与每一输入组合对应的动作组合。判定表法适合逻辑判断比较复杂的场景,通过穷举条件获得结果,对结果再进行优化合并,具体又明确地表达复杂地逻辑关系和多种条件组合情况。
判定表主要由条件桩和动作桩两部分组成。条件桩是功能要满足地所有条件,动作桩则是所有可能的操作以及产生的结果。
判定表能够将复杂的问题按照各种可能的情况全部列举出来,简明并避免遗漏。其缺点是判定表的建立过程较烦杂,当条件过多时,需要分析的逻辑组合呈2的倍数增长。测试工程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与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法结合使用。
四、正交试验法
正交试验法是研究多因素、多水平组合的一种实验法,它是利用正交表来对实验进行设计,通过少数的实验替代全面实验。正交表中所有参与试验的、影响试验结果的条件成为因子,影响试验因子的取值或输入的成为水平。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采用正交试验法能够有效地、合理地减少测试的工作量与和成本。正交试验的一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分析测试需求,获取因子和水平
2)根据因子和水平选择合适的正交表
3)替换正交表中的因子和水平,获取试验次数
4)根据经验或者其他因素补充试验次数
5)细化输出获得测试用例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希望能够解答你的问题。
㈦ 分别用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方法设计测试用例测试密码域,要完整,需求如下
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典型的黑盒测试方法,用这一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完全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只根据对程序的需求和说明,即需求规格说明书。 由于穷举测试工作量太大,以致于无法实际完成,促使我们在大量的可能数据中选取其中的一部分作为测试用例。
边界值分析不是从某等价类中随便挑一个作为代表,而是使这个等价类的每个边界都要作为测试条件,边界值分析不仅考虑输入条件,还要考虑输出空间产生的测试情况。
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应确定边界情况。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
(7)边界值分析法测试股票案例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尽可能多的覆盖尚未覆盖的有效等价类编号。
2、尽量只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编号。
3、等价类的划分,在有些情况下需要考虑相对性。例如判断等边三角形,需要在满足是三角形的基础上,划分有效等价类(三边相等),无效等价类(至少有一边与其它两边不相等)
㈧ 边界值测试法的优缺点
举个例子,测试参数输入,要求输入“1~99”参数为合法;
那等价类可以这么分:
1、按位数不同来分:输入空、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测试了空、1、11、101,就不用测2、22、102了,因为“个十百”位数都是等价的,属于同一类型;
2、按长度不同来分:如1、1.0,测过了就不用管2.0或者1.0001之类的了,这里的等价区间就是有没有小数点;
3、按输入类型来分:数字、字母、符号等等;
而边界值:
1就是最小边界,99就是最大边界,这两个是合法边界的极限,必须测试,然后再测试超出边界的边界,如0和100,这样测完就说明参数设置的范围真确,而且还没超出;
答案没给文本上的概念,如果你要的是标准答案,看下面,也不是标准的,我乱写的:
等价划分法:将测试过程中的输入、输出、操作等相似内容分组,从每组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测试用例测试,划分时分有效等价和无效等价来筛选;
边界值分析法:
确认输入、输出的边界,然后取刚好等于、大于、小于边界的参数作为测试用例测试;
他两的定义就是不同,一个属于确认有效区间,一个属于确认边界,联系就是等价和边界要一起考虑,边界值分析法属于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任何等价区间都有边界,有边界就有等价区间;
㈨ 边界值分析法是什么
边界值分析法就是对输入或输出的边界值进行测试的一种黑盒测试方法。通常边界值分析法是作为对等价类划分法的补充,这种情况下,其测试用例来自等价类的边界。
长期的测试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发生在输入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边界值分析方法的考虑
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应确定边界情况。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
(1) 对16-bit 的整数而言 32767 和 -32768 是边界;
(2)屏幕上光标在最左上、最右下位置;
(3) 报表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行;
(4) 数组元素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
(5) 循环的第 0 次、第 1 次和倒数第 2 次、最后一次。
㈩ 请问用边界值分析法,假定1<x<100那么X在测试中应该取的边界值是什么
界值的选择:
(1)首先确定边界情况。通常输入或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该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
(2)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 所以为10、100、9。
在最小值、和最大值处是指的一般边界值分析。略小于最小值、最小值、略高于最小值、正常值、略低于最大值、最大值、略大于最大值是指健壮性边界值分析,也就是考虑了非法的意外值。
(10)边界值分析法测试股票案例扩展阅读:
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应确定边界情况。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
(1) 对16-bit 的整数而言 32767 和 -32768 是边界;
(2)屏幕上光标在最左上、最右下位置;
(3) 报表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行;
(4) 数组元素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
(5) 循环的第 0 次、第 1 次和倒数第 2 次、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