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问庄家,机构是怎样分析股票,以及怎样估值请位高手回答
这个问题有意思的,这就不说机构投资者也会利用早期知道的消息,来做某些股票短线的炒作的问题了,借你的问题之平台,专门就机构选择投资性股票的一些个人看法说一说,也算是抛砖引玉吧。
一般机构作为投资者本身就配备了庞大的专业的分析师,这些人按照不同的专业、行业进行具体分工,目的就是专业研究上市公司的,并在研究结果下,会建议机构的投资部门在适当的时候买进上市公司的股票做中长线的持有,但我认为分析师的着手点不外乎是几下的方面的:
寻找优良普通股的15个要点
1、公司的成本与收益状况,公司的成本控制水平如何,利润处在什么水平上,有没有采取什么得力的措施来维持或者改善利润水平,有没有长期的盈利展望,这家公司有没有短期或长期的盈余展望?
2、为了进一步提高总体销售水平,发现新的产品增长点,管理层是不是决心继续开发新产品或新工艺?
3、和公司的规模相比,这家公司的研究发展努力,有多大的成果?
4、这家公司有没有高人一等的销售组织?
5、这家公司的利润率高不高?
6、这家公司做了什么事,以维持或改善利润率?
7、这家公司的劳资和人事关系是不是很好?
8、这家公司的高级主管关系很好吗?
9、公司管理阶层的深度够吗?
10、这家公司的成本分析和会计记录做的如何?
11、是不是在所处领域有独到之处?它可以为投资者提供重要线索,以了解公司相对于竞争者,是不是很突出?
12、这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有没有充分的市场潜力,至少几年内营业额能否大幅成长?
13、在可预见的将来,这家公司是否会大量发行股票,获取足够的资金,以利公司发展,现有持有人的利益是否因预期中的成长而大幅受损?
14、管理层是不是只向投资人报喜不报忧?诸事顺畅时口沫横飞,有问题或叫人失望的事情发生时,则“三缄其口”?
15、这家公司管理阶层的诚信正直态度是否无庸置疑?
分析判断出这些问题后,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投资经验,给出了一个最低限度分散投资的优先顺序:
A审慎选出根基稳固的大型成长股,并且至少应该拥有5只以上,但其产品线最多只能略微重叠;
B较少投资于那些介于上述股票和高风险的年轻成长型公司之间的股票;
C最后才可以考虑风险较高的年轻的成长股。
我想以上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是机构投资者在确认某只股票有无投资价值的时候,所需要做的必备功课吧。
㈡ 601939(建设银行)这支股票怎么样
严重低估,后市看好。
周四大盘再度大跌,的确,市场比我们想像中还差,作为从业多年的笔者,经历过中国股市几乎所有的动荡,见过熊的、却真的没见过这么熊的。上期报告我们预期在宏观数据相对理想、下档面临2100点、2000点两大整数关口的支撑,至少会短线横一下,给市场投资者一个喘息思考的时间,很可惜,我们又错了,我们不禁要问:中国股市到底怎么了?在跌幅超过65%、下档面临两大整数关口支撑的情况下,连横都横不住!这样的市场显然已经失去了理性分析的意义。
我们对周四想重点谈一下蓝筹指标股,大家可以看一下两市的跌幅榜,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被誉为市场中坚力量的蓝筹指标股纷纷闪亮登场,海螺水泥跌停,股价与H股相比贴水幅度高达30%,真是匪夷所思!再看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股,均争相往跌停板上冲,还有中国远洋、广船国际等也榜上有名。还有不露声色的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虽然跌幅在3.34%和4.29%,但两个最大的权重股对指数的贡献可想而知!
面对上述市况,我们无言以对!要知道这是已经打了股价两三折以后的再度暴跌,中石油从48元到现在的10元,中国平安从149元到现在的39元,我们还能讲什么价值!我们只能说在中国股市,博弈才是最本质的东西,蓝筹指标股已经仅仅具有交易价值了,可能已经沦为砸盘的工具,这对市场的长远伤害是极其巨大的。我们曾经说过由于股改彻底失败,政策面又不肯纠错,这使得市场出现严重倒退,这样的判断正在逐步实现,尽管笔者并不想看到这一幕。
很多蓝筹指标股都在今天破位了,照这种跌法,2000点根本没任何招架之力,1800点能否守住还是个未知数?究竟是谁利用指标股来砸盘的呢?有人判断是境外力量,有人说是大小非,有人说是基金保险等国内机构,我们认为探讨这些都没有用,关键是找导致这种局面的成因,根本就在于政策面的软弱!连救市都不敢提、明知股改政策需要调整却不作为,这让国内投资者怎会有信心?怎能不让砸盘者胆大妄为!
其实我们注意到,很多蓝筹指标股根本没有小非,持仓大的只有基金,判断有境外力量砸盘根本说不过去,如果判断没错的话,应该是自己人杀自己人,意图上看最可能的是恐慌绝望的表现,并非为了打压建仓,按现在的市况,蓝筹指标股上建仓并不困难。如果把我们国内主流机构想的高明一些的话,那就是逼政策,逼政策纠错,是否能得逞现在还是个未知数,但面对这样的市况,我们的管理层不应该做点什么吗?
现在中国股市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股灾,市场本身的规律和功能已经遭到严重破坏,想扭转这个局面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必须所有市场参与者共同努力才行,政策面应及时纠正股改政策,启动紧急救市方案,才有可能化险为夷,否则,只有看着市场自由落体吧,等着大小非都不想抛了才能找到真正的大底,这个底是残酷的!因为它意味着中国股市再度推到重来。
经过周三短暂的震荡后,周四两市大盘继续低开低走,银行股联手做空市场,全天呈单边下挫态势,并不断刷新本轮调整新低,2100点大关被轻松击穿。短线来看,银行股持续调整之后再现急挫行情对股指拖累较大,目前市场人气极度低迷,后市仍有继续调整压力,没有外力作用大盘弱势格局难改。
市场低开低走,银行股成为跌破2100点的领跌品种。银行股指数跌幅逾5%,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等跌幅较大,中国石油继续刷新历史新低,随着权重股有护盘工具变为砸盘品种,个股纷纷加入到下跌行列中去。随着权重股跌势的愈演愈烈,加剧了市场个股股价结构性调整步伐。操作上,由于目前市场仍处于加速的震荡寻底过程中运行,投资者抢反弹稍有不慎便套牢其中,投资者应把控制风险放在首位,待市场真正止跌回稳再介入也不迟,同时切忌在盘中反弹一味追涨。
今年以来市场呈崩盘式下跌走势大大出乎市场的意料,进入八月份市场跌跌不休,股指越走越弱,盘中始终难有像样的反弹出现,应了那句老话,弱势不言底,本轮跌势非常恐怖,目前股指累计跌幅已66%,股指已快接近10年均线区域,已达到投资者10年的投资成本线,有部分个股已屡创历史新低,大多数股票被打了三折,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广大散户都伤痕累累,市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有如此巨大的跌幅这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是很罕见,除了制度上的原因,大小非成为市场下跌的罪魁祸首,而以银行股为首的权重股则充当了市场的领跌品种,投资者信心严重缺失,市场在投资人气无气大伤后,要想恢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市场调整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证监会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允许大股东一年内自由增持上市公司2%股份的政策出台后,多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宣布已经在二次市场上增持股票,在本周市场迭创新低的过程中,又有一些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或高管在增持自家股票,这在弱势中的作用是很明显,一方面显示上市公司大股东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更重要的是,在目前大小非猛于虎也的市场中,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的心理压力。当年因股改掀起的牛市最终也因大小非减持问题而面临被推倒重来,投资者处于崩溃的边缘,希望能引起管理层的密切关注,目前市场处于最难熬的时候。
技术上分析,2100点经过短暂的震荡争夺后,周三盘中很快被轻松击穿,股指回归2000时代,目前10年均线在2040点区域,后市仍有继续调整压力。现在来预测底部在何处已无任何意义,尽管股指已严重超跌,但因为左右市场运行格局的系统风险仍在不断释放当中,而管理层也迟迟难有实质性的重磅利好组合拳来救股指于危难之中,新低之后还有新低,导致市场人气异常低迷,市场最终能否走强还要看管理层的决策
㈢ 股票证券分析!
1 先从基本面分析,为什么会走这样的趋势,有哪些消息导致出现的这种情况。
2 从技术面上分析,各个指标均线之类的,能分析出一堆来。
3 人的心理面的分析。
也就知道这些了,自己发挥吧 呵呵 加油~
㈣ N建行这个股票未来趋势怎么样
中国建设银行今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这意味着工行、中行和建行这三家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在A股“会师”。从今年8月23日建行股东大会批准发A股,到今日的挂牌上市,建行以闪电般的速度实现“海归”。渤海证券分析师田辉说:“建行回归后,可以说中国银行业中最有代表性、最优质的资产都上市了,A股的银行股基本上可以代表国内整个银行业估值水平。” 业界对建行今后盈利能力预期良好。对此,建行董事长郭树清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建行今后将有更多利润来源于综合化经营收益。目前,建行正在研究建立金融控股集团的可行模式,在现有业务领域的基础上,组建金融租赁、保险公司、年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及资产管理公司等。 多家券商对建行上市后的市场价作了预测。建行的估值区间为每股8元-9.6元之间,建议适当关注。
㈤ 求一份股票分析的作业,分析方面如下,
某公司上市,报表中显示公司在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核心技术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国家大力扶持重点项目,业绩非常优秀。基金经理、机构投资者、大户、中户、散户、人们纷纷对该公司进行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分析政策支持分析公司财务分析资产分析技术人员对K线,均线,MACD各种指标分析后一致看好该公司踊跃买入该股票,于此同时公司股东把手中股票纷纷卖出,之后由于行业市场激烈竞争利润消减原材料上涨外贸出口降低消费减少媒体爆料产品对人体有害物质工厂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等等原因股价大跌跌跌不休。投资者看着报表指标欲哭无泪某些人跳楼某些人退出股市某些人继续等待股价回暖。此时公司老总正在阳光沙滩度假放松心情,高官驾着新买的跑车去接女友,保荐人继续为下一个上市公司做工作,管理层大力宣传价值投资,组织团队海外路演忙碌着。又一批投资者分析师开始投入到对某股的报表指标分析研究中!
㈥ 运用投资学证券分析基本原理,谈谈股票基本面分析涉及的主要方面有哪些
证券基本面分析,一般涉及到三个方面,宏观的国家政策分析,中观的行业分析,以及微观的公司分析,通过这三个方面来判断整体趋势,给出一个大概的预计,这样再投资的时候才能有依据!
㈦ 建设银行的基本面分析,提出投资建议
建设银行(601939)2010年1季度业绩好于市场预期
净利润同比增长34%至352亿元人民币,或每股盈利0.15元,符合我们的预期,但是高于市场平均预测约5%。
亮点:
•手续费收入同比强劲增长42%。
•不良贷款余额季度环比下降5%。
•净息差持平,变动趋势好于其他大银行。
不足:
•资本充足率下降26bps至11.44%, 低于对大银行监管要求的11.5%。
估值与建议:
考虑融资摊薄后,建行A股2010年市盈率9.7倍,2010年市净率1.82倍,股息收益率4.6%。鉴于摊薄后EPS10-11年复合增长仍能接近20%,净资产回报率仍能保持在20%左右,我们目前估值在6-12个月的期限来看较为吸引,维持“审慎推荐”评级。
㈧ 招商证券如何操作建行配股
招行若进行配股,在其配股前必定会有一个相关配股的股权登记日,在那一个股权登记日收盘时持有600036这股票就能参与相关的配股(注:由于这次的配股只是按比例配售,非600036的股东不能参与)。若你持有4300股600036的股票,到那时候最多能认购1075股600036的配售股票。
不少股民听到配股,以为是送给自己股票,很是开心。但其实配股说白了就是保险公司换种方式圈钱,这究竟对不对呢?让我给你们说下去~
开始分析内容前,我来给大家先分享一下机构今日的牛股名单,正好还没被删去,立刻收藏起来:【绝密】机构推荐的牛股名单泄露,限时速领!!!
一、配股是什么意思?
配股是上市公司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向原来的股东发行新的股票,从而筹集金钱的操作。也可以这么说,公司的钱有些不够,想要把自己人的钱凑在一起。原股东有权决定是否行使认购权。
例如,10股配3股,这个的具体意思就是每10股有权依照配股价申购3股该股票。
二、股票配股是好事还是坏事?
配股究竟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呢?这就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
通常来讲,配股价格低于市价,因为配股的价格会作一定的折价处理来进行确定。因为新增加了股票数,则需要去除权,所以说,股价会依照一定比例产生下降。
对那些没有参加配股的股东来说,股价降低会导致他们出现损失。
参与配股的股东认为,虽然股票的单价下跌了,可好在股票的数量在日益增多。
另外,配股除权之后,尤其是在牛市填权的情况有可能出现的,也就是股票恢复到原价甚至高于原价,这种的情况下还有是有可能获得一定的收益。
举个例子来讲,某只股票前一天的收盘价为10元,配股比例为10∶2,配股价为8元,那么除权价为(10×10+8×2)/(10+2)=14元。在除权后的第二日,如果是股价上涨了,而且涨到16元的话,可是参与配股的股东在市场的差价(16-14=2)元这方面是可以获得的。单凭这一点上看,是比较好的。
那么对于股票分红配股以及股东大会举办的各项重要信息,如何记录呢?拥有这个投资日历,能让你轻松快捷的掌握股市信息:A股投资日历,助你掌握最新行情
三、 遇到要配股,要怎么操作?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配股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好还是坏?我们并不能一概下论,所以最主要的,需要关注公司怎么去利用配股的钱。
因为有时候配股会被认为企业经验不善或倒闭的前兆,并且还可能会遇到更大的投资风险,所以一旦遇到配股,最好先看清楚这个股票是好是坏,这公司的发展态势是怎么走的。
对这个股票未来发展趋势不了解的小伙伴,快来点击这,专业的金融分析师会帮你精准分析你持有股票的好坏!【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到底好不好?
应答时间:2021-09-0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㈨ 学习证券投资分析对股票分析的帮助吗为什么
投资分喜好 方法要择人 整体来看 不要看他人一家之言 东西不贵 去买本学学看 如果对你投资起到了相关作用 那么 这就是你自身的投资升值 如果说看了 基本上投资没什么起色 那么弃儿远之 再去学其他的投资分析 总会有适合你的投资方法
㈩ 如何解读证券公司对股票的评级
有一定比例的行业分析师的研究报告,在发出来之前,其实我们都能看到推荐的标的都在发出来前面一到两天都大幅上涨了!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这就是这个行业里面有它的利益链条,他在发布出来这些研究报告之前,已经把相关的内容提前给到他的核心客户了,但是普通的中小投资者对不起,你不是核心客户。
总之,分析报告什么时候可以用了?就是个股技术上从底部起来,然后涨幅还不大的时候,从基本面上,个股后面的企业它的一个成长预期比较确定的时候,而且他的数据可以验证他的一个成长逻辑的时候,这种分析报告才是有参考意义的,才是真实给投资者服务的一个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