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情解析 » 中国人寿股票的pestel分析

中国人寿股票的pestel分析

发布时间: 2022-07-01 00:38:00

㈠ 求股票大神给简单分析一下中国人寿601628的周k线和日k线的情况,是个作业。

周,方向不明
日,以行成双低,但今伟盘拉生,明天有可能下跌。

㈡ 中国人寿这只股票怎么样大家来聊聊吧!

3只保险股其实都很牛 持有哪只其实都差不多。这从他们的走势来看就知道了。所以对于中国人寿 中国平安 中国太保 你可以随便选。都不错D.长期投资没问题,可以分批建仓了

㈢ 用k线图分析中国人寿1月5日股票

㈣ 中国人寿股票为什么会跌

业绩下滑显然不是保费收入下降的原因。中国人寿的保费收入在17年是5123亿元,18年增长至5326亿元,虽然增长不多,但好歹是涨的。根据中国人寿自己的解释,业绩下滑这么多是因为18年股市不好投资失利,净利润就只有去年的三到五成了?!小组的第一反应是,中国人寿的小伙伴们,年终奖是不是也只有去年的三到五成?

对于中国人寿这样动辄千亿的投资规模而言,在权益市场通常配的都是些大蓝筹和基金,靠选股、赚个股的超额收益是不存在的,只能跟着市场走。17年市场大蓝筹涨势喜人,重仓的保险机构自然也跟着赚得盆满钵满;18年大盘不好看,保险也嗷嗷亏钱。保险机构收了一大把保费,总归要做点权益投资,和市场行情共生共荣本身是正常的。所以以前一直把保险股当作强周期股看待。

问题在于,中国人寿的权益投资亏得也太多了吧!况且2017年监管还很有先见地调低了险资投资股市的比例,上限从40%重新下调至30%,股票持仓最多从4成变成3成,等于变相帮你减仓了。
中国人寿这把估计是卡着红线,满仓干了。

小组特地去翻了一下中国人寿的三季报,净利润还有198.69亿,才比去年同期下降25.9%。这才一个季度过去,净利润下降幅度就变成了50%-70%了。根据17年的净利润倒算,中国人寿四季度净亏损高达32.42亿-101.93亿!这拍的到底是恐怖片还是纪实片啊!

㈤ 中国人寿h股,与即将上市的国寿a股,以及在美国上市的国寿的股价的关系

A股定价机构分岐大
据广州一家基金公司人士描述说,国寿负责人昨天与其见面时谈论了对行业和公司的看法。“对于这样一个稀缺型种类,基金公司显然很有兴趣,但最终的定价区间还需要商定后给出。”而另一家上海的基金公司表示考虑到H股近日走势则给出了25元的价格。

而证券公司的分析师们对国寿A股定价预测也随着H股的波动而涨高。“最初国寿H股在15港元时,我们预计A股价格在12-15元之间。但现在我们不得不说价格可能在20元以上,甚至有些人给出更高的价格。”

一位证券分析师表示,尽管对保险股的评估在于保险企业的内涵价值,需要考虑国寿在未来的投资回报率和退保率等多方面复杂因素,但基于A股与H股的联动,目前国寿在H股的市场变动已经成为国内投资者的风向标。

不过,上述分析师也指出,就像前不久的国内网络第一股,网盛起初给出的价格高达24元,但最终被投资机构“打回”至14元的发行价。“最终价格还是需要询价对象依据主承销商给出的价值评估报告,以及股票发行商之间的博弈。相信国寿在A股市场能够走出独立的行情。”

5交易日大涨25.8%

事实上,中国人寿2003年在港上市初股价仅为4.55港元,随后股价开始逐渐攀升。而在国寿启动A股上市进程后,股价上涨呈现明显加速态势。国寿H股昨日再次大涨8.16%,升至23.85港元。盘中最高升至24.1港元,创下历史新高。国寿股价从13日收盘价18.96港元到昨日收盘的23.85港元,五个交易日累计涨幅高达25.8%.“国寿A股上市后起码可以维持相当一段时间股价稳定上涨,我的朋友们本来大多持币待购,不过考虑到这些天国寿H股的疯涨不得不让我稍稍迟疑,是否需要这个时候购买。”一位国寿人士告诉记者,但国寿可能也会考虑按过去一两个月的港股平均股价来做参照。

据悉,国寿派往广州的路演团队将于今天赶赴深圳推介,随后再与上海团队在北京汇合,定价区间将在本周五晚间对外公布。

㈥ 请问中国人寿2010年9月到2010年12月股票基本分析.国内外政治经济分析.金融市场发展分析股票政策分析

近两周内缺乏资金关照;从一天盘面来看,盘中抛压仍大。最近几天股价短线正在下跌,不宜抢反弹;该股近期的主力成本为28.35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未来难有表现;本周多空分水岭28.39元,股价如运行之下,需警惕;股价仍处于熊途;

㈦ 四大会计事务所的pest分析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s),E是经济(economic),S是社会(society),T是技术(technology)。在分析一个企业集团所处的背景的时候,通常是通过这四个因素来进行分析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状况。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指世界上著名的四个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PwC)、德勤(DTT)、毕马威(KPMG)、安永(EY)。
普华永道基本情况:
原来的普华国际会计公司(Price Waterhouse)和永道国际会计公司(Coopers & Lybrand)于1998年7月1日合并而成,2008财年的收入为281亿美元,比2007财年增长14.0%。现全球共有员工155000人。普华永道总部位于英国伦敦。中国大陆,香港地区和新加坡总共有460多名合伙人和12000多名员工。德勤德勤基本情况:
德勤全球2010年的收入为266亿美元,超越普华永道成为全球最大会计师行,在中国拥有员工8000多人。德勤总部位于美国纽约。
早在1917年,德勤已认识到中国的商机。在上海成立办事处,成为首家在这个动感及繁荣的大城市开设分支机构的外国会计师事务所。
自1972年,德勤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拥有了办事机构,这是几次成功并购的结果。在1989年,Deloitte Haskins & Sells International 和在1975年与日本的审计公司 Tohmatsu Awoki & Sanwa 联合的Touche Ross International 合并,形成了Deloitte Touche Tohmatsu, 即德勤全球。Spicer & Oppenheim 于1991年加入了我们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和英国的国际网络。1997年,德勤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最大的华人会计师事务所 - 关黄陈方会计师事务所 - 合并。
毕马威基本情况
毕马威(KPMG)是一家网络遍布全球的专业服务机构,专门提供审计、税务和咨询等服务。毕马威在全球150个国家拥有138,000名员工。毕马威国际合作组织 (“毕马威国际”) 瑞士实体由各地独立成员组成,但各成员在法律上均属分立和不同的个体。现毕马威中国在北京、上海、沈阳、南京、杭州、福州、厦门、青岛、广州、深圳、成都、重庆、天津、佛山、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共设有十六家机构 (包括毕马威企业咨询 (中国) 有限公司) ,专业人员约9,000名。2012财年毕马威国际会计公司年收入为23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4%,创下历史新高。在全球共有专业人员138,000多人,在中国有员工9,000多名。毕马威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
安永基本情况
2008财年安永国际会计公司年收入为245亿美元,比2007财年增长16.2%,全球共有专业人员135000人。安永总部位于英国伦敦。
主要国际客户
英特尔、可口可乐、沃尔玛、英国石油、时代华纳、美洲银行、麦当劳、中国银行、中国人寿等。
中国业务
1992年7月,安永国际会计公司与北京的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在北京合作开办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
安永则倡导“以人为本”,尽量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同事关系,提供成长性的培训计划。
安永早于1973年在香港设立办事处,1981年成为最早获中国政府批准在北京设立办事处的国际专业服务公司。1992年,安永在北京成立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目前,安永在中国拥有超过6500名专业人员,北京、香港、上海、广州、深圳、大连、武汉、成都、苏州、沈阳及澳门均设有分所。

㈧ PESTEL 分析法是什么

PESTEL分析模型又称大环境分析,是分析宏观环境的有效工具,不仅能够分析外部环境,而且能够识别一切对组织有冲击作用的力量。它是调查组织外部影响因素的方法,其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因素,可以分为6大因素:

(1)政治因素(Political):是指对组织经营活动具有实际与潜在影响的政治力量和有关的政策、法律及法规等因素。

(2)经济因素(Economic):是指组织外部的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等。

(3)社会因素(Social):是指组织所在社会中成员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教育水平以及风俗习惯等因素。

(4)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技术要素不仅仅包括那些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还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

(5)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6)法律因素(Legal):组织外部的法律、法规、司法状况和公民法律意识所组成的综合系统。

PESTEL是在PEST分析基础上加上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和法律因素(Legal)形成的。在分析一个企业集团所处的背景的时候,通常是通过这六个因素来进行分析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状况。

咨询工具
安索夫矩阵
案例面试分
析工具/框架
ADL矩阵
安迪·格鲁夫的
六力分析模型
波士顿矩阵
标杆分析法
波特五力分析
模型
波特价值链
分析模型
波士顿经验曲线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
贝恩利润池
分析工具
波特竞争战略
轮盘模型
波特行业竞争结构
分析模型
波特的行业组织
模型
变革五因素
BCG三四规则矩阵
产品/市场演变
矩阵
差距分析
策略资讯系统
策略方格模型
CSP模型
创新动力模型
定量战略计划矩阵
大战略矩阵
多点竞争战略
杜邦分析法
定向政策矩阵
德鲁克七种
革新来源
二元核心模式
服务金三角
福克纳和鲍曼的
顾客矩阵
福克纳和鲍曼的
生产者矩阵
FRICT筹资分析法
GE矩阵
盖洛普路径
公司层战略框架
高级SWOT分析法
股东价值分析
供应和需求模型
关键成功因素
分析法
岗位价值评估
规划企业愿景的
方法论框架
核心竞争力分析
模型
华信惠悦人力
资本指数
核心竞争力识别
工具
环境不确定性分析
行业内的战略群体
分析矩阵
横向价值链分析
行业内战略集团
分析
IT附加价值矩阵
竞争态势矩阵
基本竞争战略
竞争战略三角模型
竞争对手分析论纲
价值网模型
绩效棱柱模型
价格敏感性测试法
竞争对手的成本分析
竞争优势因果关系
模式
竞争对手分析工具
价值链分析方法
脚本法
竞争资源四层次模型
价值链信息化管理
KJ法
卡片式智力激励法
KT决策法
扩张方法矩阵
利益相关者分析
雷达图分析法
卢因的力场分析法
六顶思考帽
利润库分析法
流程分析模型
麦肯锡7S模型
麦肯锡七步分析法
麦肯锡三层面理论
麦肯锡逻辑树分析法
麦肯锡七步成诗法
麦肯锡客户盈利性
矩阵
麦肯锡5Cs模型
内部外部矩阵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诺兰的阶段模型
牛皮纸法
内部价值链分析
NMN矩阵分析模型
PEST分析模型
PAEI管理角色模型
PIMS分析
佩罗的技术分类
PESTEL分析模型
企业素质与活力分析
QFD法
企业价值关联分析
模型
企业竞争力九力分析
模型
企业战略五要素分析法
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
人力资源经济分析
RATER指数
RFM模型
瑞定的学习模型
GREP模型
人才模型
ROS/RMS矩阵
3C战略三角模型
SWOT分析模型
四链模型
SERVQUAL模型
SIPOC模型
SCOR模型
三维商业定义
虚拟价值链
SFO模型
SCP分析模型
汤姆森和斯特克兰
方法
V矩阵
陀螺模型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威胁分析矩阵
新7S原则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
新波士顿矩阵
系统分析方法
系统逻辑分析方法
实体价值链
信息价值链模型
战略实施模型
战略钟模型
战略地位与行动
评价矩阵
战略地图
组织成长阶段模型
战略选择矩阵
专利分析法
管理要素分析模型
战略群模型
综合战略理论
纵向价值链分析
重要性-迫切性模型
知识链模型
知识价值链模型
知识供应链模型
组织结构模型

[编辑]

[编辑]PESTEL的因素
[编辑]对企业战略有影响的政治因素
政府的管制和管制解除
政府采购规模和政策
特种关税
专利数量
中美关系
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变化
特殊的地方及行业规定
世界原油、货币及劳动力市场
进出口限制
他国的政治条件
政府的预算规模
[编辑]对企业战略有影响的经济因素
经济转型
可支配的收入水平
利率规模经济
消费模式
政府预算赤字
劳动生产率水平
股票市场趋势
进出口因素
地区间的收入和销售消费习惯差别
劳动力及资本输出
财政政策
欧共体政策
居民的消费趋向
通货膨胀率
货币市场利率
汇率
国民生产总值变化趋势
[编辑]社会文化的因素
企业或行业的特殊利益集团
国家和企业市场人口的变化
生活方式
公众道德观念
对环境污染的态度
社会责任
收入差距
人均收入
价值观、审美观
对售后服务的态度
地区性趣味和偏好评价
[编辑]技术的因素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使用了哪些技术
这些技术对企业的重要程度如何
外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包含哪些技术
上述的外部技术中哪些是至关重要的?为什么?
企业是否可以持续的利用这些外部技术
这些技术最近的发展动向如何?哪些企业掌握最新的技术动态?
这些技术在未来会发生哪些变化?
企业对以往的关键技术曾进行过哪些投资?
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对手相比如何?
企业及其竞争对手在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工艺革新和生产等方面进行了哪些投资
外界对各公司的技术水平的主观排序
企业的产品成本和增值结构是什么?
企业的现有技术有哪些能应用?利用程度如何?
企业需要实现目前的经营目标需要拥有哪些技术资源?
公司的技术对企业竞争地位的影响如何?是否影响企业的经营战略?
[编辑]环境的因素
企业概况(数量,规模,结构,分布)
该行业与相关行业发展趋势(起步,摸索,落后)
对相关行业影响
对其他行业影响
对非产业环境影响(自然环境,道德标准)
媒体关注程度
可持续发展空间(气候,能源,资源,循环)
全球相关行业发展(模式。趋势,影响)
[编辑]法律的因素
世界性公约,条款
基本法(宪法,民法)
劳动保护法
公司法和合同法
行业竞争法
环境保护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行业公约
[编辑]PESTEL分析经典案例
按照PESTEL的框架模型,围绕啤酒酿制行业,对以下六大宏观因素逐一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影响该行业的结构性驱动因素以及这些宏观因素之间所存在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根本性联系。

(一) 政治因素

从政治因素来分析,目前及未来若干年内,中国及世界的政治形势基本趋于稳定的政治局面,“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中国围绕着这一时代主题,大力发展同其他国家的贸易伙伴关系,随着WTO世贸组织的加入,中国的关税壁垒逐一取消,国外的产品随即进入中国,这样据不完全 统计,有近40个外国品牌的啤酒在国内生产,产量占到全国的4.3%,这样原来国家对啤酒行业的保护和鼓励政策,如今已荡然无存,随之而来的是面临着国外 品牌的啤酒的挑战,从而,对我国啤酒行业造成一定冲击;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有利因素,进口关税的降低,使得啤酒行业可以扩大啤酒原料及先进设备的选择余 地,例如进口的大麦通常质量好,工艺容易控制,从而降低了生产的成本,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装备,有利于提高啤酒的酿制水平,此外,也有利于我国的啤酒产品 走向和进入国际市场。

(二) 经济因素

经济周期是一个反应经济由繁荣-缓慢(衰落)-低潮-恢复(高涨)的往复变化的过程。 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正处于第三个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于中国2001~2020年的经济增长率进行预测的结果表明, 2001~2010年,中国的GDP增长率达到7.9%,因此,可以预测中国在未来若干年内继续有稳定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大环境的良好发展态 势,预示了啤酒行业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自20世纪90年代初,受国有企业经营不景气的影响,国有企业出现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问题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但从每年啤酒销量逐 年递增的态势来看,失业并没能影响到啤酒行业的发展,相反,啤酒因其作为廉价的消费品,从而成为人们愁烦时发泄的工具,快乐时的兴奋剂,交际场合及倾诉衷 肠时的有效媒介。因而,因其啤酒兼容并包(快乐与忧愁的分享及保健的功效)的独特功效,决定了消费群体受经济影响的状况不是十分明显,可见,对大众消费群 体的啤酒兴趣的建立和培养并加以正确引导、宣传是至关重要且极具有恒久魅力的。

(三) 社会文化因素

(1) 生活方式的变化

啤酒最早出现于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地区,其制作方法由埃及经北非、伊比利亚半岛、法国传入德国,在德国南部,啤酒制造业空前发展,并由德国 的啤酒技术人员将啤酒工艺传播到全世界。改革开放后,受欧洲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的饮食文化开始向西方靠拢,啤酒随之进入了中国,人们对啤酒经历了从不了 解→试着尝试→如今的餐饮娱乐时的不可或缺,可见啤酒文化的深厚魅力。随着人们对啤酒功效的深入探索,得知啤酒非但含有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并且还含有丰 富的维生素B2、烟酸和矿物质,故而得名“液体面包”。此外,啤酒在校园内广泛得到兴起,已成为校园交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啤酒的适龄消费人群逐 渐在向前延伸,现已扩大为18至60岁的人群,可见,啤酒行业其强大的消费群体。

(2) 人口增长进程及分布的影响

首先,从我国人口的增长进程及趋势来看,自70年代初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以来,中国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均已显著下降, 但历史积淀下的巨大的人口规模所决定的人口增量仍相当可观,据相关资料显示,2000年,中国18~60岁人口规模已达8.16亿,是1964年的 2.15倍,在未来的近30年内,这一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都将保持在60%以上。介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持续保持的势头,从啤 酒的适龄消费群体来看,其前景仍是十分乐观的。

其次,纵观全球人口出生率、生育率的变动过程,总体趋势都是由高到低。发达国家出生率、生育率的下降早在工业革命时期即已开始,到上世纪末人口生育率已降 至更替水平以下,甚至出现了人口负增长,因而,未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重点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2000年,世界人口的80.66%分布于发展中地区, (如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等国家),205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87.33%,人口负担加重,因而,从未来世界人口分布趋势以及啤酒的廉价、保健及时尚的特 点来看,这一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向发展中国家挺进。

(四) 科技因素

从科技因素方面分析,“改变人类命运最戏剧化的因素之一是技术”,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没有技术和产品创新,就没有企业的成长与进步,就没有企业的未 来。“燕京”之所以敢在市场上向世界啤酒大鳄叫板,正因为他们有技术、产品创新做依托,可见,啤酒行业同科技的关系绝不逊色于IT业同科技的关系,然而, 从我国的啤酒厂的整体现状看来看,仍是水平较低、规模较小、物耗较高、效益较低,每生产1吨啤酒用水量在8~40立方米,相应的排水量为7~35立方米之 间,而发达国家的吨啤酒用水量仅为5~10立方米,说明我国啤酒厂与国外发达国家啤酒厂的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因此,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技术进步、节约 有限资源、强化环保是啤酒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五) 环保因素

从自然因素方面分析,绝大多数的工业生产活动不可避免地要破坏自然环境的质量,而如今从联合国到世界各国政府都对环境的污染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制定了相 关的法律予以制止,这既是保护地球环境的客观需要,同时又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大势所趋,对啤酒酿制行业来说,其与环境的因素是极为相关,不容忽视 的。目前,考核啤酒工业废水水质采用的国家排放标准是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并未对啤酒工业单独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随着污染控制 和治理力度的加强,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针对啤酒行业废水排放量大、有机污染浓度高、对环境污染严重、排放因子相对较少的特点,联合发布了 符合啤酒工业废水排污特点的行业性废水排放标准——《啤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已从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环保是世界性关注的时代主题,任何行业都必须做好有关环保的善后处理才是长久经营之道,啤酒行业更是如此,基于此,天湖公司在 2000年投资650万兴建了污水处理工程,有效地解决了污水排放的问题。

(六) 法律因素

从法律因素分析,法律对行业的规范和发展起到了保障、监督和限制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商业往来频繁,所处的市场环境日趋复杂,随之面临各种显在和潜在的法律问题,如果存在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问题不能够得以及时 察觉,就会“积患成疾”,一旦爆发,企业可能会因此遭受重大损失。据国家质检总局的说法,《食品安全法》今年底即将出台,这就要求行业应从发展高科技入 手,采用先进工艺与检测手段,去年的“啤酒甲醛事件”就反映出了啤酒行业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忽视,进而给国内整个啤酒行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总之,政治的稳定性及其所采取的政治主张及行为,将直接对整体的经济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正、负面影响,经济水平所处的不同阶段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速度又对其 所属的社会文化及生活方式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经济为科技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同时,技术革新又推动了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就要新 增刚涉足领域的相关立法以及完善和健全已知领域中相关法律法规,而环保是人类及世界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㈨ 求一篇对当前中国人寿这支股票的分析论文

实际上你直接去找券商对于中国人寿的分析报告就是对于它最合适的评价了,我找了申银万国2010年4月对于中国人寿的下调评级的报告给你,你自己看吧。
------------------------------------------------------------------
中国人寿09年新会计准则下实现净利润328.8亿元,对应每股收益1.16元,同比增长71.8%,每股净资产较08年底的6.15元增长21.3%至7.47元,基本符合预期。一年新业务价值177.13亿元,同比增长27.2%,基本符合我们28%的预期,略低于市场预期。09年内含价值2852亿元,较08年底增长18.8%。

会计准则变更对报表的影响符合预期。中国人寿2009年报是首份公布的按照新会计准则编制的报表,重点关注评估利率的变动,中国人寿重新厘定准备金评估利率假设,较前略有提高。会计估计变更减少2009年寿险责任准备金80.20亿元、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0.65亿元,增加税前利润80.85亿元,即从336亿元增加24%至417亿元。再以08年报表为例,净资产较调整前上升29%,EPS较调整前增加89%,内含价值报告仍按原标准编制。如我们预料,变更后的A股保险报表更接近此前H股报表数据。

产品结构改善,新业务价值增长27%,略低于市场预期。中国人寿受产品结构调整影响,09年保费增速下降,新准则下已赚保费2750亿元,较08年微增3.7%。结构调整效果显著,2009年首年期交保费占长险首年保费由08年的21.4%提升至25.4%,10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占首年期交保费由2008年同期的38.3%提升至49.7%。09年新业务价值177亿元,较08年增长27.2%,基本符合我们28%的预期,略低于市场预期,究其原因,主要是从08年下半年结构调整已经开始从而基数较高,拉低了全年增速。2010年中国人寿将持续结构调整,公司计划保费增长5%以上,从一季度情况看,公司个险新单保费增速略有放缓,预计10年NBV增速在15%左右。

总投资收益率5.78%,低于我们预期。09年实现总投资收益644亿元,总投资收益率为5.78%,略低与预期。中国人寿09年投资资产达11721亿元,较08年增长25%,债权型投资由08年的61.43%降低至49.68%,股权型投资由08年的8.01%提升至15.31%,分享了股市上涨收益,2009年可供出售资产浮盈达206亿。2010年的投资收益料难超越09年水平,预计总投资收益率5%左右。

采用内含价值分析的公司合理价值为31元,下调评级至“中性”。公司业务增长趋势和质量良好,目前股价对应2.7倍PEV和26倍新业务倍数,有所低估但幅度不大,股价上涨空间小于其他两家保险公司,下调评级至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