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神华的股票有长期持有的价值没有
1、了解标的。为什么拿不住股票,关键还是对股票了解程度不够,认识不够。试想:为什么拿了债券就不怕波动,因为确定性,自己知道跌了肯定会涨回来。提高能力圈,做到“三知道”,持股的情绪会大大稳定。为什么恐慌,就是对未知风险的不了解。怎样收集了解企业的信息?怎样从博弈的角度认识投资的确定性这是两个需解决的问题。买入要谨慎,至少对各种情况有考虑,有书面计划,有80%以上的胜算。选择一个好股票不容易,如果买入的时候花几个月的时间研究,再花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等候,那么发就不会因为涨跌个20%-30%而卖出。
2、不能急功近利。企业的成长至少要以年来计数,挖掘企业价值市场、发现重估价值要以三年为限。目标要大,通过投资改变生活,那20%-30%的利润怎能实现,只有通过长期持股才能实现:价值增长+估值回归+市场情绪的三击盈利。市场上90%以上的人都是小商贩心态,小商贩心态是不能耐心持股的大敌,所以必须放弃小商贩心态,唯有放弃这种心态,建立起买股就是要实现人生目标的心态,才能够买到好股票,才能够拿得住,才能最终成功。
3、提高抗波动能力。一是提高心理素质。波动是正常的,多接受下震荡,心理素质也就提高了。二是适当远离市场,较少交易次数,逐步不看记分牌。三是转移注意力。市场低潮时候运动、读书、听音乐。
『贰』 中原地产多少钱一股上市
短期国内不会有任何一家公司上市,等IPO重开的时候会有专家预估上市股价,到时候可以网上查找
『叁』 央行降准对什么利好银行降准对银行股影响有哪些
降准降息对于股市整体来说属于实质性利好,但是考虑到行业属性的不同,各个行业所受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再考虑时间跨度的影响,即使是一个行业从短期和长期来看,所受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一、房地产
市场普遍认为降息对于地产股来说属于利好。华泰证券(行情 研报)不久前表示,中国地产周期本来就没有结束,而近期通缩压力的出现会促使央行采取更多宽松措施,从而导致地产泡沫膨胀更快。华泰证券甚至认为,未来房价的最高点,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在投资机会方面,华泰证券表示当前坚定看好地产股票的表现,并按照优先顺序前后推荐信达地产(行情 研报),华侨城A,保利地产(行情 研报)、首开股份(行情 研报)、招商地产(行情 研报)、南京高科(行情 研报)、万科A、张江高科(行情 研报)。尤其提醒信达地产与华侨城的投资机会。
券商研报称,地产股后续股价上行的驱动因素将主要来自于政策层面的边际改善(货币政策宽松和调控政策淡化),整体看,房地产市场将呈现“量升价平”格局,政策收紧的压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应该不会出现。投资策略方面关注以下四大选股思路,1、龙头:保利地产、招商地产、万科A,华侨城A;2、国企改革:格力地产(行情 研报)、天健集团;3、转型之优质标的:中天城投(行情 研报)、华业地产(行情 研报);4、京津冀概念:华夏幸福(行情 研报)、荣盛发展(行情 研报)、廊坊发展(行情 研报)。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此次降息一二线楼市和三四线楼市受益程度或将有所不同。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一二线楼市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已经明显企稳升温,降息将放大市场向好趋势,接下来量价齐涨的可能性非常大。但三四线因为库存绝对值过高,即使信贷刺激,全面回暖的可能性也不大。
二、银行
国信证券指出,降息对银行经营的影响有两面性:一是扭转经济下滑预期,缓释系统性风险;二是息差下行,盈利空间收窄。从资金面看,降息将提升理财基金保险的吸引力,存款搬家继续深入。利率市场化方面,银行存款的“三角形”均衡利率区间将进一步清晰,存款成本冲击逐渐到位。综合分析,利好因素占主导,银行板块将重启估值修复行情。
华泰证券认为,银行股相对大盘仍安全边际充足(跑输30%),结合未来行业国企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综合金控平台等众多看点,值得布局。继续推荐宁波、北京和交行、兴业、光大、华夏等标的。
三、非银金融
华泰证券认为,非银板块作为降息降准的主要受益者,将迎来反弹。对于券商来说,降息降准双政策出击,超预期,继续释放流动性,市场担忧政策转向利空落空,市场预期回归。降息利于激活交易量和降低券商融资成本,利好经纪两融业务。券商处于向上发展周期中,性价比好。1)质优:资本市场是改革的核心地带,券商股属于蓝筹+成长;2)价低:按15年业绩测算,大券商PE 15倍。行业利好政策持续:IPO注册制、T+0、个股期权、资产证券化、资本账户开放、国企改革等,继续看好1)业绩顺畅:新大招、国信、东方;2)国企改革预期:光大,兴业。
对于保险股来说,降息降准利于提振市场士气,降息将扩大保险产品与理财产品的竞争力,保险投资受益,继续享受戴维斯双击。2015年个税递延、健康险税收优惠、投资渠道放开等利好将陆续出台。保险处于安全性高,弹性好周期,作为10倍杠杆的保险股,当前新业务价值倍数约15倍,估值将迎来修复阶段,继续推荐新华、平安,人寿、太保。
四、有色金属
国金证券(行情 研报)表示,降息有助于提升有色金属行业与公司的业绩及业绩前景。降息减轻有色金属行业债务与财务压力。有色金属行业是重资产行业的代表之一,资产负债率较高,降息将减少行业和公司的资金成本和利息支出,直接影响公司和行业的利润水平。此外,降息将提振有色需求及前景。降息将有效地刺激投资,提升房地产等市场需求,稳定、提振市场对经济前景的预期,从而提升对有色金属行业的需求。
大宗商品,尤其是有色金属,主要受两个因素驱动,一个是实体经济的需求端,另一个则是对于流动性的预期。对于大宗商品尤其是有色金属而言,存在波段脉冲机会。在PPI快速下滑阶段,有色金属很难趋势性走强,但降准预期的出现会使有色板块,尤其是背靠新兴产业的稀有金属的脉冲性机会增加,有色板块的波段投机频率会有所增加。
有色金属概念股:铜陵有色(行情 研报)、中国铝业(行情 研报)、江西铜业(行情 研报)、中金岭南(行情 研报)、锌业股份。
五、煤炭
广发证券(行情 研报)表示,2008年和2012年降息周期中,秦港5500卡动力煤、大同南郊弱粘煤和柳林4号焦煤累计分别下跌34%、22%和48%,以及23%、12%和9%。不过在降息周期结束后,煤价逐步回升或基本企稳,08年降息周期结束后的1年内以上三煤种累计分别上涨39%、3%和20%,而12年由于煤价已进入下行周期,降息周期后煤价继续回落,不过秦港5500大卡煤价基本企稳。而近期受库存高位,需求低迷影响,煤价仍较疲软,预计降准降息后,资金敏感的房地产、基建投资等有望回升,支撑煤炭行业需求。
中信建投认为,从历史来看,2012年两次降息未能改变煤炭股下跌趋势,2008年降息煤炭股已经基本触底;中国未来经济仍可能面临与2012年类似的情况,整体通胀水平未来仍处于较低位置,煤炭股有季节性反弹,趋势性机会还需等待。
『肆』 为什么地产股多在港股
地产股多在港股的原因是香港的房地产十分繁荣,上市限制较少,内地房地产公司上市有受限制因素。港股是比较开放的市场,兼容来自国际市场各方面的投资者。起先国内资本不是很充足的时候,更多的需要借助外资发展。
港股是指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香港的股票市场比国内的成熟、理性,对世界的行情反映灵敏。如果国内的股票有同时在国内和香港上市的,形成“A+H”模式,可以根据它在香港股市的情况来判断A股的走势。
『伍』 央行降息对股市股票有什么影响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央行降准降息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股民来说,央行降准降息对股市的影响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那么如果央行降息,对于股市来说,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央行降息,一般来说对股市属于重大利好消息,一方面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从而改善投资者对实体经济的预期,提高股市回报预期来说,属于重大利好。主要影响有以下几方面:
1、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支撑,从而改善投资者对实体经济的预期,提高对股市回报预期。当企业的贷款利息降低后,企业的成本降低后,利润上升,经济效益上升,从而可能导致股价上涨。
2、央行降息后,银行存款利息,理财收益都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都投资者就跟愿意将手中的钱从银行拿出来投资股市,资金流向股市,购买收入更高的股票可以促使股价上涨。
3、央行降息会促成银行定期存款活期化,然后进入消费,从而会释放资金流动性,流动性增加会促使资金增长,从而对股市形成直接利好。
4、降息后企业贷款成本下降,会刺激企业进行投资的冲动,大量的投资对人力,原材料等生产资料的需求会增大,从而促使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后又可以促进生活资料的消费,同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样有利于经济发展,从而促进股价上涨。
除了以上几种影响外,降息还会对股市造成许多其他影响,大家投资股市的时候,一定要了解股市信息,另外还需要关注国家政策,这些政策都可能是股市的导向,另外投资股市一定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且具备良好的心态,股市虽然收益高,但风险也大,所以大家投资需谨慎。
此回答由康波财经提供,康波财经专注于财经热点事件解读、财经知识科普,奉守专业、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财经内容,用生动多样的方式传递财经价值。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
『陆』 地产股万科A和中原地产,哪个好
有中原地产么?中粮地产还是什么?股票没有什么好不好,能赚钱就是好。从赚钱效应来看,后者地产好,该股总股本少,流通市值小,便于主力拉抬。从基本面情况看,万科A,是地产老大,基本面优,业绩平稳发展,且现在估值偏低,具有投资价值。长线投资选万科A,短线选后者。
『柒』 刚进中原地产,啥也不懂。谁知道成交一笔单子需要什么流程吗
股票交易操作是很简单的,买股票就挂买单,卖股票就挂卖单。要知道什么时候该买,什么时候该卖,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行。
『捌』 地产股汹涌上涨,预售金松绑传言是否过度解读
2021年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链普遍承压,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预售资金监管变得异常严格。在楼盘停工多点开花的大背景下,许多城市的预售金监管政策层层加码。
新春来临,房企预售金监管或许迎来松绑。2月10日晚间,市场消息称“全国性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已于近日制定出台,要求各地方根据工程造价合同等核定重点监管资金额度。此举意味着,去年下半年来趋紧的监管局面有望得到放松。受此消息刺激,11日上午,房地产开发、家居装修、建筑、地产中介代理等板块齐声上涨,多股涨停。
对于这一“利好消息”,多位房地产业内高管及一线投融资从业者对第一财经发表了谨慎观点。首先是地方和企业层面尚未接到正式通知或看到正式文件出台;其次,即便消息属实,房地产从业者普遍认为对行业利好有限。
“对信用已崩溃的那部分房企不会产生实质正面影响。”一名受访者表示。
此外有业内人士指出,按照工程造价总额为基数进行监管额度计算并不是新事物,此前很多地方政府已经按类似办法执行,因此未必能带来太多资金量释放。
A股8只地产股涨停
2月11日,房地产及其上下游产业链板块一扫阴霾,领跑股市。
截至中午12时,A股装修建材板块整体大涨3.3%,建筑板块整体涨2.8%,房地产开发板块涨1.2%。港股地产代理板块涨4.74%,楼宇建造板块整体涨3.4%,家居装修零售板块整体涨3.3%,地产发展商板块涨1.3%。
具体看上市企业,上午开盘后不久,A股的泰禾集团、荣安地产、南山控股、天保基建、金科股份、京投发展、嘉凯城、中国武夷8只股票涨停,新城控股涨6.3%,万科A涨2.3%,阳光城涨1.0%。港股内房股中,时代中国涨7.8%,富力地产涨7.3%,世茂集团涨6.6%,中国奥园涨6.4%。港股地产代理上市公司易居企业控股涨幅达5.4%。
为何一则关于商品房预售资金管理的消息,能让股市掀起这么大的波澜?这对房地产究竟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过去,商品房预售款监管的具体办法由各地地方政府制定,标准和实施细则都不统一。有城市要求预售款全额转入监管账户并监管40%-50%,也有城市仅监管5%。但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房企资金链紧张,多地出现房地产开发项目停工现象,因此很多城市赶紧给预售资金监管套上“紧箍咒”,严格限制房企取用预售资金。
有统计显示,去年下半年,超过40城收紧了预售资金监管,如上调监管额度占比、“将全部购房款纳入监管”、不再区分重点监管和一般监管、提高支付节点要求、拉长支取时间等。此外,在执行层面,监管部门对于企业盘活预售资金的方式、工程进度及质量等核查也更趋严格。
贝壳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潘浩称,多地通过收紧预售资金监管预防“交付风险”,有利于维护购房者权益,但部分城市出现了过度收紧的情况,这对于财务结构较为一般的房企而言,意味着在艰难时刻遭遇更大的流动性压力,使企业整体偿付和投资能力受到影响。
监管的层层加码,导致一种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很多房企账本上躺着几百亿,但实际可灵活动用资金只有几亿,甚至还不了两三亿的债务,最终出现实质性债务违约,从而引发违约的“雪球”越滚越大。
此前,已有不少房企反映,资金链压力大的主因就是遭遇了预售资金的强监管。“去年上半年累死累活降价促销卖掉一批房,但是最后能回到集团的资金还不到30%,这样房企想自救也很难。”一家20强房企内部人士曾对第一财经表示,该公司去年11月发生债务违约。
据了解,在资金监管上,各地标准不统一,有些地方卡得特别严。“有房企出险后,其他正常经营企业去取钱时,也被卡得很死,拿不出来资金就会比较麻烦。”一家头部房企的投资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
根据市场消息,新出台的全国性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办法,与旧版规定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明确对预售资金的规定进行了全国统一,要求由市县级城乡建设部门根据工程造价合同等核定,能确保项目竣工所需的资金额度,当账户内资金达到监管额度后,超出额度的资金可以由房企提取自由使用。
在虎年春节之前,就有消息称,全国性的预售资金解绑政策正在起草制定中,以缓解地产行业流动性压力。尽管当时只是一则传言,也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度。因为在房地产企业可依仗的资金中,卖房回款是确定性最高的类别,因此预售资金放松政策被寄予很大期待,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房地产行业情绪就会空前高涨。
“出险房企依然会被按住”
值得提及的是,截至目前,有关“全国性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办法”并无任何正式文件对外公开。市场消息流传后,第一财经采访了多家头部房企,但身处市场一线的地产公司还未接到正式文件或通知。
“文件是住建部牵头做的,但目前下面都还没有看到。”一家大型房企的区域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表示。
一家TOP20房企内部人士则告诉记者:“看到消息后,就咨询了我们总部所在地房协,房协也还没有看到相关文件。”
“还没有看到正式文件,传得风风雨雨,希望它是真的。”某TOP20房企CFO称。
大部分房企人士都认为,如果消息属实,确实是对行业的整体利好,但具体细则如何、何时推行、各地如何落地执行等,目前都没有底,因此一线从业者的态度基本是谨慎的。
一家头部房企投资部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家确实是希望银行对房企加大放款力度,但银行放下来的贷款(主要是开发贷和按揭贷)都进了监管账户,取不出来,如果不把监管账户规范起来,相当于上层的政策出来,到了尾端控制不了。
某TOP20房企的CFO则认为,政策如若属实,那么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过去在预售资金监管这块,有地方做得“过火”,甚至有出于私利将房企资金放到第三方账号并挪用的现象,新政策对于过往乱象有纠偏的作用。对于行业来说,应该回到正常范畴,该监管的就监管,不该监管的就放回给房企。
对于政策后续影响,该CFO认为,对于不同房企的影响要区分看待。信用好的房企,是收获了重大利好,本身这些企业的资金监管就相对比较松,跟出险房企是不同的。出险房企的监管账户资金,接下来依然会被“按得死死的”。政策并不是雪中送炭,也不是江湖救急,政策不会影响行业洗牌,只是让优质房企有空间和实力去收拾烂摊子。
“对出险房企来说,影响不大,因为现在很多项目是合作的,合作项目的资金之前都不敢分配,现在即使把钱盘回来,考虑到合作方的风险,一样不敢分配。”他表示。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称,从最近各地的预售政策变化看,基本都是有松绑有收紧,核心依然是针对信用高的企业相对放宽,针对资金链紧张的企业反而继续收紧,一方面可以释放市场整体资金流动性,另外一方面保证了购房者的基本权益被保障。
一家TOP20房企的一线融资业务负责人认为,后续影响仍要分城市来看,因为尽管全国统一出政策,但具体细则制定和执行仍然要靠地方,“我们的预售资金监管户余额确实是很大的,能释放多少现在真不知道。”
多方博弈
同时,在业内人士看来,即便预售金监管政策有所松动,未来在执行层面,也大概率会出现地方政府、房企、项目合作方的多方博弈。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去年以来房企暴雷、项目停工的情况,确实带来巨大压力,尤其是部分房企资金“十锅九盖”,为了保交楼,地方政府不得不对预售金监管层层加码。
“上面喊话容易,但责任还是落在地方,地方政府责任是很大的。所以新政策要落地也不是那么容易,贯彻政策不可能一刀切,肯定会差异化处置。”上述TOP20房企CFO预估,出于担责考虑,地方政府在执行政策时会严谨考虑地方具体情况。
某头部房企投资负责人也认为,现在谁都不敢保证公司不会出事,尤其民营房企,地方政府的态度依然相当谨慎。
而且实际上流传的“新规”并不是新事物,此前很多地方政府已经采取类似办法执行了。根据华西证券对50城此前预售资金监管政策的调研,按照工程造价总额为基数进行监管额度计算早已是一种主流方式,比如:大连要求重点监管资金额度按照工程预算清册总额的110%计算,宁波要求按照工程造价的130%计算。这与流传的新政中“市县级城乡建设部门根据工程造价合同等核定”的要求并没有太大区别,因此并不会带来太多资金量释放。
有业内人士指出,有些城市按照新政策来计算,不仅不会放松,还可能趋严。比如北京此前要求预售金重点监管额度不得低于5000元/平方米,如果北京的实际工程造价超过5000元/平方米,则重点监管额度反而上升。
亿翰智库认为,预售资金监管严厉有其合理性存在,主要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然而此前政策严厉程度似乎超出了预期,对于企业而言雪上加霜。因此,预售资金监管应该适度合理化,在市场和企业间找到平衡点。若消息为真,无疑将减轻企业资金负担,但即使是放松,大概率也是在保障房屋正常交付的基础上做适度的调整,不会有大范围的松动,适度调整之后的资金或优先用于支付拖欠供应商的欠款等,这种适度调整对企业本身的帮助或许并不大。
此外,亿翰智库表示对于杠杆特别高、信用已崩溃的民营房企,预售资金监管大概率不可能有所松动,松动之后无法保证企业能够顺利实现项目交付。因此放松的主要对象仍将是信用较高的、经营稳健型的企业。不同城市的基本面也有差异,若某一城市内烂尾项目普遍,大概率不会明显放松。
“即使出台全国性的预售资金监管新政,也不意味着放松预售资金监管。地方政府为了保障购房者权益会明确。整体上看,部分城市因前期过度收紧可能有所放宽,具体执行还会因城施策。”张大伟称。
『玖』 降息周期对保险股影响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降息对于股市各重大板块的影响如下:
一、房地产
市场普遍认为降息对于地产股来说属于利好。华泰证券不久前表示,中国地产周期本来就没有结束,而近期通缩压力的出现会促使央行采取更多宽松措施,从而导致地产泡沫膨胀更快。华泰证券甚至认为,未来房价的最高点,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在投资机会方面,华泰证券表示当前坚定看好地产股票的表现,并按照优先顺序前后推荐信达地产,华侨城A,保利地产、首开股份、招商地产、南京高科、万科A、张江高科。尤其提醒信达地产与华侨城的投资机会。
地产股后续股价上行的驱动因素将主要来自于政策层面的边际改善(货币政策宽松和调控政策淡化),整体看,房地产市场将呈现“量升价平”格局,政策收紧的压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应该不会出现。投资策略方面关注以下四大选股思路,1、龙头:保利地产、招商地产、万科A,华侨城A;2、国企改革:格力地产、天健集团;3、转型之优质标的:中天城投、华业地产;4、京津冀概念:华夏幸福、荣盛发展、廊坊发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此次降息一二线楼市和三四线楼市受益程度或将有所不同。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一二线楼市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已经明显企稳升温,降息将放大市场向好趋势,接下来量价齐涨的可能性非常大。但三四线因为库存绝对值过高,即使信贷刺激,全面回暖的可能性也不大。
二、银行
降息对银行经营的影响有两面性:一是扭转经济下滑预期,缓释系统性风险;二是息差下行,盈利空间收窄。从资金面看,降息将提升理财基金保险的吸引力,存款搬家继续深入。利率市场化方面,银行存款的“三角形”均衡利率区间将进一步清晰,存款成本冲击逐渐到位。综合分析,利好因素占主导,银行板块将重启估值修复行情。
银行股相对大盘仍安全边际充足(跑输30%),结合未来行业国企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综合金控平台等众多看点,值得布局。继续推荐宁波、北京和交行、兴业、光大、华夏等标的。
三、非银金融
非银板块作为降息降准的主要受益者,将迎来反弹。对于券商来说,降息降准双政策出击,超预期,继续释放流动性,市场担忧政策转向利空落空,市场预期回归。降息利于激活交易量和降低券商融资成本,利好经纪两融业务。券商处于向上发展周期中,性价比好。1)质优:资本市场是改革的核心地带,券商股属于蓝筹+成长;2)价低:按15年业绩测算,大券商PE15倍。行业利好政策持续:IPO注册制、T+0、个股期权、资产证券化、资本账户开放、国企改革等,继续看好1)业绩顺畅:新大招、国信、东方;2)国企改革预期:光大,兴业。
对于保险股来说,降息降准利于提振市场士气,降息将扩大保险产品与理财产品的竞争力,保险投资受益,继续享受戴维斯双击。2015年个税递延、健康险税收优惠、投资渠道放开等利好将陆续出台。保险处于安全性高,弹性好周期,作为10倍杠杆的保险股,当前新业务价值倍数约15倍,估值将迎来修复阶段,继续推荐新华、平安,人寿、太保。
四、有色金属
降息有助于提升有色金属行业与公司的业绩及业绩前景。降息减轻有色金属行业债务与财务压力。有色金属行业是重资产行业的代表之一,资产负债率较高,降息将减少行业和公司的资金成本和利息支出,直接影响公司和行业的利润水平。此外,降息将提振有色需求及前景。降息将有效地刺激投资,提升房地产等市场需求,稳定、提振市场对经济前景的预期,从而提升对有色金属行业的需求。
大宗商品,尤其是有色金属,主要受两个因素驱动,一个是实体经济的需求端,另一个则是对于流动性的预期。对于大宗商品尤其是有色金属而言,存在波段脉冲机会。在PPI快速下滑阶段,有色金属很难趋势性走强,但降准预期的出现会使有色板块,尤其是背靠新兴产业的稀有金属的脉冲性机会增加,有色板块的波段投机频率会有所增加。
有色金属概念股:铜陵有色、中国铝业、江西铜业、中金岭南、锌业股份。
五、煤炭
2008年和2012年降息周期中,秦港5500卡动力煤、大同南郊弱粘煤和柳林4号焦煤累计分别下跌34%、22%和48%,以及23%、12%和9%。不过在降息周期结束后,煤价逐步回升或基本企稳,08年降息周期结束后的1年内以上三煤种累计分别上涨39%、3%和20%,而12年由于煤价已进入下行周期,降息周期后煤价继续回落,不过秦港5500大卡煤价基本企稳。而近期受库存高位,需求低迷影响,煤价仍较疲软,预计降准降息后,资金敏感的房地产、基建投资等有望回升,支撑煤炭行业需求。
从历史来看,2012年两次降息未能改变煤炭股下跌趋势,2008年降息煤炭股已经基本触底;中国未来经济仍可能面临与2012年类似的情况,整体通胀水平未来仍处于较低位置,煤炭股有季节性反弹,趋势性机会还需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