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国是超级世界大国,为何他们的股市时而还会崩盘
价值君能找到的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历史,最远的只能看到50年前,至少在这50年里面,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都没有跌到过现在这么低。所以巴菲特说,他活了89年,都没见过这种场面(连续熔断)。正是因为,他活了89年,也没见过国债收益率跌到这么低。
逻辑2:“把子弹打光”的鲍威尔并没犯傻,他清醒得很
鲍威尔就是美联储主席,很多人以为他一下子把子弹都打光了,后面没美联储什么事了,他也可以退休了。
当然,事实上美联储远未到“把子弹打光”的时候,价值君的上一篇文章《关于国外疫情,95%的人还没看懂的两个事实》讲得很清楚,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往前翻一下。
另外,鲍威尔也没有犯傻。“美联储过早启动大水漫灌,反而会引发市场恐慌”,这个散户都能一眼看出来的逻辑,鲍威尔当然不会不知道。这个重要的抉择,如果不是蓄意引发市场恐慌,那么就是要避免一个更加严重的后果。
这次恐慌的一开始,市场就想到12年前的金融危机。所谓金融危机,首先遭殃的行业就是金融行业。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以雷曼银行的倒闭为标志。金融机构倒了一片之后,美国才反应过来,开启大规模QE,把金融行业救活。这一次迫不及待祭出QE,就是为了避免12年前的悲剧重演,要来一次“未雨绸缪”。
为什么QE放出来,美股还继续崩呢?
因为美股17倍PE依然是高估。美股的脆弱,超乎你想象。
美国在去年开始,就开展了一个叫REOP的操作。原理比较复杂,简单来说跟QE相似:美联储自己印钱买自家国债,维持着日渐脆弱的美国主权信用;同时大规模买入公司债,支持这些上市公司不断回购自家股票,营造股价上行的繁荣假象。
美国的上市公司总体业绩,早在4年前开始就停止增长了。为了股价还能继续上涨,上市公司不断回购自家股票。但这会使债务结构不断恶化,现在已经恶化到每年全部利润拿出来都还不起利息的地步。
稍为懂一点估值基础的小伙伴都知道,对于业绩不能增长,甚至要走下坡路的公司,再低的PE也不算便宜,因为随着业绩下行,PE会不断上台阶。加上债务随时爆雷,杀估值这事情是跑不掉的。
最近总能看到一些野生的分析师解读,说美股已经跌到低估,比A股便宜,所以国际资金更愿意去美股抄底,而不选择A股。
价值君很佩服他们看着K线图就能做估值的技术。
标普500现在是17倍PE,对应的是业绩开始走下坡路、债务雷随时连串炸开的上市公司。沪深300现在11倍PE,对应的是全球最快复工复产,很快就能回到增长轨道的上市公司。谁贵谁便宜?
所以鲍威尔快速释放QE,并不是妄想要把股市托起来,只是让股市跌慢点。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短期目的,就是要以快打快,收割全球资产。这一点也在上一篇《关于国外疫情,95%的人还没看懂的两个事实》已经讲过。
有小伙伴可能要问,为什么美国无底线印钱,美元都不贬值呢?
这正是美国这个金融第一大国的优势,其它任何国家都办不到。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还没像美股一样崩塌,全球资金在突如其来的恐慌面前,还是习惯性选择美元避险。所以鲍威尔才可以以快打快,在各国跟进量化宽松之前,拿着实质已经贬值的美元,打折收割各国资产。
更无耻的是,这些印出来的钱,甚至不需要通过金融市场,直接就分发到每一个美国人手上:
如果只在国内流通,这是没有意义的。生产没有增加,每人手上多出2000美元,只会把物价抬高。好比说每人手头上有2万美元,玉米1美元两条;现在每人派2000美元,玉米供应量没有增加,那么玉米就会涨价到1.1美元两条。群众的购买力还是不变的。
但是,他们可以去买国外的玉米,价格还是1美元两条。
② 为什么有人说对现在的股票市场技术分析无效
股市这个一般是谁资金量大听谁的,现在我国是政府控制着贷款、资金流向的大方向, 所以应该是看政策为王道
③ 股票技术分析有用吗
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是证券市场的两大利器,两者各有长短,各有适用的不同时期,但千万不能认为技术分析无用。虽然技术分析不能保证就能盈利,但是炒股不懂技术是万万不能的。
除了基本面和技术面以外,宏观面、消息面、政策面、心理面和国外股市的环境方面,对股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都会对股市或多或少有影响的,需要不断学习和分析的。不同层面的不同影响就决定了股市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也就是说,股市是上述各种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我们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手段、一切蛛丝马迹来跟踪它,来研究它,这才是应该持有的态度,而不是轻视它,蔑视它。
④ 为什么外国的股票操作书籍不特别适合我国A股圈钱市场
首先外国的股票市场监管比较严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在起主要作用,认为操纵被严格限制了。而国内的A股市场由于监管方面和制度方面做得都不是很好,所以股价市场被人为操纵。而外国书籍是基于外国比较成熟的市场写出来的,如果应用于国内不成熟的A股市场,难免会生搬硬套,效果不好。
但是两个市场上有些东西是相通的,比如人的心理,还有经济周期。建议看两本书,一本是《行为经济学》或《行为金融学》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股票市场,另一本是《艾略特波浪理论》,从趋势上分析大盘走势。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谢谢
⑤ 股票:国外有讲到用技术分析选择长线好股票的书籍吗我想做两到三年的长线,但不懂基本面,求精讲技术选长...
国外的书我没看过,不懂英文。但是20多年前中国还没有股市的时候我就看过股票书,全是介绍国外股市历史,其中有图线,这些图线是外国人画的。我发现,外国人是根据图线炒短线。长线没有看图线的,但是研究公司的前途
⑥ 从K线图谈起:为什么说技术分析是无用的
经常炒股的人都知道要看股票K线。想投资股票,可以利用K线找到“规律”分析股票找到“规律”才能更好的投资,获得收益。
从K线上能看出哪些信息,下面来教大家,教伙伴们从哪里入手去分析它。
分享之前,先免费送给大家几个炒股神器,能帮你收集分析数据、估值、了解最新资讯等等,都是我常用的实用工具,建议收藏: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一、 股票K线是什么意思?
K线图被称作蜡烛图、日本线、阴阳线等,我们常将它称呼为K线,它原先的用途是计算米价每天的走向,后来在股票、期货、期权等证券市场也能看到它的身影。
形似柱状,可拆分为影线和实体,这个我们称为k线。影线在实体上方的部分叫上影线,下方的部分叫下影线,实体分阳线和阴线。
Ps:影线代表的是当天交易的最高和最低价,实体表示的是当天的开盘价和收盘价。
其中红色、白色柱体或者黑框空心都可用来表示阳线,然而阴线通常用实体柱做代表,颜色一般为绿色、黑色或者蓝色,
另外,大家目测到“十字线”的时候,就意味着是实体部分转换成一条线
其实十字线并不是很难理解,十字线可以反映出当天的收盘价=开盘价。
把K线弄明白了,我们轻易可以抓住买卖点(虽然股市没有办法进行具体的预测,但是K线对于指导意义方面也是有的),新手来说,掌握方便是最容易的。
在这里,我要给大家提个醒,K线分析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如果你刚开始炒股,还不太了解K线,建议用一些辅助工具来帮你判断一只股票是否值得买。
比如说下面的诊股链接,输入你中意的股票代码,就能自动帮你估值、分析大盘形势等等,我刚开始炒股的时候就用这种方法来过渡,非常方便:【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当前估值位置?
下面我就跟大家说说关于几个K线分析的小窍门儿,快速的让你能够知道一些简单的知识。
二、怎么用股票K线进行技术分析?
1、实体线为阴线
这时候要看股票成交量怎么样,成交量不大的话,就意味着股价很有可能会短期下降;如果成交量很大,那就完了,估计股价要长期下跌了。
2、实体线为阳线
实体线为阳线这就表明了股价上涨空间会更大,但是具体会不会长期上涨,还要结合别的指标进行判断才行。
比如说大盘形式、行业前景、估值等等因素/指标,但是由于篇幅问题,不能展开细讲,大家可以点击下方链接了解: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应答时间:2021-09-24,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⑦ 为什么世界大师都说技术分析没用
相对意义上讲,说没用也是对的;而从相对意义上讲,说技术分析没用的,是不理解、没学懂技术分析。
相对意义上讲,你不用的东西当然就是没用的。如果你不是程序员码农,写代码的知识和技术,你说有用吗?对卖菜的大妈就是没用的,因为她不用编程技术。
绝对意义上讲,技术分析是前任上百年不断实践总结出来的规律,什么规律?是人群集体心理和人性在图标上的反映。
容易让很多不懂的人和一知半解的人说没用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
(1) 这些人忽略了一个规律:任何一种群体规律都是要在大数法则上才有用,统计样本越多,规律越强。
比如说,“女子一般比男子柔弱”是一种规律,但是你只统计篮球队的女运动员的话,你是不是要得出这种规律没用的结论?同样的,很多人在股市里盯着一些参与人数较少的小票分析,就容易得出技术分析没用的结论。同理,在文物古玩字画等参与人数比较小众的市场里,技术分析确实没什么用,因为样本过小,起不到大数法则下的统计规律的作用。
然而,任何一本技术分析的入门书籍,开篇就列出了技术分析的三大前提,其中之一就是:参与的人越多越有效。反之就是在说参与的人越少越无效。这些是连三大前提都没学会,就妄谈技术分析没用。
(2)因为各种突发事件导致的突发行情,就认为技术分析无效。
这也是一种非常可笑的逻辑。天地之间,任何领域都有发生各种突发事件的可能。
企业经营中有可能突发自然灾害、关键人物突发疾病/意外伤害、突发政策打击等突发事件,从而影响企业经营状况、影响人们对企业前景的判断,那么是不是就可以因此否定企业管理学的作用?
因为企业经营内部外部环境有可能突发改变,所以财务分析就是没用的?
因为股市会遇到突发事件/行情,所以技术分析没用?
因为地区会遇到突发灾害、意外事件,所以环境分析、管理学研究、人口分析没用?
⑧ 技术分析(尤其是看K线)在西方发达的证券市场已经淘汰了是吗为什么我们却一直在用在学习在关注它
技术分析(尤其是看K线)是没有淘汰的。
炒股的时候大家常常都会看股票K线。股市一直是风险比较大的,可以用K线找一些“规律”,分析股票找到“规律”才能更好的投资,获得收益。
教大家如何来看K线,教朋友们如何把它分析清楚精准。
分享之前,先免费送给大家几个炒股神器,能帮你收集分析数据、估值、了解最新资讯等等,都是我常用的实用工具,建议收藏: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一、 股票K线是什么意思?
K线图有许多别的称呼,像是蜡烛图、日本线、阴阳线等,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k线,它本来是要用来表现米价每天的变化的,后来在股票、期货、期权等证券市场也能看到它的身影。
k线有影线和实体,是一种柱状线条。影线在实体上方的部分叫上影线,下方的部分叫下影线,实体分阳线和阴线。
Ps:影线代表的是当天交易的最高和最低价,实体表示的是当天的开盘价和收盘价。
阳线的表示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有红色、白色柱体还有黑框空心,而常见的阴线表示方法是用绿色、黑色或者蓝色实体柱,
除了以上情况,我们还会见到“十字线”,就是实体部分变成了一条线
其实十字线是很容易理解的,可以根据十字线看出当天的收盘价=开盘价。
经过对K线的剖析,我们可以出色的找到买卖点(对于股市方面,虽然说是没有办法知道具体的事情,但是K线有一定指导的意义的),对于新手来说最好掌握。
在这里,我要给大家提个醒,K线分析起来挺难的,如果你对K线不清楚,建议用一些辅助工具来帮你判断一只股票是否值得买。
比如说下面的诊股链接,输入你中意的股票代码,就能自动帮你估值、分析大盘形势等等,我刚开始炒股的时候就用这种方法来过渡,非常方便:【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当前估值位置?
对于K线分析的小技巧,接下来我就去讲讲,帮助你入门这个阶段抓紧过去。
二、怎么用股票K线进行技术分析?
1、实体线为阴线
这时候要看股票成交量怎么样,出现那种成交量不大的情况,表明股价可能会短期下降;有成交量很大的情况,那股价可能要长期下跌了。
2、实体线为阳线
实体线为阳线这就表明了股价上涨空间会更大,但是到底会不会长期上涨呢?这就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判断了。
比如说大盘形式、行业前景、估值等等因素/指标,但是由于篇幅问题,不能展开细讲,大家可以点击下方链接了解: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应答时间:2021-09-24,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⑨ 没有多少意义,那么国外股票分析使用哪些手段
国际上,对于股票走势分析,也是采用技术面与基本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因此,不能说单纯的技术分析没有意义。
⑩ 美国股市是强势有效市场吗美国股民是不是大多不用技术分析而用基本分析
美国股市已经有近二百年历史了,美国人炒股不只是看K线图,还有其他看图方法。
美国股市历史:1792年,24名纽约经纪人在纽约华尔街的一棵梧桐树下订立协定,约定以后每天都在此进行股票等证券的交易。1817年,这一交易市场日渐活跃,于是参加者组成了纽约证券交易管理处。1863年,它正式更名为纽约证券交易所。这便是美国股市的起源。
1882年,道(Dow)与好友琼斯(Jones)在华尔街15号创办了道琼斯公司,并紧靠纽约证券交易所。1884年,道最早开始尝试计算股票价格变动指数,当时采用样本均为铁路公司,这就是后来的道琼斯运输业平均数(DJIA)。1889年,道亲手创办了华尔街日报。1896年5月26日,道第一次计算并对外公布了道琼斯工业平均数(DJIA),当日指数为40.94。1929年,道琼斯公用事业平均数DJUA指数诞生。1992年,道琼斯综合平均数(DJCA)诞生。近年来,道琼斯公司又跨越全球创设了相对独立的3000多个股价指数,统称为道琼斯全球指数(DJGI)。然而,在上述所有道琼斯股价指数中,唯有道琼斯工业平均数是最重要的,它不仅是当今美国最重要股价指数,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股价指数。因此,它既美国经济的晴雨表,也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人们一般将道琼斯工业平均数简称为道琼斯指数(以下简称“道指”),而且将1896年5月26日这一天确定为道琼斯指数的“生日”。
道指属于成份股指数,它的样本数历史上曾有过三次变化:1896年首次计算时设定样本股为12只;1916年设定样本股为20只;1928年最终将样本股固定为30只。直到今天,道指样本股仍为30只。目前的30个样本主要取自纽约证券交易所及NASDAQ股票市场。
为了适应科技进步与股市发展的需要,道指30只成份股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定义的工业股,如今的道指取样已经覆盖了整个美国股市中最优秀的蓝筹股,并包含了金融服务、科技、零售、娱乐以及生活消费品等多种行业。作为样本,它们是各个行业的龙头或代表,这些样本股拥有最广泛的个体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2005年底,道指30个成份股合计市值占全美股市总市值的比例高达23.8%。
100多年来,道指以其独到的计算方法为专利,以一流的蓝筹股为样本,以百折不挠的精神、从不间断的计算保证了道指百年来的一贯性与可比性。这正是道指“长生不老”的秘诀之所在。近百年来道指走过的“路”,不仅折射出了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同时,它更具历史价值地记录下了美国股市的百年历程,可供后人研究与思考。
美国道斯琼指数千点耗时统计
千点关口 首破千点关口时间 累计耗时 千点间隔
1000 1972年11月14日 76年 76年
2000 1987年1月8日 90年 14年
3000 1991年4月17日 94年 4年
4000 1995年2月23日 98年 4年
5000 1995年11月21日 99年 9个月
6000 1996年10月14日 100年 11个月
7000 1997年2月13日 101年 4个月
8000 1997年7月16日 101年 5个月
9000 1998年4月6日 102年 9个月
10000 1999年3月29日 103年 12个月
11000 1999年5月3日 103年 1个月
一、30年代大萧条“吃掉”道指33年的“积累”
1896年5月26日,道指(DJIA)从40.94点艰难起步。经过30多年的风风雨雨,道指缓慢“成长”。1929年9月3日,道指收至历史最高点位381点。其间,美国股市经历了美国海外军事扩张、第一次世界大战、柯立芝繁荣三大“利好”阶段,这一时期也是美国走向世界霸主地位的重要转折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美国股市一路顺风,从40点到接近400点,道指走了33年时间。
否极泰来、乐极生悲。正当美国人民沉浸在繁荣与幸福之中不难自拔时,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危机正在悄悄逼近美国人民。1929年10月28日,美国东部时间星期一,上午开市不久,道指狂跌不止,当日收于260点,日跌幅达12.82%。这便是美国人闻风丧胆的“黑色星期一”。以此为导火索拉开了30年代世界性大萧条序幕。
次日(10月29日),道指收盘再大跌11.73%,收于230点。随后,道指伴随1929——1933年的大萧条一路下跌不止,一直跌到1932年6月30日43点收盘。
从40点出发,33年涨至400点附近,接着只用两年半的时间便狂跌至“原点”。后人也称之为“大股灾”。大股灾、大萧条,让富有的美国人几乎在一夜之间沦为了“穷光蛋”。如今想来,依稀如梦。
二、重铸基石:40年后道指首破1000点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美国人从“自由放任”的盲目自信中醒来,重新审视必要的法制与宏观调控。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大萧条永世难忘的“痛”让美国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对金融业实行最严厉的管制,包括加强金融立法、分业管理、利率管制、存款保险等举措。这样做的好处:对高风险的金融业,尤其是对证券市场严加管制,有利于抑制金融投机,抑制金融泡沫,有利于整固金融秩序,从而有效控制金融风险。
另一方面,罗斯福新政的成功施行,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从中“渔利”,使美国成为真正的、绝对的世界霸主,而且经济实力与军事实力同步增强。从5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完全走出了“大萧条”的阴影,进而步入到了6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一段“黄金时期”。
随着美国经济的一路走好,作为经济晴雨表的道指也一并向上。1956年5月12日,道指首破500点大关。从道指生日算起,从40点到500点,道指整整走了60年。这60年应该算是道指苦难的60年,其经历坎坷曲折,它从生到死,再到重生。这一曲折的过程也教会了美国人如何看待投机、如何对自己的投机行为负责。当然,最主要的就是,它将美国股市引入了严厉的“法治”之道。
60年代的“黄金十年”将美国经济带上了一个新的高潮。这一高潮终结的标志是1972年11月14日,道指首破1000点。这是道指的第一个“千点”,若从大萧条的43点算起,它整整花了40年来跨越它的首个“千点”关口;若从道指诞生时算起,它则花了76年的时间来攻克这1000点大关。由此可见,这一千点的基石的确是够扎实的。
然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经过了长达20多年的快速增长,经济泡沫及通货膨胀已积聚到相当程度。到了该停下来喘息的时候了,于是,从7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又步入了前所未有的“滞胀”时期。高通货膨胀伴随高失业,经济滞止不前,70年代中期,美国利率水平高达15%以上。为此,刚上千点不久的道指又面临着巨大的大跌考验。1974年末、1975年初,道指一度暴跌至550点上方,几乎吃掉1956年以来的战果。好在自大萧条以来,美国股市一直处在严加管制的状态,泡沫与风险才能较快的顺利化解。
1976年末,道指重返千点之上。但由于美国经济并未真正好转,因此,道指很快又回到了千点的下方,从1977——1982年的5年间,道指一直800点之上、1000点之下作窄幅整理。从1972——1982年的10年间,除1974年与1975年之交有过短暂的下落外,其他时间均保持在800点以上运行,这应该再次证明了美国股市在严厉的“法治”下的有效性。
三、第二个“黑色星期一”考验道指:有惊无险
1982年,美国经济逐渐走出“滞胀”的阴影,国民经济景气指数开始上升。当年底,道指再次稳稳地站上1000点关口。1985年底,道指首次突破1500点。从1000点跨越至1500点,道指花了13年的时间。随后一路继续飙升,1987年1月8日,道指首破2000点大关。
1987年10月19日,又是一个“黑色星期一”,道指当天狂跌508点,日跌幅达22.61%,道指从前日收市的2246.74点跌至1738.74点收盘。这一日跌幅排道指有史以来的第二高。美国爆发的这一“股灾”,也引发了全球股市的同步暴跌。但当年年底,道指又重拾2000点。
这一次股灾的有惊无险,应该主要归功于三大因素:
一是美国经济的快速恢复与增长,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好转。
二是美国股市前期管制的功效;道指花了76年的时间始终在1000点以下“筑底”,牢牢夯实的基石,是美国股市大厦后来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道指首破1000点后,仅有两次回探的记录;1500点更是一次性通过,没有出现过任何反复;2000点也仅在1987年和1988年有过两次短暂的反复。这是美国股市“成熟”的标志,同时,也是美国股市低风险的表现。
三是美国股市的上市公司(包括来自全球一流的企业)实力已是今非昔比,一流的上市公司,必须具备一流的投资价值。因此,大批世界一流的上市公司,是美国股市的中流砥柱,它们优良的投资价值足以化解股市泡沫与投机风险。
80年代末,道指继续保持了向上的趋势。应该说,道指与美国股市的一同成长并不断长大,这除了归因于成功的市场监管外,主要原因是一流的上市公司、一流的投资价值,让投资者与股市共享国民经济的繁荣与成长。
四、持续增长的“新经济”将道指送入向上通道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随着“网络时代+知识经济”的驱动,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长达100多个月的持续增长,这是历史上罕见的一个“长周期”经济增长。伴随着美国经济的节节攀升,道指承接80年代末的惯性继续发力、不断通关。
1991年4月17日,道指首破3000点;
1995年2月23日,道指首破4000点;
1995年11月21日,道指首破5000点;
1996年10月14日,道指首破6000点;
1997年2月13日,道指首破7000点;
1997年7月16日,道指首破8000点;
1998年4月6日,道指首破9000点;
1999年3月29日,道指首破10000点大关。
2000年1月14日,道指创下历史最高记录,11723点。
截止2001年“911”发生前,道指从3000点一路上涨至10000点之上,其间的各个“千点”整数关口,均为一次性通过,几乎没有出现反复。这正如我们搭盖房子,如果基石不稳、不牢,房子就盖不高、盖不稳,弄不好会“推倒重来”,弄不好会搞出一个“豆腐渣”工程。相反,只要基石夯实扎稳,则大厦搭盖起来就越快,而且楼房也会越有质量。
尽管美国股市随经济持续了100多个的月的上涨,泡沫也似乎感觉出来,但它的上涨已有些过份。于是,正常的技术回调随之开始。道指连续下穿11000点和10000点关口,并且于2001年3月20日直抵9721点。正当美国股市技术性回调至关键点位时,让美国人最不信的大事件发生了,这就是2001年9月11日在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911”不仅让美国人意外,更让世界为之震惊。全球股市也为之恐慌。
在这一特殊背景下,美国股市从“技术回调”转换为“恐慌下跌”。“911”后道指很快首次下穿9000点,并直逼8000点关口。2001年9月21日,道指跌至8236点。
2001年底,随着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武装发动的战争取得彻底的胜利,股市人气开始重新聚集,道指于2002年3月19日再上万点,达10635点。但由于美国经济开始出现明显衰退,尤其是2002年第二季度经济下滑趋势更为明显。因此,导致道指从2002年下半年至2003年初之间曾三次下穿8000点。但随着美国经济逐渐回暖,2003年底,道指很快重上10000点,2005年底再次逼向11000点。2006年5月9日,收于11640点,离历史最高点位11723点仅一步之遥。
这就是美国股市,一个世界性的、全球性的股市!它的成长是200多年的经历,它的成长绝不是“急来的”,更不是“一夜成名”的,也正因如此,道指也才能随它一步步长大,显而易见,道指能从40点“长大”成今天的10000点之上,它绝非一日之功、一步到位。因此,股市的成长,不能急功见利,应一步一个脚印,做实它,就是对后人负责。